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与血清抗体检测在儿童百日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丙松
潘嘉严
+7 位作者
李振
崔凡
张旭
李磊
莫珍珍
武晓敏
徐济宝
王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评估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抗百日咳毒素免疫球蛋白G(AntiPT-IgG)水平检测对疑诊百日咳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
目的评估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抗百日咳毒素免疫球蛋白G(AntiPT-IgG)水平检测对疑诊百日咳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及其特异核酸PCR检测,其中78例留取血清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ntiPT-IgG水平。结果细菌培养与PCR组阳性率分别为21.8%和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咳嗽病程<2周病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1%,明显高于2~4周(14.3%)与>4周(9.1%)病例(χ^(2)=6.522,P<0.05)。<2周病例PCR阳性率(39.6%)也明显高于咳嗽2~4周(25.7%)、>4周病例(13.6%)(χ^(2)=6.126,P<0.05)。78例患儿血清AntiPT-IgG水平为(75.727±78.454)IU/mL,其中<2周和2~4周AntiPT-IgG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5.909 IU/mL和20.948 IU/mL,阳性率分别为14.7%和38.1%。>4周和恢复期AntiPT-IgG水平分别为(79.281±68.254)IU/mL、(107.242±75.750)IU/mL,阳性率分别为39.1%、57.1%。结论疫苗时代,应综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辅助临床诊断百日咳。咳嗽病程<2周可疑患儿细菌培养和特异核酸的病原检测阳性率高,咳嗽病程4周后血清学检测辅助诊断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抗体
诊断
原文传递
百日咳再现及其原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2
作者
汪丙松
李振
徐济宝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百日咳再现原因复杂,与疫苗免疫效力持久性不足、疫苗接种策略差异、流行病学特征改变、抗生素耐药、百日咳鲍特菌的变异、诊断标准的改进及监测系统的完善度等因素均有关。疫苗接种后,由于自然感染病例减少,导致当前百日咳流行规律已...
百日咳再现原因复杂,与疫苗免疫效力持久性不足、疫苗接种策略差异、流行病学特征改变、抗生素耐药、百日咳鲍特菌的变异、诊断标准的改进及监测系统的完善度等因素均有关。疫苗接种后,由于自然感染病例减少,导致当前百日咳流行规律已经发生改变。由于人群群体免疫水平下降,经母体胎传给新生儿的血清抗体滴度降低,导致未接种疫苗的婴儿早期免疫水平不足,1岁以下的婴儿易出现重症病例。由于疫苗免疫效力并不持久,儿童、青少年也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感染后表现以慢性咳嗽较为常见,成人病例可因症状不典型或隐匿性感染难以引起重视,成为婴儿感染的传染源。为了加强百日咳的诊治能力,有必要改进诊断标准、关注细菌变异与耐药、加强百日咳的监测、寻求更为优化的免疫接种策略及进行新疫苗的开发。现就当前百日咳再现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百日咳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再现
原因
免疫策略
原文传递
题名
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与血清抗体检测在儿童百日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丙松
潘嘉严
李振
崔凡
张旭
李磊
莫珍珍
武晓敏
徐济宝
王佐
机构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芜湖市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呼吸内科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芜湖市
儿童医学中心
检验科微生物室
出处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249-1252,共4页
基金
安徽省"十三五"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皖卫科教(2017)30号)
芜湖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20ms-318)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科研项目(2018WYY001I)。
文摘
目的评估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抗百日咳毒素免疫球蛋白G(AntiPT-IgG)水平检测对疑诊百日咳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及其特异核酸PCR检测,其中78例留取血清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ntiPT-IgG水平。结果细菌培养与PCR组阳性率分别为21.8%和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咳嗽病程<2周病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1%,明显高于2~4周(14.3%)与>4周(9.1%)病例(χ^(2)=6.522,P<0.05)。<2周病例PCR阳性率(39.6%)也明显高于咳嗽2~4周(25.7%)、>4周病例(13.6%)(χ^(2)=6.126,P<0.05)。78例患儿血清AntiPT-IgG水平为(75.727±78.454)IU/mL,其中<2周和2~4周AntiPT-IgG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5.909 IU/mL和20.948 IU/mL,阳性率分别为14.7%和38.1%。>4周和恢复期AntiPT-IgG水平分别为(79.281±68.254)IU/mL、(107.242±75.750)IU/mL,阳性率分别为39.1%、57.1%。结论疫苗时代,应综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辅助临床诊断百日咳。咳嗽病程<2周可疑患儿细菌培养和特异核酸的病原检测阳性率高,咳嗽病程4周后血清学检测辅助诊断更为有效。
关键词
百日咳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抗体
诊断
Keywords
Pertussis
Bacterial cultur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rum antibody
Diagnosis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百日咳再现及其原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2
作者
汪丙松
李振
徐济宝
机构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芜湖市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呼吸内科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芜湖市
儿童医学中心
检验科微生物室
出处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1-315,共5页
基金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科研项目(2020WYY001I)
芜湖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20ms-318)。
文摘
百日咳再现原因复杂,与疫苗免疫效力持久性不足、疫苗接种策略差异、流行病学特征改变、抗生素耐药、百日咳鲍特菌的变异、诊断标准的改进及监测系统的完善度等因素均有关。疫苗接种后,由于自然感染病例减少,导致当前百日咳流行规律已经发生改变。由于人群群体免疫水平下降,经母体胎传给新生儿的血清抗体滴度降低,导致未接种疫苗的婴儿早期免疫水平不足,1岁以下的婴儿易出现重症病例。由于疫苗免疫效力并不持久,儿童、青少年也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感染后表现以慢性咳嗽较为常见,成人病例可因症状不典型或隐匿性感染难以引起重视,成为婴儿感染的传染源。为了加强百日咳的诊治能力,有必要改进诊断标准、关注细菌变异与耐药、加强百日咳的监测、寻求更为优化的免疫接种策略及进行新疫苗的开发。现就当前百日咳再现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百日咳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百日咳再现
原因
免疫策略
Keywords
Pertussis resurgence
Reason
Immuniz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R516.6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与血清抗体检测在儿童百日咳诊断中的应用
汪丙松
潘嘉严
李振
崔凡
张旭
李磊
莫珍珍
武晓敏
徐济宝
王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原文传递
2
百日咳再现及其原因研究进展
汪丙松
李振
徐济宝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