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创新拓宽机器人应用新场景
1
作者 汪辉 王蕾 《质量与标准化》 2024年第9期10-12,共3页
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浪潮中,机器人技术作为关键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7个部门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明... 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浪潮中,机器人技术作为关键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7个部门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聚焦十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应用 应用体验 机器人技术 市场监督管理 高技术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 应用成效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机器人与元宇宙结合应用及关键技术
2
作者 刘博峰 《中国科技信息》 2023年第5期73-74,共2页
协作机器人与元宇宙分别代表了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本文对各个领域技术模型等级、场景和支撑场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结合两个领域的发展,推动相关应用的落地。协作机器人与元宇宙介绍协... 协作机器人与元宇宙分别代表了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本文对各个领域技术模型等级、场景和支撑场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结合两个领域的发展,推动相关应用的落地。协作机器人与元宇宙介绍协作机器人(Cobot, Collaborative Robot)是指能够和人协同工作的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西北大学的两位教授J. Edward Colgate和Michael Peshkin,在1996年于一篇专利中提出。这一专利是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公司一项资助项目的成果,这一项目旨在研究一种可以与人在一起安全工作的机器人或类机器人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机器人自动化 ROBOT 协同工作 美国西北大学 专利 美国通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驱动下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思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3
作者 杨淑华 袁大超 +3 位作者 孔德刚 郝建军 李文良 张秀花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针对新工科教育下国家对综合性、复杂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程认证教育理念,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特点,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驱动式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专业理论为主线,以立德... 针对新工科教育下国家对综合性、复杂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程认证教育理念,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特点,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驱动式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专业理论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通过科研项目与双创作品项目驱动,将创新创业思维工具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设计实践,构建了“四线并驱,两赛促学”的思专创融合教学新范式,为专业课程专创融合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式 机械创新设计 思专创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控制系统的DMA多通道传输机制研究
4
作者 李明洋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23期184-188,共5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DMA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机制,用以提高PC机、运动控制器,以及伺服驱动器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和精度。文章首先给出一种基于“FPGA+DSP”架构的运动控制器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通过在DSP内部构建多组DMA通道,从而实现运动控...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DMA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机制,用以提高PC机、运动控制器,以及伺服驱动器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和精度。文章首先给出一种基于“FPGA+DSP”架构的运动控制器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通过在DSP内部构建多组DMA通道,从而实现运动控制器与伺服驱动器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同时,利用FPGA搭建出PC机与运动控制器间的DMA通道。接着通过DSP与FPGA之间协同工作策略,从而实现了PC机、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对比传统利用I/O通道进行数据交互的方法,文章提出的DMA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机制具有传输效率高、波动性率小,以及实时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系统 DSP FPGA DMA多通道数据传输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实现/通用G^(n)连续的小线段转接光顺算法
5
作者 李明洋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24期70-75,共6页
转接光顺法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加工路径的连续性,现有算法可使加工路径达到G3连续,但无法实现更高的加工路径连续性要求,同时采用三角形分布转接曲线的控制点,会使曲线曲率增大、刀具加工效率下降。基于N次Bézier曲线,推导出通用型G^... 转接光顺法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加工路径的连续性,现有算法可使加工路径达到G3连续,但无法实现更高的加工路径连续性要求,同时采用三角形分布转接曲线的控制点,会使曲线曲率增大、刀具加工效率下降。基于N次Bézier曲线,推导出通用型G^(n)连续的转接光顺算法,同时改用梯形分布转接曲线的控制点,有效降低曲线曲率。仿真结果证明了其可实现加工路径的G^(n)连续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加工效率比Tulsyan算法提高1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接光顺法 Gn连续 控制点分布 加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的“12345”临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6
作者 吴国风 李文良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临床医学专业坚持“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专科人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疗、康复指导等工作时,需要具备扎实... 临床医学专业坚持“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专科人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疗、康复指导等工作时,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校企协同育人不仅能提高临床医学生实践技能,亦是培养其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该文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12345”育人模式,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创新 应用型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