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格式床位管理联合P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住培中的应用
1
作者 段开鹏 周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表格式床位管理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胃肠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4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表格式床位管理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胃肠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4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BL教学法行床位管理和教学,联合组采用表格式床位管理联合PBL教学法。比较2组住培医师的出科考试成绩。同时比较2组住培学员对胃肠外科住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护理人员对住培学员的评价。结果联合组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学员在教学满意度、知识点理解度及学习积极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护理人员评价的知识专业性、治疗及时性方面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格式床位管理联合PBL教学法应用于胃肠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能提高学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同时获得了住培学员和护理人员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表格式 床位管理 PBL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合并胃肠外科疾病20 例诊疗分析
2
作者 郭兴坡 施皓 潘占胜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胃肠外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血友病合并胃肠外科疾病的病例,并对其临床特点、诊疗过程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0例患者纳入,除1例未接受治疗外,其余患者在接受常规治...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胃肠外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血友病合并胃肠外科疾病的病例,并对其临床特点、诊疗过程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0例患者纳入,除1例未接受治疗外,其余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血友病合并胃肠疾病患者通过接受围手术期替代治疗进行外科手术是安全的;对APTT延长及持续出血不止患者应该警惕血友病可能;血友病诊疗过程中应重视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胃肠疾病 凝血因子 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后肝脏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家乐 杨毅杰 徐露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4期53-56,60,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中肝脏术区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4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肝脏SS...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中肝脏术区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4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肝脏SS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11)和非感染组(n=53)。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比例(P=0.017)、手术顺序(P=0.027)、肝脏切除方式(P=0.025)、手术时间(P=0.002)及肝脏切除大小(P=0.0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顺序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4)。结论手术顺序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肠优先切除的患者术后SSI风险更高。合理选择手术顺序,优化手术流程,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同期手术 术区感染 手术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致胃癌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童玲 张靖雯 +1 位作者 李帅 段开鹏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98-1602,共5页
砷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属于一类致癌物。人类主要通过饮用水摄入砷,长期接触砷可造成癌性病变和非癌性病变,其中癌性病变包括胃癌。目前已知的无机砷暴露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表观遗传改变和免疫调节。氧化应激可引... 砷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属于一类致癌物。人类主要通过饮用水摄入砷,长期接触砷可造成癌性病变和非癌性病变,其中癌性病变包括胃癌。目前已知的无机砷暴露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表观遗传改变和免疫调节。氧化应激可引起肠上皮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进而癌变;表观遗传改变主要表现在D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以及影响miRNA的表达导致胃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的损害可使胃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为胃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氧化应激 表观遗传学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志刚 黄资彦 +1 位作者 钱冬明 殷骏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住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住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术中有无保留左结肠动脉、有无新辅助放化疗、有无一期预防性造口等因素对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结果8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3例术后出血,5例吻合口漏,其中3例保守治疗,2例行肠造口术,最终愈合出院.结论术前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有无新辅助放化疗、是否行预防性肠造口术等因素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高危因素,可采取保留左结肠动脉、放置双套管及肛管等措施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漏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CSPP1通过吸附miR-431促进结直肠癌增殖转移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晨磊 张姚 +3 位作者 关杰文 窦唯 张鹏 赵鑫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98-306,332,F0002,共11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cCSPP1通过吸附miR-431而促进结直肠癌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ircCSPP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临床样本中circCSPP1的表达;以结肠癌细胞株SW620和LOVO...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cCSPP1通过吸附miR-431而促进结直肠癌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ircCSPP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临床样本中circCSPP1的表达;以结肠癌细胞株SW620和LOVO为研究对象,MTT检测circCSPP1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探究circCSPP1对结直肠癌细胞克隆形成的效应;Transwell实验检测circCSPP1在肿瘤细胞迁移/侵袭中的作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ircCSPP1可能的miRNA结合位点,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cricCSPP1与miR-431之间的联系,敲减和过表达circCSPP1后检测miR-431的表达,验证二者的相关性;荧光原位杂交实验验证circCSPP1与miR-431在胞浆中共表达,分析miR-431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ircCSP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这一现象在临床样本中得到证实;MTT实验结果表明,circCSPP1受到抑制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下降;克隆形成实验的结果提示沉默circCSPP1可以减少结直肠癌细胞的克隆。Transwell迁移实验中,抑制circCSPP1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率。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结直肠癌细胞株的circCSPP1受到抑制后,侵袭率显著下降。在探究circCSPP1影响癌细胞的机制时,对预测的5种miRNA逐一验证,发现miR-431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表明cricCSPP1与miR-431之间存在结合位点。通过正反验证,敲减circCSPP1后,细胞中miR-431水平升高,过表达circCSPP1后,miR-431表达水平降低。FISH实验中,circCSPP1及miR-431均被证实主要存在于胞浆中。结论circCSP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circCSPP1正向调控结直肠癌的进展。circCSPP1通过海绵样吸附作用抑制了相关细胞中的miR-431表达水平,并最终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CSPP1 miR-431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B7-H6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滨 赵鑫 徐峰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00-506,577,共8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共刺激分子B7-H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TCGA数据库中搜集相关病例进行初步分析B7-H6在肿瘤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搜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48例,免疫组化和RT-qPCR分别检测患者癌组织和...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共刺激分子B7-H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TCGA数据库中搜集相关病例进行初步分析B7-H6在肿瘤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搜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48例,免疫组化和RT-qPCR分别检测患者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B7-H6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B7-H6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分期、是否伴有病理学上的癌栓累及、神经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结果显示B7-H6在胃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远高于正常组织中,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48例胃癌组织中B7-H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62.5%vs.39.6%,P=0.025);胃癌组织B7-H6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01)。B7-H6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及神经侵犯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内癌栓、分化程度等无相关性(P>0.05)。并且肿瘤分期越晚(P=0.004)、浸润深度越深(P=0.022)、伴有病理学上的神经侵犯时(P=0.004),B7-H6 mRNA的相对表达量越高。结论B7-H6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及神经侵犯有关,可能在胃癌的侵袭和增殖上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GA B7-H6 RT-QPCR 胃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晨磊 赵鑫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26-130,共5页
有研究证据表明,环状RNAs(circRNAs)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该综述中,阐述了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的circRNAs的功能与机制,如circPPP1R12A、circRNA-ACAP2、cricRNA CBL.11、circ_0055625、circ_000166等。总结了ci... 有研究证据表明,环状RNAs(circRNAs)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该综述中,阐述了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的circRNAs的功能与机制,如circPPP1R12A、circRNA-ACAP2、cricRNA CBL.11、circ_0055625、circ_000166等。总结了circRNA在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侵袭性和转移、细胞周期、肿瘤干细胞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另外,还描述了cricRNAs在临床上作为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作用。该综述提供了cricRNA进行抗癌治疗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结直肠癌 增殖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后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陶汉川 王珵 +3 位作者 陈鸿 单辉国 朱洵 周晓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38-1542,共5页
目的:探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01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 目的:探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01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6例cT3-4期和(或)N1-2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先行新辅助放化疗6~8周后行LAR术,所有肿瘤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根治性切除、低位保肛手术。根据收集的临床数据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全身一般情况、肿瘤特征、检查指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后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的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整体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0.3%。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发现吻合口漏的发生在糖尿病、BMI、术前白蛋白、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侧方淋巴结清扫不同的分组中存在差异(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BMI(OR=1.172,95%CI:1.012~1.357,P=0.034),术前白蛋白(OR=1.883,95%CI:1.001~3.993,P=0.037),侧方淋巴结清扫(OR=10.353,95%CI:1.513~70.846,P=0.017)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后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与患者的血糖水平、BMI指数、白蛋白、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侧方淋巴结清扫等因素相关。对于肥胖、低蛋白血症、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言,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将增高;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保留左结肠血管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吻合口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F2BP2及融合基因在实体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章晴怡 胡浩 +1 位作者 赵林 陈鸿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2期69-73,共5页
干扰素调节因子2结合蛋白2(IRF2BP2)作为新型转录调节因子,是干扰素调节因子2结合蛋白(IRF2BP)转录调节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IRF2BP2广泛存在于不同生物体中,充当着正负反馈调节器的角色,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如细胞凋亡、细胞增殖、... 干扰素调节因子2结合蛋白2(IRF2BP2)作为新型转录调节因子,是干扰素调节因子2结合蛋白(IRF2BP)转录调节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IRF2BP2广泛存在于不同生物体中,充当着正负反馈调节器的角色,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如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免疫等,从而调节肿瘤微环境,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IRF2BP2基因还可以和其他类型基因发生基因融合,成为IRF2BP2/NTRK1、IRF2BP2/CDX1、IRF2BP2/RARA等,共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2结合蛋白2 融合基因 转录调节因子 肿瘤微环境 信号转导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与代谢外科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威杰 秦晓光 +5 位作者 朱甜 毛忠琦 周晓庆 谢尔凡 吴国强 张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8-964,共7页
减重手术是严重肥胖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大幅改善肥胖症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减重与代谢外科是外科学最新且发展最快的分支,但是该学科仍然在持续演变与进步。笔者通过检索文献总结近年来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外科手术... 减重手术是严重肥胖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大幅改善肥胖症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减重与代谢外科是外科学最新且发展最快的分支,但是该学科仍然在持续演变与进步。笔者通过检索文献总结近年来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外科手术治疗病态性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进展可以分成3部分:(1)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新的适应证。目前袖状胃切除术以及Roux-en-Y胃旁路术是最常见的减重手术。十二指肠转位术及其单吻合口的手术方式被医师认可但实施较少。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是最新被认可的减重手术,其较Roux-en-Y胃旁路术简单、安全,手术效果也优于目前大部分的减重手术。双通道手术则可能是下一个被认可的手术方法。此外,减重手术的适应证也越来越宽广,新版世界减重手术白皮书已将亚洲人手术适应证修订为体质量指数>27.5 kg/m^(2)。(2)手术效果以及机制。减重手术可以大幅降低肥胖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最主要的受益人群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新的基础研究以及肠道激素药物的成功,一致显示肠道激素改变是减重手术最主要的机制。但是临床经验显示胃减容仍是减重手术组成的重要部分。(3)创新器械及其他治疗方法。近年来内镜减重治疗,在使用内镜缝合器行袖状胃缝合术已发展成一种成熟且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更令人瞩目的是新型肠道激素药物治疗的发展,由每周注射1次胰高糖素样肽-1可达1年减重14%的效果,进而到合并2种以及3种肠道激素药物,可达1年减重24%的效果,已经接近减重手术的成效。未来,其在肥胖症及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相当令人期待。随着世界肥胖症及糖尿病的日益严重,除了减重与代谢外科在近年呈现爆炸性的发展,许多新的手术方法及新的治疗方式,特别是全新且有效的肠道激素相关治疗药物都被研发出来。减重与代谢外科的成功有赖于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多学科团队通过精确的术前策划与完善的术后管理,以及患者的了解与配合,多方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代谢性疾病 减重与代谢外科 治疗效果 机制 进展
原文传递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2023年度报告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梦伊 刘雁军 +40 位作者 王桂琦 于卫华 辛贺 李滢旭 姚琪远 李震 刘少壮 刘洋 张松海 吕金利 梁晓宇 徐东升 蔺宏伟 林建贤 丁印鲁 孟凡强 韩加刚 王举 毛忠琦 姚立彬 赵象文 艾克拜尔·艾力 尹剑辉 张建成 韩建立 张能维 吴立胜 李广丽 姜涛 朱利勇 王军 吴良平 王兵 韩威 李智飞 朱晒红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胡三元 张鹏 张忠涛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研究者团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2-563,570,共13页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3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3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3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3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23年度,来自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62家中心上传临床数据至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登记有效病例10525例。术前中位体重指数(BMI)为37.9(25.0,80.1)。女性病人7430例(71.1%),年龄中位数为33(8,80)岁;男性病人3027例(28.9%),年龄中位数为32(10,72)岁。27.4%的病人在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90.6%的病人术前合并脂肪性肝病,51.7%的病人术前合并高血压病,57.3%的病人术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8.5%的女性病人术前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25.5%的病人术前合并反流性食管炎。行胃袖状切除术(SG)占87.74%,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G-JJB)占4.91%,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占2.67%,胃袖状切除联合双通道术(SG-TB)占2.19%,Roux-en-Y胃旁路术(RYGB)占1.64%,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术(SADI-S/OADS)占0.67%,胃袖状切除联合袢式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LDJB)占0.07%,胃袖状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DJB)占0.01%,其他手术方式占0.10%。结论通过对2023年度数据报告分析,中国接受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人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女性病人居多,术前合并肥胖相关疾病占比高,SG仍为主流术式。2023年度报告研究反映了中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学科发展动态,为与既往年度数据、国际数据对比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与代谢手术 数据库 年度报告 肥胖
原文传递
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治疗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近期疗效
13
作者 彭成娟 黄洁 +1 位作者 周启阳 穆丽茜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治疗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行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治疗肥胖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1例肥胖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手术,... 目的分析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治疗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行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治疗肥胖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1例肥胖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手术,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的体重、BMI、多余体重减轻百分比均明显下降[(108.0±21.8)kg比(88.5±14.6)kg,F=100.740,P<0.05;(38.9±6.3)kg/m^(2)比(31.9±3.9)kg/m^(2),F=194.708,P<0.05;(52.6%±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2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显著下降[(7.4±2.7)mmol/L比(5.1±0.4)mmol/L,F=35.910,P<0.05;(7.1%±1.8%)比(5.0%±0.4%),F=61.242,P<0.05;(2.5±1.3)mmol/L比(1.4±0.5)mmol/L,F=32.221,P<0.05;(3.5±0.8)mmol/L比(2.6±0.6)mmol/L,F=37.277,P<0.05;(446.7±79.9)μmol/L比(347.9±77.7)μmol/L,F=40.086,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上升[(1.0±0.2)mmol/L比(1.4±0.1)mmol/L,F=102.62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年后39例患者达到疾病缓解。术后共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并发症4例,均通过相应处理后恢复。结论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术具有良好的减重效果,并能有效改善代谢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病态 胃旁路术 代谢综合征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兴坡 潘占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75-1577,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胃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6例进行观察研究,行手术切除中选择胃癌组织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在胃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6例进行观察研究,行手术切除中选择胃癌组织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包括46例胃癌原发灶、癌旁组织与25例胃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癌旁组织组(261.21±21.16)μg/L与胃癌原发灶组TNF-α表达水平(172.57±15.09)μg/L高于正常组织组(35.21±4.1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25,P<0.05)。Ⅱ期(211.42±20.65)μg/L、Ⅲ期TNF-α表达水平(305.26±28.46)μg/L高于病理分期Ⅰ期(182.35±17.3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37,P<0.05);N1期(236.57±22.49)μg/L、N2期(274.24±25.21)μg/L、N3期TNF-α表达水平(361.45±33.35)μg/L高于N0期(185.21±17.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76,P<0.05)。T2期(41.67%)、T3期(52.38%)与T4期胃癌组织TNF-α阳性表达率(77.78%)远高于T1期(25.00%,χ^(2)=11.547,P<0.05);T3、T4期胃癌组织TNF-α阳性表达率(52.38%、77.78%)远高于T2期(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2,P<0.05)。低分化组(50.00%)、中分化组(50.00%)、高分化组TNF-α阳性表达率(5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8,P>0.05)。结论TNF-α高表达与胃癌的T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参与胃癌病症的发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表达 胃癌 癌旁组织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横断后吻合1例(附视频)
15
作者 吴润达 毛忠琦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240-242,共3页
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代谢外科术式之一[1],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早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2]。对于合并胆囊结石的肥胖症患者,... 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代谢外科术式之一[1],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早已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2]。对于合并胆囊结石的肥胖症患者,行LSG+LC术无疑是减少手术次数,控制创伤的理想选择。但肥胖患者腹腔内暴露困难,且LSG与LC的穿刺孔位置并不一致,这些因素给联合手术制造了困难。而一旦发生胆总管损伤,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吻合/修补会制造一个对肥胖患者而言灾难性的切口,因而在确保手术技术的前提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吻合/修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近日行LSG+LC术中横断胆总管后即时行腹腔镜下吻合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袖状胃切除术 胆囊结石 肥胖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38例临床体会
16
作者 陈革华 沈旭峰 毛忠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13-214,共2页
判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样本,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6年8月-2021年5月,前19例行开放根治术治疗,后19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组别设置为开放组和微创组,需观察围术期指标,记录并发症。结果:... 判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样本,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6年8月-2021年5月,前19例行开放根治术治疗,后19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组别设置为开放组和微创组,需观察围术期指标,记录并发症。结果:各指标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在微创组和开放组并无差异,P>0.05。手术用时、出血等指标在微创组比开放组优,P<0.05。下床、进食以及排气时间在微创组比开放组短,P<0.05。直肠癌术后所产生的并发症数据中,在微创组(5.26%)比开放组(36.84%)低,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能加速患者恢复,且并发症少,可减轻直肠癌患者机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术 临床体会 使用价值 有效性 低位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衰弱评估工具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佳薇 王颖 +4 位作者 施小青 秦淑文 毛莉芬 徐雅灵 尹建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20期2743-2749,共7页
目的比较衰弱表型、衰弱筛查量表(FS)、临床衰弱量表(CFS)以及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FS)评估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衰弱的一致性及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以期为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衰弱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 目的比较衰弱表型、衰弱筛查量表(FS)、临床衰弱量表(CFS)以及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FS)评估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衰弱的一致性及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以期为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衰弱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07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衰弱表型、FS、CFS以及EFS对其进行衰弱评估;以术后并发症发生为结局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Bayes判别分析比较4种衰弱评估工具的预测效能。结果207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衰弱表型、FS、CFS、EFS的衰弱检出率分别为19.8%(41/207)、11.6%(24/207)、22.2%(46/207)、10.1%(21/207)。衰弱表型、FS、CFS、EF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643、0.737、0.665(P均<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衰弱表型与FS、FS与CFS、CFS与EFS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表型、FS、CFS、EFS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预测的交叉验证准确率分别为78.7%、68.6%、76.3%、75.8%。结论衰弱表型与CFS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中等强度的预测效能,且两者预测效能无差异,CFS与衰弱表型均可以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衰弱评估,但考虑临床适用性,推荐使用C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结直肠癌 衰弱评估工具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评估
原文传递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单孔加一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一例(附视频)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启阳 何宋兵 +3 位作者 胡优 陈昕 周雨迪 周晓俊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348-352,共5页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道临床症状,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显著提升。然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传输型便秘(STC),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便秘这类良性疾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道临床症状,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显著提升。然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传输型便秘(STC),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便秘这类良性疾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手术为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单孔加一腹腔镜系膜层面优先的全结肠切除术治疗STC的病例,并对该术式的可行性、优劣势及个体化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慢传输型便秘 腹腔镜 单孔腹腔镜 达芬奇机器人 全结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2022年度报告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梦伊 刘雁军 +37 位作者 于卫华 刘少壮 王冰 李滢旭 张松海 刘洋 王桂琦 辛贺 丁印鲁 赵象文 梁晓宇 孟凡强 朱孝成 徐东升 尹剑辉 吕金利 王举 李广丽 蔺宏伟 韩建立 吴良平 姜涛 韩加刚 白日星 朱利勇 王兵 吴立胜 龙飞伍 于浩 毛忠琦 王胜良 李朝辉 孙培春 胡三元 朱晒红 李威杰 张鹏 张忠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0-551,共12页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2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2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2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2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22年度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49家中心上传临床数据至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登记有效病例7376例。术前体重指数(BMI)为37.3(21.3,89.3)。女性病人5521例(74.9%),年龄中位数为32(12,70)岁;男性病人1847例(25.1%),年龄中位数为32(11,64)岁。25.6%的病人在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61.0%的病人术前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1.9%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19.9%合并反流性食管炎。胃袖状切除术(SG)占89.02%,胃袖状切除术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G-JJB)占4.00%、胃袖状切除术联合双通道术(SG-TB)占2.34%、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占1.98%、Roux-en-Y胃旁路术(RYGB)占1.89%,胃袖状切除术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或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术(SADI-S/OADS)占0.54%、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占0.04%、胃袖状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DJB)占0.03%、胃袖状切除术联合袢式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LDJB)占0.01%、其他手术方式占0.15%。结论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的搭建为我国减重代谢手术的大数据登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目前数据,尽管手术方式呈现多样性,SG仍是本年度我国多地区减重与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与代谢手术 数据库 年度报告 肥胖
原文传递
单吻合口胃旁路术对于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晓光 毛忠琦 +4 位作者 周晓庆 谢尔凡 吴国强 张敏 李威杰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手术前后英国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UKPDS)的变化,从而客观评估患者术后远期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生风险的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苏州明基医院代谢与减重医学... 目的探讨分析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手术前后英国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UKPDS)的变化,从而客观评估患者术后远期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生风险的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苏州明基医院代谢与减重医学中心接受减重手术的30名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T2DM)组及单纯性肥胖组各15例,使用UKPDS评估手术前后心血管风险因子改变,所有手术病人年龄在18~60岁,均为肥胖症患者(BMI>32.5 kg/m^(2)),手术方式为腹腔镜OAGB,其中术后患者的数据为术后6个月随访数据,使用SPSS 25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冠心病(CHD)及脑卒中(stroke)的风险均有下降(P<0.05),手术后对于患者CHD、致命性冠心病(Fatal CHD)、Stroke以及致命性脑卒中(Fatal Stroke)的发生率有一定改善(两组患者术后P<0.05)。其中单纯性肥胖组手术前后Fatal CHD(0.8±1.2 vs.0.4±0.9,P=0.008)及Fatal Stroke(0.1±0.2 vs.0.05±0.13,P=0.027)下降明显,而糖尿病组中手术前后CHD(8.28±5.28 vs.4.07±2.86,P<0.001)和致命性CHD(3.5±2.79 vs.1.28±1.18,P=0.001)下降更明显。结论OAGB可有效降低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术后远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其中肥胖伴T2DM的患者获益更多,因此对于肥胖伴T2DM的患者更推荐早期行OAGB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代谢外科 单吻合口胃旁路术 英国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 2型糖尿病 肥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