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蔡湛 范月超 刘学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2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5-07沛县人民医院行开颅夹闭术治疗36例,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针对性提出防治策略。结果术后患者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12.6±1.4)分...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夹闭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5-07沛县人民医院行开颅夹闭术治疗36例,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针对性提出防治策略。结果术后患者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12.6±1.4)分比(10.3±1.2)分,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脑血管痉挛14例(38.89%),低钠血症10例(27.78%),低钾血症9例(25.00%),高钠血症7例(19.44%),脑积水、颅内血肿和癫痫分别各2例(5.56%),颅内感染1例(2.78%)。结论开颅夹闭术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易发生脑血管痉挛、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颅内血肿、脑积水及癫痫等并发症,手术操作及术后合理治疗为预防、治疗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破裂 开颅夹闭术 神经系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运动评分与GCS对颅脑损伤伤情评价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景余 周正虎 +1 位作者 蒋建 王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7期412-413,共2页
目的探讨简易运动评分(SMS)对颅脑损伤伤病情评价的可靠性。方法对72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行SMS和GCS评价并比较其伤情和不同伤情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种评价均为颅脑损伤轻型者57例,均为中重型者12例;有3例GCS评为中重型,而SMS评为轻型;SM... 目的探讨简易运动评分(SMS)对颅脑损伤伤病情评价的可靠性。方法对72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行SMS和GCS评价并比较其伤情和不同伤情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种评价均为颅脑损伤轻型者57例,均为中重型者12例;有3例GCS评为中重型,而SMS评为轻型;SMS与GCS对伤情的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方法均评为重型者4例,3例恢复差(GOS1~3分),1例恢复良好(GOS4~5分);8例均为中型者,2例恢复差,6例良好;57例均为轻型者均恢复良好;3例GCS评为中型,而SMS评为轻型者均恢复良好。SMS与GCS分别评为颅脑损伤轻型或中型或轻型者中,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GCS相比,SMS可作为脑损伤病情的评价方法之一,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简易运动评分 GCS 伤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的诊治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湛 刘学永 +1 位作者 董伟 卞文彬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608-610,共3页
目的总结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97例行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凝血病治疗效果,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术后凝血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术... 目的总结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97例行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凝血病治疗效果,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术后凝血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术中失血量92000ml、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颅脑损伤合并低体温、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小于8的患者,术后凝血病发生率更高(P〈0.01)。急性颅脑损伤术后无凝血病患者的预后优于术后凝血病患者。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应提高对凝血病的认识,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凝血病 诊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紫兰 陈周青 +7 位作者 顾枫 杨兴宇 葛祎 马超 尤万春 蔡湛 朱昀 王中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不同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进展情况。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不同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进展情况。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采用翼点入路者5例、颞下经天幕入路10例、Kawase入路10例、乙状窦后入路22例、联合入路4例。术后随访中位时间30个月。肿瘤与脑干粘连、术前MRI T_(2)WI显示瘤周水肿及入院KPS评分≤80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5);不同手术入路及肿瘤切除程度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岩斜区脑膜瘤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利于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并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与脑干粘连及瘤周水肿提示患者的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手术入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5
作者 蔡湛 范月超 +1 位作者 单学仕 王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672-676,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3例PADBS患者行ICP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治疗,并对其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3例患者中,32例颅内压正常或轻度升高(ICP 15~22 mmHg)者予...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3例PADBS患者行ICP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治疗,并对其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3例患者中,32例颅内压正常或轻度升高(ICP 15~22 mmHg)者予以神经重症综合治疗后均恢复良好;31例颅内压中度升高(ICP 23~40 mmHg)者均予以神经重症综合治疗等措施有效控制颅内压,恢复良好17例,轻残9例,重残5例;50例颅内压重度升高(ICP>40 mmHg)者予以神经重症综合治疗后,其中24例行单侧开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恢复良好15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例;26例予以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恢复良好5例,轻残2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8例,死亡6例。随着颅内压升高,患者GOS预后评分逐渐下降(P<0.001)。结论ICP监测在PADBS治疗中可动态了解颅内压并进行有效监控,避免了不必要的去骨瓣减压术,降低重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预后 神经重症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景余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0期61-63,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诊治经过等。17例患者中手术治疗9例(手术组),其中合并脑脊液漏8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5例;...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诊治经过等。17例患者中手术治疗9例(手术组),其中合并脑脊液漏8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5例;行保守治疗8例(保守组),其中合并脑脊液漏7例、GCS评分〈8分1例;手术组7例继发颅内感染,保守组4例继发颅内感染,表现为脑膜炎;两组均应用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并辅以综合疗法。结果手术组9例中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4分5例、〈4分4例(死亡3例),保守组8例中GOS评分≥4分7例、〈4分1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是颅内感染形成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早期给予正确处理并应用适宜抗生素,强调综合疗法是防治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感染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