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振镜直接探测高精度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琪 李琳 +3 位作者 郝鹏飞 王超 王春晖 郭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3-16,共4页
建立一个高精度实时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恒比定时器(CFD)来判别到达时间;通过时间-数字转换(TDC)测量激光雷达与目标之间的激光脉冲飞行时间,然后将飞行时间(TOF)反演为距离信息;结合二维扫描空间坐标,得到目标的三维距离... 建立一个高精度实时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恒比定时器(CFD)来判别到达时间;通过时间-数字转换(TDC)测量激光雷达与目标之间的激光脉冲飞行时间,然后将飞行时间(TOF)反演为距离信息;结合二维扫描空间坐标,得到目标的三维距离信息。在100 m范围内对不同的非协同目标进行实验测量,并给出实验结果。在该系统中,时间测量误差为300 ps,而测距精度为4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雷达系统 恒比定时器 时间-数字转换 双振镜 直接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相机的智能事件识别时扩存储方法及FPGA实现
2
作者 许海龙 王超 孙海江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5-664,共10页
在高速相机定点拍摄中,为了在不增加高速相机体积与成本的情况下延长高速相机的拍摄时间,在一体式高速相机存储资源小等强硬件约束条件下,设计并验证了一种可并行计算的智能事件识别时扩存储方法,利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实现了视频帧数据... 在高速相机定点拍摄中,为了在不增加高速相机体积与成本的情况下延长高速相机的拍摄时间,在一体式高速相机存储资源小等强硬件约束条件下,设计并验证了一种可并行计算的智能事件识别时扩存储方法,利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实现了视频帧数据的时间扩展存储,有效延长了高速相机的拍摄时间。首先介绍了双环形灰度比差算法原理并分析了算法的捕捉目标性能,根据算法捕捉到的目标位置信息将图像数据分割存储,存储变化区域剔除非变化区域,输出高速相机拍摄视频时利用前帧重复非变化区域部分图像和当前帧变化目标部分图像将其拼接成完整视频帧图像数据。其次设计了一种AXI_DMA模块以减少FPGA板卡硬件资源消耗,硬件资源消耗对比VDMA IP节省约75%,可以高效地与DDR3传输数据。最后通过FPGA板卡对该方法进行实现并验证方法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出高速视频帧数据中的目标并将其分割存储,可有效识别50×50大小的目标,在2560×1440视频中可以节省47%的存储资源,有效提高了高速相机的拍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高速动态图像 流水线 双环形灰度比差算法 时扩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晶体的双向微波光学延时线设计
3
作者 李琳 张金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9期29-32,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光学晶体的双向微波光学延时线,由空间光学延时线、光调制模块、光电探测器及微波开关构成,其中,空间光学延时线由磁光开关与光学晶体组成,通过高折射率光学晶体对光线的延时作用,实现对加载微波信号的光载波进行延迟...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光学晶体的双向微波光学延时线,由空间光学延时线、光调制模块、光电探测器及微波开关构成,其中,空间光学延时线由磁光开关与光学晶体组成,通过高折射率光学晶体对光线的延时作用,实现对加载微波信号的光载波进行延迟处理。项目组根据此微波光学延时线原理,制作一批4 bit的延时线,并构建一套16通道32~38 G的收发一体光控波束形成网络,并根据实际测量的延时量,仿真出网络波束指向图,证明该网络具备波束形成、扫描能力,为光控波束形成网络的集成化设计及大规模应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线 磁光开关 光学晶体 波束形成网络 收发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