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miRNA-181b表达特点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向立丽 李曼 +7 位作者 顾伟英 魏江 岑建农 陈子兴 贺白 刘琰 谢晓宝 曹祥山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181b(miR-181b)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特点及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58例初诊AML患者及20例健康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181b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基因组DNA-PCR... 目的 探讨微小RNA-181b(miR-181b)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特点及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58例初诊AML患者及20例健康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181b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基因组DNA-PCR结合测序方法检测158例AML患者核磷蛋白1(NPM1)基因第12号外显子突变和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FLT3-ITD).结果 AML中miR-181b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Z =-2.386,P=0.017),各FAB亚型中M1、M5及M6型miR-181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iR-181b高表达与低血红蛋白、高乳酸脱氢酶及NPMI野生型有关.miR-181b高表达完全缓解率较低(x2 =7.717,P=0.005)、总生存期较短(P<0.05).结论 miR-181b在AML某些亚型中高表达,miR-181b高表达是AML患者不利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急性 miRNA-181b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PM1基因突变 FLT3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轻度认知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苏润萍 董选 《医学综述》 2007年第4期272-274,共3页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疾患也逐年增加,尤其是老年痴呆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其高度的智力致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为了能够对其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从而延缓病情进展,人们在深入研究老年痴呆的基础上开启了对轻度...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疾患也逐年增加,尤其是老年痴呆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其高度的智力致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为了能够对其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从而延缓病情进展,人们在深入研究老年痴呆的基础上开启了对轻度认知损伤的研究。近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采取多种研究手段与技术对轻度认知损伤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干预治疗等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其中一些结论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轻度认知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2A基因-838G/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宇 孙建辉 +2 位作者 罗光华 张国柱 徐敏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9-932,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江苏汉族人群金属硫蛋白2A(Metallothionein2A,MT2A)基因-838G/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87例冠心病患者和226例健康对照者的MT2A基因-838G/C多态性。结果:MT2A基因-838G/C多态性基因... 目的:研究中国江苏汉族人群金属硫蛋白2A(Metallothionein2A,MT2A)基因-838G/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87例冠心病患者和226例健康对照者的MT2A基因-838G/C多态性。结果:MT2A基因-838G/C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MT2A-838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1.4%∶24.6%,P=0.016),C等位基因携带者(GC+CC基因型)患冠心病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562倍(OR=1.562,95%CI:1.099~2.218,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C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冠心病组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非C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结论:MT2A基因-838G/C多态性与中国江苏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生有关联,C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并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金属硫蛋白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WT1+17AA异构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江 顾伟英 +6 位作者 陈子兴 胡绍燕 邱国强 岑建农 贺白 何军 吴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5-1046,共2页
WT1基因定位于11p13,可通过选择性剪接编码4种异构体:WT1A(-17AA/-KTS)、WT1B(+17AA/-KTS)、WT1C(-17AA/+KTS)、WT1D(+17AA/+KTS).许多文献证实80%~90%的急性白血病无论型别均过表达野生型WT1基因,新近研究表明WT1基因调... WT1基因定位于11p13,可通过选择性剪接编码4种异构体:WT1A(-17AA/-KTS)、WT1B(+17AA/-KTS)、WT1C(-17AA/+KTS)、WT1D(+17AA/+KTS).许多文献证实80%~90%的急性白血病无论型别均过表达野生型WT1基因,新近研究表明WT1基因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途径,WT1+17AA异构体在内源性凋亡途径中在线粒体上游某些位点起着抗凋亡作用.了解不同亚型、不同病程阶段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WT1基因及其异构体比例对于AML的发病机制的阐释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构体 表达特点 WT1基因 过表达野生型 凋亡途径 选择性剪接 急性白血病
原文传递
WT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5
作者 贺白 顾伟英 +3 位作者 朱江 罗光华 张磊 赵春英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1期731-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WT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10例乳腺肿瘤及其邻近正常乳腺组织中的WT1基因及内参照GAPDH的表达水平,以WT1N=(WT1拷贝数/GAPDH拷贝数)×10^4计算WT1表达水平,并计...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WT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10例乳腺肿瘤及其邻近正常乳腺组织中的WT1基因及内参照GAPDH的表达水平,以WT1N=(WT1拷贝数/GAPDH拷贝数)×10^4计算WT1表达水平,并计算同一患者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WT1。比值,定义为T/NWT1比值,分析WT1基因表达(T/NWT1)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02例乳腺癌组织中WT1N明显高于其周围邻近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1),而8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与其相应的正常乳腺组织中WT1N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WT1N及其T/NWT1比值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且T/NWT1比值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状态及孕激素受体(PR)状态无相关性。WT1基因表达水平与IL-8基因表达水平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723,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高表达WT1,乳腺癌组织中WT1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疾病进展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肾母细胞瘤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定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