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大青叶、黄柏、龙胆草对小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中辉 魏跃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5期288-289,291,共3页
目的:明确大青叶、黄柏、龙胆草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组织的影响。方法:利用1%FITC(丙酮:DBP 1:1)诱发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将小鼠按给药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大青叶组、黄柏组、龙胆草组,通过测... 目的:明确大青叶、黄柏、龙胆草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组织的影响。方法:利用1%FITC(丙酮:DBP 1:1)诱发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将小鼠按给药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大青叶组、黄柏组、龙胆草组,通过测量耳厚度差和观察耳朵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大青叶组、黄柏组、龙胆草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耳厚度差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且它们的耳朵皮肤的炎症反应抑制明显。结论:大青叶、黄柏、龙胆草在抑制急性接触性皮炎的炎症反应方面具有与糖皮质激素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 黄柏 龙胆草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洗剂联合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中辉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4期37-37,共1页
目的:观察三黄洗剂联合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78例脓疱疮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外擦三黄洗剂、2%莫匹罗星软膏2次,d;对照组30例,外擦2%莫匹罗星软膏2次/d。两组疗程均为7... 目的:观察三黄洗剂联合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78例脓疱疮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外擦三黄洗剂、2%莫匹罗星软膏2次,d;对照组30例,外擦2%莫匹罗星软膏2次/d。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三黄洗剂联合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脓疱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洗剂 莫匹罗星 脓疱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中辉 余珊珊 +1 位作者 张伟 钱伯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患者,女,53岁。进行性面部麻痹5年,双唇肿胀1年。查体:右侧轻度面瘫、皱襞舌。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由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组成的结核样肉芽肿,伴有血管增生。诊断: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关键词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中辉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0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FN-γ、TNF-α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1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 目的探究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1%吡美莫司乳膏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FN-γ、TNF-α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1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1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1%吡美莫司治疗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总积分和血清IFN-γ、TNF-α和IL-4水平。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30);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和血清IFN-γ、TNF-α和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时,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与1%吡美莫司的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吡美莫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吡美莫司 激素依赖性皮炎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服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中辉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3期176-176,152,共2页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面部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面部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对两组患者面部痤疮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服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临床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服中药 红蓝光治疗 其所长面部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