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永涛 赵凤荣 +2 位作者 刘文文 刘军 范海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9期3703-3706,共4页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3)与实验组(n=53),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以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3)与实验组(n=53),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以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CA125、CA199、VEGF、SOD、IL-6、IL-8、TNF-α、hs-CRP水平、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桂枝茯苓丸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金刚藤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和GM-CS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福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3期2606-2608,共3页
目的探讨金刚藤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和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科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金刚藤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和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科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刚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血清IL-6与GM-CS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发热、腹部疼痛、腹部坠胀、尿频尿痛、月经、精神状态、总得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和GM-CS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刚藤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6、GM-CSF水平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金刚藤 妇科千金片 白介素-6 粒-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