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7050铝合金切削力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永辉 杨阳 《机械制造》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以7050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切削力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7050铝合金进行二维有限元切削仿真,分析切削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及切屑形状。基于响应曲面法,综合考虑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深度三因素... 以7050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切削力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7050铝合金进行二维有限元切削仿真,分析切削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及切屑形状。基于响应曲面法,综合考虑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深度三因素对切削力的交互影响作用,建立切削力预测模型,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对应刀具前角为14.8°,切削速度为5479mm/s,切削深度为0.2 mm。将优选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代入切削力预测模型,验证切削力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铝合金 切削力 预测 工艺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70铝硅合金封装盒体数控加工工艺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明涛 胡启达 吴志强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9期111-113,117,共4页
为了解决某型号雷达T/R组件AlSi70封装盒体的加工难题,从材料特性、零件结构分析、刀具及加工工艺参数选用、刀路规划等方面考虑,确定数控加工工艺方案,进行了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案能够完成AlSi70合金薄壁封装盒体的机械加... 为了解决某型号雷达T/R组件AlSi70封装盒体的加工难题,从材料特性、零件结构分析、刀具及加工工艺参数选用、刀路规划等方面考虑,确定数控加工工艺方案,进行了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案能够完成AlSi70合金薄壁封装盒体的机械加工,加工过程可靠,盒体产品质量稳定,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对相关零件的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薄壁盒体 数控加工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镀金前处理工艺探讨
3
作者 侯文斌 彭勇 +1 位作者 殷金周 冯银雪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77-180,共4页
为在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结合力和可焊性良好的金镀层,通过对前处理和材料表面金属化工艺探索试验,确定了在洁净的活化基材表面直接采用敏化和活化来实现铝基碳化硅材料表面异种元素自催化中心原子的均一性,再以硫酸镍体系进行... 为在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结合力和可焊性良好的金镀层,通过对前处理和材料表面金属化工艺探索试验,确定了在洁净的活化基材表面直接采用敏化和活化来实现铝基碳化硅材料表面异种元素自催化中心原子的均一性,再以硫酸镍体系进行化学镍沉积,最后通过电镀金在基材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镀金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层截面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镀金层表面颜色均匀,镀层厚度均匀连续且结合力良好,说明了该工艺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后续铝基碳化硅镀金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碳化硅 金镀层 结合力 可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薄板类零件高效加工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能 杨龙山 杨阳 《机械制造》 2024年第5期74-77,共4页
针对小型薄板类零件装夹方式烦琐、加工效率低的问题,结合零件结构特点,进行高效加工方法研究。将传统加工方法与成组加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小型薄板类零件的共性特征,通过整合零件毛坯,改进装夹方式,优化工艺思路,提出成组加工工... 针对小型薄板类零件装夹方式烦琐、加工效率低的问题,结合零件结构特点,进行高效加工方法研究。将传统加工方法与成组加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小型薄板类零件的共性特征,通过整合零件毛坯,改进装夹方式,优化工艺思路,提出成组加工工艺。成组加工工艺可以实现多个同类型小型薄板类零件的同步加工,将原本需要多次重复执行的工艺流程优化为一次执行,相比单件加工,生产辅助准备时间缩短,加工装夹次数减少,并可有效延长数控设备的连续切削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整体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 零件 加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通用测试平台的设计
5
作者 王梅 周雪明 陈晨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现役雷达大多采用分布式软硬件设计,各个分机插件等均需配备专用测试设备,涉及的测试设备种类多,需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多且耗时长。基于此,本文介绍一种通用测试平台,硬件基于FPGA控制芯片设计,采用VPX标准插箱,软件采用标准化、模块... 现役雷达大多采用分布式软硬件设计,各个分机插件等均需配备专用测试设备,涉及的测试设备种类多,需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多且耗时长。基于此,本文介绍一种通用测试平台,硬件基于FPGA控制芯片设计,采用VPX标准插箱,软件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且接口多样化,能测试接收分系统的多种插件、分机以及雷达的多种控制组件,还可匹配多种型号的雷达,测试结果通过界面显示,也可查看输入、输出数据,更改帧头、数据长度和波形输出,用于测试雷达的接收机、接收分机、侦察接收机、频综器和波形产生器等常用设备,可扩展测试其他通用控制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察接收机 通用测试平台 控制组件 专用测试设备 数据长度 插箱 界面显示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T/R组件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6
作者 崔欢 程浩然 《软件工程与应用》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T/R组件的射频指标测试传统采用的是手动操作仪表测试,这种测试方法的测试效率比较低,仪器操作步骤繁琐,测试消耗时间长,因此设计一种快速且准确的自动测试系统是必要的。一种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测试流程的... T/R组件的射频指标测试传统采用的是手动操作仪表测试,这种测试方法的测试效率比较低,仪器操作步骤繁琐,测试消耗时间长,因此设计一种快速且准确的自动测试系统是必要的。一种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测试流程的可视化编辑、数据采集、图形显示、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自动测试系统与传统的手动测试方法相比,测试操作更简单方便、测试效率更高,并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方便升级和扩展。自动测试系统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应用在多种场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效率,最后对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The traditional test method of the T/R component is manual operation instrument test. This test method has low test efficiency, complicated instrument operation steps and long test time, so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 new fast and exact automatic test system. A new automatic test method developed based on LABVIEW achieves visual editing, data collection, graph display and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test report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anual test method, the developed automatic test system is more simple and convenient in test operation, higher in test efficiency, and has strong flexibility, easy to upgrade and expand. In addition, the automatic test system can be applied in various occasi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eeds,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products.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automatic test system is foreca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测试 LABVIEW 可视化编辑 数据采集 图形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模糊PID车载平台调平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翔宇 肖峻 +2 位作者 潘运平 刘世永 邓兴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解决车载平台调平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慢、自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对一款液压马达带动滚珠丝杠的调平支腿,建立其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 为解决车载平台调平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慢、自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对一款液压马达带动滚珠丝杠的调平支腿,建立其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方案。通过结合PSO算法的迭代寻优能力,智能整定传统模糊PID控制器中的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再经过模糊控制在线调整PID参数。采用Simulink组件建立调平支腿基于PSO的模糊PID控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模糊PID控制与传统PID控制,基于PSO的模糊PID控制具有更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能较好地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满足快速高效调平的作业要求,为车载平台的调平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模糊PID 调平 SIMULINK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MP及CMR的抗主瓣干扰算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萌 胡敏 +1 位作者 宋万杰 张子敬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38,246,共7页
对于相控阵雷达抗主瓣干扰问题,本文通过对空时联合域抗主瓣干扰算法的研究,分析了基于阻塞矩阵预处理后常用的加权系数补偿法、白化法、对角加载法,以及对角加载结合线性约束波束保形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采样快拍包含目标... 对于相控阵雷达抗主瓣干扰问题,本文通过对空时联合域抗主瓣干扰算法的研究,分析了基于阻塞矩阵预处理后常用的加权系数补偿法、白化法、对角加载法,以及对角加载结合线性约束波束保形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采样快拍包含目标信号情况下的抗主瓣干扰算法。通过分析阻塞矩阵预处理后数据特征值的变化情况,修正预处理导致的过处理现象,从而重构协方差矩阵,该算法适用于阻塞矩阵预处理导致的自由度损失的情况,能够解决由于预处理导致的主瓣波峰偏移等失真问题,同时算法复杂度较低。该算法最大的优点是当采样快拍包含目标信号时,其抗干扰性能较好,快拍敏感度相比常规的波束保形方法更低,经实测数据验证,结果显示出该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抗主瓣干扰 阻塞矩阵预处理 协方差矩阵重构 实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抗混合干扰算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孔文青 宋万杰 +1 位作者 胡敏 刘志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5-1630,共6页
针对复杂环境中包含强压制式干扰与欺骗式干扰的混合干扰导致雷达抗干扰能力下降且目标检测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旁瓣相消算法的抗混合干扰方法。通过分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特点,发现将旁瓣相消算法可抑制压制式干扰的原理... 针对复杂环境中包含强压制式干扰与欺骗式干扰的混合干扰导致雷达抗干扰能力下降且目标检测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旁瓣相消算法的抗混合干扰方法。通过分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特点,发现将旁瓣相消算法可抑制压制式干扰的原理应用到各辅助通道信号传输过程中,能解决欺骗式干扰因压制式干扰功率过大而被淹没的问题,达到旁瓣匿影有效对抗欺骗式干扰的目的。通过仿真分析可知,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混合干扰信号对雷达目标信号的影响,提高混合干扰环境下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干扰 旁瓣相消 旁瓣匿影 强压制式干扰 欺骗式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主瓣干扰下基于滑窗子阵的稀疏测角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必雷 李荣锋 +3 位作者 曾丽 陈辉 刘维建 李槟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3-1629,共7页
雷达抗主瓣干扰(MLJ)一直是雷达领域的难点问题,针对主瓣干扰环境下的雷达目标角度测量问题,提出一种主瓣干扰下基于滑窗子阵的稀疏测角方法,对各子阵进行自适应主瓣干扰抑制处理,并利用自适应后的子阵间相位关系构建角度原子库,采用正... 雷达抗主瓣干扰(MLJ)一直是雷达领域的难点问题,针对主瓣干扰环境下的雷达目标角度测量问题,提出一种主瓣干扰下基于滑窗子阵的稀疏测角方法,对各子阵进行自适应主瓣干扰抑制处理,并利用自适应后的子阵间相位关系构建角度原子库,采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估计目标角度。当目标与干扰夹角为1/2个3 dB波束宽度时(目标输入信噪比为20 dB),目标角度估计误差小于1/10倍3 dB波束宽度,所提方法无需先验信息,可同时抑制主、副瓣干扰或多个主瓣干扰,并保证较高的目标测角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瓣干扰 滑窗子阵 稀疏恢复 抗干扰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架构的混合测向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莉 宋万杰 施治国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8,共6页
采用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与合成导向矢量算法相结合的测高算法,提高了测角精度和测角速率。另外,为了进一步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提出采用基于计算统一设备架构为平台完成雷达测角的方案,该方案利用并行计算平台和异构编程模型,首先在通用... 采用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与合成导向矢量算法相结合的测高算法,提高了测角精度和测角速率。另外,为了进一步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提出采用基于计算统一设备架构为平台完成雷达测角的方案,该方案利用并行计算平台和异构编程模型,首先在通用处理计算机上用CPU完成预处理,并控制信号处理的任务调度和负载分配,图形处理器实现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和合成导向矢量算法,并与CPU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统一设备架构技术实现的测高算法取得了比CPU算法更高的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合成导向矢量算法 并行 异构编程模型 计算统一设备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离散类主瓣干扰下基于样本识别的雷达和差测角方法
12
作者 周必雷 李荣锋 +4 位作者 陈辉 陈浩 戴凌燕 刘维建 李槟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64-3771,共8页
时域离散类主瓣干扰在时域上处于离散状态,干扰训练样本不易提取,其样本纯度将直接影响干扰抑制效果和目标测角性能。针对时域离散类主瓣干扰背景下的雷达干扰抑制和目标角度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时域离散类主瓣干扰下基于样本识别的雷... 时域离散类主瓣干扰在时域上处于离散状态,干扰训练样本不易提取,其样本纯度将直接影响干扰抑制效果和目标测角性能。针对时域离散类主瓣干扰背景下的雷达干扰抑制和目标角度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时域离散类主瓣干扰下基于样本识别的雷达和差测角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目标和干扰在和、差通道的时域相关性差异,由此提取纯净的干扰训练样本,然后利用空域方位维、空域俯仰维的正交性进行时域离散主瓣干扰抑制,同时估计目标角度。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具备时域离散类主瓣干扰背景下的较好的雷达测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离散类主瓣干扰 干扰训练样本 抗干扰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动目标多假设跟踪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敏 邱金凤 +1 位作者 许红 李荣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4-17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MM)的基于最大权重独立集的多假设(MWIS-MHT)方法;将IMM算法引入到MWIS-MHT框架中,采用多种运动模型对机动目标进行跟踪,通过半-马尔科夫过程生成的多机动目标场景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MM)的基于最大权重独立集的多假设(MWIS-MHT)方法;将IMM算法引入到MWIS-MHT框架中,采用多种运动模型对机动目标进行跟踪,通过半-马尔科夫过程生成的多机动目标场景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目标跟踪的连续性和状态估计的精度,兼顾了MWIS-MHT在计算效率上的优势。相比于MWIS-MHT方法,所提方法更适用于多机动目标的跟踪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 多目标跟踪 交互式多模型 多假设跟踪 最大权重独立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空间加权重构的相干信号DOA估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梅 陈伯孝 +2 位作者 夏金艳 胡敏 徐赛琴 《火控雷达技术》 2023年第4期10-15,36,共7页
针对传统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少快拍数以及阵列通道幅相误差下存在的角度分辨力差和测角性能不稳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噪声空间加权重构的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共轭重构对阵列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作解相... 针对传统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少快拍数以及阵列通道幅相误差下存在的角度分辨力差和测角性能不稳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噪声空间加权重构的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共轭重构对阵列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作解相干处理;然后在信源大致方位内对导向矢量作定积分,计算积分矢量与整个噪声子空间正交基矢量的交空间基矢量,并以此对噪声子空间进行加权;最后运用加权重构后的噪声子空间建立算法空间谱函数,谱峰搜索估计得目标的DOA。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易实现低信噪比、少快拍数以及通道幅相误差下相干信号的DOA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信号 DOA估计 噪声空间 加权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伺服分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刚 杨柳 陈婷 《电子制作》 2022年第20期13-16,4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雷达伺服分系统设计方法。伺服分系统由控制器,低压电源,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组成。伺服分机采用全数字闭环控制,系统内部的反馈量:电流、转速和位置由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参与调节控制。
关键词 伺服 低压电源 伺服驱动器 伺服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原子重构的雷达抗主瓣干扰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敏 李荣锋 周必雷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02-407,共6页
为提升主瓣干扰下雷达作战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子重构的雷达抗主瓣干扰方法,可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同时具有较高的目标距离和角度估计精度.首先采用特征投影预处理(EMP)算法抑制主瓣干扰,进而通过波束形成和脉冲压缩估计目标距离,然后... 为提升主瓣干扰下雷达作战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子重构的雷达抗主瓣干扰方法,可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同时具有较高的目标距离和角度估计精度.首先采用特征投影预处理(EMP)算法抑制主瓣干扰,进而通过波束形成和脉冲压缩估计目标距离,然后利用原子重构法估计目标角度.该方法对雷达阵列结构要求不高,既可适用于线阵,也可适用于面阵.当目标方位角(或俯仰角)等于干扰方位角(或俯仰角)时,该方法仍然能同时有效地估计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主瓣干扰 抗干扰 原子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字T/R组件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毛 袁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第9期67-67,共1页
数字T/R组件是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T/R组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雷达的整个性能。本文从采样时钟、接收变频等关键点提出了一套技术方案,实现波形还原理想化、接收变频软件化、波形产生理想化、时钟传输简洁化、功放电路高效化,达到数... 数字T/R组件是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T/R组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雷达的整个性能。本文从采样时钟、接收变频等关键点提出了一套技术方案,实现波形还原理想化、接收变频软件化、波形产生理想化、时钟传输简洁化、功放电路高效化,达到数字T/R组件高性能、小型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相控阵雷达 数字T/R组件 软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级并行联动电动缸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楚波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3期73-74,共2页
车载雷达天线升降装置安装空间较小,导致单级电动缸无法满足工作行程要求。因此,介绍一种双级并行联动电动缸,具有安装空间小、传动速度快、使用可靠性高以及定位精度高等特点,可满足长行程需求,极大地提升了车载雷达的整机机动性能。
关键词 双级联动 安装空间 传动速度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鲁艳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第4期87-87,共1页
数字接收机是目前快速发展的接收机技术,随着超高速数字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雷达接收机的数字化的水平越来越高。采用多相滤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实现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能够对宽带信号实时滤波、检测和参数测量,具有较高的时频测... 数字接收机是目前快速发展的接收机技术,随着超高速数字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雷达接收机的数字化的水平越来越高。采用多相滤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实现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能够对宽带信号实时滤波、检测和参数测量,具有较高的时频测量精度。本文结合某型雷达的数字接收部分进行了设计和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滤波 信道化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和/差波束的米波雷达低仰角目标DOA估计方法
20
作者 胡敏 陈伯孝 徐赛琴 《火控雷达技术》 2022年第1期14-20,共7页
针对多径环境下米波雷达低仰角目标DOA估计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对称和/差波束的低仰角目标DOA估计问题。所提方法利用直达信号和多径信号的对称性,采用对称和/差波束同时接收直达信号和多径信号,并生成误差曲线。通过查表的方式对... 针对多径环境下米波雷达低仰角目标DOA估计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对称和/差波束的低仰角目标DOA估计问题。所提方法利用直达信号和多径信号的对称性,采用对称和/差波束同时接收直达信号和多径信号,并生成误差曲线。通过查表的方式对低仰角目标进行快速DOA估计。与已有超分辨算法和经典对称差波束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测角性能和更低的运算复杂度,实时性强。计算机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验证表明,这种改进的和/差波束测角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单脉冲测角技术在实际阵地条件下的阵地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对称和/差波束 单脉冲测角 米波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