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冬季流感谨防心肌炎
1
作者 易忠 孟锐 《保健医苑》 2024年第2期16-17,共2页
冬季是许多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的季节。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流感病毒感染的威胁,尤其是那些患有基础心脏病的老人,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老年人流感的特点有哪些?流感病毒对老年人群的影响通常更为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会... 冬季是许多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的季节。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流感病毒感染的威胁,尤其是那些患有基础心脏病的老人,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老年人流感的特点有哪些?流感病毒对老年人群的影响通常更为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会变得更为脆弱,难以抵抗病毒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感染 基础心脏病 老年人群 心肌炎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王海娟 代霞 李鹏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5-0158,共4页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延伸护理中,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共计纳入高血压患者100例,分组模式选取随机数字表法,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50例研究组实施团队模式下的闭环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护...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延伸护理中,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共计纳入高血压患者100例,分组模式选取随机数字表法,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50例研究组实施团队模式下的闭环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自护能力、行为依从性、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开展评定。结果 完成护理后研究组SBP、DBP值低于对照组;SF—36分值、MMAS—8结果、ESCA得分和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团队模式下的闭环式健康教育,实施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延伸护理中,可控制血压结果,提升自护意识和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模式 闭环式健康教育 高血压 延伸护理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帕金森病患者异动症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赵静 王彦宏 +6 位作者 陈佳琦 马少辰 李继来 王培福 杜继臣 冯涛 万志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09-114,F0002,共7页
目的调查女性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航天中心医院PD专病门诊符合PD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病例资料,记录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数据: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UPDRS-Ⅲ、UPD... 目的调查女性帕金森病(PD)患者异动症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航天中心医院PD专病门诊符合PD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病例资料,记录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数据: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UPDRS-Ⅲ、UPDRS-Ⅳ及认知、抑郁等非运动症状评分、是否合并异动症、发生异动症单次左旋多巴剂量(LD),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PD患者异动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46例女性PD患者,出现异动症30例,发生率20.5%;异动症组与无异动症组临床特征比较,异动症组发病年龄更早[(54.3±12.5)岁vs(62.7±10.0)岁,P<0.001]、病程更长[(9.9±3.7)年vs(4.5±3.7)年,P<0.001]、病情更重[H-Y分期(2.65±0.58)vs(2.35±0.83),P=0.03]、LD服用时间更长[(7.5±3.2)年vs(3.2±2.6)年,P<0.001]、LEDD更高[(703.2±203.9)mg vs(442.1±226.3)mg,P<0.001]、体重更低[(54.1±8.2)kg vs(60.0±8.7)kg,P=0.001]、BMI更低[(20.9±3.1)kg/m^(2)vs(23.4±3.1)kg/m^(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高(OR=0.770,P=0.005)是女性PD患者发生异动症的保护因素,而病程长(OR=1.304,P=0.001)、LEDD高(OR=1.003,P=0.012)是女性患者出现异动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PD患者有较高异动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高BMI是保护因素,病程长、LEDD高是其异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女性 异动症 危险因素 左旋多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专科联合教学查房在提高专科师资全科医学理念中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闫新欣 张靖 +4 位作者 席少枝 林菁榕 刘妍萌 李林林 易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2期1511-1512,共2页
本项定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参与全科-专科联合教学查房的专科带教老师中抽取8名老师作为研究对象,询问其通过参与全科-专科联合查房后对于全科理念的认识、全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在全科带教中进行的教学改进,... 本项定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参与全科-专科联合教学查房的专科带教老师中抽取8名老师作为研究对象,询问其通过参与全科-专科联合查房后对于全科理念的认识、全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在全科带教中进行的教学改进,通过分析得出,8名专科带教老师均认为通过联合教学查房深入了解了全科医学,重新认识了全科医生的角色,明确了全科和专科的区别,具备了一定的全科医学理念及全科思维,并希望将全科医学理念用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以及全科教学过程中。可见,全科-专科联合查房的效果良好,该项目是提高综合医院专科师资全科医学理念最直接、高效的途径。但是,仍需要增加专科师资的参与性,提高整个医院全科带教能力,同时将这种形式通过远程技术平台推广到基层,让基层医师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专科联合教学查房 专科师资 全科理念 全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彦宏 郝东侠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根据预后分为康复组(n=51)和死亡组(n=17),记录2组病人基础资料,对比2组病...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根据预后分为康复组(n=51)和死亡组(n=17),记录2组病人基础资料,对比2组病人动脉血气指标和血清PCT、TNF-α水平差异,分析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康复组病人病程及吸烟指数均明显小于死亡组(P<0. 05)。康复组病人PaO_2和p H值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aCO_2及血清PCT、TNF-α水平则显著低于死亡组(P<0. 05或P<0. 01)。病程长及PaCO_2、血清PCT、TNF-α水平升高是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PCT、TNF-α水平与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曲美他嗪对老年急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彦宏 郝东侠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病患者。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及对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病患者。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曲美他嗪),疗程12周。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临床疗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水平。结果:曲美他嗪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7.78%比77.77%),P=0.00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曲美他嗪组LVEF显著升高,LVEDd和LVESd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曲美他嗪组治疗后LVEF[(60.89±5.22)%比(65.01±6.01)%]升高更显著,LVESd[(34.02±5.00)mm比(30.27±4.80)mm]、LVEDd[(51.22±7.02)mm比(46.21±5.44)mm]、血清TNF-α[(282.97±59.44)pg/ml比(248.89±45.33)pg/ml]和IL-6[(721.02±165.00)pg/ml比(630.89±102.80)p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病患者使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可以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曲美他嗪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康莱特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彦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了解康莱特对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采用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莱特注射液对75例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静脉用药。结果该药对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改善率为55.26%,镇痛有效率为82.6%。治疗组... 目的了解康莱特对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采用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莱特注射液对75例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静脉用药。结果该药对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改善率为55.26%,镇痛有效率为82.6%。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白细胞、血清白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既能抗癌症恶病质,又能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有效地改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老年 晚期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刘慧敏 何水波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两组,合并OSAS为观察组,未合并OSAS为对照组,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评... 目的观察和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两组,合并OSAS为观察组,未合并OSAS为对照组,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评估患者认知损害情况。结果合并OSAS组男性人数、BMI、颈围大于对照组,且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S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更高(P<0.05)。两组MoCA总分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命名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力、定向力7个认知域的评分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OSAS可以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和营养状态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曹倩颖 李向楠 李忠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1544-154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老年患者的透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6例进行... 目的对比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老年患者的透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肌酐(SCr)、相关微炎症指标及营养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透析后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为(230.28±24.51)μmol/L、(28.32±4.18)mg/L、(162.47±19.08)pg/ml和(17.50±1.87)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69.58±23.63)μmol/L、(32.48±5.91)mg/L、(193.24±20.15)pg/ml和(21.71±1.9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透析后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铁蛋白(SF)、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围(AC)分别为(108.75±8.76)mg/L、(37.45±4.18)g/L、(256.73±17.52)μg/L、(22.69±2.72)kg/m2、(21.07±0.85)mm和(22.87±1.17)cm,明显高于对照组(102.43±8.94)mg/L、(33.67±1.60)g/L和(248.16±17.24)μg/L、(21.38±2.63)Kg/m2、(20.40±0.98)mm和(22.19±1.21)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常规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微炎症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郝东侠 王彦宏 王旭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分析本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耐药情况及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EICU内住院患者96例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K... 目的分析本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耐药情况及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EICU内住院患者96例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miae,K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16-2018年EICU内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是13. 64%,29. 03%,37.2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是18. 18%,25. 81%,37. 21%;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35.78%,58.06%,51. 12%;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27.27%,32.26%,32.56%;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22.72%,32.26%,37. 21%;对亚胺培南耐药率13. 64%,32. 26%,37. 21%;对美罗培南耐药率9. 1%,32. 36%,37.2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激素、肠外营养、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APACHE) Ⅱ、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2分、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分)>5分及感染前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均是CPKP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是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KP感染也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016-2018年EICU内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但2017-2018年间变化趋显示增长速度放缓。在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是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CRKP感染影响患者预后,促进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吸烟史预测老年OSAHS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11
作者 郭娜 闫新欣 +1 位作者 李向楠 易忠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17期19-23,共5页
目的老年OSAHS患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但由于患者及部分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诊断率偏低,目前有相关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吸烟史与OSAHS患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现尝试分析HbA1c、吸烟史与老年OSAHS... 目的老年OSAHS患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但由于患者及部分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诊断率偏低,目前有相关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吸烟史与OSAHS患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现尝试分析HbA1c、吸烟史与老年OSAHS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评估两者对老年OSAHS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航天中心医院老年科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老年患者102例,患者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完善HbA1c、空腹血糖等指标测定。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OSAHS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组30例和单纯OSAHS组48例。分析两组患者HbA1c、吸烟史情况,分别绘制HbA1c、吸烟史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截断值;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模,用保存的概率作为单独变量绘制ROC曲线,分析两者联合预测OSAHS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价值。结果OSAHS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组的年龄、空腹血糖、HbA1c、左房前后径显著高于单纯OSAHS组(P<0.05);OSAHS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有关(P<0.05);空腹血糖与HbA1c呈正相关。吸烟史与房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诊断因子预测OSAHS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AUC为0.806,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66.8%。结论HbA1c和吸烟史对老年OSAHS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对血糖控制不理想且合并吸烟史的老年OSAHS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尽早发现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给予尽早干预治疗,从而降低合并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房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郑秀 于俊叶 高云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82-186,共5页
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的老年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家属参与式护理病房的36例患者为干预组,同一个医院不同病区的普通病房38例患者为对照组。干预... 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的老年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家属参与式护理病房的36例患者为干预组,同一个医院不同病区的普通病房38例患者为对照组。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选取孤独感、总体幸福感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老年住院患者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幸福感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结论 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可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的孤独感水平、提高老年患者的总体幸福感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水平,为改善日益严峻的老龄人口及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新的干预可能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参与 老年患者 孤独感 总体幸福感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水平特征及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13
作者 孟锐 李向楠 +4 位作者 刘慧敏 李琳 刘阳 王彦宏 易忠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水平及其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航天中心医院接诊的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中危组(n=37)、高危组(n=52)及极高危组(... 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水平及其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航天中心医院接诊的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中危组(n=37)、高危组(n=52)及极高危组(n=38),比较三组患者的血脂、血肌酐,肠道菌群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肠道菌群水平与血脂、血肌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心血管危险分层的上升,低中危组、高危组及极高危组双歧杆菌、多形拟杆菌、乳酸杆菌水平依次显著降低,血肌酐、直肠真杆菌、大肠杆菌及肠球菌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均<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肌酐、直肠真杆菌、大肠杆菌及肠球菌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03~0.912,P均<0.001);与双歧杆菌、多形拟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10~-0.834,P均<0.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肠道菌群水平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说明菌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肠道菌群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塞米早期给药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合改善的关系
14
作者 姚飞 杨柳 +1 位作者 孟锐 王丹妮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039-2042,共4页
目的探讨呋塞米(F)早期给药与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氧合改善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筛查了200例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到医院后24h内接受静脉F治疗的AHF患者,分为早期给药组(F时间≤60min)和非早期给药组(F时间>60 min),比较2组的氧合率... 目的探讨呋塞米(F)早期给药与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氧合改善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筛查了200例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到医院后24h内接受静脉F治疗的AHF患者,分为早期给药组(F时间≤60min)和非早期给药组(F时间>60 min),比较2组的氧合率及给药时间与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早期给药组更有可能乘坐救护车到达(P<0.0001),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P<0.0001),且心率/心跳更高(P<0.001),早期给药组与非早期给药组的心功能分级(NYHA)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给药组的心力衰竭治疗依从性评分(GWTG-HF)低于非早期组(P<0.05)。在确诊AHF后,与非早期治疗组相比,早期给药组在F给药前,患者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给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治疗后24 h内明显升高(P<0.0001)。在住院期间,与非早期治疗组相比,早期治疗组的院内死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F早期给药对AHF患者的氧合率及院内死亡率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塞米 急性心力衰竭 氧合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春来 刘阳 +1 位作者 刘涛 李晶晶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魏酸哌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魏酸哌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时间2个月。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及尿蛋白(PRO)显著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升高,而观察组Cr、BUN及PRO显著低于对照组,C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衰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哌嗪 厄贝沙坦 慢性肾衰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闫新欣 王桂华 +2 位作者 席少枝 曾敏 万志荣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航天中心医院和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12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肿瘤分期、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航天中心医院和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12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肿瘤分期、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 inventory,BDI),分别比较恶性肿瘤焦虑和抑郁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肿瘤分期上与非抑郁焦虑患者有无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研究了恶性肿瘤合并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12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焦虑的患病率为34.1%,年龄大、女性、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焦虑的患病率高(P<0.05),肿瘤处于中晚期比早期肿瘤的患者焦虑发病率高(P<0.05)。其中女性、中晚期肿瘤是焦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的患病率为53.7%,肿瘤中晚期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早期患者高(P<0.05),且女性、中晚期肿瘤是恶性肿瘤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发生率较高,女性、中晚期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易感人群进行早期筛查,进而早干预,将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焦虑 抑郁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在预防恶性肿瘤伴发肺部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闫新欣 何水波 +4 位作者 张然 高云 高云磊 王萌 王旭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10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在预防恶性肿瘤伴发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1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康莱特治疗组73例,对照组10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及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在预防恶性肿瘤伴发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1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康莱特治疗组73例,对照组10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康莱特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P<0.05),两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是58.9%、16.8%,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CRP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D3+、CD4+细胞增加,CD4+/CD8+比值升高,NK细胞活性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可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预防肺部感染能力,此能力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肺部感染 预防 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对比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云 闫新欣 +4 位作者 张然 高云磊 刘慧敏 汤晓菲 茹松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洛铂胸腔内灌注化疗对比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胸腔注射洛铂30~50mg,对照组33例胸腔注射白介素-2,每次200万~300万U。观察两组患者胸... 目的探讨洛铂胸腔内灌注化疗对比白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胸腔注射洛铂30~50mg,对照组33例胸腔注射白介素-2,每次200万~300万U。观察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控制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评价总有效率为75.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34.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标准两组均有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QOL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在充分胸腔引流的基础上采用洛铂胸腔灌注化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洛铂 胸腔灌注化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营养风险筛查及规范化营养干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闫新欣 席少枝 +3 位作者 林菁榕 刘妍萌 许美艳 罗翠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9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社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早期营养风险筛查及规范化营养干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地区居住的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通过对社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早期营养风险筛查及规范化营养干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地区居住的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均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筛选出诊断营养不良的患者。研究组患者按营养不良五阶梯治疗模式进行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按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两组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均进行PG-SGA营养评估和Karnofsky日常体能状态评估(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结果研究组中40例存在营养风险,对照组中20例存在营养风险,两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前PG-SGA和KP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干预后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PG-S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干预后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PG-SG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干预后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KP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社区进行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营养风险筛查是有必要的,规范化营养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社区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恶性肿瘤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评估 规范化营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标志物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新欣 张熙洋 +4 位作者 席少枝 王春琦 高云 茹松伟 林菁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标志物5mC、5hmC、5fC和5ca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包括100例结肠癌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组织的结肠癌组织芯片上进行5m C、5hm C、5f C、5ca C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上述4种指标在结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标志物5mC、5hmC、5fC和5ca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包括100例结肠癌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组织的结肠癌组织芯片上进行5m C、5hm C、5f C、5ca C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上述4种指标在结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5m C、5hm C、5f C、5ca C表达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甲基化标记物5m C、5hm C、5f C、5ca C可能成为结肠癌诊断的新型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5-甲基胞嘧啶(5m C) 5-羟甲基胞嘧啶(5hm C) 5-甲酰基胞嘧啶(5f C) 5-羧基胞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