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框架的面向对象的雷达系统方案设计知识表示 被引量:2
1
作者 齐润东 王励 +2 位作者 毛权 舒宜强 周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3年第6期76-80,F003,共6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基于框架的面向对象技术表示雷达系统方案设计的知识。这种知识表达方法,将规则与过程性设计知识及设计对象框架表示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表达能力,并采用这种表示语言,建立了用于相控阵雷达系统方案设计支持系统知... 本文提出了利用基于框架的面向对象技术表示雷达系统方案设计的知识。这种知识表达方法,将规则与过程性设计知识及设计对象框架表示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表达能力,并采用这种表示语言,建立了用于相控阵雷达系统方案设计支持系统知识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方案设计 目标程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跟踪机动目标的新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伯彦 蔡庆宇 袁曾任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0年第1期45-55,共11页
本文应用控制理论分析了R.A.Singer零均值模型在跟踪机动目标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目标加速度的截断正态概率密度模型,并将目标加速度模拟为非零均值、时间相关的随机过程;借助于切比雪夫(CHEBYSHEV) 不等式来确定目标加速度的均值... 本文应用控制理论分析了R.A.Singer零均值模型在跟踪机动目标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目标加速度的截断正态概率密度模型,并将目标加速度模拟为非零均值、时间相关的随机过程;借助于切比雪夫(CHEBYSHEV) 不等式来确定目标加速度的均值和方差之间的关系,并引用卡尔曼滤波器所包含的目标机动的统计信息来实现方差自适应算法。 理论分析表明,本文的模型和算法跟踪恒加速目标时稳态偏差为零,从而消除了Singer方法在跟踪恒加速目标时所存在的稳态偏差。 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采用的算法能够较好地跟踪高度机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活动目标 模型 雷达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结构多目标模糊序列级优化方法
3
作者 张笑妍 蔡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89年第3期38-47,共10页
本文基于模糊集理论,提出了一个结构重量、结构变形、结构费用、结构固有频率特性等有效满意优化设计法——多目标模糊序列级优化法。此方法粗略构造了产品自设计至使用过程的费用函数,并在考虑破坏准则模糊性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确定结... 本文基于模糊集理论,提出了一个结构重量、结构变形、结构费用、结构固有频率特性等有效满意优化设计法——多目标模糊序列级优化法。此方法粗略构造了产品自设计至使用过程的费用函数,并在考虑破坏准则模糊性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确定结构拓扑描述,构造单目标满意隶属度函数为扩展二次型函数,以线性加权和积幂加权法作为综合评价准则,目标分级处理,将多目标模糊优化问题转化为序列级优化问题。进而,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用线性扩展内点罚函数序列级优化法和次约束序列级优化法求取有效满意设计方案。本文将方法编程,并对一般桁架及天线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算例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简明、灵巧、有效、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合 优化 天线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事件自适应调度方法——C语言软件支持系统
4
作者 常金钢 耿美英 +1 位作者 王卫东 蔡庆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1年第7期30-36,54,共8页
本文给出了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的一种自适应方法,详细地介绍了算法原理及其数据结构,并用C语言开发了该调度算法。然后,通过两种检测手段对该程序进行了测试,均得到了符合实际的满意结果。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自适应 调度程序 C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阵列天线中正交化算法的讨论 被引量:3
5
作者 姜新发 谢良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0年第5期19-22,共4页
本文讨论了自适应阵列天线中的Gram—Schmidt正交化算法,指出了在多干扰源环境中,最佳采样次数与干扰源数的关系以及自适应确定采样次数的方法。
关键词 自适应 阵列天线 正交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伺服快速调转Bang-Bang控制的数字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永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89年第5期41-47,共7页
本文论述了Bang-Bang控制原理在雷达伺服系统大角度失调时快速调转中的数字实现,并讨论了快速调转后进入线性跟踪的双模控制(dual-mode con-trol)的工程问题。最后给出仿真结果,还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雷达 伺服系统 控制 最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阵级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良贵 姜新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2年第10期1-7,共7页
本文讨论了子阵级的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的特点,分析了产生栅零点和栅谱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克服栅零点的不均匀子阵划分法。
关键词 自适应雷达 自适应阵 自适应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参数环行器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任传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1年第2期38-43,50,共7页
本文叙述了主要用于国防各种型号武器中的集中参数环行器,从理论上分析了环行器的工作原理,并给出计算公式和设计曲线。为适应宽的工作温度范围需要,本文对环行器的温度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采用新型的Ni30Cr10热磁合金片构成具有温度补... 本文叙述了主要用于国防各种型号武器中的集中参数环行器,从理论上分析了环行器的工作原理,并给出计算公式和设计曲线。为适应宽的工作温度范围需要,本文对环行器的温度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采用新型的Ni30Cr10热磁合金片构成具有温度补偿的闭合磁路,已研制成功了温度范围为-40~+55℃的集中参数环行器/隔离器。这种器件除用于遥测弹上外还广泛用于各种雷达系统和通讯设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参数 环行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测量干扰环境中目标的方向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良贵 姜新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1年第5期20-26,51,共8页
本文讨论了在干扰环境中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确定目标方向的方法,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测量目标角度是基于单脉冲技术中的和差波束的方法。由于各路接收机幅相误差和算法本身的影响,差波束指向零点将产生漂移且零深不够理想,影响了... 本文讨论了在干扰环境中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确定目标方向的方法,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测量目标角度是基于单脉冲技术中的和差波束的方法。由于各路接收机幅相误差和算法本身的影响,差波束指向零点将产生漂移且零深不够理想,影响了测角精度。本文提出了在差波束的理想指向零点方向用正交化算法产生一零点的办法来校正零点漂移和加深零深,又不影响差方向图的其它性能,从而为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精密测角提出了一条路径。另外,本文给出了为消除主瓣干扰而对和差方向图影响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天线 自适应 测量 D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鳍线带通滤波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文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2年第3期22-26,16,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Ka波段鳍线带通滤波器试制工作中的体会。初样性能:带外抑制40dB、3dB带宽650MHz、插入损耗1dB,接近实用水平。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 鳍线 滤波器 KA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设计支持系统用于雷达系统方案设计
11
作者 齐润东 舒宜强 +1 位作者 周济 王世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3年第1期24-31,共8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知识的设计支持系统基本概念和观点,提出分解和基于实例推理作为设计支持系统的基本求解模型。针对雷达系统,给出了设计知识的描述方法和系统的基本结构。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 雷达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相参雷达动目标处理的数字相关分析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林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89年第9期43-49,共7页
当前,非相参雷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通常的动目标处理方法是用相干振荡器(COHO)记忆每个发射脉冲起始相位来实现。本文介绍的是用数字存贮发射样本的方法实现动目标处理。此方法亦称数字相关分析法。由于此方法不仅能补偿发射脉冲起始... 当前,非相参雷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通常的动目标处理方法是用相干振荡器(COHO)记忆每个发射脉冲起始相位来实现。本文介绍的是用数字存贮发射样本的方法实现动目标处理。此方法亦称数字相关分析法。由于此方法不仅能补偿发射脉冲起始相位不稳定性,还能补偿发射系统中存在的其它不稳定因素,如脉冲频率不稳、幅度不稳等。因此,应用此方法的雷达能获得较好的动目标处理能力。 文中除介绍实现动目标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外,着重介绍数字相关器的功能及其能达到的性能。文中将讨论数字相关器的基本关系式;用自卷积方法实现鉴频功能;幅度补偿原理和由于相位检波器正交误差而引起对改善因子限制等问题。本系统原理已得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动目标处理 数字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体基片高方向性微带定向耦合器设计
13
作者 潘永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89年第11期27-33,共7页
本文叙述了设计高方向性微带定向耦合器的方法,综合出了一套较精确而实用的计算公式。此公式适用于设计陶瓷基片微带定向耦合器,经引入有效磁导率μ_(deff)后又可用于铁氧体基片微带定向耦合器设计。这套公式比较直观,便于编制程序以进... 本文叙述了设计高方向性微带定向耦合器的方法,综合出了一套较精确而实用的计算公式。此公式适用于设计陶瓷基片微带定向耦合器,经引入有效磁导率μ_(deff)后又可用于铁氧体基片微带定向耦合器设计。这套公式比较直观,便于编制程序以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我们用铁氧体基片研究出了耦合度C=-6dB~-20dB之间不同波段上高方向性微带耦合器,这些器件已正式用于雷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器 铁氧体 方向性 微带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方法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范型
14
作者 曾凡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2年第6期56-59,共4页
本文将面向对象方法与传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SASD)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OOPL)范型和过程性语言范型。最后分析了三类OOPL的特点,并着重讨论了OOPL中一种特殊的类——类属类(generic)。
关键词 面向对象 类属类 程序 设计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铁氧体器件的新近发展
15
作者 潘永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89年第12期16-23,共8页
本文主要综合了近几年国内外在毫米波铁氧体器件上的发展情况,分别叙述了毫米波雷达系统所用的环行器、隔离器、开关、移相器、集成铁氧体器件的现有水平和新的结构形式,并展望了未来,目的是提供各方面人士参考。
关键词 毫米波 铁氧体器件 环行器 隔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系统病毒的通用消除方法
16
作者 张秉衡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1年第7期78-80,共3页
本文提出操作系统病毒的通用消除方法。本文所提供的操作系统病毒解毒程序,是消除IBM-PC计算机及其兼容机操作系统病毒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操作系统 病毒 计算机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共轭梯度法分析有限矩形波导相控阵
17
作者 匡勇 姜新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1年第6期1-8,27,共9页
对于大阵一般把它作为无限阵来分析,求得其输入阻抗和其它参数。无限阵可以用周期结构进行严格求解,因为采用周期结构,实际上只要求解一个单元室就可以,这样问题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但对于小阵采用无限周期结构误差较大,因此必须采用... 对于大阵一般把它作为无限阵来分析,求得其输入阻抗和其它参数。无限阵可以用周期结构进行严格求解,因为采用周期结构,实际上只要求解一个单元室就可以,这样问题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但对于小阵采用无限周期结构误差较大,因此必须采用有限阵的分析方法。有限阵分析方法常常因为问题太复杂,受计算机容量和速度的限制,只能求解较小的阵。为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带有无限接地板的有限阵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采用模匹配法严格地求解边值问题,因此求解精度比较高。另外,本文在公式推导、简化以及计算方法上采取了以下措施,即在求解过程中,本文利用列文的方法,将四重积分化为二重积分,计算量可大大减少。同时,本文还利用Toeplitz性质,将计算量进一步减少。Toeplitz性质和共轭梯度法的结合,将储存空间大大减少,使得对较大的有限阵分析成为可能,这使得本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矩形 波导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高铁氧体H面波导Y结环行器的电磁场理论分析
18
作者 赵俊生 徐燕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0年第4期19-32,38,共15页
本文对部分高铁氧体H面波导Y结环行器进行了严格的三维场理论分析,经数值计算,得到了许多有用的设计数据、曲线和结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铁氧体 H面波层 电磁场 环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电驱动铁氧体器件现状
19
作者 潘永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1年第6期28-34,F003,共8页
本文综述了国外在毫米波范围所用的电驱动铁氧体器件的现有水平、动态、新结构形式。重点介绍了mm波相控阵天线及其它系统中所使用的铁氧体相移器、锁式开关、可变功率分配器的现有形式及水平。文中还将二十三所现有毫米波器件水平与工... 本文综述了国外在毫米波范围所用的电驱动铁氧体器件的现有水平、动态、新结构形式。重点介绍了mm波相控阵天线及其它系统中所使用的铁氧体相移器、锁式开关、可变功率分配器的现有形式及水平。文中还将二十三所现有毫米波器件水平与工作介绍给大家,目的是提供给从事mm波技术的设计师、决策的总体领导及铁氧体专业的同行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相移器 相控阵天线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捷变相位编码脉冲压缩的实现
20
作者 卢刚 文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1年第11期27-34,共8页
捷变相位编码脉冲压缩技术是一项新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本文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就实现捷变相位编码脉冲压缩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作者提出了准最佳码集的构造方法。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捷变与压缩后积累相结合的信号处... 捷变相位编码脉冲压缩技术是一项新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本文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就实现捷变相位编码脉冲压缩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作者提出了准最佳码集的构造方法。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捷变与压缩后积累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方法对脉压性能的改善。其次,给出捷变码产生器、数字相关器及数字积累器的组成与工作过程、性能指标等。另外,作者还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及硬件实时处理方面的工作与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编码器 脉冲压缩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