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血气指标及氧合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明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研究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血气指标和氧合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3—2015-03辽宁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 目的研究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血气指标和氧合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3—2015-03辽宁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机械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为优的有28例,治疗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17例,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和氧合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耐受性较好。结论采用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可有效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可显著改善血气指标和氧合指标,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AP呼吸机 氨溴索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指标 氧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沐舒坦佐治新生儿肺炎55例会体会
2
作者 刘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17-318,共2页
目的观察沐舒坦(n=55)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新生儿科于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新生儿肺炎100例,随机将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55例,采用沐舒坦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统... 目的观察沐舒坦(n=55)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新生儿科于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新生儿肺炎100例,随机将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55例,采用沐舒坦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χ2=4.35,P〈0.05,差异有显著性,沐舒坦在改善呼吸症状、消除肺部体征优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满意。未发现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舒坦 新生儿肺炎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田雨英 王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7期96-97,共2页
目的通过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与Hp感染的关系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6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健康儿童56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幽门螺杆菌-... 目的通过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与Hp感染的关系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6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健康儿童56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G抗体(Hp-IgG抗体)检测及14C尿素呼气试验。将确诊血Hp感染的3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8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Hp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Hp-IgG阳性率,A组和B组血Hp-IgG阳性患儿治疗效果,A组和B组治疗有效患儿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血Hp阳性率为58.06%(36/62),对照组血Hp阳性率为37.50%(21/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5)。经过2周的治疗,B组治疗有效率94.4%明显高于A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随访6个月,B组治疗有效患儿复发率5.88%显著低于A组的4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9,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尤其是复发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Hp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抗Hp三联疗法可提高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的特点以及耐药研究
4
作者 李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特点以及耐药性,旨在为临床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对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进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患儿980例进行基本临床资料、病原菌以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980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特点以及耐药性,旨在为临床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对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进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患儿980例进行基本临床资料、病原菌以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980例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耐药率为100.0%,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在了解当地耐药情况的基础上正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减少耐药性,避免过度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细菌感染特点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泻汤对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明 王永生 +1 位作者 骆娜 崔佳鹏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止泻汤对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小儿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轮状病毒感染的肠炎小儿77例,分为常规组(38例,采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和干预组(39例,在常规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止泻汤治疗),比较2... 目的探讨止泻汤对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小儿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轮状病毒感染的肠炎小儿77例,分为常规组(38例,采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和干预组(39例,在常规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止泻汤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复发率。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儿腹泻、发热、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症状消退时间均长于干预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提高,但干预组提高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儿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干预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2组患儿皮疹、头晕头痛、肝功损伤和肾功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止泻汤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湿热证型轮状病毒感染肠炎小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改善免疫功能、调节胃肠激素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泻汤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免疫功能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JAK/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田雨英 王颖 富建华 《解剖科学进展》 2018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JAK/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n=12),高压氧治疗组(n=12)。采用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JAK/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n=12),高压氧治疗组(n=12)。采用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分离左颈总动脉后不结扎直接缝合皮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高压氧治疗,1h/d,连续7d。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与左/右脑重量比值;应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与real 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JAK与STAT3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高压氧治疗可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和左/右脑重量比值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JAK与STAT3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相比,高压氧治疗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JAK与STAT3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压氧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脑组织损伤可能与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JAK STAT3 新生大鼠
原文传递
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滑雪 齐有然 田雨英 《解剖科学进展》 2019年第1期98-100,10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n=12),高压氧治疗组(n=12)。采用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n=12),高压氧治疗组(n=12)。采用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分离左颈总动脉后不结扎直接缝合皮肤,高压氧治疗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高压氧治疗,1 h/d,连续7 d。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与左/右脑重量比值;应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与real 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TLR-4、MyD88与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果高压氧治疗可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和左/右脑重量比值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与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相比,高压氧治疗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TLR-4、MyD88与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压氧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脑组织损伤可能与抑制TLR-4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TLR-4 MYD88 NF-κB SD新生大鼠
原文传递
miR-200C与miR-16在哮喘患儿血清及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上调 被引量:1
8
作者 田雨英 王颖 +1 位作者 张晗 王莹巍 《解剖科学进展》 2018年第6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miR-200C与miR-16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miR-200C与miR-16的表达,卵蛋白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 目的探讨miR-200C与miR-16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与正常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miR-200C与miR-16的表达,卵蛋白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哮喘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肺组织miR-200C与miR-1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miR-200C与miR-1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哮喘小鼠模型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miR-200C与miR-1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miR-200C与miR-16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及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MIR-200C miR-16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