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柱壳体瞬态辐射噪声评估试验验证与分析
1
作者 陈天宇 徐荣武 李瑞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1-236,共6页
基于自身振动数据实时测量进行水下结构体辐射噪声快速预报,对于掌握水下目标运行状况、保持隐蔽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评估瞬态辐射噪声问题,在圆柱壳体(舱段模型)上开展验证试验,通过稳态工况下的振动信号和... 基于自身振动数据实时测量进行水下结构体辐射噪声快速预报,对于掌握水下目标运行状况、保持隐蔽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评估瞬态辐射噪声问题,在圆柱壳体(舱段模型)上开展验证试验,通过稳态工况下的振动信号和实测辐射噪声,利用基于广义交叉验证的正则化方法求解振-声传递函数,以此来评估瞬态激励下的辐射噪声,并与实测的瞬态辐射噪声进行对比,同时提出针对目标被探测性影响程度的加权平均误差来衡量评估误差。试验结果显示,在瞬态辐射噪声的特征频段(辐射噪声水平明显高于背景噪声),评估结果的加权平均误差在2 dB以内。该文验证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评估瞬态辐射噪声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在水下复杂结构上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噪声评估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瞬态辐射噪声 圆柱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结构振动的动刚度法应用
2
作者 李旭阁 殷学文 魏子天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有限元法在船舶结构动力学问题中的不足,文中将结构声辐射理论与动刚度法建模理论相结合,发展了带流体负载的加筋板结构的动刚度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同时考虑板面内振动和弯曲振动的动刚度建模方法,可用于模拟组合板中耦合... 为了解决传统有限元法在船舶结构动力学问题中的不足,文中将结构声辐射理论与动刚度法建模理论相结合,发展了带流体负载的加筋板结构的动刚度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同时考虑板面内振动和弯曲振动的动刚度建模方法,可用于模拟组合板中耦合处的波转换。然后建立了带异型截面梁的动刚度法,其考虑了板和梁的拉压、弯曲和扭转。此外,还将由结构振动诱发的流体负载以辐射阻抗的方式的形式引入,建立了带流体负载的动刚度法。最后,文中将动刚度法推广到组合板结构的振动传递问题中,通过与有限元方法的对比验证说明该方法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刚度法 有限元法 功率流 加筋梁 船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线面双体船螺旋桨激励船体振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熊晨熙 殷学文 段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1-1180,共10页
文章研究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桨—轴—船体耦合系统在螺旋桨受宽带力激励下的纵向振动特性。建立了考虑周围流体介质作用的桨—轴—船体动态耦合系统的声振数值计算模型,经实船试验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该模型计算分析... 文章研究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桨—轴—船体耦合系统在螺旋桨受宽带力激励下的纵向振动特性。建立了考虑周围流体介质作用的桨—轴—船体动态耦合系统的声振数值计算模型,经实船试验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桨—轴—船体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作用在螺旋桨上的激励力传递到船体时,受到轴系子系统的调制作用及推力轴承基座结构的刚度影响,在轴系一阶和二阶纵向振动模态处出现动力放大;考虑螺旋桨的弹性变形时,激励力在螺旋桨的桨叶若干纵向振动模态频率上也出现了明显的放大。在这些低频段的振动模态频率上,船体结构受放大的激励力作用,容易产生共振及声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线面双体船 螺旋桨轴系船体耦合振动 声固耦合分析 声学无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桨-船连体涡空泡的措施及讨论(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庆雨 黄红波 +2 位作者 黄树权 武珅 刘亚非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8-1086,共9页
文章介绍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大型循环水槽的一集装箱船模型空泡试验中观测到了连体涡空泡(PHVC)。为此,结合三个新设计桨方案和附体(涡流发生器、预旋导轮和伴流补偿导管)开发了四套用于抑制连体涡空泡的措施。其中,三套达到了工程... 文章介绍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大型循环水槽的一集装箱船模型空泡试验中观测到了连体涡空泡(PHVC)。为此,结合三个新设计桨方案和附体(涡流发生器、预旋导轮和伴流补偿导管)开发了四套用于抑制连体涡空泡的措施。其中,三套达到了工程应用的要求。基于这些工作以及在实验室积累的模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动力相互作用强度因子I_H,并建议I_H≤3.2作为连体涡空泡评判的保守准则。当船舶螺旋桨的进流足够好或者控制得足够好时,可以在I_H>3.2时不发生连体涡空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船 桨-船连体涡空泡(PHVC) 消涡措施 水动力相互作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阻塞诱导的连体涡空泡及其发生机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庆雨 武珅 +1 位作者 顾湘男 翟树成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95,共6页
[目的]连体涡空泡会导致螺旋桨诱导船体激振力急剧上升。因破冰船螺旋桨的负荷通常较大,再加之浮冰阻塞的复杂影响,发生连体涡空泡的风险较高,需要对其作用机理予以探索性的分析。[方法]在大型空泡水筒中开展机理性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 [目的]连体涡空泡会导致螺旋桨诱导船体激振力急剧上升。因破冰船螺旋桨的负荷通常较大,再加之浮冰阻塞的复杂影响,发生连体涡空泡的风险较高,需要对其作用机理予以探索性的分析。[方法]在大型空泡水筒中开展机理性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引入“皮鲁埃特效应”对连体涡空泡周围的流场进行详细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当冰模型下端面至螺旋桨轴中心的距离H为桨模型直径D的0.25倍时,调节冰模型与螺旋桨的轴向位置可以诱发连体涡空泡;当H=0.5D时,连体涡空泡始终未发生。[结论]分析表明,较强的水动力相互作用、涡系结构以及“皮鲁埃特效应”是冰阻塞作用下螺旋桨连体涡空泡形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阻塞 连体涡空泡 涡系结构 皮鲁埃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老化对聚醚-MDI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陆刚 帅长庚 +1 位作者 杨雪 王源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120,126,共5页
采用紫外老化加速方法模拟高分子材料自然老化现象,探究聚氨酯材料老化前后性能差异,为聚氨酯制品工业化生产参数的选定提供参考。选择聚醚-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预聚物为研究对象,一步法合成了聚醚-MDI型聚氨酯弹性体试样,对试样... 采用紫外老化加速方法模拟高分子材料自然老化现象,探究聚氨酯材料老化前后性能差异,为聚氨酯制品工业化生产参数的选定提供参考。选择聚醚-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预聚物为研究对象,一步法合成了聚醚-MDI型聚氨酯弹性体试样,对试样的力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对紫外加速老化120 h,240 h后的试样也做了同种性能测试。结果发现,紫外老化前后试样的拉伸强度由21.8 MPa提高至30.8 MPa,撕裂强度由93 kN/m上升到109 kN/m,氧指数由23.4%下降至21.4%,其他方面性能均无明显变化,分析可能是受到端基官能团和物料内部残留的少量扩链剂等因素影响,聚氨酯内部结构及柔顺性出现了微妙改变,导致其相关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老化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聚氨酯 力学性能 柔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应变率下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预报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健 王纬波 +1 位作者 张彤彤 李泓运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22-1231,共10页
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制备多种铺层角度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试样,通过专用试验设备开展恒定应变率下面内拉伸、剪切性能的测试。建立中等应变率条件下单向层合板的拉伸和剪切强度数学模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开展基于实测数据的模... 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制备多种铺层角度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试样,通过专用试验设备开展恒定应变率下面内拉伸、剪切性能的测试。建立中等应变率条件下单向层合板的拉伸和剪切强度数学模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开展基于实测数据的模型参数识别。以经典层合板理论和蔡-希尔强度准则为基础,推导并编制了MATLAB仿真计算程序,实现了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在轴向中等应变率下的拉伸强度预报,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预报方法。结果表明预报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以预报中等应变率条件下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强度,预报精度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可用于中等应变率下复合材料层合板铺层角度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应变率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层合板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表面亲水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程晓林 王源升 +2 位作者 王轩 刘卓 杨雪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87,共5页
重点介绍了等离子体改性、表面涂层改性和表面接枝改性三种高分子材料表面亲水改性的方法,对这三种改性方法近年来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这几种方法存在的时效性问题,并对下一步改性方向的优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表面亲水改性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改性石墨烯/丁腈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晓林 王源升 +2 位作者 王轩 刘吟松 杨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共8页
为探究不同含量1-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IL)改性石墨烯(GR)后对石墨烯/丁腈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文中设置了3种GR与IL的质量比,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表征手段对比分析了GR与IL不同质量比制备的改性石墨烯(GR-IL)的... 为探究不同含量1-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IL)改性石墨烯(GR)后对石墨烯/丁腈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文中设置了3种GR与IL的质量比,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表征手段对比分析了GR与IL不同质量比制备的改性石墨烯(GR-IL)的改性效果,并研究了不同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R与IL的质量比为1:1和1:2的GR-IL可以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及振动加速度总级,在载荷0.25MPa、转速1000r/min下干磨2h后最低质量磨损率仅为0.175%;而当质量比为1:3时,则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降低;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石墨烯/丁腈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石墨烯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段配比对聚醚-MDI型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及环境耐受性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刚 帅长庚 +2 位作者 刘吟松 胡晓阳 杨雪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2年第3期5-9,共5页
为研究软硬段配比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及其环境耐受性影响研究,选择了聚醚-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型聚氨酯弹性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软硬段配方的调整制备了系列聚氨酯弹性体,同时对包含力学性能在内的综合环境耐受性... 为研究软硬段配比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及其环境耐受性影响研究,选择了聚醚-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型聚氨酯弹性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软硬段配方的调整制备了系列聚氨酯弹性体,同时对包含力学性能在内的综合环境耐受性进行了研究,为应用于极端工况下的聚氨酯介电弹性体的基体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段 聚氨酯弹性体 力学性能 环境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电弹性体智能作动材料技术研究动态及发展方向
11
作者 陆刚 帅长庚 +1 位作者 刘吟松 杨雪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2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介电弹性体作为一种受外加电压控制产生形变的新型智能材料,在仿生作动机械及结构减振降噪领域极具发展潜能。本文重点就介电弹性体智能作动材料技术的发展、作动元件及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目前存在的基础技术难点及未... 介电弹性体作为一种受外加电压控制产生形变的新型智能材料,在仿生作动机械及结构减振降噪领域极具发展潜能。本文重点就介电弹性体智能作动材料技术的发展、作动元件及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目前存在的基础技术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弹性体 智能材料 仿生作动 作动单元 作动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桨叶切削模型冰过程螺旋桨载荷特性试验研究
12
作者 熊伟鹏 武珅 +1 位作者 王超 叶礼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为研究冰水混合环境下桨叶切削冰体的力学特性,在大型循环水槽搭建了冰桨流耦合测试系统,结合实船依据等比例缩比选定试验模型和确定试验工况,对冰桨切削过程中的螺旋桨整体和单桨叶载荷进行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冰桨接触过程螺旋桨... 为研究冰水混合环境下桨叶切削冰体的力学特性,在大型循环水槽搭建了冰桨流耦合测试系统,结合实船依据等比例缩比选定试验模型和确定试验工况,对冰桨切削过程中的螺旋桨整体和单桨叶载荷进行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冰桨接触过程螺旋桨和单桨叶受到的载荷表现出围绕水动力载荷上下振荡脉动的特征,冰桨接触过程加剧了螺旋桨载荷脉动的幅度;从频域分析发现螺旋桨混合载荷的一阶叶频脉动幅值最大,单桨叶载荷的轴频脉动幅值最大;载荷特征和频谱分析符合螺旋桨运动特性,间接验证了试验数据的有效性;螺旋桨推力的脉动幅度要大于单桨叶的脉动幅度,表明当进行螺旋桨单桨叶载荷分析时必须考虑其他桨叶的干扰;单桨叶的轴向力的脉动幅度要大于切向力的脉动幅度,单桨叶轴向力正向脉动幅值要大于总推力正向脉动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切削工况 模型冰 冰载荷 冰桨流耦合测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