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溴代呋喃酮对胸心外科聚氯乙烯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叶联华 许赓 +3 位作者 黄云超 郭凤丽 赵光强 雷玉洁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溴代呋喃酮对胸心外科聚氯乙烯(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及临床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用化学结构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溴代呋喃酮分为3组,呋喃酮1组:3,4-二溴基-5-羟基... 目的探讨溴代呋喃酮对胸心外科聚氯乙烯(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及临床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用化学结构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溴代呋喃酮分为3组,呋喃酮1组:3,4-二溴基-5-羟基-呋喃酮;呋喃酮2组:4-溴-5-(4-甲氧基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呋喃酮3组:3,4-二溴基-5,5-二甲苯基-2(5H)-呋喃酮;对照组:PVC材料用酒精浸泡5min;分别对4组PVC材料进行表面涂层改性,将改性过的PVC材料与表皮葡萄球菌共同培育;分别于培养6h、12h、18h和24h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PVC材料表面细菌群落及细菌生物膜厚度的形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VC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表面结构。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结果显示:呋喃酮2组各时间点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群落数量和细菌生物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呋喃酮1组、呋喃酮3组表皮葡萄球菌群落数量和细菌生物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呋喃酮2组6h时PVC材料表面细菌群落附着数量较少;18h时对照组PVC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结构初步形成,而呋喃酮2组无明显细菌生物膜结构形成。结论不同溴代呋喃酮对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不同,呋喃酮2可以抑制PVC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群落数量和细菌生物膜厚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呋喃酮 聚氯乙烯 细菌生物膜 表皮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振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7期504-505,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黏液瘤摘除29例,经右房-房间隔切口,切除黏液瘤及蒂周围0.5~1.0cm的房间隔组织,房间隔缺损小的直接缝合,大的补片修补。结果29例手术病人均无死亡。门诊随防2个月直4年,...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黏液瘤摘除29例,经右房-房间隔切口,切除黏液瘤及蒂周围0.5~1.0cm的房间隔组织,房间隔缺损小的直接缝合,大的补片修补。结果29例手术病人均无死亡。门诊随防2个月直4年,心脏功能良好。无黏液瘤复发及再生。结论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切除方法可靠确实,治疗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治疗 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启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334-1335,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行胸导管结扎预防术后乳糜胸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全组318例患者,术中均常规行胸导管结扎。同期823例作为对照未行胸导管结扎。结果:结扎组无一例乳糜胸发生。结论:常规术中结扎胸导管能有效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关键词 胸导管结扎 术后乳糜胸 食管癌 结扎胸导管 有效预防 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术中保持弓上胸膜完整738例
4
作者 马心健 崔广德 +2 位作者 李振龙 王超峰 马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 弓上胸膜 完整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对聚氯乙烯上细菌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许赓 黄云超 +1 位作者 叶联华 李振龙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对聚氯乙烯表面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的影响。方法用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覆盖在聚氯乙烯表面,通过体外生物膜形成实验,观察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对表皮... 目的观察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对聚氯乙烯表面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的影响。方法用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覆盖在聚氯乙烯表面,通过体外生物膜形成实验,观察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经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处理过的聚氯乙烯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厚度和菌落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4-溴-5-(4-甲氧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抑制聚氯乙烯上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细菌生物膜 溴代呋喃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华克胜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 观察经肺动脉应用前列腺素E1(PGE1)的剂量与肺动脉压下降程度的量 -效关系 ,探索应用PGE1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 32例室间隔缺损 (VSD)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经肺动脉应用PGE12 0、40、6 0、80ng/(kg .min) ,观察... 目的 观察经肺动脉应用前列腺素E1(PGE1)的剂量与肺动脉压下降程度的量 -效关系 ,探索应用PGE1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 32例室间隔缺损 (VSD)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经肺动脉应用PGE12 0、40、6 0、80ng/(kg .min) ,观察肺动脉平均压 (MPAP)的下降情况及体动脉平均压 (MSAP)和心指数 (CI)的变化。结果 PGE1的剂量在 2 0 -6 0ng/(kg .min)时 ,MPAP的下降程度与PGE1剂量呈正相关 ,而 6 0ng/(kgmin)组与 80ng/(kg .min)组MPAP的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PGE1的剂量与MSAP的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各剂量PGE1均能使CI升高 ,但各剂量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PGE14 0 -6 0ng/(kg .min)可有效降MPAP又不引起严重的MSAP下降 ,是应用PGE1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较理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肺动脉高压 量-效关系 最佳剂量 肺动脉平均压 室间隔缺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减轻重症监护室环境对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敏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将ICU的 14 8例心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观察组 (76例 )病人进行护理干预 ,即术前熟悉ICU环境 ,了解监护设备的性能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学会“手语表达法”。对照组 (72例 )进行常规护理。结果病人术后在ICU期间感受到的护理问题... 将ICU的 14 8例心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观察组 (76例 )病人进行护理干预 ,即术前熟悉ICU环境 ,了解监护设备的性能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学会“手语表达法”。对照组 (72例 )进行常规护理。结果病人术后在ICU期间感受到的护理问题、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和术后住院日观察组比对照组少 (P <0 .0 5或P <0 .0 1)。提示术前对ICU环境有所了解 ,并掌握正确的手语表达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重症监护室 环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技术改进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心健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保持主动脉弓上纵隔胸膜完整在降低术后乳糜胸的作用。方法食管癌患者1575例手术中,改为食管和胃在主动脉弓下直接上颈部,不破坏主动脉弓上纵膈胸膜的完整。结果手术改进组术后发生乳糜胸12例占0.76%,对照组术后发生乳糜胸16例... 目的研究保持主动脉弓上纵隔胸膜完整在降低术后乳糜胸的作用。方法食管癌患者1575例手术中,改为食管和胃在主动脉弓下直接上颈部,不破坏主动脉弓上纵膈胸膜的完整。结果手术改进组术后发生乳糜胸12例占0.76%,对照组术后发生乳糜胸16例占2.1%。两组之间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食管癌手术保持主动脉弓上纵隔胸膜完整,能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9
作者 徐启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7期79-80,85,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锐器穿透伤14例,钝性伤12例。经胸手术20例,经腹手术6例。23例(88.46%)患者术后痊愈。慢性脓胸2例。3例死亡,死亡率为11.54%。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锐器穿透伤14例,钝性伤12例。经胸手术20例,经腹手术6例。23例(88.46%)患者术后痊愈。慢性脓胸2例。3例死亡,死亡率为11.54%。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主要损伤机制为刃器伤和钝性伤,根据症状、体征、胸部X线、CT等检查,能提高诊断率。膈肌破裂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膈肌破裂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全肺切除76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徐启良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1097-1098,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肺切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肺挫伤50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徐启良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672-67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机械呼吸在治疗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严重肺挫伤患者采用不同呼吸模式,即A组30例病人在自主呼吸情况下以呼吸机辅助呼吸;B组20例病人静脉应用镇静药物下行通气机械呼吸。结果生存质量:A组良27例(90.00%),...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机械呼吸在治疗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严重肺挫伤患者采用不同呼吸模式,即A组30例病人在自主呼吸情况下以呼吸机辅助呼吸;B组20例病人静脉应用镇静药物下行通气机械呼吸。结果生存质量:A组良27例(90.00%),差2例(6.67%),死亡1例(3.33%);B组良12例(60.00%),差5例(25.00%),死亡3例(15.0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组生存质量良好者多于B组(P<0.05)。结论不同呼吸模式在机械呼吸辅助治疗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应根据病情而定,但早期保留自主呼吸常能有利于减轻生存者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与损伤 呼吸功能不全饴疗 通气机 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 肺大泡切除术 自发气胸 肺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代呋喃酮对聚氯乙烯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英文)
13
作者 成鹏 叶联华 +4 位作者 黄云超 许赓 赵光强 郭凤丽 邱良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2,共4页
背景:在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中,密度感应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溴代呋喃酮与感应系统中的自诱导物受体结合后阻断了细菌的密度感应,但也有溴代呋喃酮与自诱导物受体结合后发挥了细菌自诱导物的作用,促进细菌生物膜形成。目的:... 背景:在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中,密度感应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溴代呋喃酮与感应系统中的自诱导物受体结合后阻断了细菌的密度感应,但也有溴代呋喃酮与自诱导物受体结合后发挥了细菌自诱导物的作用,促进细菌生物膜形成。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溴代呋喃酮对聚氯乙烯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聚氯乙烯材料分为对照组和呋喃酮1-3组。对照组聚氯乙烯材料用乙醇浸泡5 min。呋喃酮1-3组分别使用化学结构具有代表性的3种溴代呋喃酮:3,4-二溴基-5-羟基-呋喃酮、4-溴-5-(4-甲氧基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和3,4-二溴基-5,5-二甲苯基-2(5H)-呋喃酮对聚氯乙烯材料进行表面涂层改性。将改性过的4组聚氯乙烯材料与表皮葡萄球菌共同培养。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呋喃酮2组聚氯乙烯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群落数量较少少,细菌生物膜厚度较薄,培养18 h时聚氯乙烯材料表面无明显细菌生物膜结构形成;而呋喃酮1,3组表皮葡萄球菌群落数量和细菌生物膜厚度与对照组接近。说明不同溴代呋喃酮对聚氯乙烯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不同,其中4-溴-5-(4-甲氧基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可抑制聚氯乙烯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和细菌生物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表皮 聚氯乙烯 组织工程 感染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抗菌抗病毒材料 溴代呋喃酮 细菌生物膜 表皮葡萄球菌 材料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隐匿胸腔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启良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6期386-388,393,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隐匿胸腔瘘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40例行胸内胃食管吻合术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资料.40例患者出现高热、白细胞升高等脓毒血症表现,早期均无造影剂渗漏,但CT显示吻合口或胃...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隐匿胸腔瘘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40例行胸内胃食管吻合术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资料.40例患者出现高热、白细胞升高等脓毒血症表现,早期均无造影剂渗漏,但CT显示吻合口或胃残端周围出现散在小气泡、少量包裹性积液,存在吻合口或胃残端早期微小瘘口的可能,定义为隐匿胸腔瘘.20例按隐匿胸腔瘘处理,给予禁食、抗感染治疗、保持胃肠减压通畅、鼻肠管肠内营养等治疗;另20例按术后未出现胸腔瘘进行常规治疗,给予降温及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胸腔瘘发生情况,总结泛影葡胺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隐匿胸腔瘘的特点.结果 按吻合口瘘处理的20例患者泛影葡胺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显示,有2例(10%)发展为较小的吻合口瘘,未按胸腔瘘处理的20例患者中有17例(85%)发展为胸腔瘘,6例并发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出现脓毒血症表现,泛影葡胺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显示吻合口或胃残端周围有小气泡、不规则包裹性积液为隐匿胸腔瘘的特异性征象,应按胸腔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消化系统瘘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弓上纵隔胸膜完整在减少食管癌术后乳糜胸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振龙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96-96,共1页
研究食管癌手术中保持主动脉弓上纵隔胸膜完整在减少术后乳糜胸中的作用。在 73 8例食管癌病人的手术过程中 ,改食管和胃经主动脉弓上左锁骨下动脉旁上颈部为食管和胃在主动脉弓下直接上颈部 ,不破坏主动脉弓上组织的完整。结果表明 ,... 研究食管癌手术中保持主动脉弓上纵隔胸膜完整在减少术后乳糜胸中的作用。在 73 8例食管癌病人的手术过程中 ,改食管和胃经主动脉弓上左锁骨下动脉旁上颈部为食管和胃在主动脉弓下直接上颈部 ,不破坏主动脉弓上组织的完整。结果表明 ,食管癌手术保持主动脉弓上纵隔胸膜完整 ,能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上纵隔胸膜完整 食管癌 术后 乳糜胸
原文传递
肺癌术后胸导管损伤的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启良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经保守治疗,4例沿原切口开胸行胸导管结扎,均治愈。结论治疗术后乳糜胸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决定行保守疗法... 目的探讨肺癌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经保守治疗,4例沿原切口开胸行胸导管结扎,均治愈。结论治疗术后乳糜胸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决定行保守疗法或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清扫术 乳糜胸
原文传递
肺癌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启良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2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和食管癌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胸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3例肺癌术后9例乳糜胸患者和2361例食管癌术后34例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癌组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0.8%)低于食管癌组(1.4%),并且临床症状及体... 目的探讨肺癌和食管癌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胸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3例肺癌术后9例乳糜胸患者和2361例食管癌术后34例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癌组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0.8%)低于食管癌组(1.4%),并且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较食管癌组轻,保守治疗成功率高。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肺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肺肿瘤 食管肿瘤 切除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诊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启良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10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食管癌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处理方法、预防措施等。结果 41例患者经包括介入球囊扩张等在内的保守治疗而痊愈,6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食管癌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处理方法、预防措施等。结果 41例患者经包括介入球囊扩张等在内的保守治疗而痊愈,6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发生的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经过非手术治疗即可治愈,而胃扭转等机械性排空障碍应行手术治疗。诊断和鉴别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主要方法为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介入球囊扩张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胸胃排空障碍 诊治
原文传递
胸膜机械摩擦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启良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8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摩擦胸膜固定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U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PSP)患者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对58例PSP患者行UVATS并且术中给予机械摩擦胸膜固定治疗,同期58例PSP患者行滑石粉胸... 目的:探讨机械摩擦胸膜固定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U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PSP)患者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对58例PSP患者行UVATS并且术中给予机械摩擦胸膜固定治疗,同期58例PSP患者行滑石粉胸膜固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程度、白细胞升高水平、带胸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滑石粉组术后体温﹥38.0℃44例(75.8%),显著高于机械摩擦组的10例(17.2%)(χ2=40.052,P=0.0001);滑石粉组术后WBC计数﹥10×109/L 41例(70.6%),显著高于机械摩擦组的9例(15.5%)(χ2=35.995,P=0.0001);滑石粉组胸腔引流量为(655±76)ml,显著多于机械摩擦组的(325±72)ml(t=24.006,P=0.0001);疼痛评分为(1.6±0.7)分,明显低于滑石粉组的(5.3±0.5)分(t=32.756,P=0.0001)。机械摩擦组术后带胸管及住院时间时间明显低于滑石粉组[(24±3.5)h vs(36±7.3)h](t=11.288,P=0.0001)、[(3.0±0.7)d vs(4.8±1.2)d](t=9.867,P=0.0001)。结论机械摩擦胸膜固定在UVATS治疗PSP中明显优于其他胸膜固定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手术并发症,且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摩擦胸膜固定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原文传递
溴代呋喃酮对聚氯乙烯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联华 许赓 +3 位作者 黄云超 周友全 赵光强 雷玉洁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溴代呋喃酮对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及临床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用具有化学结构代表性的3种溴代呋喃酮,溴代呋喃酮1:3,4-二溴基-5... 目的探讨不同溴代呋喃酮对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及临床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用具有化学结构代表性的3种溴代呋喃酮,溴代呋喃酮1:3,4-二溴基-5-羟基-呋喃酮,溴代呋喃酮2:4-溴-5-(4-甲氧基苯基)-3-(甲氨基)-呋喃酮,溴代呋喃酮3:3,4-二溴基-5,5-二甲苯基-2(5H)-呋喃酮,分别对PVC材料片(1cm×1cm)进行表面涂层改性,将改性后的PVC材料片与大肠杆菌共同培养;将PVC材料片用75%乙醇浸泡5min后与大肠杆菌共同培养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培养6、12、18、24h,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测PVC材料表面单位面积细菌群落数及细菌群落厚度,扫描电镜观察PVC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表面结构。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显示,各时间点溴代呋喃酮3组PVC材料表面单位面积细菌群落数以及细菌群落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溴代呋喃酮1组和溴代呋喃酮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示,与对照组比较,溴代呋喃酮3组培养后6h PVC材料表面细菌群落附着数量较少;18h时对照组及溴代呋喃酮1组和溴代呋喃酮2组PVC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结构已初步形成,而溴代呋喃酮3组PVC材料表面无明显细菌生物膜结构形成。结论不同溴代呋喃酮对PVC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不同,3,4-二溴基-5,5-二甲苯基-2(5H)-呋喃酮可抑制PVC材料表面单位面积大肠杆菌群落数和细菌群落厚度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呋喃酮 聚氯乙烯 细菌生物膜 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