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对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1
作者 杨帆 赵隆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新余矿业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新余矿业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脊柱内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脊柱稳定性、疼痛介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及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脊柱稳定性、疼痛介质(NE、DA、5-HT、SP)水平及腰椎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腰椎曲度降低明显,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升高明显,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疼痛介质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TESSYS技术应用于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切口更小、更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脊柱稳定性及腰椎功能,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经皮脊柱内镜 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技术 脊柱稳定性 疼痛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康 赵隆队 赖子云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评价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将我院治疗的5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U型棒加... 目的评价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将我院治疗的5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椎Cobb角矫正率、椎体滑移矫正率),两组患者术后腰椎JOA评分情况,脊髓功能评分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伤椎Cobb角矫正率、椎体塌陷矫正率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为(26.1±2.4)分,而对照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为(18.9±1.9)分,两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607,P=0.0000)。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前试验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评级与对照组相当,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愈合良好,术后无神经缺损并发症出现,无U型棒及椎弓根钉松脱、断裂并发症出现,滑脱节愈合良好。结论 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棒 双侧椎弓根钉 峡部植骨 腰椎峡部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洁 姜伟举 刘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3期3226-3227,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关于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2011年在我院采用单枚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15例,术前先进行常规检查,显示其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腰椎滑脱。... 目的探讨和研究关于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2011年在我院采用单枚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15例,术前先进行常规检查,显示其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腰椎滑脱。术中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下进行的,采用俯卧位,腰椎中心正中切口,两侧的棘突开放腰背筋膜,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推,拉椎棘突椎板然后切除,然后在臂X线机透视下保证每个钉位置准确,选择症状显着一侧的影响椎体半椎板和关节,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切除。结果术后15例患者伤口均回到I期愈合时间,无感染,无神经根损伤和脊髓硬膜破裂,无椎间融合器移位,无断钉棒固定,破碎,松散,没有出现位移。结论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既可以保留脊柱后部结构,也可以实现充分的后路减压,同时也可以确保可靠的融合,其适用于腰椎复位或固定等手术操作,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椎弓根螺钉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cBride联合Chevron截骨术治疗中度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琦 熊国辉 +2 位作者 傅余良 谢立俊 胡生庭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7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McBride联合第一跖骨颈V型截骨术(Chevron截骨术)治疗中度拇外翻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7年10月该院采用改良McBride联合Chevron截骨术治疗的拇外翻畸形46例(78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 目的探讨改良McBride联合第一跖骨颈V型截骨术(Chevron截骨术)治疗中度拇外翻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7年10月该院采用改良McBride联合Chevron截骨术治疗的拇外翻畸形46例(78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和1~2跖骨间角变化。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评分评估患者的功能预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9.8±2.3)个月。结果 46例(78足)患者中获随访32例(52足),其中男6例(8足)女26例(44足);年龄26~65岁,平均(46.3±4.2)岁。随访中未发现不愈合者,出现负重行走时第一跖趾关节下轻度疼痛3例[4足,7.7%(4/52)]。拇外翻角由术前平均(32.7±5.6)°减少为术后平均(12.8±2.6)°,1~2跖骨间夹角由术前平均(13.6±6.7)°减少为术后平均(8.1±0.8)°,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由术前平均(45.8±3.6)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9.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52足)患者功能评级:优26例,良22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2.3%(48/52)。结论改良McBride联合Chevron截骨术可显著降低软组织手术的复发率;同时,截骨面稳定,愈合率高,对矫正中度拇外翻畸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外科学 跖骨 截骨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足背肌腱皮瓣在手外伤中临床应用
5
作者 王强 文海发 +2 位作者 周建文 钟纯 赵隆队 《江西煤炭科技》 1996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吻合血管 足背肌腱 皮瓣 手外伤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雪龙 陈明 +6 位作者 廖建平 王强 曾芳俊 胡和军 万奇 罗浩 汪智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2-710,共9页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萍矿总医院骨科、赣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科...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萍矿总医院骨科、赣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科收治的共50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3D打印组25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男14例,女11例;年龄(42.5±9.1)岁;传统组25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男13例,女12例;年龄(42.2±9.3)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12个月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D打印组手术时间(125.4±10.6)min、术中出血量(206.2±16.3)mL、术中透视次数(9.2±2.7)次和骨折愈合时间(3.0±0.7)个月均显著少于传统组[(168.2±14.1)min、(303.2±20.4)mL、(15.5±3.5)次和(4.1±0.8)个月],术后6、12个月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7.6±1.2)、(17.9±0.6)分和膝关节HSS评分(90.8±6.4)、(91.5±5.6)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16.2±2.6)、(16.7±2.2)分和(84.5±9.2)、(87.6±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术后发生伤口感染1例、伤口裂开1例。传统组发生伤口处皮肤坏死2例、伤口裂开3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伤口感染2例、螺钉松动1例。3D打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2/25)显著低于传统组(36.0%,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治疗,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有助于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 内固定 3D打印技术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