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1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慢性肾脏病贫血状况的单中心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晔 马春园 徐燕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2期2119-2124,共6页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的患病率及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改善肾性贫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05例CKD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依据估算的肾小球滤...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的患病率及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改善肾性贫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05例CKD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依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分组,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CKD患者贫血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分析此类患者发生贫血的高危因素。结果共计305例患者纳入此项研究,年龄平均(67.05±13.05)岁。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患者血红蛋白(Hb)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总检出率为72.46%,其中主要为轻度(51.13%)及中度(45.25%)贫血;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为主(62.44%)。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患者的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7.11,P<0.05)。直线回归得出Hb与eGFR之间的关系式为:Hb(g/L)=77.6+0.85×eGFR(mL/min/1.73 m^(2))。随着CKD的进展,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B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PTH)、磷(P)呈升高趋势,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白蛋白(ALb)及钙(Ca)、甘油三酯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BMI、eGFR、Ca、Alb、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于非贫血组,而BUN、Scr、B⁃2微球蛋白、P、PTH、红细胞生成素(EPO)均低于非贫血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eGFR、Ca、P、白蛋白、甘油三酯为CKD患者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eGFR、低白蛋白血症是CKD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3、2.48,P<0.05)。结论CKD患者常并发贫血,且随着肾功能进展,贫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贫血 横断面研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种类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张肖 蔡辉 钮丽萍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2年第3期31-37,81,共8页
目的:分析2019-2020年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常见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2系统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120例中段尿细菌培... 目的:分析2019-2020年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常见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2系统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120例中段尿细菌培养标本中共检出1893株病原菌,阳性率为30.9%。女性阳性1116例,阳性率为58.9%;男性阳性777例,阳性率为41.1%。革兰阴性菌中,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革兰阳性菌中,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排列前5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7.8%),肺炎克雷伯菌(11.9%),粪肠球菌(8.3%),奇异变形杆菌(5.9%),屎肠球菌(5.0%)。中段尿培养阳性病原菌的科室分布中,排名前三的科室为:泌尿外科、肾内科、ICU。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为46.1%、46.2%;产ESBLs菌株对头胞菌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菌株有:5株大肠埃希菌和57株肺炎克雷伯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较为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最高,为91.8%。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高度敏感,敏感率为99.0%~100.0%.结论:尿液标本的病原菌多种多样,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为泌尿系感染主要致病菌,并且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所以定期分析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段尿培养 尿路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9年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抗肿瘤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晓波 张利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176-179,共4页
目的分析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使用抗肿瘤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后发生ADR的资料,分析ADR所涉及器官、患者年龄性... 目的分析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使用抗肿瘤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后发生ADR的资料,分析ADR所涉及器官、患者年龄性别、给药方式、药物种类等临床数据。结果 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后发生ADR的病例有250例,其中年龄在60~69岁最多,50~59岁和70岁以上年龄段次之;在所有ADR发生情况中,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在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和注射引起ADR比例最高;药物种类中,以铂类、植物来源类和抗代谢类药物ADR发生率最高,药物中以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紫杉醇引起的ADR例数最多。结论抗肿瘤药物引起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密切关联,并且涉及多个组织、器官与系统。临床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用药情况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从而优化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铂类 抗代谢类
原文传递
2023年苏州市姑苏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洪远 冯海霞 张旭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姑苏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对苏州市姑苏区60家幼儿园的学生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学生视力情况由家长根据春季学期幼儿园“六一”阳光体检的反馈结果填写,了解... 目的了解苏州市姑苏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对苏州市姑苏区60家幼儿园的学生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学生视力情况由家长根据春季学期幼儿园“六一”阳光体检的反馈结果填写,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有效问卷10406份,屈光不正1146例,屈光不正检出率为11.0%。其中女生检出率11.5%,男生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班、中班、大班检出率分别为9.5%、11.6%、11.8%,屈光不正检出率随着年级增长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发生的风险增加;母亲孕期被动吸烟的儿童屈光不正发生风险是未被动吸烟的1.191(95%CI:1.023~1.382)倍;剖腹产的儿童屈光不正发生风险是顺产的1.196(95%CI:1.054~1.357)倍;早产的儿童屈光不正发生风险是正常足月产的1.371(95%CI:1.046~1.773)倍。此外,看电视的距离是否达到屏幕对角线的5倍、室外活动时间少、在弱光环境下看书或写字的频率、熬夜的频率、父亲文化程度和母亲视力,均是儿童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共同配合,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干预,积极防控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屈光不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价格体系的精细化管理
5
作者 沈幸莉 《商界(评论)》 2025年第2期0182-0184,共3页
原文传递
三级综合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桂英 倪晓艳 +2 位作者 方国兰 陈建 钮小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4期189-192,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三级综合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98例,分析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结果98... 目的分析三级综合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98例,分析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结果98例患者的临床标本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10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39株(35.78%)、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30株(27.52%)、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14株(12.84%)、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2株(1.84%);革兰阳性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4株(22.02%)。109株多重耐药菌科室分布以ICU为主(59株,占54.13%),其次为神经外科(18株,占16.51%);109株多重耐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64株(58.71%),其次是尿液16株(14.68%)。2020—2021年CRAB占比较2018—2019年有所下降,而CRKP占比较2018—2019年有所上升(P<0.05或P<0.01);2020—2021年与2018—2019年MRSA、CRPA、CREc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对替加环素敏感性低;CRAB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高达90.00%,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及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高达90.00%;CRPA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相对敏感性高(均>75%);CREc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庆大霉素及呋喃妥因均敏感;MRSA对克林霉素及红霉素耐药率均较高(>70%),对利福平、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结论医院感染常见多重耐药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科室以ICU及神经外科多见,感染部位以肺部多见,近2年CRKP较前有明显上升趋势,而CRAB呈逐步下降趋势,应加强医院感染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预防多重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住院收费及结算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
7
作者 周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7期0176-0179,共4页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医疗费用的持续上涨,加强医院住院收费及结算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医院收费及结算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管理的对策与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优化收费程序、加强信息...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医疗费用的持续上涨,加强医院住院收费及结算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医院收费及结算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管理的对策与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优化收费程序、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和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住院收费及结算管理水平,规范医疗费用支出,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住院收费 结算管理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规培生反馈的教学管理优化措施研究
8
作者 严嘉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规培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培训的水平对医疗服务质量及病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各级医院对规培生的关注越来越多,如何优化教学管理,增强培训效果,是各级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医院规培生反馈教学管理... 规培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培训的水平对医疗服务质量及病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各级医院对规培生的关注越来越多,如何优化教学管理,增强培训效果,是各级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医院规培生反馈教学管理的优化对策研究,既可以准确地把握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又可以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从而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和整体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医院规培生反馈的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规培生 反馈 教学管理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牙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及其与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朱鹏 顾永春 +1 位作者 吴易涵 徐小明 《口腔医学》 2025年第1期58-63,74,共7页
目的通过CBCT揭示下颌前牙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及其与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关系。方法采集200例患者的CBCT图像数据,观察下颌前牙根管系统的形态(按Vertucci分类进行记录)并测量牙根长度及牙颈部唇舌径;观测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发... 目的通过CBCT揭示下颌前牙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及其与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关系。方法采集200例患者的CBCT图像数据,观察下颌前牙根管系统的形态(按Vertucci分类进行记录)并测量牙根长度及牙颈部唇舌径;观测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发生情况。计算左/右侧下颌前牙双根管和三根型下颌第一磨牙的共同发生率,以及双侧同牙位同时出现双根管或远舌根的共同发生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下颌前牙双根管与三根型下颌第一磨牙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并分析双侧相关性。结果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双根管的发生率分别为10.4%、18.6%和6.5%;双侧同牙位双根管共同发生率分别为5.7%、11.1%和3.0%,双侧相关系数rho分别为0.487、0.505和0.440(P<0.01);双根管的发生率未见性别及双侧差异(P>0.05)。三根型下颌第一磨牙发生率为24.6%,未发现性别差异(P>0.05),右侧发生率(29.0%)显著高于左侧(20.3%)(P<0.05);双侧共同发生率17.4%,并呈中度相关(rho=0.666,P<0.01)。同侧共同出现三根型下颌第一磨牙与前牙双根管的发生率仅为2.6%~7.6%,相关性分析提示两者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下颌前牙中,侧切牙的双根管发生率最高。三根型下颌第一磨牙与下颌前牙双根管的发生没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牙 三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 根管系统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LA和ApoE基因多态性差异分析
10
作者 吴继华 石磊 +2 位作者 张肖 徐震 王铮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的关系。方法2021年4月~2024年4月我院诊治的79例CHB患者和100例慢性HBV携带者,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外周血HLA基因多态性,采用PCR法检测ApoE基因多重等...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的关系。方法2021年4月~2024年4月我院诊治的79例CHB患者和100例慢性HBV携带者,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外周血HLA基因多态性,采用PCR法检测ApoE基因多重等位基因,根据文献进行基因分型。结果CHB患者HLA-DQA1*0102和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3.9%和5.7%,显著低于HBV携带者的25.0%和14.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LA-DQA1*0501、HLA-DQB1*0301、HLA-DRB1*03和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3%、31.7%、9.5%和15.8%,均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12.5%、20.5%、4.0%和7.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HB患者ApoE基因ε2/3基因型和ε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2%和8.2%,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5.0%和3.0%,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HB发病可能与HLA和ApoE基因多态性有关,携带HLA-DQA1*0102和HLA-DRB1*15等位基因可能对CHB的发生起抵制作用,而携带HLA-DQA1*0501、HLA-DQB1*0301、HLA-DRB1*03和HLA-DRB1*07等位基因或ApoEε2等位基因可能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人类白细胞抗原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合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及比浊仪直接鉴定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应用
11
作者 张肖 蔡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联合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及比浊仪直接鉴定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3年1-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血培养仪报警时间<48 h、单一病原菌感染的无菌体液阳性标...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联合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及比浊仪直接鉴定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3年1-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血培养仪报警时间<48 h、单一病原菌感染的无菌体液阳性标本(血液、胸腹水、胆汁、脑脊液)共284份。所有标本均通过比浊仪进行菌液浓度检测,利用MALDI-TOF MS技术,根据病原菌浓度对应的分值快速评估鉴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使用MALDI-TOF MS进行菌种鉴定时,各菌种可信结果的最低菌液浓度如下:大肠埃希菌3.0 mcf(1 mcf=3×10^(8) CFU/mL),肺炎克雷伯菌2.0 mcf,金黄色葡萄球菌3.0 mcf,粪肠球菌3.5 mcf,念珠菌3.5 mcf。VITEK 2 鉴定、常规MALDI-TOF MS 鉴定与MALDI-TOF MS直接鉴定进行对比:常规MALDI-TOF MS鉴定与VITEK 鉴定结果一致的有282份;MALDI-TOF MS直接鉴定>1.7的有272份,灵敏度为95.8% (272/284)。三种鉴定法得到的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P=0.55)。结论 MALDI-TOF MS技术联合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法及比浊仪直接鉴定无菌体液病原菌,是病原菌鉴定的可靠创新技术,优点为快速准确,为临床尽快提供病原学的检出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浊法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快速鉴定 无菌体液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陈芬芬 宋霞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宣教、症状控制、护理舒适度、人文服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优质护理能够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护理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冠心病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护理质量 自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及穿刺点感染的影响
13
作者 杨斌姣 沈方 张欢茜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管内膜增生及穿刺点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4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单扣眼穿刺组(30例)和多... 目的探讨多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管内膜增生及穿刺点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4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单扣眼穿刺组(30例)和多扣眼穿刺组(30例)。分别在扣眼穿刺前及扣眼穿刺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非透析日测量患者AVF穿刺区域的血管内膜增生厚度、血流量、动脉阻力指数,并统计扣眼穿刺点感染情况。结果穿刺方法使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多扣眼穿刺组的AVF血管内膜增生厚度均低于单扣眼穿刺组(t=3.246、5.585、6.055,P=0.002、<0.001、<0.001),AVF血流量均高于单扣眼穿刺组(t=2.697、4.551、7.504,P=0.009、<0.001、<0.001),AVF动脉阻力指数低于单扣眼穿刺组(t=3.254、4.779、5.336,P=0.001、<0.001、<0.001)。2组患者的AVF血管内膜增生厚度、动脉阻力指数均随时间变化而增加趋势(F_(时间)=70.030、74.750,均P时间<0.001),AVF血流量则随时间变化而降低趋势(F_(时间)=42.610,P时间<0.001)。2组的AVF血管内膜增生厚度、血流量及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均与穿刺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_(交互)=16.740、6.640、14.070,均P_(交互)<0.001)。多扣眼穿刺组的穿刺点感染发生率低于单扣眼穿刺组(χ^(2)=4.812,P=0.028)。结论对AVF使用扣眼穿刺技术时,多扣眼穿刺能减轻血管内膜增生、降低穿刺点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扣眼穿刺法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管内膜 增生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应用叙事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金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98-201,共4页
探析冠心病(CHD)患者应用叙事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次在医院老年医学科病历系统调取患者信息,总例数80,时间跨度两年,自2022.1至2024.1,抽签方式分组,一组平均40例,对照组:常规老年疾病护理,叙事组:运用叙事护... 探析冠心病(CHD)患者应用叙事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次在医院老年医学科病历系统调取患者信息,总例数80,时间跨度两年,自2022.1至2024.1,抽签方式分组,一组平均40例,对照组:常规老年疾病护理,叙事组:运用叙事护理干预,比较组间情绪、病症、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叙事组患者干预后情绪分更低,P<0.05;干预前心率、症状参数比较P>0.05,干预后叙事组心率指标下降,CHD症状单日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叙事护理干预后组内患者依从性问卷中各项分数升高,P<0.01;叙事组干预后患者自评SAQ量表(躯体受限、心绞痛稳定/发作)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CHD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可以强化其治疗依从性,可辅助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心率、心绞痛等临床指标,进一步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叙事护理 治疗依从性 临床指标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强化心理护理治疗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15
作者 沈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00-203,共4页
观察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强化心理护理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的104例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强化心理护理治疗。观... 观察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强化心理护理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的104例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强化心理护理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强化心理护理治疗,能够保障患者的氧气供应,改善其机体血气循环状态,促进其肺功能的恢复。同时,可以加快患者的机体炎症消退,调节其心理状态,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Ⅰ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强化心理护理 肺功能 血气分析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研究
16
作者 仲亚君 张晓燕 周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10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分娩的122例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新生儿的结局情况以及胎盘是否出现病变,将其分为结局...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10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分娩的122例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新生儿的结局情况以及胎盘是否出现病变,将其分为结局不良组(n=68)和结局良好组(n=54)。比较两组子宫动脉(UtA)、胎儿脐动脉(UmA)以及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动脉及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新生儿不良结局、胎盘病变的相关性。结果:结局不良组的UtA及Um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高于结局良好组,而M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低于结局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UtA、UmA、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均为新生儿不良结局/胎盘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新生儿不良结局、胎盘病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子痫前期 子宫动脉 胎儿 血流动力学参数 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17
作者 张缘 李亚琴 沈晓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盆底肌康复训练(PFMT)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对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产后PFD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产后PFD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盆底肌康复训练(PFMT)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对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产后PFD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产后PF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80例,接受PFMT)与联合组(80例,接受PFMT+生物反馈电刺激)。两组患者均治疗5周,并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盆腔器官脱垂(POP)分度、盆底功能恢复[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分]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单一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OP分度均改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FDI-20、PFIQ-7、ICI-Q-SF评分及SUI发生率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一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OP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PFD患者采用PFMT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增强盆底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SUI、POP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康复训练 生物反馈电刺激 Ⅰ类肌纤维 Ⅱ类肌纤维 盆底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8
作者 徐雅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03-206,共4页
探讨分析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到2024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双色小球法进行平均分组,均5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 探讨分析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到2024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双色小球法进行平均分组,均5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结论 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对患儿采取规范性、步骤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优化对患儿护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工作的成效。尤其是可以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安抚,获取其对护理和治疗的配合,防止其能够切实保障避免其出现相关不良反应,保障输液治疗的有序进行。并且,能够避免患儿出现风险事件,获取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避免出现纠纷以及投诉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不良反应 风险事件 家长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围手术期饮食护理的循证实践
19
作者 姚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67-171,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循证实践,探讨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下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饮食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使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方法 本研究运用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依据初步收... 本研究旨在通过循证实践,探讨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下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饮食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使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方法 本研究运用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依据初步收集的最佳证据来制定审查指标,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进行了初步的基线审查。通过分析所遇到的障碍,制定了最优的临床决策并在实际临床环境中加以应用。随后进行了两轮临床审查。在这三个阶段中——证据应用之前(87例病例)、开展第一轮审查(62例病例)、第二轮审查(55例病例)。对医护人员各指标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各项症状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应用相关证据之后,医疗工作者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反映在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限制时间上,明显地缩短。另外,患者感到口渴和饥饿的频率也显著减少,这一变化在统计学上具实际意义(P<0.001)。但是对于呛咳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应用证据前后并未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在执行的13个指标中,执行率从之前的0%至88.79%提高到了82.27%至100%。除去第2和第13个指标外,其余11个指标的执行率都有显著提升,这种提升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01)。结论 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营养状况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循证实践,有利于减少患者在围手术期中的空腹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让患者尽快恢复,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患者围手术期 饮食护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伴脱水的效果
20
作者 徐志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究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伴脱水的效果。方法:自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伴脱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设置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增加健胃消食口服液治... 目的:探究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伴脱水的效果。方法:自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伴脱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设置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增加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化不良性腹泻伴脱水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缓解时间和免疫水平,利于患者快速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消食口服液 消化不良性腹泻 脱水 免疫指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