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中医心理疗法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海燕 吴爱勤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4年第1期44-45,共2页
祖国医学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些疗法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对心身病症的治疗各有所长。在精神科的临床诊治中 ,如能适当地结合中医心理疗法 ,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 祖国医学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些疗法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对心身病症的治疗各有所长。在精神科的临床诊治中 ,如能适当地结合中医心理疗法 ,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中医心理疗法的实用性研究 ,现多用于精神科临床且较为独特的主要有情志相胜法、阴阳相胜法、移精变气法及祝由法等 ,本文分别从其概念、分类、作用机理、适应症、用法及注意事项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心理疗法 精神科 阴阳相胜法 移精变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建中 吴爱勤 赵海园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271-272,共2页
目的 通过心理干预观察肿瘤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免疫功能的改变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8例合并有情绪障碍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 (n =3 5 )与对照组 (n =3 3 ) ,对照组仅给予抗肿瘤治疗 ,干预组则在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 目的 通过心理干预观察肿瘤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免疫功能的改变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8例合并有情绪障碍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 (n =3 5 )与对照组 (n =3 3 ) ,对照组仅给予抗肿瘤治疗 ,干预组则在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 ,情绪障碍严重者服用适量抗情绪障碍药物治疗 ,三个月后进行SDS、SAS、HRSD、HAMA评估并复测免疫指标。结果 三个月后干预组SDS、SAS、HRS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IgG、IgM ,CD3 + 、CD4+ 、CD8+ 及CD16+ 等免疫参数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肿瘤患者情绪障碍的改善 ,而且有益于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情绪障碍 心理干预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的情绪障碍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建中 吴爱勤 吴彩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1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 用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法 ,随机选取肿瘤患者 3 7例 ,年龄 4 3~ 82岁 ,男性 61例 ,女性 1 3例。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 ,一次性完成EPQ、SCL 90、SAS、SDS、LES...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 用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法 ,随机选取肿瘤患者 3 7例 ,年龄 4 3~ 82岁 ,男性 61例 ,女性 1 3例。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 ,一次性完成EPQ、SCL 90、SAS、SDS、LES、SSRS、DSQ、HAMD、HAMA等量表的测试和评定。结果 肿瘤组与对照组情绪障碍发病率分别为 89.1 9%和 1 3 .51 %(P <0 .0 1 )。情绪障碍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EPQ量表P分和E分、SCL 90总分、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量表总分等因素相关。结论 肿瘤患者具有更高的情绪障碍发生率 ,后者与负性生活事件、内向性格、文化程度及对疾病的自我认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情绪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工科生、医学生与医务人员自杀态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耀龙 徐英 +1 位作者 王金华 陈文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7-769,共3页
为了解大学工科生、医学生与医务人员对自杀的态度及三者之间的异同,该研究应用自杀态度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取样,对383名大学工科生、医学生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组人群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 为了解大学工科生、医学生与医务人员对自杀的态度及三者之间的异同,该研究应用自杀态度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取样,对383名大学工科生、医学生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组人群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都持矛盾或中立态度,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安乐死持肯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工科生对安乐死持矛盾或中立态度。认为自杀的干预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与教育社会公众保持适当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态度 工科生 医学生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身医学整合模式:探讨心脑身交互发病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爱勤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111-1114,共4页
心身医学研究阐释心理、行为及社会因素导致心身疾病发生的心理生理、心理病理学机制,以优化临床医疗和心身疾病综合防治。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心身医学研究,促进了对心身相关疾病发生的内在因果机制的探讨以及脑功能与... 心身医学研究阐释心理、行为及社会因素导致心身疾病发生的心理生理、心理病理学机制,以优化临床医疗和心身疾病综合防治。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心身医学研究,促进了对心身相关疾病发生的内在因果机制的探讨以及脑功能与特定的器官系统和临床现象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医学 临床现象 临床医疗 心理生理 病理学机制 器官系统 心身疾病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身疾病新的评估策略:心身医学研究诊断标准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爱勤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1期8-10,13,共4页
心身研究的诊断标准(DCPR)是由国际调研组提出的心身医学研究临床诊断概念和结构框架。人们对影响躯体疾病的易损性,病程,预后,康复的心理因素的评估受到日益关注。DCPR的研发理论基础是将来源于心身研究的心理变量转变成用以鉴别诊断... 心身研究的诊断标准(DCPR)是由国际调研组提出的心身医学研究临床诊断概念和结构框架。人们对影响躯体疾病的易损性,病程,预后,康复的心理因素的评估受到日益关注。DCPR的研发理论基础是将来源于心身研究的心理变量转变成用以鉴别诊断的可操作性诊断标准。DCPR是一个简单、有效和可靠的定式访谈工具,可用于筛查、诊断心身疾病和心理生理障碍。补充ICD-10、DSM、CCMD的临床诊断应用的不足。包含了十二组心身综合征,其目的是将影响躯体状况预后和治疗价值中的心理变量转化为客观的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用工具。这十二组症状包括健康焦虑,死亡恐惧症,疾病恐惧症,疾病否认,持续的躯体化症状,转换性障碍,继发于精神障碍的功能性躯体症状,周年反应,精神消沉,易激惹心境,A型行为和述情障碍。提出心身疾病临床多轴诊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疾病 心身研究 诊断标准 心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身医学分类诊断评估策略 被引量:9
7
作者 吴爱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与心理生理机理和临床特征不同于精神疾病。影响心身疾病患者的易损性、病程、预后、康复的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受到日益关注。提出心身疾病临床多轴诊断系统(MAS),心身医学研究的诊断标准(DCPR)临床诊断概念和结构框... 心身疾病的心理病理与心理生理机理和临床特征不同于精神疾病。影响心身疾病患者的易损性、病程、预后、康复的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受到日益关注。提出心身疾病临床多轴诊断系统(MAS),心身医学研究的诊断标准(DCPR)临床诊断概念和结构框架。DCPR将来源于心身研究的心理变量转变成用以鉴别诊断的可操作性诊断标准。DCPR是一个简单、有效和可靠的定式访谈工具,可用于筛查、诊断心身疾病和心理生理障碍,补充ICD-10、DSM、CCMD的临床诊断应用的不足。包含了十二组心身疾病综合症,将影响躯体状况预后和治疗价值中的心理变量转化为客观的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用工具。十二组症状包括健康焦虑、死亡恐惧症、疾病恐惧症、疾病否认、持续的躯体化症状、转换性障碍、继发于精神障碍的功能性躯体症状、周年反应、精神消沉、易激惹心境、A型行为和述情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疾病 心身研究 诊断标准 心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与抑郁的心身医学整合观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爱勤 游林林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12期1-4,共4页
生物医疗观对慢性疼痛患者的诊疗作用较差。慢性疼痛常因为心理应激、个性、行为和疾病状况而复杂化,增加了患者诊疗的难度。患者常因情感症状、生活压力,而失去信心,陷入无助地痛苦选择冲突中。应用一种系统的跨学科方法重建和保持医... 生物医疗观对慢性疼痛患者的诊疗作用较差。慢性疼痛常因为心理应激、个性、行为和疾病状况而复杂化,增加了患者诊疗的难度。患者常因情感症状、生活压力,而失去信心,陷入无助地痛苦选择冲突中。应用一种系统的跨学科方法重建和保持医生的共情和患者的积极心理,采用疾病状态、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四种心身整合观点,综合评估抑郁和慢性疼痛患者。设计综合诊疗方案评定的痛苦作用,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认识到这四个观点彼此不同,相互补充,全面阐释影响患者痛苦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多种原因。心身整合观点为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方法,提高了医生成功治疗慢性疼痛患者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抑郁 心身医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言:慢性疼痛与心身障碍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爱勤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12期8-8,共1页
慢性疼痛是一种包括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多维体验(multi-dimentional experience)。既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又是组织、器官受损的病理症状;它是一种生理反应,一种主观的自觉症状;也是一种情绪状态,一种躯体感觉。因此,它具有"报... 慢性疼痛是一种包括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多维体验(multi-dimentional experience)。既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又是组织、器官受损的病理症状;它是一种生理反应,一种主观的自觉症状;也是一种情绪状态,一种躯体感觉。因此,它具有"报警"的信号意义。慢性疼痛是指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损伤痊愈后而疼痛持续存在的"疼痛综合征"(pain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心身障碍 心理生理反应 情绪状态 躯体感觉 疼痛综合征 伤害性刺激 病理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言:心身疾病诊治策略:争议与共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爱勤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1期7-7,共1页
心身医学是应用心身相关原理研究人类健康与心身疾病诊治的新兴国际性交叉学科,代表当代先进的临床医学科学体系。心身疾病是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心身医学作为精神病学与临床医学专科的桥梁学科,从边缘状态返回医学主... 心身医学是应用心身相关原理研究人类健康与心身疾病诊治的新兴国际性交叉学科,代表当代先进的临床医学科学体系。心身疾病是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心身医学作为精神病学与临床医学专科的桥梁学科,从边缘状态返回医学主流,以临床应用为目的,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综合医学心理学、心理卫生、行为医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增强与各临床医学专科的交流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治 心身相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身医学 临床医学 心理社会因素 医学专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身障碍共病与慢性疼痛关联的结构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爱勤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12期9-13,共5页
常见的心身障碍共病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精神疾病结构模型:情绪障碍、抑郁、焦虑及躯体化障碍等归为内化性疾病谱系的组成元素,物质滥用和反社会行为障碍归为外化性疾病谱系的组成元素。本文分析探讨评估慢性疼痛与这一模型的联系。社会... 常见的心身障碍共病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精神疾病结构模型:情绪障碍、抑郁、焦虑及躯体化障碍等归为内化性疾病谱系的组成元素,物质滥用和反社会行为障碍归为外化性疾病谱系的组成元素。本文分析探讨评估慢性疼痛与这一模型的联系。社会心理和生物学的研究证据表明慢性疼痛与内化性障碍密切相关,提示内化-外化性疾病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研究架构,为探讨慢性疼痛与情感、抑郁焦虑及其他相关精神障碍的关联共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心身障碍 共病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多中心1046例孕产期心身障碍孕妇临床回顾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峰 肖利军 +40 位作者 李丽娟 张立新 王书霞 邬萍 张雅静 陈容 肖莲 陈坤 勾玲会 丁颖 董静 刘娟波 黄燕琴 陈双燕 潘秋萍 张海虹 赵优珍 林飞飞 徐学 卢晓燕 李杏媚 王静 王红 杨林芝 王盈力 赵斌 李小莉 赵亚娟 崔瑜 郭存玲 王培霞 米丽邦 解琳琳 覃玉霞 王月华 张燕英 李凤贤 孙佳宁 张珊 赵丽红 吴爱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1期37-40,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全国多中心临床大样本数据分析,验证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的生理调控、心理调节、音乐调理(PPM)临床诊疗系统,对治疗孕妇孕产期心身障碍(PS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等2... 目的通过回顾全国多中心临床大样本数据分析,验证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的生理调控、心理调节、音乐调理(PPM)临床诊疗系统,对治疗孕妇孕产期心身障碍(PS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等20家医疗机构的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研究基地,应用PPM治疗罹患孕产期心身障碍的1 046例孕妇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显效率为62.33%(652/1 046),治疗进步率为36.23%(379/1 046),治疗无效率为1.43%(15/1 046),总有效率为98.57%(1031/1 046)。结论应用PPM治疗孕产期心身障碍疗效显著,同时对焦虑情绪和抑郁心境亦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心理生理性障碍 躯体型障碍 心身障碍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建中 庄乾淑 +2 位作者 钱惠英 陈文 赵海园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及抑郁焦虑情绪对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心理问卷调查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及抑郁焦虑情绪对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心理问卷调查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定,根据量表评分结果将高血压组再分成有抑郁焦虑情绪组和无抑郁焦虑情绪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30/68)和焦虑情绪发生率(3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抑郁(7/32)和焦虑(8/32)情绪发生率(P<0.05);(2)高血压组的血压变异性参数: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均大于对照组(P<0.01),且收缩压变异性大于舒张压变异性;有抑郁焦虑情绪高血压组的24hSSD和dSSD高于无抑郁焦虑情绪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和更大的血压变异性;有抑郁焦虑情绪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无抑郁焦虑情绪的高血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情绪障碍 血压变异性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建中 吴爱勤 吴彩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调查老年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统计分析 ,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 ,对 50例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及相关心理因素进行调查 ,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同时设立非肿瘤对照组 ,进行组间比... 目的 调查老年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病例对照和多因素统计分析 ,采用心理问卷测试和心理量表评定 ,对 50例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及相关心理因素进行调查 ,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同时设立非肿瘤对照组 ,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肿瘤病人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分均较对照组高 (P <0 .0 1 ) ,而主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二者无差别 (P >0 .0 5)。结论 老年肿瘤病人与非肿瘤病人对社会支持的认知评价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社会支持 相关因素 心理问卷测试 心理量表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疫抗压 助人助心——疫情面前,心身医学分会迎难而上
15
作者 吴爱勤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0年第3期22-22,共1页
庚子鼠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暴发,以迅猛之势蔓延至全国,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分会)积极行动投入“双抗双助”:抗击疫情,抗击压力,助人助心。将心身健康服务、心理社会援助和心理... 庚子鼠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暴发,以迅猛之势蔓延至全国,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分会)积极行动投入“双抗双助”:抗击疫情,抗击压力,助人助心。将心身健康服务、心理社会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纳入抗疫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心身医学 心理伤害 心理危机干预 疫情 整体部署 心身健康 积极行动
原文传递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耀龙 王金华 +2 位作者 徐英 陈文 赵海园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结构特征。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152例ADHD患儿与80例正常儿童进行智力测评,比较两组C-WISC的分测验量表分、智商及因子智商。结果 ADHD儿童除词汇分测验之外,各分测验量表...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结构特征。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152例ADHD患儿与80例正常儿童进行智力测评,比较两组C-WISC的分测验量表分、智商及因子智商。结果 ADHD儿童除词汇分测验之外,各分测验量表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及各因子智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DHD儿童操作智商低于言语智商(均P<0.01)。结论 ADHD儿童智商处于正常水平或边缘状态,智力发展不平衡,注意和记忆能力缺陷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智力
原文传递
托莫西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耀龙 徐英 +2 位作者 陈文 王金华 赵海园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6-798,共3页
目的观察托莫西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21例ADHD患儿给予托莫西汀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受试患儿进行数字划消测验(NCT)、Conners父母量表... 目的观察托莫西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21例ADHD患儿给予托莫西汀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受试患儿进行数字划消测验(NCT)、Conners父母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心理量表测评。结果治疗后数字划消失误率,Conners父母量表中的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等指标值显著低于治疗前,WCST中的持续性错误数(Rpe)和持续性应答数(Rp)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够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莫西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