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最大苏州园林“流芳园”规划设计回顾 被引量:8
1
作者 谢爱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4,共5页
以苏州园林为蓝本建设的流芳园坐落于美国洛杉矶圣玛利诺市亨廷顿艺术博物馆、图书馆及植物园内,规划面积约4.9hm2(12英亩),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分布在东侧及南侧,涉及流芳小筑、荷浦薰风、长湖印月3个景区;二期则分布在北侧及西侧,有... 以苏州园林为蓝本建设的流芳园坐落于美国洛杉矶圣玛利诺市亨廷顿艺术博物馆、图书馆及植物园内,规划面积约4.9hm2(12英亩),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分布在东侧及南侧,涉及流芳小筑、荷浦薰风、长湖印月3个景区;二期则分布在北侧及西侧,有曲径通幽、桃源春雨、丝竹清音、松岗叠翠、桔林晚香、万景山庄等景区。从造园立意、山水组合、空间构成、游览路线、建筑类型及形态、植物造景、匾联题刻等几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流芳园的设计过程及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亨廷顿艺术博物馆 流芳园 苏州园林 立意 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筑春深——当代苏州园林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仰峰 谢爱华 贺风春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0,共6页
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苏州城市展园——"小筑春深",以"山水园林、生活园林、科技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当代苏州园林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从山水营造、造园材料、种植设计、生态理念等方面展现苏州园林在... 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苏州城市展园——"小筑春深",以"山水园林、生活园林、科技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当代苏州园林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从山水营造、造园材料、种植设计、生态理念等方面展现苏州园林在新时代的发展,力求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当代苏州园林",展示当代苏州园林建设在继承和发展中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当代苏州园林 继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园林首度“出口”追忆
3
作者 张慰人(口述) 黄湘宁(整理) 《现代苏州》 2008年第8期16-19,共4页
不久前,又一座江南苏州风格的园林“流芳园“落户于美国洛杉矶杭廷顿博物馆。屈指算来,迄今苏州已出口园林二十多个,占了全国半数。当初,是苏州园艺人携带着“明轩”率先走出了国门,而这一走就走了20多年……
关键词 苏州园林 出口 博物馆 洛杉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崇自然、传承文化、以人为本是规划设计之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30年回顾 被引量:17
4
作者 贾建中 端木歧 +1 位作者 贺凤春 何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31,共8页
30年来,中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园林设计思想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其规划设计思想始终立足于尊崇自然、传承文化、以人为本等基本理念... 30年来,中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园林设计思想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其规划设计思想始终立足于尊崇自然、传承文化、以人为本等基本理念,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重大建设发展机遇,创造出了众多符合当代中国发展主旋律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规划设计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城市景观 风景名胜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贺凤春 俞隽 《风景园林》 2009年第2期80-85,共6页
重点介绍了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方案的设计调整过程。从基地的生态状况出发,提出了城市边缘地带的湿地公园设计原则、思路,探索了湿地生态修复的方法。通过湿地生境的培育、多样的植物配植、和谐的环境艺术小品,使太湖湿地公园既能成... 重点介绍了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方案的设计调整过程。从基地的生态状况出发,提出了城市边缘地带的湿地公园设计原则、思路,探索了湿地生态修复的方法。通过湿地生境的培育、多样的植物配植、和谐的环境艺术小品,使太湖湿地公园既能成为一处健全而多样化的湿地生境,又是承载太湖文化精粹的田园文化、渔耕文化的生态教育和生态旅游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 生态修复 苏州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贺凤春 朱红松 +6 位作者 俞隽 刘佳 胡刚 高家宁 沈贤成 席时友 计明浩 《风景园林》 2014年第B04期60-61,共2页
1解读场地苏州太湖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位于苏州高新区镇湖镇南部,总用地为4.6km^2。公园一期范围之外是环状的河道,现阶段为渔民运输所用。基地紧邻太湖处,为出入太湖水域的河口。
关键词 公园规划设计 苏州高新区 太湖水域 湿地公园 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木渎严家花园匾联题刻的设计制作 被引量:2
7
作者 谢爱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匾联题刻艺术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古典园林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古典园林修复设计中,一般情况下对硬件的设计比较重视,对诸如匾联题刻等文化类软件,因其涉及面较广,又不易掌握,设计上相对较薄弱,这对园林意境的体现极为不利。通过对严... 匾联题刻艺术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古典园林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古典园林修复设计中,一般情况下对硬件的设计比较重视,对诸如匾联题刻等文化类软件,因其涉及面较广,又不易掌握,设计上相对较薄弱,这对园林意境的体现极为不利。通过对严家花园匾联题刻艺术设计制作的介绍,为同行们提供一个参考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木渎镇 严家花园 匾联题刻 设计制作 园林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苏州市三角嘴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贺凤春 沈贤成 《风景园林》 2012年第A02期100-105,共6页
概括介绍了苏州市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调整过程。从场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和生态保护理念,通过研究湿地生境培育,植物多样性配置,水环境治理等生态修... 概括介绍了苏州市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调整过程。从场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和生态保护理念,通过研究湿地生境培育,植物多样性配置,水环境治理等生态修复办法,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特色公园景观塑造,使三角嘴湿地公园成为具有生态保护,促进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综合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 生态修复 苏州三角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开尘封的面纱,再现传统园林风采——苏州可园修复记 被引量:7
9
作者 贺风春 潘静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1,共5页
可园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修复这座历史园林,全程伴随这一历史遗迹的重生,是身为一个园林人的荣幸。从历史的详细发掘到对其现存建筑的分析与评估,提出修缮思路和方案,直至竣工验收,这一过程不论是对设计方还是施工方来说都是特别宝贵... 可园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修复这座历史园林,全程伴随这一历史遗迹的重生,是身为一个园林人的荣幸。从历史的详细发掘到对其现存建筑的分析与评估,提出修缮思路和方案,直至竣工验收,这一过程不论是对设计方还是施工方来说都是特别宝贵的经验。通过对苏州可园修复过程的总结,对一些传统修缮工艺存在的缺点提出新的改建方法,实现修缮技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可园 原貌调查 修复方案 修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门画派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以拙政园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毅 《现代园艺》 2014年第9期62-63,共2页
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单纯的自然现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园林不能与环境的内在人文传统割裂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其中,传统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就有着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不同类别的画风影响了不同园林风格的... 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单纯的自然现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园林不能与环境的内在人文传统割裂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其中,传统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就有着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不同类别的画风影响了不同园林风格的形成。吴门画派和苏州古典园林都是我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瑰宝,两者在明代中叶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关于两者关系的挖掘对继承和创新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作为历史的实物遗存,有助于研究城市的发展及其特点,并且可以作为现代园林设计的借鉴,有助于引发对营造当代园林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吴门画派 园林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控制大楼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熔静 严瑾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5年第10期71-76,共6页
本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按甲级智能建筑的标准设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充分考虑了项目整体弱电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弱电系统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系统充分考虑标准化和模块结构化,层次分明... 本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按甲级智能建筑的标准设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充分考虑了项目整体弱电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弱电系统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系统充分考虑标准化和模块结构化,层次分明,以便于系统的不断扩充和管理维护;能够适应多功能的要求,讲究便利性和舒适性;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和较高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结构化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实用性和先进性 安全防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景观桥梁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计明浩 《风景园林》 2012年第A02期118-121,共4页
发掘传统桥梁的设计理念,从中寻觅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规律。传承历史,拓展未来,对现代的设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详细阐述了传统桥梁中经典的石桥与木桥的特性,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及设计理念,加以合理运用。针对不同的环境,结合总... 发掘传统桥梁的设计理念,从中寻觅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规律。传承历史,拓展未来,对现代的设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详细阐述了传统桥梁中经典的石桥与木桥的特性,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及设计理念,加以合理运用。针对不同的环境,结合总体设计理念,应合理地选取桥型,处理和把握好桥的体量尺度,灵活运用各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桥梁 规划设计 石桥 木桥 传承发展 古为今用 形式与环境 文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使园林设计档案更放异彩——谈检索汇编的编制
13
作者 吴玲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8-38,共1页
江南苏州,一直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苏州的人工园林,更为这“天堂”增添了风采。近年来,不少国内外人士对苏州园林精巧别致的艺术风格愈发青睐。从黑龙江至海南,从新疆到山东,苏州园林遍及全国。自网师园“明轩”开创了苏州园林的首... 江南苏州,一直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苏州的人工园林,更为这“天堂”增添了风采。近年来,不少国内外人士对苏州园林精巧别致的艺术风格愈发青睐。从黑龙江至海南,从新疆到山东,苏州园林遍及全国。自网师园“明轩”开创了苏州园林的首次出口,日本、美国、新加坡又绽开了传统的苏州园林艺术之花。随着设计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设计力量的不断增加,我院设计的园林工程图纸,从1982年建院时的年设计图纸118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园林 园林设计 设计图纸 网师园 艺术之花 工程图纸 档案利用 设计市场 国内外人士 人间天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园林与居住景观设计的融合 颐景园系列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14
作者 朱涤龙 《风景园林》 2012年第A02期114-117,共4页
颐景园系列中式园林景观,以苏州古典园林的环境空间和现代风格的居住建筑相结合,遵循在“自然、艺术、亲和、历史”的开发理念基础上,营造一个“可观、可游、可停、可居”的优美环境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其景观和意境的创作形成颐景... 颐景园系列中式园林景观,以苏州古典园林的环境空间和现代风格的居住建筑相结合,遵循在“自然、艺术、亲和、历史”的开发理念基础上,营造一个“可观、可游、可停、可居”的优美环境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其景观和意境的创作形成颐景园特有的环境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式园林 规划设计 自然山水 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勘协园林与景观设计分会
15
作者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2期9-9,共1页
1历史的记载与原貌调查1.1可园作为书院园林的特殊性可园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至清雍正以前并非独立园林,其地五代时归广陵王外戚孙承祐所有,后属北宋苏舜钦所建沧浪亭的一部分。嘉庆十年(1806年)两江总督钱保江,苏州巡抚汪志伊... 1历史的记载与原貌调查1.1可园作为书院园林的特殊性可园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至清雍正以前并非独立园林,其地五代时归广陵王外戚孙承祐所有,后属北宋苏舜钦所建沧浪亭的一部分。嘉庆十年(1806年)两江总督钱保江,苏州巡抚汪志伊在可园旧址建正谊书院,后可园经数次修缮。在道光时期(1821—1850年)可园做为正谊书院的一部分,讲席朱珔撰写的《可园记》详细描述了当时可园的景象,而光绪时期(1875—1908年)也有《学古堂记》对可园有所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园林 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 书院 非独立 旧址 修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水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苏州石湖渔家村新郭老街景观设计为例
16
作者 屠伟军 徐安祺 《新材料·新装饰》 2020年第20期1-5,共5页
院文章基于苏州水乡实际案例,分析了其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经济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关联性,明确了苏州水乡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了苏州水乡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略,研究了苏州石湖渔村水乡文化特色设计理念,最后分析了苏州石湖渔家村水... 院文章基于苏州水乡实际案例,分析了其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经济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关联性,明确了苏州水乡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了苏州水乡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略,研究了苏州石湖渔村水乡文化特色设计理念,最后分析了苏州石湖渔家村水乡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苏州水乡文化 渔家村建设 建筑遗址 街巷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意境的感知、时空变化与创造 被引量:46
17
作者 屠苏莉 范泉兴 《中国园林》 2004年第2期58-60,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意境的时空变化,以及意境的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分析古典园林之内涵,达到园林意境创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园林艺术形象中感受无限的诗...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意境的时空变化,以及意境的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分析古典园林之内涵,达到园林意境创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园林艺术形象中感受无限的诗情画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意境 古典园林 园林艺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法心智的中西方园林要素的比较分析及现代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保国 田芃 田朝阳 《华中建筑》 2016年第11期1-4,共4页
"观法"是一种认知的方式,其中潜藏的是思维方式。现代"观法"中,园林被视为为山、水、植物、建筑四个自明要素组成的无整体目标的体系。该文试图依据王澍的"观想"心智,重返传统语境,复建以"意境"... "观法"是一种认知的方式,其中潜藏的是思维方式。现代"观法"中,园林被视为为山、水、植物、建筑四个自明要素组成的无整体目标的体系。该文试图依据王澍的"观想"心智,重返传统语境,复建以"意境"为整体诗意目标,以"景"、"环境"、"路径"和"造景手法"四个互成性的构成要素为关键词的传统造园"观法"理论体系。将这一"观法"体系的要素——景、环境、路径、造景手法转化为景、置景器、连景器和观景器,并使之模件化,探索中国传统造园的模件化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法 观景器 模件 传统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园林“时空合一”空间构图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芃 陈晶晶 田朝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89-93,共5页
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中西方的园林空间意象差异入手,根据对现存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构图的分析、归纳,提出了实现中国"时空设计"目标的五个空间构图要点,即复合型边界、中心水面、占角建筑、一池三岛、循环复合路径,为传... 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中西方的园林空间意象差异入手,根据对现存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构图的分析、归纳,提出了实现中国"时空设计"目标的五个空间构图要点,即复合型边界、中心水面、占角建筑、一池三岛、循环复合路径,为传承中国园林"时空设计"的精髓,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简单易行的构图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西方园林不同设计方法背后隐含的不同的时空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深刻解读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园林形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设计法 园冶 中国传统园林 构图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广场的地域性实践探讨——以乌兰浩特兴安盟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丹丹 潘亦佳 黄冬梅 《北京园林》 2012年第2期7-10,共4页
城市广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彰显一座城市特色的重要平台。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理念将设计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因此,本文以内蒙古乌兰浩特兴安盟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为例,理... 城市广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彰显一座城市特色的重要平台。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理念将设计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因此,本文以内蒙古乌兰浩特兴安盟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为例,理论结合实践,将地域性理论融入到城市广场设计的实践中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广场 地域性 乌兰浩特兴安盟城市广场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