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性困境:农村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行 陈永国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3,共6页
农民在政治参与方面一直处于他者的地位,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培育农村民主政治文化,培养农民公民意识,增强农民参与农村协商民主的"权力"和"知识",促进农村民间组织发展,都有助于... 农民在政治参与方面一直处于他者的地位,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培育农村民主政治文化,培养农民公民意识,增强农民参与农村协商民主的"权力"和"知识",促进农村民间组织发展,都有助于加强和凸显农民主体性。通过政府与农民自身的合力互动,破解农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性困境,激发农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能有效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良性发展,从而为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协商民主 主体性 主体性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明初 彭香萍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88-92,共5页
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科专业的品质追求由来已久,新升格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高校分类发展思想的指引下正呈崛起之势,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和地方本科院校的主力军,其重大作用让人期待。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存... 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科专业的品质追求由来已久,新升格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在高校分类发展思想的指引下正呈崛起之势,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和地方本科院校的主力军,其重大作用让人期待。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存在学科生态失衡、建设步伐滞后、专业设置重复等共性问题,创新发展是基本的对策取向:一要坚持"全员参与,落实责任",理顺责权关系,强化主体意识;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瞄准办学定位,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发展规划;三要坚持"辐合转型,科学发展",深入改造现有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四要坚持"做强基础学科和长线专业,做活应用学科和短线专业",注足发展后劲,强化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品质 学科专业建设 新升格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协商中参政党的主体性困境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行 陈永国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1-25,共5页
在政党协商中,执政党和参政党同为两大主体。这既是我国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中国政党协商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之间不是机械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具有交互主体性的... 在政党协商中,执政党和参政党同为两大主体。这既是我国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中国政党协商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之间不是机械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具有交互主体性的双向互动关系。参政党在政党协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实际上就是参政党的主体性问题。然而,参政党作为政党协商的重要主体,目前仍然存在着不敢协商、不愿协商、不会协商等主体性困境。参政党主体性困境主要源于参政党自身的缺陷和主体间关系的异化。有效破解政党协商中参政党的主体性困境,必须从参政党和执政党两个方面着手。参政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强化主体意识,提升参与政党协商的水平和实效。执政党要协助参政党完善外部保障机制,拓宽协商空间,改善协商环境,推动参政党以负责任、敢担当的姿态主动参与政党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协商 参政党 执政党 主体性困境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三维模型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明初 彭香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1-43,共3页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为探究地方高校开展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普适性模式,以教学要素的多视角分类为逻辑起点,以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科学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力量全员—环节全程—内容全面"的三维质量保...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为探究地方高校开展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普适性模式,以教学要素的多视角分类为逻辑起点,以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科学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力量全员—环节全程—内容全面"的三维质量保障模型,并结合萍乡学院教学建设的实际,为地方高校的三维模型应用提出了力量主导型、内容主导型、时程主导型三种基本路径和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保障模型 路径选择 教学质量控制点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红色文化与地方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林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8期31-33,共3页
红色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资源。萍乡地区的红色文化,特别是安源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萍乡人民培育了"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近年来,萍乡学... 红色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资源。萍乡地区的红色文化,特别是安源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萍乡人民培育了"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近年来,萍乡学院协同萍乡市充分挖掘安源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大力传承和弘扬安源红色文化,将其融入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构建了地方高校依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红色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基本现状与主要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彭香萍 罗燕妮 《萍乡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6-100,104,共6页
高校教师的入职教育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术源头,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江西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的兴起提供了内生动力,探究高校新教师群体的入职问题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具有深远意义。... 高校教师的入职教育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术源头,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江西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的兴起提供了内生动力,探究高校新教师群体的入职问题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具有深远意义。江西素来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依赖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内涵建设的深入、组织途径以岗前集中培训为主导、教育内容以教职适应为主体,其经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促进入职教育发展,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感;二是以岗前培训为重点,统筹教育活动,提高入职教育的存在感;三是立足教师工作常态,实施项目推进,保障入职教育中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职教育 新教师群体 现状与经验 高校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入职教育问卷的编制及应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香萍 《萍乡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路径已经成为学术聚焦热点,我国高校内涵建设政策要求深入开展教师入职研究,高校教师的入职研究期待深入开展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围绕高校教师入职研究问卷及其应用问题所作的综合研究,发现我国高... 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路径已经成为学术聚焦热点,我国高校内涵建设政策要求深入开展教师入职研究,高校教师的入职研究期待深入开展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围绕高校教师入职研究问卷及其应用问题所作的综合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入职的问卷调查在力量组织、问卷编制和对象选择等方面均有待改进,并提出改进问卷的编制及应用需从三个方向作努力:一是设立高校教师入职研究的青年专项(或专题),引导新教师群体自觉加盟入职研究;二是大力弘扬求真精神,全程落实问卷的编制环节;三是尊重研究总体的质差实际,科学地采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编制 高校 新教师群体 入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入乡”到“扎根”:乡村教师坚守乡村教育的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5
8
作者 邱晓辉 廖镇宇 胡恒钊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70,共7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关键在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实现由“入乡”向“扎根”、由“被迫从教”向“乐于从教”的转变,其背后是教育空间的入场、网络空间的重组、心理空间的归属、文化空间的嵌入等,这些圈...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关键在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实现由“入乡”向“扎根”、由“被迫从教”向“乐于从教”的转变,其背后是教育空间的入场、网络空间的重组、心理空间的归属、文化空间的嵌入等,这些圈层结构逐渐演化促进了乡村教师“内生发展”。当前,“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实困境表明,乡村教师正面临制度脱嵌、文化脱嵌、治理脱嵌和结构脱嵌等困境。面对具有乡村教育振兴的主体力量、优秀乡土文化的弘扬传播者、乡村文明治理的智囊参谋等多种属性的乡村教师,政府部门、师范高校和农村社会等多方应多路径帮助乡村教师完成“扎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 嵌入 脱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