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阚雄文 张松柏 +2 位作者 谢雄伟 何方 汤绍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的78例患儿按家属意...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的78例患儿按家属意愿分为开放组(38例)和腹腔镜组(40例)。分别于术前0.5 h、术后24 h及48 h采外周静脉血,分别用ELISA法和胶体免疫结合法测定血清CRP和PCT。结果 2组血清CRP和PCT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 h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开放组CRP升高更明显(P=0.000);术后48 h腹腔镜组PCT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腹腔镜组CRP和开放组CRP、PCT仍高于术前(P<0.05),且开放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00)。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引起CRP、PCT的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性阑尾炎 开腹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云 郭晓华 +1 位作者 沈世强 王志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3435例LC术后17例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发病率为0.49%,与...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3435例LC术后17例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发病率为0.49%,与手术时间、二氧化碳气腹、体位及年龄等有关。14例浅静脉血栓病例溶栓治疗,3例股深静脉经溶栓、取栓术治愈,抗凝治疗6个月,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LC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高危因素、二氧化碳气腹、体位及麻醉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静脉血栓 原因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61例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晓华 李守红 +1 位作者 李云 王志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161例胆管结石。结果 161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161例胆管结石。结果 161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3例发生胆漏,保守治疗4~6 d痊愈。术后住院7~12 d,平均9 d。术后6~8周拔除T管,4例胆管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二期胆道镜取石成功。161随访1~17个月,平均6个月,B超或MRCP复查未发现肝外胆管狭窄,无黄疸、结石复发、胰腺炎等。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00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阚雄文 张松柏 +2 位作者 谢雄伟 何方 龙跃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100(miR-100)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0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成年人血浆中miR-100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微小RNA-100(miR-100)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0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成年人血浆中miR-100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血浆中的miR-10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成年人(P<0.05);血浆miR-100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分期、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浆miR-100作为新的生物学指标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00 胃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式延续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静 李云蕾 陈丹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应用微信式延续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1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对其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康复出院时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安排在出院后2个月时间点,进行1次电话随访,指导常规饮食策略方...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应用微信式延续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1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对其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康复出院时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安排在出院后2个月时间点,进行1次电话随访,指导常规饮食策略方案;实验组指导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安排在出院后2周开始至3个月之间,不定时地每周均通过微信的进行交流指导,回复和饮食策划、健康咨询,对日常生活包括饮食进行详细询问和记录。术后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营养状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护理方式具有方便、灵活快捷的特点,随时能进行指导和沟通,患者进行高满意度评价,在营养状况方面食管癌术后患者得到良好的改善,明显地避免或减少对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增加患者的健康自护知识,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干预效应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2
6
作者 邓友芳 姚琴 刘中俊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4期48-49,共2页
目的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从多角度护理患者,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各级护士按不同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分级培训,如基础知识、专科疾病护理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管理能力等,同时开展以问题为本的查房,进行危重病例、范例的反思、分析... 目的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从多角度护理患者,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各级护士按不同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分级培训,如基础知识、专科疾病护理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管理能力等,同时开展以问题为本的查房,进行危重病例、范例的反思、分析和总结等。结果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相互评价的满意度分别由81%、85%、85%分别上升至95%、98%、96%。结论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充实全院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各级护士的临床推理、判断和观察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评判性思维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处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松柏 杨卫华 张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947-94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3月~2006年10月8876例LC中16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横行剪断4例,电灼伤3例,胆总管部分撕裂伤4例,钛夹误夹5例。胆管裂...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3月~2006年10月8876例LC中16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横行剪断4例,电灼伤3例,胆总管部分撕裂伤4例,钛夹误夹5例。胆管裂口修补,T管支撑引流6例;游离两断端,行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3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去肽夹2例。结果1例胆总管横行剪断后行胆管端端吻合,置T管支撑引流3个月,T管拔除3~5个月后因胆管狭窄,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未出现因胆管狭窄所引起阻塞性黄疸。2例因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分别于术后9、11个月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再手术后随访2~4年,未出现胆管炎症状、结石再形成。1例胆管完全性夹闭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反复发作。余12例均一次性临床治愈,其中10例随访3~4年,未出现任何不适。结论胆管损伤是LC的主要并发症,早期预防和积极处理胆管损伤是防止多次胆道手术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对开腹手术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峰 艾旭 +2 位作者 龙舟 马旭 梅丹丹 《医学综述》 2016年第3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开腹手术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开腹肠梗阻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补液纠正其酸碱与水电解质失衡,患者常规进...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开腹手术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开腹肠梗阻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补液纠正其酸碱与水电解质失衡,患者常规进行补充营养,实施胃肠道的减压,对患者抗感染、全肠外营养,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滴注3 mg,溶于0.9%Na Cl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40/40)比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排便、排气、腹痛缓解、腹胀缓解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39/40)比47.5%(19/40);87.5%(35/40)比42.5%(17/40);100.0%(40/40)比50.0%(20/40);90.0%(36/40)比4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肠减压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62±56)m L比(402±114)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5±10)分比(7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长抑素防治开腹手术患者肠梗阻的效果良好,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生长抑素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门地区19家医院2011年腹外疝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晨晖 廖秋霞 +4 位作者 李扬华 李昌海 张松柏 邵寅 胡耀梅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30期2803-2805,共3页
目的:了解荆门地区医院腹外疝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回顾性整群抽取荆门地区2011年19家医院(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8所,一级医院9所)腹外疝手术患者病历768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抗菌药物选用频度、病原学送检率、首剂... 目的:了解荆门地区医院腹外疝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回顾性整群抽取荆门地区2011年19家医院(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8所,一级医院9所)腹外疝手术患者病历768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抗菌药物选用频度、病原学送检率、首剂给药时间、平均给药疗程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率三级医院达70.6%,二级医院达92.4%,一级医院达100%;人均用药种类为三级医院1.03种,二级医院1.15种,一级医院1.55种;病原学送检率三级医院为28.7%,二级医院为13%,一级医院为8.8%;首剂给药时机合理率三级医院为40.2%,二级医院为33.2%,一级医院为10%;平均给药疗程三级医院为3.5d,二级医院为4.7d,一级医院为6.2d;联合用药比例三级医院为10.1%,二级医院为31.8%,一级医院为65.9%。结论:各级医院腹外疝围术期均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二级、一级医院更为严重,亟待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门地区 腹外疝 围术期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荆门地区19家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秋霞 刘晨晖 +5 位作者 李扬华 李昌海 张松柏 肖光雄 邵寅 胡耀梅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18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加强荆门地区医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与管理。方法:回顾性整群抽取荆门地区19家医院2010、2011年4-9月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外疝)患者病历3027份,将2010年4-9月1489份手术病历设为干预前组(A组),2011年4-9月153... 目的:加强荆门地区医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与管理。方法:回顾性整群抽取荆门地区19家医院2010、2011年4-9月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外疝)患者病历3027份,将2010年4-9月1489份手术病历设为干预前组(A组),2011年4-9月1538份手术病历设为干预后组(B组),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与平均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病原学送检率增加、抗菌药物种类选择合理性提高、给药时机合理率显著增加、平均用药疗程明显缩短、单一用药比例大幅提高、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人均住院总费用降低(P<0.05);2组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后,该地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趋于科学、合理、规范,医疗成本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门地区 Ⅰ类切口手术 围术期 干预对比
原文传递
胰腺损伤2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晓华 李守红 +1 位作者 李云 王志刚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例胰腺外伤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6例,V级2例。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9...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例胰腺外伤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6例,V级2例。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9例,彻底止血+充分胰周外引流术4例,远端胰腺切除术+脾切除术7例,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胰头近侧断端缝合+远侧断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死亡2例。结论无明确主胰管损伤、临床情况稳定时,胰腺损伤可先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于重度闭合性胰腺损伤,根据胰腺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胰腺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对降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丽华 刘晨晖 +1 位作者 韦智丹 蔡苑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02-303,31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否需要常规预防性用抗菌药。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腹股沟疝患者8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5例,对照组440例。观察组术前单次应用抗菌药;对照组围手术期内未用抗菌药,对比两组抗菌药不...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否需要常规预防性用抗菌药。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腹股沟疝患者8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5例,对照组440例。观察组术前单次应用抗菌药;对照组围手术期内未用抗菌药,对比两组抗菌药不良反应、平均切口愈合时间、手术部位感染差异。结果:抗菌药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对照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6.81±0.74)d,对照组(6.56±0.4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部位感染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2例,随访期间7例,合计感染率2.0%,对照组住院期间发生3例,随访期间7例,合计感染率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无高危因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常规应用抗菌药无助于预防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抗菌药 手术部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丹丹 彭洋 吴修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20例根据人工流产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微管微创手术组,每组各60例。微管微创手术组孕妇行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传统手术组孕... 目的观察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20例根据人工流产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微管微创手术组,每组各60例。微管微创手术组孕妇行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传统手术组孕妇行传统负压吸宫术。观察两组孕妇术后疼痛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及阴道流血时间。结果微管微创手术组孕妇1级疼痛者多于传统手术组,2、3级疼痛者较传统手术组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孕妇均完全流产,微管微创手术组孕妇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为(4.3±2.9)分钟,传统手术组为(7.8±2.9)分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18.61,P<0.05)。结论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较传统负压吸宫术,孕妇痛苦小,出血量少,流产成功率高,是终止早期妊娠的理想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微创 人工流产术 传统负压吸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丹丹 彭洋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CRRT)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CRRT治疗的危重症患者577例,并分为观察组291例,对照组286例.对照组按照CRRT...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CRRT)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CRRT治疗的危重症患者577例,并分为观察组291例,对照组286例.对照组按照CRRT常规护理进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CRRT患者制定详细个体化护理计划,加强CRRT专项质量控制,进行各班次工作情况量化考核(由CRRT护理组长从仪容仪表、规章制度、病情观察、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仪器保养等几方面评价班次质量),并进行各班次工作情况量化考核.结果 主要护理风险的评估:①观察组患者因未及时处理报警导致体外循环凝血和其他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压力指标、生命体征、电解质酸碱未按时监测和文书记录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②医护患人员满意度的评估,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协作科室医护满意度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该研究通过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来减少CRRT护理风险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危重症患者的安全和CRRT治疗的安全性与连续性,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结合CRRT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模式下的CRRT护理,加强CRRT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发展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在CRRT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以期更好地更加深入地顺利地开展CRRT,有利于危重症患者生活及治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危重患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6
15
作者 邓冲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9期711-713,共3页
探讨腹腔镜与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收集2014年9月—2016年5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 探讨腹腔镜与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收集2014年9月—2016年5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与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2年累积复发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少,且术后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患者疾病活动性判断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枝江 邓瑶瑶 +2 位作者 刘旭 石尖兵 晋红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患者疾病活动性判断。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的患者共15例,依据临床标准分为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采用超声造影比较两组造影增强情况。结果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患者疾病活动性判断。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的患者共15例,依据临床标准分为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采用超声造影比较两组造影增强情况。结果活动性组10例患者,病变30个,非活动性组5例患者,病变15个,进一步行超声造影后增厚的动脉管壁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判断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的患者疾病活动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炎 超声造影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刚 丁佑铭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in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IGB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7例IGBC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T1a期14例,T1b期15例,T2期14例,T...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in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IGB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7例IGBC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T1a期14例,T1b期15例,T2期14例,T3期4例。1、3、5年累计总生存率分别为94.7%、75.8%、57.2%,术后切口种植率为4.2%(2/47)。多因素分析显示,T期、手术方式、组织学分级是影响IGBC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对于T1b期患者,单纯胆囊切除术与胆囊癌根治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对于T2期患者,单纯胆囊切除术与胆囊癌根治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IGBC分期较早,对于高危患者做快速冰冻切片有助于发现IGBC。对于T1a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即可,T1b^T3期患者确诊后应尽早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胆囊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志刚 张江洲 《西部医学》 2011年第9期1653-165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P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1例PPC患者的不同病因的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发病特点、治疗经过及疗效、预后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以腹胀、腹水、纳差...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P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1例PPC患者的不同病因的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发病特点、治疗经过及疗效、预后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以腹胀、腹水、纳差为主要首发症状,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6岁(46-62岁),病理为不同分化程度的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9例,粘液性乳头状腺癌2例。8例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3例仅行腹腔镜探查及活检。术中均给予卡铂200mg腹腔保留,术后给予铂类为主的方案化疗至少6周期。1例放弃治疗失访。随访〈2年4例,均无瘤生存。大于2年6例,死亡1例,其2年生存率60%,3年生存率50%。结论 PPC原发于腹膜间皮,是一种起病隐匿,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误诊率高的疾病,应重视其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和以铂类为主方案的化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化疗方案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癌 原发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胆总管下段损伤9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松柏 张浩 孔妮娅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761-762,共2页
关键词 胆总管损伤 医源性损伤 胆道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17例报道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晓华 李云 王志刚 《腹部外科》 2007年第6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浅静脉血栓14例经溶栓治疗、股深静脉血栓3例经溶栓、取栓术治疗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浅静脉血栓14例经溶栓治疗、股深静脉血栓3例经溶栓、取栓术治疗均治愈。行抗凝治疗6个月。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与病人高危因素、CO2气腹、体位、麻醉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后期间 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