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旭琴 刘月秀 吴影秋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采用床旁调查和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住院患者 75 6例 ,查出院内感染 5 2例 5 8例次 ,现患率 6 .9% ,例次率 7.7%。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
关键词 院内感染 现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与医院内感染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旭琴 刘月秀 张险峰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为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内感染与社区感染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2003年所有从临床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菌株1870株,其中院内感染菌株664株,社区感染菌株1206株,院内感染真菌感染比例远高于社区感染... 为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内感染与社区感染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2003年所有从临床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菌株1870株,其中院内感染菌株664株,社区感染菌株1206株,院内感染真菌感染比例远高于社区感染(P<0.05);院内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菌株。提示及时总结当地社区与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及耐药菌变迁规律,对指导临床正确选药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社区感染 细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9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琛 刘月秀 +1 位作者 吴影秋 吴旭琴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加强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动态监测,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苏大附一院2004年全年收住入院的患者33308人次,所发生的医院感染1779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4年医院感染率为5.30%,高危科室为:病房ICU、急诊IC...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加强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动态监测,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苏大附一院2004年全年收住入院的患者33308人次,所发生的医院感染1779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4年医院感染率为5.30%,高危科室为:病房ICU、急诊ICU、血液科一、老年科、血液科二,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真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基础病严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技术操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准确地进行病原菌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真菌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漏报漏检率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琛 刘月秀 +1 位作者 吴影秋 吴旭琴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0,共2页
为了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正确及时地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对该院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漏报漏检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院平均漏报率9.0%,漏检率16.7%,送检率83.3%,符合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 为了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正确及时地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对该院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漏报漏检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院平均漏报率9.0%,漏检率16.7%,送检率83.3%,符合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但有部分科室超标过高。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说明部分临床医生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对医院感染标准掌握不准,不重视病原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漏报率 漏检率 病原菌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伤害目标性监测及管理
5
作者 吴影秋 刘月秀 +1 位作者 吴旭琴 吴琛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了解医疗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55名医务人员,在一年中发生职业伤害的47人进行登记处理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发生率为3.... [目的]了解医疗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55名医务人员,在一年中发生职业伤害的47人进行登记处理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发生率为3.75%,47人中发生锐器伤42人,其他职业伤害为5人,分别占89.4%和10.6%,但无一人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通过监测、管理,增强了医务人员主动防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伤害 监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管理模式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1
6
作者 金美娟 乔美珍 +1 位作者 吴琛 吴旭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9期1750-1751,共2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执行规范化管理,对2009年前后我院临床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执行前监测护士总人数共1 055人,护士职业暴露332例,发生率31.47%;执行后监测护士...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执行规范化管理,对2009年前后我院临床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执行前监测护士总人数共1 055人,护士职业暴露332例,发生率31.47%;执行后监测护士总人数共2 412人,护士职业暴露260例,发生率10.78%,执行后较执行前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建立职业暴露规范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士职业暴露,保障护士职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管理 护士职业暴露 职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吴琛 冯薇 +3 位作者 乔美珍 刘月秀 吴旭琴 金美娟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7期2628-2630,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定期分析反馈临床,提出干预对策。结果 1 862例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3例,感染率5.53%;脑血管病变...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定期分析反馈临床,提出干预对策。结果 1 862例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3例,感染率5.53%;脑血管病变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为7.09%,居首位,其次为脑肿瘤占5.76%和脑积水占4.73%;感染部位以颅内感染为主占98.06%,其次为浅表部位感染占1.94%;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手术类型、颅内置管、气管切开、住院时间是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应尽量缩短住院天数,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急诊手术管理,加强无菌物品管理,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术患者的全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目标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琛 冯薇 +3 位作者 乔美珍 刘月秀 吴旭琴 金美娟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4期3758-3759,共2页
剖宫产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也是解决难产及某些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提高,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也不断出现,不仅给产妇增加痛苦,严重影响了产科质量与安全,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给患者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剖宫产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也是解决难产及某些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提高,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也不断出现,不仅给产妇增加痛苦,严重影响了产科质量与安全,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给患者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因此,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1],2010年8月我院产科出现了数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为此我们立刻开展调查并监测,并于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对全院剖宫产患者进行手术切口的目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切口感染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新型传染病救治机构构建研究
9
作者 刘月秀 吴影秋 +5 位作者 吴旭琴 殷桂霞 倪川明 王健 杨波 马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02-1404,共3页
目的全面了解苏州市5年来区域性传染病发病、救治机构设置及区域性人口变化状况,为构建新型传染病救治机构提供客观数据。方法对苏州市2001-2005年传染病发病率、疾病谱、传染病专科医院设置及全市人口变化进行调查。结果2001-2005年传... 目的全面了解苏州市5年来区域性传染病发病、救治机构设置及区域性人口变化状况,为构建新型传染病救治机构提供客观数据。方法对苏州市2001-2005年传染病发病率、疾病谱、传染病专科医院设置及全市人口变化进行调查。结果2001-2005年传染病总发病率稳中有降,分别为0.29%、0.20%、0.19%、0.20%、0.21%;呼吸道传染病有上升趋势,原居第3位的肺结核跃居第1位;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截止2005年年底,全市户籍人口达607.31万,而传染病救治条件变化不大,床位偏少,设备陈旧,布局流程存在诸多缺陷。结论现行传染病救治机构设置已不适应传染病发展需要及相关法规要求,为此提出了对新建传染病救治机构的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救治机构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琛 冯薇 +3 位作者 乔美珍 刘月秀 吴旭琴 金美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目标性监测2011年5月-2012年11月神经外科住院择期和急诊的脑肿瘤、脑积水、颅骨修补、脊髓疾病等疾病1 862例实施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目标性监测2011年5月-2012年11月神经外科住院择期和急诊的脑肿瘤、脑积水、颅骨修补、脊髓疾病等疾病1 862例实施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反馈临床,提出干预对策,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神经外科1 862例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22例、249例次,感染率11.32%、例次感染率13.37%;其中脑肿瘤术后感染率15.83%,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率11.8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2.97%,其次为颅内占41.37%、泌尿道12.45%;分离出病原菌149株,前3位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8.79%、14.77%、10.74%;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伤口清洁度、术前外周白细胞数、气管切开、颅内置管、植入物、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和住院时间是主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尽量缩短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加强急诊手术和无菌物品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术患者的全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改良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新芳 刘月秀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7-1177,共1页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如何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准确的监测方法是摆在感染管理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在监测的同时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可谓是一种理想的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关键词 改良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法
原文传递
24家综合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感染防控措施依从性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戎毅 陈文森 +12 位作者 张卫红 杨益群 乔美珍 谭思源 刘菁 周宏 唐红萍 谢金兰 杨乐 黄劲华 李惠芬 陶彤 严周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732-5734,共3页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临床实践(CLIP)依从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对2017年3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的江苏省12个省辖市开展调查,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三级和二级医院。观察均在成人ICU中开展,通过统一培训的观察员观察CLIP...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临床实践(CLIP)依从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对2017年3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的江苏省12个省辖市开展调查,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三级和二级医院。观察均在成人ICU中开展,通过统一培训的观察员观察CLIP依从性结果,通过手机软件调查,调查结果自动上传终端数据库。结果共有24家医院参与本次调查,共观察CVC置管572次;其中三级综合医院487次占85.14%和二级医院85次占14.86%;置管前手卫生和皮肤消毒依从性较高,分别为94.41%和100.00%,最大无菌屏障依从性最低为77.27%,其中无菌隔离衣的依从性最低为87.9%;穿刺前消毒剂干燥和最大无菌屏障依从性医生分别为90.16%、75.79%,低于护士的98.44%、89.06%(P=0.028、P=0.017)。结论 ICU中CVC置管CLIP依从性不高,尤其是医生,需要加强培训、督查和反馈,从而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依从性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现患率与医院感染率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新芳 刘月秀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727,共1页
医院感染率及医院感染现患率是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的直接依据,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人们存在很大的误解,常常认为二者相等,直接进行比较分析。所以有必要从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1)医院感染率是指某单位某年(或月)出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率及医院感染现患率是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的直接依据,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人们存在很大的误解,常常认为二者相等,直接进行比较分析。所以有必要从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1)医院感染率是指某单位某年(或月)出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数与同期出院患者总数的比值。(2)医院感染现患率是指某单位住院患者现症医院感染的病例数与当天住院患者总数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感染率
原文传递
择期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现状调查
14
作者 刘月秀 吴影秋 吴旭琴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46-947,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房内MRSA传播途径的IRS-PCR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黎 常东 +3 位作者 孟玉芬 蒋伟 殷伟 吴旭琴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分析阐明某一医院烧伤科同一病房同一时期内不同患者MRSA感染的可能途径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从不同患者烧伤创面、医护人员的手、工作服及其他环境表面分离的MRSA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表型及IRS-PCR分析。结果:患者感染的MRSA... 目的:分析阐明某一医院烧伤科同一病房同一时期内不同患者MRSA感染的可能途径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从不同患者烧伤创面、医护人员的手、工作服及其他环境表面分离的MRSA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表型及IRS-PCR分析。结果:患者感染的MRSA与环境中存在的MRSA均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敏感,在耐药性方面无显著差异。而IRS-PCR分析则显示,医生的手携带的MRSA与该病房内三位患者感染的MRSA高度同源,相似性系数在85%以上。结论:不同患者烧伤创面MRSA的感染极有可能是通过医生的手传播的。IRS-PCR是一种适宜于临床MRSA感染分析的灵敏性高、分辨率强、重复型好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工具;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观念,开展MRSA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控对有效降低MRSA感染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烧伤病房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_(12)亚型G蛋白对M_3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的磷脂酶D调控
16
作者 韩黎 吴桂芝 +1 位作者 吴旭琴 孟玉芬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阐明何种Gα亚型蛋白偶联M3乙酰胆碱受体(M3mAChR)并介导PLD的激活。方法:将带有Gαq、Gα12及Gα13基因的质粒转染入HEK293细胞,在细胞内过度表达,用免疫杂交检测相应的表达蛋白,并测定胞内M3mAChR介导的PLD及PLC活性。结果:Gα12... 目的:阐明何种Gα亚型蛋白偶联M3乙酰胆碱受体(M3mAChR)并介导PLD的激活。方法:将带有Gαq、Gα12及Gα13基因的质粒转染入HEK293细胞,在细胞内过度表达,用免疫杂交检测相应的表达蛋白,并测定胞内M3mAChR介导的PLD及PLC活性。结果:Gα12、Gα13亚型野生型及功能增强型蛋白的过度表达,导致胞内M3mAChR介导的PLD活性明显升高(P<0.001);而过度表达Gα12、Gα13功能缺陷型蛋白,则使胞内M3mAChR介导的PLD活性明显降低(P<0.001);但Gαq野生型及功能增强型蛋白的过度表达仅影响胞内PLC活性,对M3mAChR介导的PLD激活没有影响。结论:M3mAChR介导的胞内PLD激活极有可能是Gα12、Gα13而不是Gαq亚型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胆碱能 磷脂酶D GTP结合蛋白质α亚单位 G12-G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组合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益群 乔美珍 +2 位作者 赵鑫 刘维露 佟伟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132-413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干预组合对预防放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成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12月住院置PICC的268例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取2008-2009年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0-... 目的探讨干预组合对预防放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成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12月住院置PICC的268例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取2008-2009年的6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0-2011年的202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执行常规PICC插管和维护,试验组执行干预组合,对比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置管留置时间,比较两组患者CRBSI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感染6例,置管总天数为7851d,感染率为0.76‰;试验组感染5例,置管总天数为25 407d,感染率为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组合对预防CRBSI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提高干预组合措施的依从性和相关感染监测是降低CRBSI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干预组合
原文传递
某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环境气溶胶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洪敏 刘明星 +7 位作者 刘璇 张芸 王芳 蔡昕芯 褚明 秦艳秋 蒋荣猛 茅一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6-1429,共4页
目的 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进行气溶胶采集和病毒核酸检测,为定点医院新冠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8月14-24日,采用生物气溶胶采集器在某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各布点区域进行空气气溶胶采集,所有标本同... 目的 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进行气溶胶采集和病毒核酸检测,为定点医院新冠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8月14-24日,采用生物气溶胶采集器在某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各布点区域进行空气气溶胶采集,所有标本同时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和数字PCR两种方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共采集空气气溶胶标本86份,荧光PCR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数字PCR检测结果显示,14份气溶胶标本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出率为16.28%。检出标本较集中的区域有病人卫生间和医务人员防护用品脱卸区;重症病房核酸检出率高于普通病房,但不同病区气溶胶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71,P=0.248),CT值>30和CT值≤30病人区域气溶胶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2,P=0.630)。结论 在新冠肺炎患者病程中晚期,隔离病区空气气溶胶仍有病毒核酸存在,但所有检出标本新冠病毒拷贝数均不高。室内拥挤、通风不良,且与病例有关联的环境中气溶胶病毒核酸检出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环境通风良好,并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和空气净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新冠肺炎 隔离病房 荧光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 数字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
原文传递
教学医院临床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旭琴 冯薇 +1 位作者 张险峰 乔美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4132-4135,共4页
目的探讨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方法收集2006-2010年医院细菌室分离的细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 目的探讨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方法收集2006-2010年医院细菌室分离的细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病原菌15 3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 641株占69.4%;革兰阳性菌4693株占30.6%;前3位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占21.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2.7%和克雷伯菌属占11.7%;血培养共分离病原菌1137株,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尿培养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而静脉导管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13株;MRSA5年检出率为30.9%~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菌株;5年共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20株,有逐年增加趋势;肠杆菌科细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达78.0%,且逐年增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仍高度敏感,但耐药率均有逐年增加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19.8%~51.4%,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也逐年增加。结论初步建立了医院细菌流行及其耐药监测基础数据平台,较为全面了解医院病原菌耐药现状,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多药耐药非发酵菌十分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监测
原文传递
2013-2018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17
20
作者 宋晓超 杨海飞 +3 位作者 陈凯 乔美珍 钱雪峰 金美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41-1644,1692,共5页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变迁特点,为临床感染控制合理用药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7月-2015年11月和2015年12月-2018年3月1072例恶性血液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检出信...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变迁特点,为临床感染控制合理用药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7月-2015年11月和2015年12月-2018年3月1072例恶性血液病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检出信息,分析两个时间段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变迁趋势。结果 1 072例患者血培养共检出病原菌9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80株占51.78%,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21株占45.42%,以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6株占2.80%,以热带假丝酵母为主;近五年人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甲氧西林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均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利福平耐药株;表皮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由21.74%上升至41.30%(P=0.024);热带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较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仍较敏感。结论应加强血流感染病原菌和耐药变迁差异监测,科学合理用药,有效减缓细菌耐药性增长和控制血流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 恶性血液病患者 病原菌 耐药变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