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胎儿韦尔加腔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英华 王芳 +1 位作者 张祥泽 杨永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胎儿韦尔加腔的存在与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9244例20~42孕周产前检查的孕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胎儿韦尔加腔与神经系统畸形的相关性。结果胎儿畸形总检出率为1.3%,其中神经系统畸形的检出率为...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胎儿韦尔加腔的存在与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9244例20~42孕周产前检查的孕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胎儿韦尔加腔与神经系统畸形的相关性。结果胎儿畸形总检出率为1.3%,其中神经系统畸形的检出率为0.4%;合并韦尔加腔的胎儿畸形检出率为17.2%,其中神经系统畸形的检出率为14.7%。伴有韦尔加腔的胎儿畸形超声检出率尤其是神经系统畸形的检出率高于未伴有韦尔加腔的胎儿。结论了解中晚期孕周胎儿韦尔加腔的超声表现有助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异常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韦尔加腔 神经系统 结构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冠心病心外膜脂肪组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丰军 王翔 王志斌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期3-4,6,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分析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D患者53例作为CHD... 目的: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分析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D患者53例作为CHD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员40例作为正常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超声EAT测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统计所有患者超声测量的右心室前壁舒张末期、收缩末期EAT厚度,应用ROC曲线分析法分析其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CHD组患者右心室前壁舒张、收缩末期EAT厚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右心室前壁收缩末期心外膜脂肪组织增厚程度明显高于舒张末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AT厚度>4.5mm诊断CHD,在舒张末期时,敏感度为93.26%,特异度为73.21%,ROC曲线下面积为0.736,在收缩末期时,敏感度为96.53%,特异度为79.49%,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结论:CHD患者右心室前壁舒张、收缩末期EAT明显增厚,收缩末期EAT增厚程度更为显著,超声测量收缩末期EAT厚度可作为检查冠心病新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外膜脂肪组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皮样囊肿伴肉芽肿超声表现1例
3
作者 冯瑞芳 万昭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颈部皮样囊肿 肉芽肿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伴一胎脐膨出的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瑞芳 李垂平 张祥泽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11期878-879,共2页
关键词 超声表现 脐膨出 胎儿双顶径 囊实性包块 一胎 双胎 肝静脉血流 孕16周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软骨营养障碍性侏儒的超声表现1例
5
作者 李凤霞 李垂平 赵飞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7期493-493,共1页
关键词 超声表现 胎儿软骨 障碍性 侏儒 营养 胎心搏动规律 孕24周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单胎臀位 胎儿畸形 上腹部 头颅位 连续光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胎儿畸形
6
作者 李垂平 边琴 +1 位作者 赵飞 张祥泽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0年第4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早期胎儿畸形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动脉血流检测在宫内发育迟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瑞芳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10期790-791,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脐动脉血流S/D和PI值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胎儿应用多普勒超声行脐动脉血流检测,分别比较S/D和PI值正常组和异常组围产儿的预后。结果脐动脉血流S/D和PI值异常组中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 目的探讨检测脐动脉血流S/D和PI值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胎儿应用多普勒超声行脐动脉血流检测,分别比较S/D和PI值正常组和异常组围产儿的预后。结果脐动脉血流S/D和PI值异常组中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其中小于胎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脐动脉血流的S/D、PI值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诊断具有明显价值,对围产儿的预后预测有相当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流 宫内发育迟缓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诊断宫内宫外同时活胎妊娠1例
8
作者 张祥泽 李刚 +1 位作者 李凤霞 高明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05-405,共1页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动脉导管早闭 被引量:30
9
作者 朱梅 刘传玺 +1 位作者 李垂平 王月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2例胎儿动脉导管早闭、1例导管收缩进行观察 ,并结合文献总结其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胎儿右心房、右心室扩大以及严重的...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2例胎儿动脉导管早闭、1例导管收缩进行观察 ,并结合文献总结其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胎儿右心房、右心室扩大以及严重的三尖瓣反流等 ,及时分娩后右心功能迅速恢复。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胎儿 动脉导管早闭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垂平 边琴 刘传玺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2期739-739,共1页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病例报告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胎儿肾上腺脂肪母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11
作者 李垂平 边琴 +1 位作者 冯瑞芳 李刚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313,共1页
孕妇25岁,孕24周,孕1产0。平时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腹膜后左肾上极与肾上腺之间有一强回声包块,大小约2.6cm×2.9cm,边界清有包膜,内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胎儿其他脏器未见... 孕妇25岁,孕24周,孕1产0。平时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腹膜后左肾上极与肾上腺之间有一强回声包块,大小约2.6cm×2.9cm,边界清有包膜,内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胎儿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20d后超声复查时发现包块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肾上腺 超声表现 脂肪母细胞瘤 家族遗传病史 产前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孕24周 身体健康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早孕双胎联体畸形1例
12
作者 李垂平 李凤霞 马俊霞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6-786,共1页
孕妇26岁,停经60d,第1胎,无引流产史。来我院做产前常规检查。超声检查:宫腔内测及一个妊娠囊,妊囊内见2个近成形的胎儿回声。胎儿面对面.从下颌部至下腹部连在一起,两个胎头上部分离,只显示软组织回声,无颅骨和脊柱显示,四... 孕妇26岁,停经60d,第1胎,无引流产史。来我院做产前常规检查。超声检查:宫腔内测及一个妊娠囊,妊囊内见2个近成形的胎儿回声。胎儿面对面.从下颌部至下腹部连在一起,两个胎头上部分离,只显示软组织回声,无颅骨和脊柱显示,四肢显示不清(图1)。超声诊断:早孕双胎并联体畸形。入院后行药物引产,引出联体双胎儿,近成人型,测量头臀径为2.3cm,两胎儿面对面,从口部至下腹部连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联体畸形 超声诊断 早孕 双胎儿 常规检查 超声检查 药物引产 下腹部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诊断腹壁白线疝1例
13
作者 李慧 马俊霞 +3 位作者 陈玺 冯瑞芳 孙宁 孙小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087-2087,共1页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64岁。无明显诱因发现腹壁肿块进行性增大3个月,1个月来出现腹部不适症状于2012年6月21日来我院就诊。临床初步诊断:腹壁脂肪瘤。超声显示:上腹壁剑突下皮下脂肪层内见3.4cm×1.7cm不均匀同声团块,团...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64岁。无明显诱因发现腹壁肿块进行性增大3个月,1个月来出现腹部不适症状于2012年6月21日来我院就诊。临床初步诊断:腹壁脂肪瘤。超声显示:上腹壁剑突下皮下脂肪层内见3.4cm×1.7cm不均匀同声团块,团块边界清楚。内见不规则略强回声团块,周围包绕无回声区,反复扫查,发现略强回声团块内见细小回声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诊断 腹壁白线疝 物理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Amira 4.1.1绵羊窦房结的三维立体重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凤霞 张海东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应用Amira 4.1.1软件重建窦房结三维立体结构并描绘外形,测量窦房结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只年龄、体重相仿的成年绵羊,雌雄不限,处死后取得心脏界沟组织块常规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染色,依... 目的应用Amira 4.1.1软件重建窦房结三维立体结构并描绘外形,测量窦房结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只年龄、体重相仿的成年绵羊,雌雄不限,处死后取得心脏界沟组织块常规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染色,依次用玻片扫描系统获取切片图像、Photoshop软件转换及配准图像,在Amira 4.1.1软件中对绵羊窦房结进行三维重建,测定窦房结纵横径及距界沟表面距离等参数。结果绵羊窦房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头部,向心腔方向膨大,发育比较好,占窦房结的体积比例最大,立体观呈倒置的葫芦状,位于上腔静脉内侧壁上,长轴为前上、后下方向;第二部分为尾部,向心外膜下方向膨大,发育较好,比头部略小,立体观呈梭形,内有恒定的窦房结中央动脉穿过,长轴为腹背方向;第三部分为体部,位于窦房结的中间部位,呈梯形,连接头、尾部,发育最差。窦房结最长径(12.75±0.41)mm,最宽径(3.00±0.36)mm,厚度(0.87±0.13)mm;窦房结浅层距界沟表面最大距离(1.30±0.24)mm,最短距离(0.28±0.02)mm。结论基于Amira 4.1.1绵羊窦房结的三维立体重建可以清晰重建出窦房结的立体形态,准确显示窦房结在界沟中的位置,可作为心脏研究与临床授课的实验模型。绵羊的窦房结位置、细胞成分与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类似,外部形态却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RA 4.1.1软件 绵羊 窦房结 三维立体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