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附属医院教学管理工作现况的探讨
1
作者 李梦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教学管理是大学附属医院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升医院医疗水平知名度中重要的一环。本文结合医院实际,主要探讨某三级公立大学附属医院的教学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以本科生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硕士和博士生实际培养流程,以教学管理为抓手,... 教学管理是大学附属医院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升医院医疗水平知名度中重要的一环。本文结合医院实际,主要探讨某三级公立大学附属医院的教学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以本科生教学为切入点,结合硕士和博士生实际培养流程,以教学管理为抓手,明确其目标和意义,并针对当下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其他公立医院的教学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教学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医院前置审方系统的建立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慧 吴晓婷 +2 位作者 李香莲 马晶晶 包健安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 结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前置审方系统的建立及运行实践,探讨和分析前置审方系统在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医疗机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完善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目的 结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前置审方系统的建立及运行实践,探讨和分析前置审方系统在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医疗机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完善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苏州市独墅湖医院信息系统和审方系统分别调取2021年4~9月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审方系统使用前)以及2022年4~9月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审方系统使用后),比较系统运行前后的处方/医嘱合格率、主要不合理问题类型占比、处方干预成功率;分析评价前置审方系统在规范医生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效果,并对审方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前置审方运行后,显著提高处方合理率,门诊处方合理率由86.92%上升至93.08%;(2)显著降低用法用量问题占比,由46.96%降为15.63%,而适应症、选择不适宜和重复用药问题占比显著增加;(3)显著升高住院病历医嘱合理率,由77.42%上升至83.79%;(4)显著提高处方干预成功率,由20.02%提高至80.48%。结论 前置审方系统可显著提高处方和医嘱合理率,提高干预成功率,实现高效快速审核,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但在审方系统运行当中也展现出一些不足,尚需不断完善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审方系统 事前干预 处方审核 合理用药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便民服务)对护理工作模式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9-22,共4页
针对门诊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研究其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区间内,从本院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共计200例参与本实验中。进行有效组别划分,对照组共涉及100例,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共涉及100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探究... 针对门诊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研究其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区间内,从本院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共计200例参与本实验中。进行有效组别划分,对照组共涉及100例,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共涉及100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探究两组的门诊服务质量有关指标水平,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医院门诊工作质量有关情况,负面情绪改善程度等项目差异性。结果 对两组的门诊服务质量有关指标水平行以探究,观察组的挂号等待所费时间、检查等待所耗时间、缴费等待平均时间、取药等候平均时间等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对两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行以探究,观察组的技术能力、就诊环境、护理服务态度、行为举止、健康教育、门诊管理、护士及导医仪容仪表等评分值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对两组的医院门诊工作质量有关情况行以探究,观察组的患者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错误出现率等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对两组的负面情绪改善程度行以探究,护理前可比性良好(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值、SDS评分值等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针对门诊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纠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患者 优质护理服务 服务质量 护理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晶雪 乔美珍 《中国医药导刊》 2021年第11期869-872,共4页
目的:了解某新建三级综合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的基线情况,分析干预效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考试题库,在基线期对全体员工进行考核,通过多媒体教学、制定学习手册、开展现场培训及应急处置演练等... 目的:了解某新建三级综合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的基线情况,分析干预效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考试题库,在基线期对全体员工进行考核,通过多媒体教学、制定学习手册、开展现场培训及应急处置演练等方式干预,干预后再次考核,统计分析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基线期医师、护理人员、医技人员、行政人员平均得分分别为(82.06±15.29)、(83.03±11.99)、(71.25±17.06)、(64.81±18.80)分,干预后医师、护理人员、医技人员、行政人员平均得分分别为(92.35±5.90)、(90.79±5.99)、(91.41±7.92)、(90±5.88)分,不同类别人员得分与基线期相比均升高,干预后不同类别人员之间比较,医技人员和行政人员得分较低(P<0.001);干预后的各类型知识答题正确率与基线期相比均有提升(P<0.001)。结论:基线期各类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认知不足,应多层面加强干预,线上线下相结合,可促进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及技能水平的提高,提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能力,切实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防控 知识知晓率 效果分析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医院数字化手术室的规划与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叶栋 莫明兴 +1 位作者 刘合超 程思民 《医疗装备》 2020年第9期40-41,共2页
数字化手术室是对手术室中软件、硬件及设备的高度集成,是体现一所新建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研究介绍了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数字化手术室项目的建设背景和目标,重点阐述了数字化手术室的总体架构及要点,总结了规划过程中的经... 数字化手术室是对手术室中软件、硬件及设备的高度集成,是体现一所新建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研究介绍了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数字化手术室项目的建设背景和目标,重点阐述了数字化手术室的总体架构及要点,总结了规划过程中的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同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手术室 规划 经验 手术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6
作者 马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12期76-78,共3页
2018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在深入贯彻最新理论成果中,要切实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确保医院发展改革的正确方向。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及卫生健康战略实施的主要承担者,对医... 2018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在深入贯彻最新理论成果中,要切实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确保医院发展改革的正确方向。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及卫生健康战略实施的主要承担者,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存在党建业务融合程度不高、党建引领举措单一以及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通过加强党委在医院发展中的领导作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党建业务融合程度以及健全考评机制促进整体发展等举措进一步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党的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敏 余翔 +2 位作者 赵卫燕 陈鹏程 曹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5期984-990,共7页
静脉溶栓或动脉机械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常见的再灌注疗法,临床获得高再灌注成功率的同时伴有诸多再灌注后并发症,出血转化(HT)是AIS再灌注治疗后常见而凶险的并发症,显著恶化预后。近年来,神经影像学不断发展,更多的影像技术... 静脉溶栓或动脉机械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常见的再灌注疗法,临床获得高再灌注成功率的同时伴有诸多再灌注后并发症,出血转化(HT)是AIS再灌注治疗后常见而凶险的并发症,显著恶化预后。近年来,神经影像学不断发展,更多的影像技术应用于AIS的临床评估与研究。再灌注后HT因为复杂的发病机制和凶险的临床预后等原因,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对影像学检查的要求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从入院急诊评估、术中动态观察、再灌注后24小时监测、再灌注24小时后管理四个阶段综述不同影像检查技术应用于再灌注后HT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各影像技术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应用重点及优劣势,为AIS再灌注后HT的术前评估、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再灌注 出血转化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脑白质高信号对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杨丽慧 郝永岗 +3 位作者 宋玲华 郭四平 王瑞 董万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后7 d内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早期(发病7 d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脑梗死部位(前、后循环供血区)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案(单抗、双抗)、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MPV、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根据头部MRI影像,按照改良Fazekas分级,将两组患者的WMH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0~1级)和重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2~3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PV和WMH程度与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相关性。结果共1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END组40例,非END组127例,END发生率2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糖尿病、MPV以及WMH负荷程度均高于非END组,而血小板计数低于非END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460、2.549,95%CI值分别为1.066~2.000、1.161~5.595,P值分别为0.018、0.02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MPV水平及重度负荷WMH程度对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均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95%CI:0.615~0.793,P=0.001)、0.616(95%CI:0.516~0.716,P=0.028)。结论MPV水平升高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且MPV的预测价值较重度负荷WMH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脑白质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磁图技术在临床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9
作者 崔宇睫 周亚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71-176,共6页
心磁图是一种记录和分析心脏磁场变化的检测技术,可以反映心脏电生理变化的情况。因其具备高敏感度、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无伤害的特点,心磁图已经成为心脏疾病检测领域的新兴热点。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心磁图在心肌缺血、心律失... 心磁图是一种记录和分析心脏磁场变化的检测技术,可以反映心脏电生理变化的情况。因其具备高敏感度、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无伤害的特点,心磁图已经成为心脏疾病检测领域的新兴热点。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心磁图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室肥厚、心肌炎症及胎心监测等方面的检测准确性高于心电图等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尽管心磁图对各个心脏疾病的诊断标准尚未有明确共识,但是心磁图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就当前心磁图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磁图 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模型联合LSTM神经网络建立药品采购决策预测模型
10
作者 倪萱 陈一辰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为了解某院药品采购决策趋势,建立合适的药品采购决策预测模型,收集2022年6月—2023年3月共计10个月的系统采购数据,建立并评价ARIMA模型联合LSTM神经网络药品采购模型,分析实施基本药物监管1个月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 为了解某院药品采购决策趋势,建立合适的药品采购决策预测模型,收集2022年6月—2023年3月共计10个月的系统采购数据,建立并评价ARIMA模型联合LSTM神经网络药品采购模型,分析实施基本药物监管1个月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项目实施前1个月对比,紧急补货率由1.68%降至1.35%,降幅19.6%;断货率由0.44%降至0.27%,降幅38.6%;日均库存周转率由9.33%升至10.68%,增幅14.47%。说明ARIMA模型联合LSTM神经网络建立药品采购决策模型,可降低药品供应服务成本,减少药品断供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采购决策 ARIMA LSTM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有效性及术后发生SIRS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陆兵 徐宏博 +1 位作者 李鹏 张卫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采取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710例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双镜联合组(368例)采用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 目的探讨采取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710例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双镜联合组(368例)采用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硬镜组(342例)采用半硬性输尿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血尿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一期清石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双镜联合组术后是否出现SIRS分成Non-SIRS组(n=351)与SIRS组(n=17)2个亚组,筛选与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取石术后发生SIRS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双镜联合组一期清石率较硬镜组显著升高(P<0.05);双镜联合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硬镜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双镜联合组术中出血量及血尿持续时间较硬镜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硬镜组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核转录因子(NF)-κB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双镜联合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较硬镜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最大尿流量(Qmax)均较术后1个月明显升高(P<0.05);双镜联合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IPSS评分及Qmax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硬镜组(P<0.05)。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发生SIRS与术前应用免疫抑制剂与因结石发热、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及尿白细胞计数≥544个/L、术中尿液浑浊、脓苔等因素具有一定关系(P<0.05)。患者术前因结石发热、术前尿白细胞计数偏高及术中尿液浑浊、脓苔等均是影响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25,95%CI:1.348~13.246;OR=8.348,95%CI:2.775~25.116;OR=5.270,95 CI%:2.483~11.186,P<0.05)。结论采取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显著,相较于单纯硬镜治疗创伤更小,可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血尿持续时间,改善排尿功能,且不会显著提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发生SIRS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尿白细胞计数偏高、术前因结石发热及术中尿液浑浊、脓苔等,应对患者术前相关症状进行充分治疗后再择期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硬镜 软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结石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副神经节瘤8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静 陆一凡 +6 位作者 杜明占 朱卫东 蔡艳艳 江涛 熊丹婷 俞士杰 干文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8-991,共4页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of urinary bladder,PUB)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8例PUB临床资料,行HE、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平...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 of urinary bladder,PUB)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8例PUB临床资料,行HE、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平均发病年龄54岁。3例表现为高血压、头痛、心悸、阵发性肉眼血尿等典型临床症状,其余5例体检发现膀胱病变。肿瘤细胞大部分呈经典的巢团状排列,核分裂象及坏死罕见,瘤细胞巢周围见支持细胞围绕,肿瘤细胞表达Syn、CgA、CD56,仅1例SDHB表达缺失,支持细胞S-100表达,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均≤2%,7例GAPP评分为0~2分,1例为5分。随访时间19~99个月,1例术后36个月出现局灶复发,均未发现转移。结论 PUB临床罕见,组织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不一致,具有复发及转移风险,GAPP评分系统有助于评估PUB的转移风险,SDHB可作为预测PUB转移风险的常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副神经节瘤 GAPP评分 SD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城市建筑节能减排设计探究——评《城市·建筑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姜丽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4-I0004,共1页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幅加快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建筑的大量建造也引发了环境污染和能耗增加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就显得尤...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幅加快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建筑的大量建造也引发了环境污染和能耗增加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中 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循环利用 环境污染 绿色低碳发展 设计探究 建筑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腺瘤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静 陆一凡 +1 位作者 俞士杰 干文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36-339,345,共5页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17-01—2020-12间诊治的7例细支气管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7例患者...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17-01—2020-12间诊治的7例细支气管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7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60岁,均无明显临床症状。镜下见肿瘤组织主要呈乳头、腺管样生长方式,肿瘤由纤毛柱状细胞、黏液细胞及基底细胞等3种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存在,但均呈双层上皮细胞结构,肿瘤细胞形态温和,无异型性,无核分裂象及肿瘤性坏死。免疫组化显示表面上皮细胞不同程度表达TTF-1、CK7、NapsinA,基底细胞表达p40、p63、CK5/6,Ki-67增殖指数均<5%。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资料,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肺细支气管腺瘤是在纤毛黏液结节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 CMPT)的基础上最新提出的一类良性或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由于发病率低且目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冰冻切片诊断时容易误诊,掌握病理组织学特征对提高病理医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支气管腺瘤 纤毛黏液结节乳头状肿瘤 恶性潜能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m^(6)A RNA甲基化调控因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进 毛德利 +2 位作者 赵鑫 汤权 董晓强 《腹部外科》 2021年第6期467-473,共7页
目的建立肝癌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RNA甲基修饰调控因子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数据库中肝癌病人mRNA表达谱及临床资料相关数据,分析... 目的建立肝癌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RNA甲基修饰调控因子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数据库中肝癌病人mRNA表达谱及临床资料相关数据,分析肝癌中18种m^(6)A调控因子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使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方法筛选预后相关m^(6)A调控因子并利用LASSO算法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18种m^(6)A调控因子中除METTL14外,其余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6)个调控因子(YTHDF2,LRPPRC,YTHDF1,METTL3,KIAA1429,ZC3H13)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发现其与肝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m^(6)A调控因子风险预测模型与肝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用于指导肝癌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嘌呤 肝癌 COX回归分析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测量联合视频软镜引导对国产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影响
16
作者 张园园 侯永恒 +4 位作者 纪秋媛 司伟军 陈万里 李健 杨建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探讨CT测量联合视频软镜引导技术对国产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胸腔镜左侧肺癌根治术患者95例,男42例,女53例,年龄18~64岁,BMI 18.4~30.5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 目的探讨CT测量联合视频软镜引导技术对国产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胸腔镜左侧肺癌根治术患者95例,男42例,女53例,年龄18~64岁,BMI 18.4~30.5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n=48)和联合组(n=47)。传统组采用传统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定位。联合组术前采用螺旋CT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RMB-L)和前后径,根据RMB-L与支气管套囊长度(13 mm)的差值在导管外壁上做一水平线和中垂线,在视频软镜的引导下,水平线与气管隆突平齐,中垂线与气管隆突的中点平齐。记录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准确定位(最佳和可接受位置)的情况和插管时间。记录术中一过性低氧血症、气道高压、气道损伤分级、术后咽喉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传统组比较,联合组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准确定位率明显升高,插管时间明显缩短,一过性低氧血症、气道高压、气道损伤分级和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CT测量联合视频软镜的定位方法优于传统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可提高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准确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视频软镜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1期152-153,共2页
目的舒适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收治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舒适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收治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独立性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环境适应能力评分,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指标,控制病情进展,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预测评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严海荣 严苏 +1 位作者 李锐 史冬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48-1353,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发生迟发性出血风险的预测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行ESD术治疗的296例E...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发生迟发性出血风险的预测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行ESD术治疗的296例EGC(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资料,经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EGC 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其回归系数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分,建立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预测评分系统,且根据评分及迟发性出血发生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根据评分进行危险分层。结果:病灶黏膜下层纤维化(OR=12.163,95%CI:2.735~54.102)、切除标本直径>4 cm(OR=19.091,95%CI:3.726~97.819)、使用抗凝药和/或抗血小板药(OR=5.334,95%CI:1.013~28.088)是EGC 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评分系统:使用抗凝药和/或抗血小板药为1分,病灶黏膜下层纤维化为2分,切除标本直径>4 cm为2分。根据评分和迟发性出血发生率绘制ROC曲线,其AUC值为0.85(95%CI:0.753~0.947,P<0.001),最佳截断值为1.5分,以评分0~1分定义为低危组,评分2~5分定义为高危组,评分为低危组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03%(2/194),评分为高危组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6.67%(17/1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08,P<0.001)。结论:病灶黏膜下层纤维化、切除标本直径大于4 cm、使用抗凝药和/或抗血小板药,这3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能够有效识别EGC 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迟发性出血 预测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产妇母乳喂养管理实践及效果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鹂鸣 李惠芬 +4 位作者 董琴 沈红 徐燕 张婷婷 俞丹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2-946,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标准化医联体模式下母乳喂养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婴儿出生6个月内母乳喂养及纯母乳喂养率。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苏州某医院,对98例产妇采用医联体模式下促进0~6个月纯母乳喂养行为的管理方案,通过制订标准化母... 目的:通过构建标准化医联体模式下母乳喂养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婴儿出生6个月内母乳喂养及纯母乳喂养率。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苏州某医院,对98例产妇采用医联体模式下促进0~6个月纯母乳喂养行为的管理方案,通过制订标准化母乳喂养延续护理服务交接单,结合对医院-社区建立规范培训和监控管理网络,规范医联体对纯母乳喂养行为的管理过程,将其效果与干预前常规干预方式相比较。结果:实施医联体模式下母乳喂养管理方案后,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得分[(7.23±0.77)分vs(6.98±0.76)分]、纯母乳喂养率(51.0%vs 34.3%)、访视满意度[(22.86±3.59)分vs(21.37±2.75)分]及母乳喂养效能[(55.33±4.68)分vs(54.21±2.91)分]都优于实施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母乳喂养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效能感和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产妇 母乳喂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社区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筛查及共病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董婷 李建中 +1 位作者 吴声 乔青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调查苏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及共病状况。方法选取苏州社区60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的人群为CKD筛查对象,收集体检资料,并通过居民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系统获得健康数据,纳入7387例研究对象。结果研究人群中共检出CKD2771例,... 目的调查苏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及共病状况。方法选取苏州社区60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的人群为CKD筛查对象,收集体检资料,并通过居民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系统获得健康数据,纳入7387例研究对象。结果研究人群中共检出CKD2771例,检出率为37.5%,知晓率为13.9%。其中CKD1~2期患者2521例,占91.0%;低中危CKD患者2222例,占80.2%。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和脑卒中人群的CKD检出率高于无上述疾病组人群(均P<0.05)。老年人随着共病数的增多,CKD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2)=74.658.P<0.001)。检出的2771例CKD中,33.6%合并有1种共病,23.4%合并有2种共病,19.8%合并有3种或以上共病。将CKD患者根据eGFR水平分组,在eGFR下降组中,合并有3种或以上共病的CKD患者占34.0%.高于eGFR正常组(18.4%)(χ^(2)=35.04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龄、高血压和3种或以上共病是CKD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无共病老年人相比,具有3种或以上共病数的人CKD患病风险增加1.58倍(95%CI:1.30~1.91.P<0.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群CKD检出率高,知晓率低,筛查可发现大量早期、低中危CKD患者。共病普遍存在于老年CKD患者中,肾功能越差,共病数越多。有必要对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和3种或以上共病的老年人进行早期CKD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共病:患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