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病学 被引量:140
1
作者 单姗 赵连晖 +3 位作者 马红 欧晓娟 尤红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6,共3页
肝硬化是全球肝脏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近年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肝硬化死亡人数增加,但年龄标准化死亡率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显著增加。我国肝... 肝硬化是全球肝脏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近年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肝硬化死亡人数增加,但年龄标准化死亡率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显著增加。我国肝硬化患病人数、患病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有所增加,但是年龄标准化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降低;主要病因仍为慢性乙型肝炎,但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所致肝硬化比例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病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的诊断、分期及治疗原则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宇 王民 +3 位作者 张冠华 何福亮 欧晓娟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1,共5页
近年来,随着对肝硬化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和预后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在诊断分期和治疗观念上有了很大变化。除了常用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二分法外,还可以根据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及严重感染等表现分为五期。新的分期方... 近年来,随着对肝硬化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和预后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在诊断分期和治疗观念上有了很大变化。除了常用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二分法外,还可以根据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及严重感染等表现分为五期。新的分期方法突出了不同阶段疾病的特点,为治疗提供了目标和依据。目前,病因治疗、针对关键发病机制和主要并发症的治疗,以及营养支持、运动指导及戒烟酒、改善口腔卫生等改善生活方式的综合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的关键,而肝移植仍是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诊断 分期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HBV DNA水平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晓宁 张伟 +7 位作者 周家玲 王麟 孙亚朦 孟彤彤 王晓明 尤红 欧晓娟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78-1682,共5页
目的分析基线HBV DNA水平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2005年-2015年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给予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进行前瞻性随... 目的分析基线HBV DNA水平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2005年-2015年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给予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3年。按治疗前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HBV DNA<105IU/ml组、105~107IU/ml组和>107IU/ml组。比较3组患者基线特征、抗病毒治疗疗效及肝脏相关终点事件(LREs)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 Tes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Es发生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HBeAg、生化指标、肝脏硬度及CTP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 DNA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5);3组间比较HBV DNA水平的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3.95,P<0.05)。3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HBV DNA水平较基线都显著下降,其中HBV DNA<105IU/ml组和105~107IU/ml组患者实现中位HBV DNA低于检测限,而HBV DNA>107IU/ml组在治疗12个月后实现中位HBV DNA低于检测限。在治疗12个月及24个月时,3组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7、6.84,P值均>0.05),在治疗36个月时,3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5.7%、88.0%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5,P<0.05)。3组LRE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高水平复制的患者病毒学应答速度较慢,但基线HBV DNA水平对抗病毒治疗后3年内LREs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慢性 HBV DNA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研究的1年基线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晓宁 陈国凤 +14 位作者 谢雯 丁惠国 欧晓娟 徐小元 马慧 马安林 徐有青 刘晓清 周家玲 孙冬阳 孔媛媛 魏巍 马红 尤红 贾继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单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两种治疗方案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研究中入组1年时的患者基线数据特点。方法疗效比较研究的方案为对临床或病理诊断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患者进行随访,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常规...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单药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两种治疗方案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研究中入组1年时的患者基线数据特点。方法疗效比较研究的方案为对临床或病理诊断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患者进行随访,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HBV DNA,每半年检测一次甲胎蛋白、凝血功能、腹部超声和肝脏弹性,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至2013年8月,共入组通过临床诊断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382例,截至数据统计时可获得240例患者的随访资料。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6个月。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患者为200例(83.3%),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组为40例(16.7%)。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HBeAg及HBV DNA水平分布方面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中男性176例(73.3%),女性64例(26.7%),平均年龄为(44.6±11.6)岁,HBeAg阳性占58%,HBV DNA的中位数为5.94(4.33,6.87)log10 IU/ml。上述特点与经典的4 006研究中肝穿证实的肝硬化人群特征相似。结论本研究入组患者1年时,通过临床诊断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基线特征与既往研究中肝穿证实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基线特征相似,恩替卡韦单药组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联合用药组偏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代偿期 基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血清学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天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4-719,共6页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如何应用简便的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可能用于判断肝纤维化/肝硬...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如何应用简便的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可能用于判断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的血清学指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CT、MRI表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大为 杨正汉 +1 位作者 王振常 靳二虎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8期54-57,62,共5页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脾脏SANT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脾脏SAN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脾脏SANT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脾脏SAN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点、病理基础及CT和(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特征表现。结果 7例脾脏SANT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3例,患者年龄28~62岁,中位年龄50岁。病理学特征为纤维硬化间质中形成多个血管瘤样结节。病灶在MRI的T2-weighted imaging(T2WI)及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轮辐征",增强扫描5min延迟期中心区域见星芒状延迟强化。病灶在CT上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结节样强化及后期渐进性强化,强化特点与MRI增强类似,但因延迟时间不够,中心纤维延迟强化的特点不明显。结论脾脏SANT的典型MRI征象包括在T2WI及动脉期的"轮辐征",以及延迟期的中心星芒状纤维组织延迟强化。MRI对脾脏SANT基本征象的显示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血小板水平可预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临床转归
7
作者 吴晓宁 张伟 +11 位作者 周家玲 王麟 孙亚朦 孟彤彤 关秋爽 王冰琼 陈姝延 施漪雯 王晓明 尤红 欧晓娟 贾继东 《肝脏》 2018年第7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索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基线指标中可预测肝脏相关终点事件(liver related events,LRE)的危险因素。方法在前瞻性随访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队列中,根据是否发生LRE将患者分为发生LRE组和未发生LRE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 目的探索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基线指标中可预测肝脏相关终点事件(liver related events,LRE)的危险因素。方法在前瞻性随访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队列中,根据是否发生LRE将患者分为发生LRE组和未发生LRE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并分析基线指标中可预测LRE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106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随访3年,发生终点事件者18例(17.0%)。发生LRE组的基线血小板水平低于未发生LRE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见HBV DNA均显著下降。抗病毒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水平均增加,但未发生LRE组增加程度高于已发生LRE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基线血小板水平是预测LR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基线血小板水平是预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脏相关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脏相关终点事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家玲 吴晓宁 +11 位作者 孙亚朦 孟彤彤 关秋爽 武珊珊 王冰琼 施漪雯 陈姝延 何志颖 马红 贾继东 欧晓娟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探讨ALT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硬度值(LSM)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及各分中心经肝穿刺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初治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常规、生化、HBV DNA、AFP、LSM、腹部超声... 目的探讨ALT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硬度值(LSM)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及各分中心经肝穿刺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初治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常规、生化、HBV DNA、AFP、LSM、腹部超声和肝穿刺资料。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不同ALT水平的LSM分布特征。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和偏相关。结果共入组104例患者,根据ALT水平分成3组[≤2倍正常值上限(ULN)、2~5 ULN和≥5 ULN],3组在性别构成比、BMI、HBeAg状态、HBV DNA水平、Alb水平、PLT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的LSM中位值分别为15.4、18.8及29.9 k Pa,LSM随着ALT升高而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校正年龄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LSM与ALT仍呈正相关(r=0.220,95%可信区间:0.101~0.468,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LSM随着ALT升高而升高,患者年龄在不同ALT水平组间有差异,而校正年龄因素后,LSM与ALT之间仍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慢性 丙氨酸转氨酶 肝脏硬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单药还是联合? 被引量:3
9
作者 施漪雯 王麟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答率仍有待提高,不少学者开始尝试联合用药,包括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之间的联用和干扰素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联用。回顾近期国内外经验发现,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首选强效低耐药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答率仍有待提高,不少学者开始尝试联合用药,包括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之间的联用和干扰素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联用。回顾近期国内外经验发现,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首选强效低耐药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单药治疗,普通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耐药患者可换用替诺福韦。高病毒载量及HBe Ag阳性的患者,推荐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既往经治甚至多重耐药的患者可以选择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联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经治、期待HBe Ag和HBs 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可以考虑加用长效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病毒药 干扰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卫华 王燕红 丛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95-2198,共4页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TGFβ被认为是引起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细胞外基质产生的重要调控因子,因此,靶向TGFβ引起的HSC活化和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值得深入研究。介绍了近几年来有关TGFβ对HSC的活化作用及其相关调控、靶向TGFβ活化HSC的...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TGFβ被认为是引起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细胞外基质产生的重要调控因子,因此,靶向TGFβ引起的HSC活化和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值得深入研究。介绍了近几年来有关TGFβ对HSC的活化作用及其相关调控、靶向TGFβ活化HSC的治疗策略,以期为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肝星状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作者 刘天会 王萍 +3 位作者 丛敏 马红 贾继东 尤红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8期12-13,共2页
提高科研能力是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本科室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医学 研究生 科学学位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idoid作为新型脂质载体对肝脏非实质细胞的靶向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谌双君 郑书全 +8 位作者 赵卫华 范旭 刘天会 王萍 刘涛 郭良霞 高山 尤红 丛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脂质载体Lipidoid对肝脏的细胞靶向效率,为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一定实验室依据。方法C57BL/6小鼠分别给予CCl_4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Lipidoid、Lipidoid/siRNA-TIMP-1尾静脉注射,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纤... 目的探讨新型脂质载体Lipidoid对肝脏的细胞靶向效率,为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一定实验室依据。方法C57BL/6小鼠分别给予CCl_4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Lipidoid、Lipidoid/siRNA-TIMP-1尾静脉注射,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ipidoid/siRNA-TIMP-1对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GFP)标记的Lipidoid-GFP,取其肝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分别进行Desmin及F4/80染色,评价Lipidoid-GFP对肝脏非实质细胞的靶向作用;通过对小鼠分离的原代肝星状细胞SW-HSC、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Lipidoid-GFP,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上述两种细胞中GFP荧光强度。结果通过对肝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发现,在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给予Lipidoid/siRNA-TIMP-1治疗可显著降低胶原纤维的沉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ipidoid/siRNA-TIMP-1可以显著抑制TIMP-1基因的表达;肝组织冰冻切片Desmin及F4/80染色结果显示,Lipidoid-GFP主要被肝脏肝星状细胞和Kuffer所捕获,肝星状细胞、Kuffer细胞捕获Lipidoid-GFP的阳性率分别为13.4%、43.8%;原代肝星状细胞SW-HSC、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Lipidoid-GFP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Lipidoid-GFP的SW-HSC及RAW264.7GFP阳性率分别为66.9%、7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鼠实验结果表明,Lipidoid/siRNA-TIMP-1可有效降低肝脏TIMP-1水平,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Lipidoid作为一种新型脂质载体可有效感染肝脏非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和Kuffer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肝纤维化 肝脏非实质细胞 脂质载体 Lipido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淑香 贾继东 《肝脏》 2018年第6期538-539,565,共3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其典型的病理学改变为胆管周围纤维化而呈洋葱皮样,典型的影像学改变为肝内和(或)肝外胆管狭窄与扩张相间而呈串珠状。2017年,国内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其典型的病理学改变为胆管周围纤维化而呈洋葱皮样,典型的影像学改变为肝内和(或)肝外胆管狭窄与扩张相间而呈串珠状。2017年,国内外在本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肝外胆管狭窄 胆汁淤积性 病理学改变 影像学改变 肝脏疾病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庞国进 谌双君 +4 位作者 赵卫华 刘天会 王萍 尤红 丛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18-423,共6页
目的研究铁调素(hepcidin)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C57BL/6小鼠给予CCl4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验证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并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检测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肝脏铁沉积情况;通过两... 目的研究铁调素(hepcidin)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C57BL/6小鼠给予CCl4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验证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并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检测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肝脏铁沉积情况;通过两步法胶原酶原位灌注与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脏原代肝细胞、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hepcid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通过对肝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发现,肝纤维化程度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停止造模后肝纤维化出现自发性逆转;普鲁士蓝染色提示,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脏铁沉积逐渐增加,造模4周时肝脏铁沉积面积较前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2,P<0.05),但在造模6周时无明显增加,仍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P<0.05);停止造模的自发逆转过程中铁沉积又出现下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肝脏中TNFα、IL-1β、IL-6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持续增高,造模6周时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22、9.707、5.678,P值均<0.05);肝脏hepcidin在此纤维化模型中表达早期升高,造模4周时已达峰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0,P<0.05),但在自发逆转过程中表达降低,峰值早于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肝脏中铁沉积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逐渐增加;hepcidin的表达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逐渐升高,与炎症因子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铁调素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和铁调素在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卫华 王燕红 +3 位作者 丛敏 刘天会 王萍 尤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利用四氯化碳(CCl_4)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动态观察小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铁、肝脏组织铁的变化及血清铁调素(hepcidin)对铁代谢的影响,为临床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8周龄的C57BL/6品系雄性小鼠分别给予CCl_4... 目的利用四氯化碳(CCl_4)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动态观察小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铁、肝脏组织铁的变化及血清铁调素(hepcidin)对铁代谢的影响,为临床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8周龄的C57BL/6品系雄性小鼠分别给予CCl_4一周2次灌胃建立不同时期的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炎症、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并通过检测小鼠血清铁调素、血清铁、肝脏组织铁、膜铁转运蛋白的表达来评价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铁调素对铁代谢的影响。结果 CCl_4肝纤维化模型小鼠随造模时间的延长,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血清铁调素的表达呈递增趋势;血清铁及肝脏组织铁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两者出现峰值的时间点不同,且在CCl_4灌胃第6周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膜铁转运蛋白随时间变化趋势与肝脏组织铁相似。结论在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随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血清铁调素的表达逐渐增加;血清铁、肝脏组织铁及膜铁转运蛋白的表达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与铁调素调控体内铁代谢、维持铁稳态密切相关,同时也证实了肝纤维化过程中存在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肝纤维化 铁调素 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肝脏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卫华 王燕红 丛敏 《肝脏》 2016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肝脏纤维化是多种致病因素持续作用于肝脏,导致慢性肝脏损伤后的共同结果。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生成过多,降解相对不足,在肝脏内大量沉积,导致肝脏纤维化,此病理过程是可逆的。目前认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肝脏纤维化是多种致病因素持续作用于肝脏,导致慢性肝脏损伤后的共同结果。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生成过多,降解相对不足,在肝脏内大量沉积,导致肝脏纤维化,此病理过程是可逆的。目前认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肝脏纤维化发生时ECM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纤维化 TGF-Β 信号通路 MATRIX 细胞外基质 肝星状细胞 持续作用 致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新药临床试验方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樱硕 魏巍 +5 位作者 佟小非 孙亚朦 张健雄 董瑞华 贾继东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8-804,共7页
目的描述国内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注册情况及临床试验特点,为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美国临床实验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 目的描述国内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注册情况及临床试验特点,为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美国临床实验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1年8月6日,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NASH”作为关键词,纳入以NASH作为适应证的新药注册试验或干预性研究,并除外肝硬化。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检索并筛选文献,提取相关信息。结果共纳入196项NASH新药注册试验或干预试验(174项国外注册试验,22项国内注册试验),注册量呈增长趋势,其中Ⅰ期、Ⅰ~Ⅱ期(包括Ⅰb/Ⅱa)、Ⅱ期、Ⅱ~Ⅲ期、Ⅲ期临床试验分别为45项(23.0%)、8项(4.1%)、112项(57.1%)、4项(2.0%)、19项(9.7%)。药物类型以法尼酯X受体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为主,分别为16项(8.16%)、14项(7.14%)、11项(5.61%)、13项(6.63%)。欧美地区申办方发起的NASH创新药试验最多,中国(含台湾地区)近年来的自主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逐渐增加,单中心与多中心数量分布近似。其中以NASH患者为受试对象的试验中以病理、影像学、临床诊断作为主要入选标准的试验数量分别为125项、66项和42项。Ⅰ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指标,Ⅱ、Ⅲ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含台湾地区)本土NASH创新药物注册试验数量较少但逐渐增长,中药相对化学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较少。结论国际NASH创新药临床试验注册量增长较为显著,但多处于早期阶段,入选标准和评价指标差异较大,缺少较统一的衡量指标,新型试验设计较少。国内NASH新药临床试验相对欧美国家数量较少,呈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临床试验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组织NTCP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虎峰 陈孟瑶 +3 位作者 孙晨阳 刘琳 李海玉 刘天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小鼠肝组织中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NTCP表达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口灌胃方法给予10%CCl4油剂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在CCl4给药不同时间点取肝组织进行Masson及天狼... 目的观察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小鼠肝组织中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NTCP表达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口灌胃方法给予10%CCl4油剂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在CCl4给药不同时间点取肝组织进行Masson及天狼猩红染色,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NTCP 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NTC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肝纤维化程度评分为F1~F2的小鼠肝组织中NTCP mRNA及蛋白表达的水平均有显著增加;而与肝纤维化程度评分为F1~F2的小鼠相比,肝纤维化程度评分为F3~F4的小鼠肝组织中NTC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结论 NTCP的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早期升高,在肝纤维化晚期降低,其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有可能提示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肝纤维化 Na^+- 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电子知情同意及受试者补助电子发放技术的满意度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樱硕 赵连晖 +9 位作者 魏巍 左旭 单姗 马红 汪颖 崔焱 尤红 卢鸣 董瑞华 贾继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1期2349-2353,共5页
目的评价2项全国多中心的慢性乙型肝炎创新药临床试验中尝试应用电子知情同意和受试者补助电子发放(2E)技术的满意度。方法参加2项肝病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及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受试者及工作人员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 目的评价2项全国多中心的慢性乙型肝炎创新药临床试验中尝试应用电子知情同意和受试者补助电子发放(2E)技术的满意度。方法参加2项肝病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及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受试者及工作人员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重点针对电子知情同意和受试者补助电子发放的满意度及相关评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上述2个项目的入组受试者中发放25份问卷,回收23份,有效回收率为92.0%;工作人员共发放28份问卷,回收24份,有效回收率为85.7%。申办方、临床协调员、受试者及研究者对2E技术均给予好评,受试者对2E的满意度分别为95.7%和87.0%,工作人员对2E的满意度均为100%。结论与传统知情同意及受试者补助发放相比,受试者及工作人员对2E的整体满意度高;通过扩大2E应用范围和完善功能,可提高临床研究的速度和质量,并使更多的受试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电子知情同意 受试者补助电子发放 伦理 满意度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CD4^+ CD25^+ T细胞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群 庞国进 +4 位作者 谌双君 刘天会 王萍 尤红 丛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8期601-607,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4+CD25+Treg细胞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15例CHB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各抽取外周血20 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于体外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DC)及免疫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4+CD25+Treg细胞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15例CHB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各抽取外周血20 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于体外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DC)及免疫磁珠分选获得CD4+CD25+Treg细胞;分别将CD4+CD25+Treg细胞和CD4+CD25-T细胞与DC共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CD83、CD80、CD86、HLA-DR的表达。结果健康对照组,加入Treg后,相比于DC对照组及DC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组,DC的CD83、CD80、CD86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B患者组,加入Treg后,相比于DC对照组,DC的CD83、CD80、CD86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DC和CD4+CD25-T细胞共培养组相比,Treg对DC的CD83、CD80表达抑制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B患者组的Treg对DC的CD83、CD80、CD86表达抑制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能够抑制DC的成熟,抑制效应强于健康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调节性T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