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ER、PR、CerbB-2、P_(53)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卉 刘艳萍 +2 位作者 钱翠娥 谈炎 吴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与ER、PR、CerbB-2、P53表达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2009-01~2009-12177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定这些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超声表现中的肿块大小...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与ER、PR、CerbB-2、P53表达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2009-01~2009-12177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定这些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超声表现中的肿块大小、内部的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边缘的"毛刺征"及血流分级与ER、PR、CerbB-2、P53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77例导管癌中,肿块边缘"毛刺征"和内部血流信号分级0~Ⅰ级与癌细胞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肿块内部的钙化与癌细胞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和血流信号分级Ⅱ~Ⅲ级与癌细胞CerbB-2、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肿块大小与ER、PR、CerbB-2、P53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与ER、PR、CerbB-2、P53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相互结合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4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阳性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鲁常青 李青 +5 位作者 王辉 耿一婷 田波 谢军 谈炎 吴昌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2-494,F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4和转录因子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7-H1、B7-H4和Foxp3在10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B7-H1、B7-H4和Foxp3的表...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4和转录因子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7-H1、B7-H4和Foxp3在10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B7-H1、B7-H4和Foxp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B7-H1、B7-H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71.0%,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1、B7-H4的表达水平和Foxp3+ Treg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37,P<0.05;r=0.456,P<0.05.B7-H1、B7-H4及Foxp3高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B7-H1、B7-H4和Foxp3+ Treg细胞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协同刺激分子 叉状头 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