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单孔引流术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体会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舜尧 褚光 +1 位作者 陈天虎 王建磊 《安徽医学》 2013年第9期1345-134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单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改进单孔引流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采用改进后的单孔引流术式,仅少部分病例术后复查颅脑CT提示少量积气、积液,经过对症治疗后好转... 目的探讨改进单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改进单孔引流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采用改进后的单孔引流术式,仅少部分病例术后复查颅脑CT提示少量积气、积液,经过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发生脑组织误伤及出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疗效满意。结论采用改进单孔术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减少术中脑组织的误伤及术后颅内出血,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褚光 任伟 +5 位作者 许波 王舜尧 陈天虎 丁小双 刘玉奇 王建磊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愈后。方法对23例外伤性脑梗塞患儿行头颅CT,MRI,EEG检查,应用药物治疗,并辅以高压氧治疗。结果 CT,MRI扫描梗塞均位于基底节区,其中有3例伴有有双侧豆状核钙化。全部患儿均...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愈后。方法对23例外伤性脑梗塞患儿行头颅CT,MRI,EEG检查,应用药物治疗,并辅以高压氧治疗。结果 CT,MRI扫描梗塞均位于基底节区,其中有3例伴有有双侧豆状核钙化。全部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6~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根据病史,及时行头颅CT,MRI,EEG及时检查对小儿外伤性脑梗塞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药物治疗与高压氧治疗是有效的方法,本病愈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颅脑损伤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回植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褚光 任伟 +1 位作者 许波 王舜尧 《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第5期501-502,共2页
目的通过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回植修补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对3只中国大耳灰兔颅骨瓣采用超低温保存后回植修补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对12例患者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回植修补颅骨缺损... 目的通过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回植修补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对3只中国大耳灰兔颅骨瓣采用超低温保存后回植修补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对12例患者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回植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2例回植颅骨瓣固定牢固,无感染,无排异,成活良好。结论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回植修补颅骨缺损疗法能改善外观,方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 自体颅骨 回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窦汇区脑膜瘤策略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舜尧 龚瑞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481-1482,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窦汇区脑膜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窦汇区脑膜瘤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手术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Ⅱ级切除1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SimpsonⅣ级3例切除,术后辅助伽马刀...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窦汇区脑膜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窦汇区脑膜瘤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手术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Ⅱ级切除1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SimpsonⅣ级3例切除,术后辅助伽马刀治疗。结论显微手术切除窦汇区脑膜瘤方法可行,对于不能全切的肿瘤术后辅助伽马刀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窦汇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小双 褚光 任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31位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16例患者行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对照组15例患者只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 目的:探讨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31位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16例患者行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对照组15例患者只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8%和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优于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颞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治疗体会
6
作者 褚光 王舜尧 +1 位作者 陈天虎 王建磊 《安徽医学》 2012年第9期1183-1184,共2页
目的研究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0例TSE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75例,其中随访65例,痊愈18例,显效32例,无效15例,有效率76.9%;手术治疗15例,随访14例,痊愈5例,显效6例,无效3... 目的研究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0例TSE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75例,其中随访65例,痊愈18例,显效32例,无效15例,有效率76.9%;手术治疗15例,随访14例,痊愈5例,显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78.6%。随访总有效率77.2%。结论在治疗TSE患者时,应采取综合疗法,多数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颅脑损伤 钻孔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原因分析
7
作者 任伟 魏祥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脑积水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44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任伟 褚光 +2 位作者 许波 陈天虎 刘玉奇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对44例患者,25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19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对不同条件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把握和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病人,...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对44例患者,25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19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对不同条件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把握和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病人,手术顺利,术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进行评估:I级13例,Ⅱ级17例,Ⅲ级5例,Ⅳ级2例,V级1例,死亡6例。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综合评价病人情况来决定不同的手术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
原文传递
磁共振头皮定位法手术对颅内浅表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褚光 任伟 +5 位作者 许波 王舜尧 陈天虎 丁小双 刘玉奇 王建磊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头皮定位法在颅内浅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行磁共振头皮定位,确定颅内浅表肿瘤在头皮最近投影点并标记.手术时根据投影点切开头皮开颅,切除肿瘤。结果 20例病例病灶所在部位无定位失误.... 目的探讨磁共振头皮定位法在颅内浅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行磁共振头皮定位,确定颅内浅表肿瘤在头皮最近投影点并标记.手术时根据投影点切开头皮开颅,切除肿瘤。结果 20例病例病灶所在部位无定位失误.手术时间平均为(65.3±5.7)min,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术后复查MRI病灶均已切除,无术后感染。结论通过磁共振头皮定位法可在术前确定颅内浅表肿瘤在头皮最近投影点,设计手术路线,明确肿瘤与脑组织关系,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及术中可能对脑重要功能区或大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头皮定位 颅内浅表肿瘤 手术
原文传递
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联合血肿腔外引流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波 褚光 任伟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侧裂-岛叶入路联合血肿腔外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3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开颅血肿大部分清除,术毕血肿残腔内置入硅胶管持续外引流... 目的探讨小骨窗侧裂-岛叶入路联合血肿腔外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3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开颅血肿大部分清除,术毕血肿残腔内置入硅胶管持续外引流。结果 32例患者中,血肿清除均达到90%以上,死亡3例(9.4%)。术后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0例(0%)、Ⅱ级8例(25%)、Ⅲ级11例(34.4%)、Ⅳ级8例(25%)、Ⅴ级2例(6.2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联合血肿腔外引流治疗基底节区HCH临床疗效良好,良好的操作技术和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防治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裂-岛叶 小骨窗 基底节 高血压脑出血
原文传递
超早期与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褚光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5期735-736,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超早期与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转归,分析超早期手术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治疗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均在发病6h内进行手术,对照... 目的通过比较超早期与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转归,分析超早期手术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治疗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均在发病6h内进行手术,对照组手术时间为发病后7~72h,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转归,术后并发症,并随访半年,比较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再次出血,肺部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第1个月GOS评分分级提示观察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对照组中2例持续植物生存患者死亡,观察组未出现死亡病例,ADL分级显示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好。结论超早期与早期手术近期效果相似,但超早期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早期 高血压 脑出血
原文传递
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治疗广泛性脑挫裂伤并发脑疝的21例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波 褚光 任伟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治疗广泛性脑挫裂伤并发脑疝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对21例行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治疗的广泛性脑挫裂伤伴脑疝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4例,轻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 目的探讨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治疗广泛性脑挫裂伤并发脑疝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对21例行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治疗的广泛性脑挫裂伤伴脑疝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4例,轻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能有效提高广泛性脑挫裂伤并发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脑挫裂伤 脑疝 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
原文传递
超低温保存自体颅骨回植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舜尧 褚光 +1 位作者 陈天虎 王建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颅骨超低温保存并回植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去骨瓣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5-72岁,平均39岁.患者均采... 目的 探讨自体颅骨超低温保存并回植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去骨瓣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5-72岁,平均39岁.患者均采取自体颅骨超低温保存并回植的方法 治疗,观察术后修补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液氮保存后的自体颅骨外观如新鲜骨瓣,钻孔所得骨屑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病理检查可见成骨细胞及骨小梁.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切口感染、排异反应、自体颅骨松动凹陷、硬膜外积液等并发症.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头颅外形均美观对称.25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9.4个月.术后定期复查CT显示均有骨缝结合部骨质生长,有骨瓣内板及板障骨质被吸收情况,外板完好,没有影响其骨架作用.结论 采用超低温保存的自体颅骨回植修复颅骨缺损,可恢复颅腔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具有术后外形完美、材料保存简单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缺损 低温保存 组织保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