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集成化热场式气象风速风向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晓东 宋飞虎 +3 位作者 徐明 庄芹 宁文楷 吴锦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58,共4页
针对目前气象行业缺乏小型集成化风速计的问题,本文基于流场与温度场的相互影响,设计开发了一种风速风向传感器。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流场下的温度场进行仿真测试,确定传感器表面8个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的布局... 针对目前气象行业缺乏小型集成化风速计的问题,本文基于流场与温度场的相互影响,设计开发了一种风速风向传感器。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流场下的温度场进行仿真测试,确定传感器表面8个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的布局。然后,根据不同风速、风向下,8个NTC的仿真响应值,设计3阶傅里叶级数拟合方法实现风向风速的测量,并采用线性插值法对环境温度引起误差进行修正。通过风洞测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热场式风速风向传感器风速检测范围可达1~30 m/s,精度在±(0.5+0.03v)m/s内,风向检测范围在0°~360°,精度在±5°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集成化 风速风向传感器 FLUENT 傅里叶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高性能FPGA的多功能I/O电路
2
作者 罗旸 刘波 +3 位作者 曹正州 谢达 张艳飞 单悦尔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2,共8页
为了满足等效系统门数为亿门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高速率、多功能数据传输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高性能FPGA的多功能输入输出(I/O)电路,工作电压为0.95 V,单个I/O电路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2 Gbit/s。通过在输入逻辑电路中设计同一... 为了满足等效系统门数为亿门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高速率、多功能数据传输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高性能FPGA的多功能输入输出(I/O)电路,工作电压为0.95 V,单个I/O电路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2 Gbit/s。通过在输入逻辑电路中设计同一边沿流水技术的双倍数据速率(DDR)电路,可以使数据不仅能在相同的时钟沿输出,而且能在同一个时钟周期输出。通过分级采样结合时钟分频和偏移技术,仅需4个时钟周期即可完成8∶1数据的转换。另外,该I/O电路还可以对数据输入输出的延时进行调节,采用粗调和细调相结合的方式,共提供512个延时抽头,并且延时的分辨率达到4 ps。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多功能I/O电路能为高性能FPGA提供灵活、多协议的高速数据传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输入输出(I/O)电路 多电平标准 双倍数据速率(DDR) 串并转换器(Ser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磁导体的低剖面高增益宽带天线
3
作者 苏晋荣 王嘉勇 +1 位作者 药春晖 陈新伟 《测试技术学报》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 AMC)的高增益宽带天线,该天线由一个AMC超表面和一个微带贴片天线组成。利用AMC的同相反射特性,将天线的后向辐射反射与前向辐射叠加,从而提升了天线的增益。天线的整体尺寸为0....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 AMC)的高增益宽带天线,该天线由一个AMC超表面和一个微带贴片天线组成。利用AMC的同相反射特性,将天线的后向辐射反射与前向辐射叠加,从而提升了天线的增益。天线的整体尺寸为0.6λ_(0)×0.6λ_(0)×0.12λ_(0) (λ_(0)为天线谐振频率对应的波长)。测试结果表明,在4.55~6.1 GHz (27.7%)的工作频段内,天线的峰值增益达到8.4 dB。与利用理想电导体(Perfect Electric Conductor, PEC)提升增益的方法相比,其剖面从0.37λ_(0)降低到0.12λ_(0)。该天线剖面低、尺寸小、增益高、成本低廉,可以应用于WLAN波段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磁导体 同相反射 低剖面 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帅 朱敏杰 +4 位作者 杜晓辉 徐大千 姜飞 施继伟 韩东祥 《海洋技术学报》 2021年第3期16-23,共8页
海洋仪器可靠性是影响海洋仪器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仪器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针对海洋仪器可靠性提升的需求,本文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海洋仪器可靠性研究现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气象与水文海洋仪器的可靠性强化试... 海洋仪器可靠性是影响海洋仪器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仪器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针对海洋仪器可靠性提升的需求,本文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海洋仪器可靠性研究现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气象与水文海洋仪器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法,以定点CTD(温盐深)、气温和气压等海洋水文气象测量仪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热应力步进、快速温变、振动步进以及综合环境应力等可靠性强化试验剖面并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强化试验激发了海洋仪器故障,通过故障定位分析和设计改进,有效提升了设备可靠性水平。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海洋仪器设备可靠性强化试验的开展提供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气象海洋仪器 水文海洋仪器 可靠性强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气象观测标准国际化路径:以船舶气象仪为例
5
作者 马乐天 郭晓维 +2 位作者 漆随平 冯旭文 花卫东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船舶气象仪是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实现全球海洋同步观测至关重要,而主导制定基于共识的相关国际标准,将有力推动我国船舶气象仪制造业的市场规范化和产品国际化。该文从船舶气象仪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国内外船... 船舶气象仪是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实现全球海洋同步观测至关重要,而主导制定基于共识的相关国际标准,将有力推动我国船舶气象仪制造业的市场规范化和产品国际化。该文从船舶气象仪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国内外船舶气象仪标准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相关标准化组织的工作现状,重点阐述了如何从优化关键技术指标和借助海洋技术国际标准化平台这两个方面,来推进船舶气象仪国际标准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气象仪 ISO国际标准 海洋水文气象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岛自动气象站数据双通道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大君 井高飞 +1 位作者 李沛民 王祥猛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为解决海南省南沙区无人海岛自动气象站单一GPRS数据上传通道数据到报率不高的问题,文章利用北斗卫星通信的优势,首先在硬件上增加基于北斗卫星的通信终端机和配套的供电系统实现海岛站GPRS和北斗通信双通道并行运行;其次将每个通道定义... 为解决海南省南沙区无人海岛自动气象站单一GPRS数据上传通道数据到报率不高的问题,文章利用北斗卫星通信的优势,首先在硬件上增加基于北斗卫星的通信终端机和配套的供电系统实现海岛站GPRS和北斗通信双通道并行运行;其次将每个通道定义为1个逻辑站点,2个逻辑站点组成1个观测系统,上传1份数据报文,通过本地终端实现观测数据的本地化应用。文章同时分析了改造前后数据到报率等情况,所得结论可以进一步提升岛礁防灾减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通信 海岛自动气象站 逻辑站点 数据到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能量闭合理论的高标准稻田蒸散估算
7
作者 邰久 王伟 +7 位作者 徐敏 胡凝 陈上 徐敬争 胡小旭 吕恒 祝子涵 赖宇婧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10期1109-1122,共14页
为选出模拟长江中下游高标准稻田各生育期实际蒸散(ETa)的最优机器学习模型,并探究能量闭合对机器学习模型模拟ETa的影响,基于南通市2020年高标准水稻田小气候、土壤和通量观测数据,分析各生育期稻田ETa及相关因子的时间变化特征,利用B... 为选出模拟长江中下游高标准稻田各生育期实际蒸散(ETa)的最优机器学习模型,并探究能量闭合对机器学习模型模拟ETa的影响,基于南通市2020年高标准水稻田小气候、土壤和通量观测数据,分析各生育期稻田ETa及相关因子的时间变化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两种算法估算各生育期ETa,评估基于波文比的强迫能量闭合对机器学习模型模拟ETa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育期,气象和土壤因子对稻田ETa的重要性不同,入射短波辐射(K↓)始终是稻田ETa的主控因子。(2)加入K↓可显著提高机器学习模型对ETa的模拟精度,相关系数提高了14.9%,RMSE降低51.1%。5种变量组合中,包含饱和水汽压差(VPD)、风速(U)、气温(Ta)、相对湿度(RH)和入射短波辐射(K↓)的BP1模型是模拟分蘖期前稻田ETa的最佳模型,包含Ta、RH和K↓的BP3模型更适于模拟分蘖期后的稻田ETa。(3)强迫能量闭合能改善BP神经网络模型对ETa的模拟效果,在分蘖期前更为明显,5种变量组合中,BP2模型(U、Ta、RH和K↓)在能量闭合后的模拟效果提升最明显,相关系数提高了3.5%,RMSE降低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机器学习算法 能量闭合 水稻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分天线的雷达大气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王斯正 任雍 +2 位作者 陈俊 周亭亭 卫楠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11期2624-2632,共9页
为了拓展新型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Mesosphere-Stratosphere-Troposphere, MST)雷达测风工作模式,提高测风数据的时间分辨力,基于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 FCA)方法与大气散射模型,设计了一种应用于MST雷达的空分天线(Sp... 为了拓展新型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Mesosphere-Stratosphere-Troposphere, MST)雷达测风工作模式,提高测风数据的时间分辨力,基于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 FCA)方法与大气散射模型,设计了一种应用于MST雷达的空分天线(Spaced-Antenna, SA)测风模式。通过大气散射模型结合雷达实际阵面分布与工作参数产生仿真时域信号,讨论了不同相关函数、相关函数拟合方法以及MST雷达不同天线尺度对雷达测风结果的影响。为验证测风模式的有效性,将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不同的测风结果与模型中风场真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测风模式仿真计算得到的风速、风向结果精度较高,符合雷达实际探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分天线模式 全相关分析 大气散射模型 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雷达 风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战略管理及风险控制的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素萍 《活力》 2024年第5期139-141,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战略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财务战略管理未能有效发挥在企业开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战略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财务战略管理未能有效发挥在企业开发研究中进行资金管控和融资的职能及风险防范的作用,在财务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对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等等。基于此,文章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战略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以及财务管理战略应如何发挥其职能协助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对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及风险控制的措施,以帮助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水平,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市场提供更多优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 财务战略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微波计算成像技术
10
作者 史洪印 彭毓晗 +2 位作者 温裕广 黎芳 刘慧 《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8-4058,共11页
信息超材料是一种人工结构阵列,其能够通过设计单元参数的排列方式定制等效材料和媒质属性,实现对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灵活调控,带来全新的物理现象.基于信息超材料孔径的微波计算成像(Microwave Computational Imaging based Information ... 信息超材料是一种人工结构阵列,其能够通过设计单元参数的排列方式定制等效材料和媒质属性,实现对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灵活调控,带来全新的物理现象.基于信息超材料孔径的微波计算成像(Microwave Computational Imaging based Information Metamaterial Aperture, IMA-MCI)技术可以不依靠于雷达平台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在波束内实现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在微波成像过程,由于信息超材料天线的制作工艺限制,可能会导致相位误差的产生,IMA-MCI在有相位误差的情况下,对目标场景的重构能力不足.针对该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反射式信息超材料天线的微波计算成像模型,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展开网络和相位恢复算法的成像技术.该算法在相位恢复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动态超网络为原有网络生成阻尼因子,能够根据输入场景不同进行调整,在线生成阻尼因子,在系统的参数发生变化时仍然具有较好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成像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计算成像 信息超材料 相位恢复 深度学习 超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大豆生长季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11
作者 姜湖园 有思 赵凯 《内蒙古气象》 2024年第5期49-57,共9页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全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分析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地区大豆种植格局的影响,文章利用线性趋势法、自然断点法、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1992—2022年大豆生长季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全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分析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地区大豆种植格局的影响,文章利用线性趋势法、自然断点法、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1992—2022年大豆生长季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发展冷凉地区大豆种植业,指导大豆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92—2022年,大豆各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在播种—出苗期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2℃·(10 a)^(-1),其余4个生育期平均气温均为上升趋势,气温与距大兴安岭的距离呈反比;降水量在分枝—开花期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42 mm·(10 a)^(-1),其余生育期的降水量均随时间呈逐渐上升趋势,降水分布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日照时数在开花—鼓粒期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5 h·(10 a)^(-1),其余生育期的日照时数均随时间的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日照时数自东向西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呼伦贝尔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传感器探头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颖 行鸿彦 +2 位作者 张旭 周琦 刘钧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5,共11页
在分析土壤介电常数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容式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电容式水分传感器探头的三维模型,研究了传感器探头结构参数发生变化时,传感器对其的电容值、电场强度分布、含水率探测深度及灵敏度的影响,... 在分析土壤介电常数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容式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电容式水分传感器探头的三维模型,研究了传感器探头结构参数发生变化时,传感器对其的电容值、电场强度分布、含水率探测深度及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了探头的最优尺寸参数,设计了一种基于频域反射法的电容式土壤含水率传感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探头环状电极半径28 mm、轴向宽度28 mm、电极间距12 mm、电极厚度1 mm时,探头的灵敏度、信号测量强度以及探测范围均与对照产品相比显著提升,为电容式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电容式传感器 有限元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激光雷达植株高度测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宏群 刘开辉 +2 位作者 郑峰 陈佳力 陈思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03,共7页
植株高度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人工测量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构建了一个植株高度测量系统,设计了一种能够俯仰扫描的激光雷达扫描装置,通过控制二维激光雷达旋转,实现植株的三维重现,进... 植株高度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人工测量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构建了一个植株高度测量系统,设计了一种能够俯仰扫描的激光雷达扫描装置,通过控制二维激光雷达旋转,实现植株的三维重现,进而得到其高度信息。使用该系统,对绿萝和万年青这种单株植株采用侧面整体轮廓扫描的方式,得到侧面投影,计算得到高度;对小叶黄杨绿篱和金叶女贞绿篱多株植株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RANSAC)拟合修正,再使用曲线检测—正态核密度检测方法滤除冠层部分的离群点,从而计算得到高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获取的植株高度与人工测量值的相对偏差最大不超过6%。该系统在植株高度测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株高度 测量 二维激光雷达 点云处理 LI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的雨滴谱函数拟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宏群 陈思 +2 位作者 周望 张晓宇 刘开辉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5-243,共9页
传统的雨滴谱函数的拟合方法在不同的降水类型和不同分布函数下,可能存在拟合出来的雨滴谱函数与实际数据差异过大的情况,基于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Iterative Reweighed Least Square,IRLS)的雨滴谱函数拟合方... 传统的雨滴谱函数的拟合方法在不同的降水类型和不同分布函数下,可能存在拟合出来的雨滴谱函数与实际数据差异过大的情况,基于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Iterative Reweighed Least Square,IRLS)的雨滴谱函数拟合方法。利用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2019年7—10月在海南安定获得的225组层状云降水样本和110组对流云降水样本数据进行实验,通过不断更新权值,迭代计算,从而求出待估计参数。模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应用在不同降水类型和不同分布函数下,对比阶矩法和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拟合优度都是最接近1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谱 激光雨滴谱仪 层状云降水 对流云降水 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的能见度观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伟雄 闫加俊 杨丽丽 《自动化仪表》 CAS 2021年第6期63-67,共5页
针对传统透射式及散射式能见度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基于图像算法测量能见度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目标物及背景亮度值提取的能见度计算方法。通过对定点目标物的水平图像参数提取,定性、定量地分析图像的色彩、灰阶、对比度及亮度等... 针对传统透射式及散射式能见度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基于图像算法测量能见度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目标物及背景亮度值提取的能见度计算方法。通过对定点目标物的水平图像参数提取,定性、定量地分析图像的色彩、灰阶、对比度及亮度等参数,从而用目标物及背景亮度值来计算出大气消光系数,最终得出大气能见度值。通过试验,对比了图像目标物与背景亮度提取计算能见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以视觉能见度为参考,采用图像局部亮度的方法比整体亮度计算能见度值的方法误差更小;前者误差在10%左右,后者在2%左右。与传统能见度观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抗干扰性强,测量得到的能见度更接近视觉能见度,对推进我国气象能见度观测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视程 消光系数 大气透明度 亮度 对比度 视见函数 图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er R-CNN的枸杞开花期与果实成熟期识别技术 被引量:17
16
作者 朱永宁 周望 +4 位作者 杨洋 李剑萍 李万春 金红伟 房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68-677,共10页
以宁夏16套枸杞农田实景监测系统2018年和2019年拍摄的图像作为资料,结合枸杞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植物学特征,利用更快速的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方法对图像进行训练、分类,构建枸杞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识别算法,以平... 以宁夏16套枸杞农田实景监测系统2018年和2019年拍摄的图像作为资料,结合枸杞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植物学特征,利用更快速的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方法对图像进行训练、分类,构建枸杞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识别算法,以平均精确率(AP)和平均精度均值(mAP)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并将自动识别结果与专家目视判断结果和田间观测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网络结构中重要超参数批尺寸(batch size)和迭代次数(iterations)分别取值64和20000时,mAP值达到0.74,在测试集上对花和果实的识别效果好于其它参数。基于Faster R-CNN判识的枸杞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与专家目视判断的差异在2~5d,这两种方法的判断对象和判断标准一致,可比性强,专家目视判断的结果可以作为自动识别技术的验证标准,用来优化并调整算法。自动识别结果与同期田间观测记录的差异在0~12d,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这两种方法的判识对象和标准不一致,难以利用田间观测的结果优化自动识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开花期识别 果实成熟期识别 发育期识别 Faster R-CNN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沿海稻麦轮作区生态系统能量闭合度和CO_(2)通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敏 徐敬争 +4 位作者 刘文菁 徐萌 徐经纬 高苹 罗晓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7-379,共13页
为科学评估华东沿海水稻-小麦轮作(简称“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能量通量变化特征和固碳能力,基于2019—2020年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稻麦轮作全生育期通量数据,经质量控制,研究分析了太阳净辐射(R_(n))、潜热通量(LE)、显热通量(H)、土... 为科学评估华东沿海水稻-小麦轮作(简称“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能量通量变化特征和固碳能力,基于2019—2020年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稻麦轮作全生育期通量数据,经质量控制,研究分析了太阳净辐射(R_(n))、潜热通量(LE)、显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G)、CO_(2)通量(F_(C))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和稻麦轮作系统固碳量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有效能量和湍流通量能量平衡比率为0.80,能量闭合度较高,说明通量观测数据可靠。月均LE和R_(n)年内变化总体均呈“倒U型”,两者变化基本同步,峰值主要在5—8月,谷值主要在1—2月、11—12月。H和G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LE和R_(n)。日内逐小时F_(C)呈“U型”单峰二次曲线,总体为白天吸收CO_(2)、夜间排放CO_(2),CO_(2)日吸收峰值主要出现在10:00—12:30;逐日F_(C)和逐月F_(C)在年内总体呈“W型”变化特征,全年碳排放时段主要集中在1月、6月、11—12月,其余均为碳吸收,吸收峰值分别在冬小麦拔节孕穗期(3—4月)和水稻拔节孕穗期(8月)。2019年和2020年的2—5月冬小麦生长期的固碳量分别为387.4 g(C)·m^(-2)和382.2 g(C)·m^(-2),7—10月水稻生长期的固碳量分别为678.2 g(C)·m^(-2)和599.7 g(C)·m^(-2);白天,若气温升高,冬小麦和水稻的CO_(2)吸收能力会随之增强,但当饱和水汽压差高于1.7 kPa时,会降低这种吸收趋势,夜间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此可见,沿海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有着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全年尺度上是碳汇,且为强固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涡度相关 能量平衡 CO_(2)通量 固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中自适应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秀明 夏一凡 +2 位作者 王志锐 张滢 孙世奇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1-396,共6页
风廓线雷达可为民航气象局、部队作战部署等军民活动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风场信息,一般采用五波束进行探测,在探测过程中会受到来自自身和外界等多方面的信号干扰。为了研究抗干扰技术,介绍风廓线雷达的基本原理,对干扰的来源和措施... 风廓线雷达可为民航气象局、部队作战部署等军民活动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风场信息,一般采用五波束进行探测,在探测过程中会受到来自自身和外界等多方面的信号干扰。为了研究抗干扰技术,介绍风廓线雷达的基本原理,对干扰的来源和措施进行分类讨论。分别从信号设计、频谱处理和波束控制3个典型角度进行抗干扰算法研究,并着重对本文提出的动态自适应波束选取(ADBS)算法进行介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风廓线雷达抗干扰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抗干扰 一致性检验 动态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尺图像识别的作物株高测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翔 裴晓芳 +1 位作者 周望 朱平 《电子科技》 2022年第7期32-39,共8页
作物株高的测量是农作物自动观测中的重要环节,能直接反映作物的生长情况。针对人工测量作物株高成本较高且个人的主观影响较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处理来测量株高的方法。将标尺置于作物主茎秆后方并拍摄标尺的照片,在MATLA... 作物株高的测量是农作物自动观测中的重要环节,能直接反映作物的生长情况。针对人工测量作物株高成本较高且个人的主观影响较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处理来测量株高的方法。将标尺置于作物主茎秆后方并拍摄标尺的照片,在MATLAB上将图像转换到HSV颜色空间分割标尺色块并进行滤波。采用连通域分析法计算标尺色块的像素高度,通过标尺像素高度和实际高度的比例关系计算株高。以灌木丛为实验对象拍摄照片并进行测量,然后对比实验测得的株高数据与人工测量数据,结果显示测量误差小于0.0173 m,满足自动观测株高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株高 标尺 图像处理 HSV 颜色空间 图像分割 连通域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沿海高标准农田大气湍流特征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小旭 王伟 +2 位作者 徐敏 徐敬争 陆琛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3期6-13,共8页
为评估Monin-Obukhov相似理论和涡度相关系统在高标准农田的适用性,利用南通高标准农田水稻下垫面涡度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大气稳定度、湍流方差相似性、湍流谱特征、湍流强度和湍流动能等。结果表明:该高标准稻田上方大气呈现白天不稳... 为评估Monin-Obukhov相似理论和涡度相关系统在高标准农田的适用性,利用南通高标准农田水稻下垫面涡度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大气稳定度、湍流方差相似性、湍流谱特征、湍流强度和湍流动能等。结果表明:该高标准稻田上方大气呈现白天不稳定、夜晚稳定的昼夜变化特征;Monin-Obukhov相似理论在该高标准农田适用,三维风速归一化标准差随大气稳定度的变化符合“1/3”次方规律,温度、比湿、CO_(2)密度归一化标准差随大气稳定度的变化在大气不稳定时符合“1/3”次方规律;在惯性子区,三维风速的湍流能谱符合“-2/3”次方斜率,垂直风速与温度、湿度和CO_(2)密度的协谱符合“-4/3”次方斜率,可见涡度相关系统能够观测该高标准农田的水热和CO_(2)通量;三个方向上的湍流强度均随风速增大而减小,且水平方向湍流强度大于垂直方向;湍流动能随风速呈二次函数增大,呈现昼高夜低的日变化特征,大气中性时达到最大,且以动力湍流贡献为主。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华东地区高标准农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特征以及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大气湍流特征 湍流强度 湍流谱 湍流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