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成长中的生命赋能——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融悦课程体系下的全人教育
1
作者 张彤 蔡祎洲 《江苏教育》 2020年第26期59-61,共3页
学校课程是师生成长的最佳路径,迭代更新中的学校课程需要从培养人的本质出发,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以“博融天下,慧悦人生”为使命,融合各科,融合中西,让学校教育在融合中为师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关键词 融合课程 全人教育 幸福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E”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地理+艺术”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究——以“黄土高原”为例
2
作者 冀峰 《地理教育》 2025年第2期24-31,共8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从课程理念层面高度明确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人才的育人目标,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及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活化地理课程内容、实现...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从课程理念层面高度明确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人才的育人目标,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及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活化地理课程内容、实现跨学科素养联动、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本文基于“5E”教学模式特点,以人教版“黄土高原”教学内容为例,以晋陕民歌艺术体验建构问题情境,探讨初中“地理+艺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实践路径建构,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以期为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教学实践模式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5E”教学模式 黄土高原 地理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绘本激发英语课堂教学活力探讨
3
作者 刘悯 《成才之路》 2025年第7期69-72,共4页
英语绘本图文并茂,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绘本中的插图,推测文字大意,进而展开阅读实践。这不仅有利于丰富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师应精选绘本,拓展绘本,巧用游戏,深... 英语绘本图文并茂,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绘本中的插图,推测文字大意,进而展开阅读实践。这不仅有利于丰富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师应精选绘本,拓展绘本,巧用游戏,深入挖掘绘本的价值,注重情感培养,迁移知识经验,持续跟踪反馈,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激发英语课堂教学活力,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提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绘本 英语课堂 阅读教学 教学活力 创新思维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终为始,延展生命的宽度--初中生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
4
作者 宋春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第3期32-34,共3页
【活动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指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教育者要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等... 【活动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指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教育者要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等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当在人际交往、学业发展等方面遇到挫折和挑战时,有些学生会变得彷徨消极,对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产生怀疑。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课正是在此背景下设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命价值 生命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方特色的跨学科研学旅行探究问题的设计与思考——以苏州古典园林留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冀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0年第6期92-93,共2页
一、背景分析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颁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8年1月,公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理论要求。研学旅行是一门伴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活... 一、背景分析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颁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8年1月,公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理论要求。研学旅行是一门伴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旅行的落地开展,突出强调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集体外出体验活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体验活动 知识视野 苏州古典园林 学校与社会 探究问题 新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培育审美 创新促进教学
6
作者 蒋佳颖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第8期110-111,共2页
音乐教学可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带来良好的课堂体验,同时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应互为主体,以有效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而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也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科技 审美 创新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地理知识在苏州中考试题中的学科交叉融合体现
7
作者 冀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8年第4期43-44,共2页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学生通过运用多学科知识探究性地解决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地理知识 学科交叉 融合体 试题 中考 苏州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教学法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8
作者 宋肖依 《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8期26-28,共3页
PBL课堂立足于与学生相关联的真实场景,提炼出具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进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文章基于PBL和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融合理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江苏苏州科技... PBL课堂立足于与学生相关联的真实场景,提炼出具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进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文章基于PBL和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融合理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江苏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的"城市水侦探"校本课程为例,该校本课程融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教育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校本课程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大概念统摄下的初中地理、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以“黄河泥沙的‘功过’”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冀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0,共5页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大概念统领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基于学科特点和学情等因素,顺应课程改革背景的新型教学策略。本文以“黄河泥沙的‘功过’”为...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大概念统领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基于学科特点和学情等因素,顺应课程改革背景的新型教学策略。本文以“黄河泥沙的‘功过’”为例,以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为核心目标,基于主题式教学理论,以地理课程为主干,融合历史学科知识,带领学生立足要素的时空尺度,感受泥沙对黄河中下游的影响,并由此提出大概念统摄下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路径和教学策略,即学科知识主题化、主题目标引领化、主题情境融合化、问题活动进阶化、活动成果外显化、知识技能迁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大概念 跨学科主题教学 初中地理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作答行为的混合项目反应树模型研究
10
作者 黄庆 王倩 +1 位作者 闻家君 涂冬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8,共10页
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通常假设被试会全力以赴完成所有测验项目.但在动机、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被试在测验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异常反应行为.加速作答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广泛存在于各类测验中.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处理含有异常... 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通常假设被试会全力以赴完成所有测验项目.但在动机、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被试在测验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异常反应行为.加速作答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反应,广泛存在于各类测验中.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处理含有异常反应的加速作答数据以及提升对被试能力估计的精度,该文在项目反应树(item response trees,IRTrees)模型框架下,首次尝试对2种常见的加速作答行为(即随机猜测和表现下降)进行混合建模,开发了一个考虑加速作答的混合项目反应树模型(mixture IRTree model).研究结果表明:混合IRTree模型在各种实验条件下均有良好的参数返真性;同时实证数据分析发现:混合IRTree模型比传统IRT模型能更好地拟合真实数据,且更能反映被试真实的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树模型 混合模型 加速作答 随机猜测 表现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小衔接视域下小学数学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仇燕萍 《江苏教育》 2024年第33期51-53,共3页
数学游戏既是学习内容的载体,也是幼小衔接阶段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数学为核心,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立足教材,设计与实施丰富的、适宜的、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助力学生愉快... 数学游戏既是学习内容的载体,也是幼小衔接阶段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数学为核心,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立足教材,设计与实施丰富的、适宜的、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助力学生愉快地开启数学学习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游戏 核心素养 幼小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学段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实践探索——以课标实例“数学连环画”的课堂实际转化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仇燕萍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4年第5期41-44,共4页
“数学连环画”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中提供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实例。在分析跨学科主题活动的价值和解读“数学连环画”主题活动实例的基础上,教师展开了教学实践。通过把握实施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学情、设计跨学科主... “数学连环画”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附录中提供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实例。在分析跨学科主题活动的价值和解读“数学连环画”主题活动实例的基础上,教师展开了教学实践。通过把握实施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学情、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选择跨学科主题活动学习方式,探索第一学段实施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与实践 跨学科主题活动 数学连环画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的挑战与应对
13
作者 徐娟 《中国经贸》 2024年第35期256-257,共2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控制在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精准度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是,当前企业内部控制面临信息数据安全风险增加、内部控制流程复杂化、人员技能短缺及内控体系滞后于业务发展的挑战。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内控体系 大数据时代 内部控制流程 技能短缺 挑战与应对 管理效率 精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学段儿童诗“语言习得”教学探寻
14
作者 裴小静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12期6-7,共2页
第一学段是小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童诗是第一学段教材中出现的重要内容,共有60多首,是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要求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 第一学段是小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童诗是第一学段教材中出现的重要内容,共有60多首,是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要求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儿童诗在多元化表达中所提供的鲜活的语言素材,引导学生在诵读、玩味、赏析、仿写等学习实践活动中,体会、感悟、内化相应的语言表达,达成语言习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学段 学习实践活动 儿童诗 仿写 习得语言 展开想象 语言习得 重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三点”:小学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以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为例
15
作者 裴小静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47期29-30,共2页
《书戴嵩画牛》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为北宋文学家苏轼为戴嵩《斗牛图》所作的一篇题跋。短文通过一位牧童基于劳作经验对蜀中杜处士极为珍爱的戴嵩名画《斗牛图》提出疑问,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书戴嵩画牛》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为北宋文学家苏轼为戴嵩《斗牛图》所作的一篇题跋。短文通过一位牧童基于劳作经验对蜀中杜处士极为珍爱的戴嵩名画《斗牛图》提出疑问,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哲理性和思辨性。在课堂呈现的时候,笔者将其置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下展开,尝试在语言积累、人物品读、质疑探究三个板块中,展开思辨性阅读,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积累 质疑探究 思辨能力 课堂呈现 文言文 思辨性 六年级 阅读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敬青山守护者——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创新教学设计
16
作者 单栌平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7期139-140,共2页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热爱土地,保护环境”,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青山不老》选自梁衡的《没有新闻的角落》,它经历了从新闻稿改编为课文的过程,《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承担着“运...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热爱土地,保护环境”,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青山不老》选自梁衡的《没有新闻的角落》,它经历了从新闻稿改编为课文的过程,《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承担着“运用方法”的任务,是学生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提到: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的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由此,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强化学生获取关键信息,表达主要观点的关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实践活动 统编教材 略读课文 梁衡 交际情境 人文主题 交流对象 创新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美·悟美·创美:数学学科美育的实践理路——以“黄金分割”为例
17
作者 万洁 黄贤明 《理科考试研究》 2024年第20期13-15,共3页
数学学科具有独特的美育价值,是践行跨学科美育实践的重要路径.以“黄金分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提炼出以“赏美、悟美、创美”为核心的数学学科美育实践理路,促进了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实现了“以美育浸润学生”的教育愿景.
关键词 数学学科美育 数学美 黄金分割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课堂”建设路径
18
作者 刘家君 《小学科学》 2024年第21期25-27,共3页
“智慧课堂”集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社交、通信等信息技术,可实现教师、学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教师可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利用计算机营造一个交互式教学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注释、编辑,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和质... “智慧课堂”集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社交、通信等信息技术,可实现教师、学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教师可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利用计算机营造一个交互式教学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注释、编辑,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围绕“教育信息化+科学课程教学”模式,概述了人工智能时代小学科学“智慧课堂”的创建路径,以期整合学习平台、数据分析、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联动课内与课外,重塑小学科学教育生态。通过在线评测、资源共享、虚拟场景、学辅交互等方式,提升科学课程教育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智慧课堂”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环境下的实验教学创新
19
作者 曹月元 《小学科学》 2024年第19期55-57,共3页
随着新课标的发布,小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成为当下小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小学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教学效率与效果。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另... 随着新课标的发布,小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成为当下小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小学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教学效率与效果。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一些枯燥、复杂的科学实验过程,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出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信息化在科学课堂的运用,符合新时期互联网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要求,本文将就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展开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信息化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中人投射测试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陶新华 宋春晓 《江苏教育》 2020年第56期26-28,共3页
疫情过后,从松散的居家学习状态回归到紧张的学校生活,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压力倍增,出现焦虑、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等困扰。雨中人投射测试作为心理投射测试的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压力情境中的压力... 疫情过后,从松散的居家学习状态回归到紧张的学校生活,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压力倍增,出现焦虑、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等困扰。雨中人投射测试作为心理投射测试的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压力情境中的压力应对模式并做出调整,尽快从压力的漩涡中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表达 雨中人投射测试 中小学 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