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ioJet机械吸栓与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观强 孙元 +1 位作者 张静波 张喜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866,共8页
背景与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对其治疗倾向于快速清除血栓,以减少血栓后遗症的出现。方法主要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及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但对CDT和PMT的适应证仍有一定争议,卫生经济学方面也... 背景与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对其治疗倾向于快速清除血栓,以减少血栓后遗症的出现。方法主要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及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但对CDT和PMT的适应证仍有一定争议,卫生经济学方面也缺少相关研究,无法衡量CDT和PMT治疗方法使患者受益的情况。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接受外科治疗的下肢DVT患者来综合评估比较CDT和AngioJet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获益情况,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一些建议,使患者在疗效、生活、经济上能够得到最大的获益。方法:收集苏北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12月—2020年8月确诊下肢DVT并接受CDT或AngioJet方式治疗的患者临床与随访数据,分析疗效(证候积分)、成本效益,以及随访彩超复查结果、Villalta评分及CIVIQ-2评分。结果:共纳入79例下肢DVT患者,其中AngioJet治疗47例(AngioJet组),CDT治疗32例(CDT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耗材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AngioJet组痊愈率高于CDT组(34.04%vs.12.50%, 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ngioJet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CDT组(77 498.11元vs. 66 092.58元,P<0.05),但AngioJet组每达到1%的痊愈率的费用低于CDT组(2 579.83元vs. 5 287.41元)。两组术后随访彩超复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illalta评分及CIVIQ-2评分均显示,AngioJet组治疗效果均优于CDT组(均P<0.01)。结论:AngioJet及CDT均可有效地治疗下肢DVT,AngioJet对于下肢DVT患者来说是卫生经济效益较高的治疗方式,同时提供患者更好的生活质量。经济允许情况下可考虑选用AngioJet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机械溶栓 血栓切除术 费用效益分析
原文传递
慢性髂静脉狭窄继发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影像学变化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观强 孙元 +3 位作者 黄献琛 胡波 尹心怡 张喜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目的为髂静脉狭窄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实验性器具研发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将12只波尔山羊编号后采用随机目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只),建立50%、70%、90%髂静脉狭窄模型。采用球囊阻断髂静脉、注射凝血酶诱... 目的为髂静脉狭窄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实验性器具研发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将12只波尔山羊编号后采用随机目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只),建立50%、70%、90%髂静脉狭窄模型。采用球囊阻断髂静脉、注射凝血酶诱导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采用机械血栓清除系统(AngioJet)清除血栓,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静脉管腔及内膜变化,多组数据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之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A组和B组山羊凝血酶诱导技术成功率均为100%(8/8),所有山羊经凝血酶诱导后均发生髂静脉血栓形成。C组1只山羊出现髂静脉闭塞,另2只山羊单独用凝血酶诱导血栓失败,辅助球囊损伤内膜后成功诱导血栓形成。A、B两组取栓后管腔通畅、显影良好,术后髂静脉内膜较术前增厚(t=-9.21,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50%~70%的慢性髂静脉狭窄中,采用球囊阻断联合凝血酶注射具有更高的建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狭窄 深静脉血栓形成 动物实验 影像学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