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灾难到机遇——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的重生 |
褚冬竹
|
《室内设计》
|
2010 |
1
|
|
2
|
荷兰项目式跨学科合作设计教学新实践——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例 |
甘为
薛海安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20 |
16
|
|
3
|
面向公众的历史工业景观——卢森堡贝尔瓦尔工业区的城市更新之路 |
林琳
朱恺奕
|
《建筑与文化》
|
2024 |
0 |
|
4
|
厌氧氨氧化技术工程化的全球现状及展望 |
郝晓地
仇付国
W.R.L.van der Star
M.C.M.van Loosdrecht
|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6
|
|
5
|
租房与农民工留城意愿——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
胡金星
朱曦
公云龙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6
|
模拟评价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工艺中氧的消耗 |
郝晓地
曹秀芹
仇富国
曹亚莉
M.C.M.van Loosdrecht
|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7
|
采用数学模拟评价生物营养物去除工艺的除磷效果 |
郝晓地
戴吉
M.C.M.van Loosdrecht
|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8
|
荷兰城市开发过程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陈雅薇
杰勒德.维格曼斯
贺璟寰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9
|
公法与私法配合视角下的城市更新制度——荷兰乌特勒支中央火车站地区更新过程的启示 |
戚冬瑾
弗雷德·霍马
熊亮
周剑云
萧靖童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0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塔特中心解读 |
邬峻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1
|
三角洲城市雨洪规划研究——以新奥尔良“Dutch Dialogues”工作坊为例 |
戴伟
孙一民
|
《华中建筑》
|
2018 |
1
|
|
12
|
超越游乐场:专访荷兰卡韦事务所创始人埃尔赫·比利茨先生 |
张博雅
|
《风景园林》
|
2017 |
0 |
|
13
|
欧洲空间规划体系和福利制度:以荷兰为例 |
多米尼克·斯特德
文森特·纳丁
许玫(译)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4
|
发展中的知识城市——整合城市、企业和大学的校园发展战略 |
亚历山德拉.登海耶
杰基.德弗里斯
汉斯.德扬
焦怡雪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5
|
荷兰的社会住宅:明确的传统与未知的将来 |
雨果·普利莫斯
惠晓曦(译)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6
|
承前启后发展荷兰整体性长期规划——专访荷兰住房、空间规划与环境部国土规划司司长汉克·欧文科 |
王秋元(采访/翻译)
汉克·欧文科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7
|
建立中国规划文化的辩证体系--荷兰经验的启发 |
王秋元
于尔根.罗斯曼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8
|
城市开发管理:荷兰两个前港口地区的改造案例 |
罗纳德.马科.凡胡克
杰勒德.维格曼斯
许玫
邢晓春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9
|
荷兰海绵城市的适应性措施——以“水城”鹿特丹为例 |
孙佳睿
陈宇
|
《城市住宅》
|
2017 |
4
|
|
20
|
荷兰土地政策解析 |
赫尔曼.德沃尔夫
贺璟寰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