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基于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林 姚桦 胡瑛礁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23-128,共6页
音乐学专业学生应具有"应聘工作能力"与"胜任工作能力"两类就业能力。通过对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及问题剖析,提出提升音乐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具体措施,进而有助于提高该专业毕业生... 音乐学专业学生应具有"应聘工作能力"与"胜任工作能力"两类就业能力。通过对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及问题剖析,提出提升音乐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具体措施,进而有助于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专业 毕业生 就业能力 高质量就业 提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音乐文化进社区实践研究——以苏州学府社区为例
2
作者 陈津汉 周宇宸 《艺术家》 2024年第11期65-67,共3页
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产物,不仅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情感,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社区中宣传推广红色音乐文化,能够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效激发居民的爱国情怀。本文将以苏州学府社区为例,深入探讨红色音乐文... 红色音乐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产物,不仅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情感,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社区中宣传推广红色音乐文化,能够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效激发居民的爱国情怀。本文将以苏州学府社区为例,深入探讨红色音乐文化进社区的具体实践及其成效。社区是居民集中生活的地方,大家通常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社会关系和认知,这为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文化 社区文化建设 爱国情怀 社区实践 宣传推广 便利条件 伟大精神 进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人类学视域下苏州民歌文化特征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菁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苏州民歌的起源、形成乃至音乐文本的创作皆与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或者以经济基础构建的社会文化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较强的互文性渗融关系。基于音乐人类学理论解读苏州文化与民歌艺术的互文性以及构成元素的符号性发现,苏州... 苏州民歌的起源、形成乃至音乐文本的创作皆与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或者以经济基础构建的社会文化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较强的互文性渗融关系。基于音乐人类学理论解读苏州文化与民歌艺术的互文性以及构成元素的符号性发现,苏州民歌的创作元素以地域文化为基调,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性意象。在苏州民歌面临传承危机之际,只有从“本体”入手,以人民性与地域性为内核谋求艺术的再造,才能使苏州民歌在新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民歌 互文性 音乐人类学 符号性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音乐教育的延伸与衔接——评王爱国《苏州城区社会音乐教育》
4
作者 赵赟韵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2期119-120,共2页
本文以介绍和解读了王爱国副教授《苏州城区社会音乐教育》的论述内容及观点,提出社会音乐教育对高等音乐教育的延伸与衔接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高等音乐教育 社会音乐教育 延伸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江南丝竹音乐传承与创新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龚瑛 《艺术评鉴》 2021年第19期55-57,共3页
江南丝竹是江浙一带具有代表性的器乐合奏形式,其"轻、小、细、雅"的音乐风格和"即兴"性的演奏手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苏州地区是江南丝竹发源、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本文以苏州地区的江南丝竹音... 江南丝竹是江浙一带具有代表性的器乐合奏形式,其"轻、小、细、雅"的音乐风格和"即兴"性的演奏手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苏州地区是江南丝竹发源、形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本文以苏州地区的江南丝竹音乐为研究对象,就其音乐传承与创新实践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江南丝竹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江南丝竹音乐的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区 江南丝竹音乐 音乐传承 音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乐元素对西方作曲家艺术创作的影响探究——以克莱斯勒《中国花鼓》为例
6
作者 周宇宸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期64-66,共3页
自“中国音乐风格”这一名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后,便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大量的中国艺术元素呈现在西方作曲家的视野中,使他们对于音乐的创作、音乐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们通过中国的音乐风格,发展出了自己创作之路上的全... 自“中国音乐风格”这一名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后,便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大量的中国艺术元素呈现在西方作曲家的视野中,使他们对于音乐的创作、音乐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们通过中国的音乐风格,发展出了自己创作之路上的全新篇章,“例如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在他的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中采用了《中国之笛》中的唐诗作为素材。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自己的作品《图兰朵》中,将中国故事作为自己音乐的题材。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作品《胡桃夹子》中选用中国元素创作了《茶-中国舞曲》”(1)。这些作品足以说明中国音乐风格已经融入西方作曲家的写作中,并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思路。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及西方作曲家眼中的中国元素入手,以克莱斯勒《中国花鼓》作为范例进行相应研究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作曲家 中国元素 克莱斯勒 中国花鼓 音乐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交融:江南地方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7
作者 过誉文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3期61-63,共3页
江南地方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音乐面临着逐渐式微的风险。如何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成为其发展的关键。一、江南地方音乐的艺术特色(一)音... 江南地方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音乐面临着逐渐式微的风险。如何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成为其发展的关键。一、江南地方音乐的艺术特色(一)音乐形式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现代元素 创新与发展 传统与现代 形式与特点 江南 文化底蕴 现代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萨克斯管的特性及其音乐表现力
8
作者 郁耐宇 《区域治理》 2024年第5期5-7,共3页
作为一类功能丰富且音色较为优美的独特乐器,萨克斯管的特性与其他乐器不同,其广度与深度决定了其特殊的音乐表现力。文章简述了萨克斯管的构造原理,并从音色特点、功能应用以及演奏方法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萨克斯管的音乐表现力,希望... 作为一类功能丰富且音色较为优美的独特乐器,萨克斯管的特性与其他乐器不同,其广度与深度决定了其特殊的音乐表现力。文章简述了萨克斯管的构造原理,并从音色特点、功能应用以及演奏方法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萨克斯管的音乐表现力,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克斯管 特性 音乐表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唱作品《归园田居》的音乐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祖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著名作曲家徐坚强教授创作的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归园田居》,清新委婉、智慧灵动。乐思中既有对诗人躬耕生活的嗟叹,又蕴含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观精神,饱含文人清高内敛与机智洒脱的性格。本文从音高、结构、调性、和声等方面对作品展开... 著名作曲家徐坚强教授创作的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归园田居》,清新委婉、智慧灵动。乐思中既有对诗人躬耕生活的嗟叹,又蕴含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观精神,饱含文人清高内敛与机智洒脱的性格。本文从音高、结构、调性、和声等方面对作品展开细部分析,探究作曲者的创作观念和技法,揭示曲作者表达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诠释曲作者与诗人千年之隔的心灵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园田居 音乐分析 音程思维 线性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程循环视角下的对称和弦及其运用——以传统调性音乐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林 黄祖平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7-21,共5页
传统调性音乐中的对称和弦仅有减七和弦与增三和弦,他们的构成可以看作是一个三度音程的循环,其对称性特点也正是由其音高构成的循环性所决定的。笔者从音程循环的视角出发,对这两个和弦的构成进行分析,并就其在传统调性音乐作品中的循... 传统调性音乐中的对称和弦仅有减七和弦与增三和弦,他们的构成可以看作是一个三度音程的循环,其对称性特点也正是由其音高构成的循环性所决定的。笔者从音程循环的视角出发,对这两个和弦的构成进行分析,并就其在传统调性音乐作品中的循环性运用情况进行阐述,从而揭示出音程循环在调性音乐实践中的基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程循环 调性音乐 对称和弦 循环性运用 音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以“苏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美君 刘大巍 《黄河之声》 2016年第17期33-34,共2页
高校教育不仅承接了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更肩负着为全社会和属地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重任。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致使高校在植根中华文明传统,接轨地域民间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实现人才创... 高校教育不仅承接了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更肩负着为全社会和属地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重任。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致使高校在植根中华文明传统,接轨地域民间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实现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上产生了现实困难。为此,我院借助中央财政资助与校、地共建,构筑"苏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以期通过该项教改实践为同类高校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地方文化 苏南音乐 创新人才 艺术实践 实践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唱作品《豪雨》(Cloudburst)音乐分析与表演诠释
12
作者 黄祖平 邓韬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豪雨》(Cloudburst)是美国当代作曲家埃里克·惠特克(Eric Whitacre)创作的合唱作品。该作品自诞生以来,以多色彩的合唱音响、多层级的艺术效果受到世界各地合唱团的喜爱,成为世界范围内上演频率较高的合唱佳作。作品结构呈现对... 《豪雨》(Cloudburst)是美国当代作曲家埃里克·惠特克(Eric Whitacre)创作的合唱作品。该作品自诞生以来,以多色彩的合唱音响、多层级的艺术效果受到世界各地合唱团的喜爱,成为世界范围内上演频率较高的合唱佳作。作品结构呈现对位结构的多维特点,调性运用泛调性、多调性相结合的陈述方式,节拍采用节拍对位、无节拍、变换节拍等现代节拍组合形式。作曲家将现代技法与传统技术很好地糅合在一起,通过多元的创作理念和娴熟的作曲技巧,恰当地表达一种对“水”和“重生”这两种超然力量的崇敬和感悟,较完整地诠释作品的创作意图与艺术情趣,为现代合唱作品创作建立一个典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雨 Cloudburst 音乐分析 音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尔兰音乐家阿洛伊斯.弗莱施曼音乐创作中的文化认同研究
13
作者 赵赟韵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本文从世界历史学的概念"文化认同"入手,结合笔者对德裔爱尔兰音乐家的阿洛伊斯.弗莱施曼的英文文献的研究,提出针对他的音乐创作的文化认同的问题,具有跨学科的独特视角。文章不仅在音乐学层面研究,还从社会学及历史学角度,... 本文从世界历史学的概念"文化认同"入手,结合笔者对德裔爱尔兰音乐家的阿洛伊斯.弗莱施曼的英文文献的研究,提出针对他的音乐创作的文化认同的问题,具有跨学科的独特视角。文章不仅在音乐学层面研究,还从社会学及历史学角度,如国家移民政策、地区音乐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多维度对音乐家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剖析,特别是通过对阿洛伊斯.弗莱施曼的德国文化背景和爱尔兰生活和创作背景的描述和挖掘,深入地探讨了同属欧洲文化体系但又有差异的两种文化背景在阿洛伊斯.弗莱施曼身上产生文化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并重点阐述表现在音乐创作中的表现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欧洲文化 合唱音乐 教堂音乐 民间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曲《渔歌》探微
14
作者 毛玥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作为贯穿南宋浙派、明代虞山派、清代广陵派并流传至今不断演化的一曲大操,《渔歌》的流传过程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变化。对明清时期浙派《浙音释字琴谱》、虞山派《松弦馆琴谱》和广陵派《五知斋琴谱》三个主要琴派代表琴谱中不同版... 作为贯穿南宋浙派、明代虞山派、清代广陵派并流传至今不断演化的一曲大操,《渔歌》的流传过程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变化。对明清时期浙派《浙音释字琴谱》、虞山派《松弦馆琴谱》和广陵派《五知斋琴谱》三个主要琴派代表琴谱中不同版本的《渔歌》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其谱本流变、谱字指法、解题和曲词文本,从而探寻琴曲《渔歌》的发展脉络,解读琴曲中蕴含的“渔樵文化”。此外,分析近代琴家吴景略先生据《五知斋琴谱》的打谱演奏,以期揭示传统琴曲随着时代主流审美演变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渔歌》 《浙音释字琴谱》 《松弦馆琴谱》 《五知斋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程循环技术对音乐分析的参照价值——以德彪西《沉没的教堂》为例
15
作者 陈林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5期73-77,共5页
本文以音程循环技术为分析视角,对德彪西《沉没的教堂》中音程循环的构成进行分析,并论述其技术特征。同时将这一分析结果与罗伊格—弗朗科利对《沉没的教堂》的分析进行比较,以期获得更多对《沉没的教堂》音高组织手法的诠释。
关键词 音程循环 《沉没的教堂》 特征 弗朗科利 分析参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负责制与音乐艺术硕士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6
作者 黄祖平 冯瑾 《当代音乐》 2018年第9期18-19,共2页
2005年3月,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下发通知,正式设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涉及音乐、戏剧、舞蹈、美术、设计等八个领域。2015年教育部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明确指出:在音乐领域... 2005年3月,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下发通知,正式设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涉及音乐、戏剧、舞蹈、美术、设计等八个领域。2015年教育部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明确指出:在音乐领域中,培养过程中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本文提出构建"导师负责制"的音乐专硕人才培养体系,意在强调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让导师全程参与音乐专硕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凸显导师主体功能,助推音乐专硕人才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负责制 音乐专硕(MFA)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羽管键琴及打击乐而写的音乐》的音高思维研究
17
作者 黄祖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6-136,共11页
《为羽管键琴及打击乐而写的音乐》是俄裔德籍作曲家古拜杜琳娜早期创作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该作品在音高设计、乐思展开、音色运用、乐队编制、结构设计等方面具有独特个性。本文旨在分析该作品音高设计与铺陈展开,通过该作品音高网络研... 《为羽管键琴及打击乐而写的音乐》是俄裔德籍作曲家古拜杜琳娜早期创作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该作品在音高设计、乐思展开、音色运用、乐队编制、结构设计等方面具有独特个性。本文旨在分析该作品音高设计与铺陈展开,通过该作品音高网络研究,揭示作曲家在音高思维方面的独具匠心,为我们解开作曲家音高结构特点,分析同时代其他作曲家音高思维提供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拜杜琳娜 羽管键琴与打击乐 音高结构有比例卡农 字谜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探究——以“音乐专业外语文献选读”课程为例
18
作者 赵赟韵 《求知导刊》 2018年第36期92-93,共2页
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是我国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以“音乐专业外语文献选读”课程为例,在考核体系、教学内容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探究了学生自主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对推进高校音乐专业选修课程中的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考核体系 考核机制 团队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 are diffrence,we are one”——巴西GLOMUS音乐大会特点之浅见
19
作者 向本涛 《艺术评鉴》 2017年第5期16-18,共3页
第五届GLOMUS世界民族音乐大会,是一次世界性质的民族音乐大会,也是世界音乐家艺术家展现本民族风采的盛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爱好者共同学习,一起分享的艺术旅程。大会的组织、创作、导演、表演形成了一套较好的操作模式和独具的... 第五届GLOMUS世界民族音乐大会,是一次世界性质的民族音乐大会,也是世界音乐家艺术家展现本民族风采的盛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爱好者共同学习,一起分享的艺术旅程。大会的组织、创作、导演、表演形成了一套较好的操作模式和独具的艺术特色,成熟的舞台导演经验和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展示 舞蹈创作方式 主题贯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评弹盛衰现象的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春敏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从苏州评弹近400年的历史中几度繁荣、几度衰弱所走过的路程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探讨影响其盛衰的各种因素,正视其潜在的危机,并建议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为使评弹在21世纪再度走向辉煌而努力。
关键词 苏州评弹 盛衰现象 振兴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