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国产地理分析与模拟平台,探索面向地理学研究的开放式人才教育模式
1
作者 陈旻 朱之一 +1 位作者 张书亮 闾国年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2-126,共5页
地理分析与模拟是新时代地理学发展的国际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国内自然地理学科快速发展的前景和要求下,面向地理分析与模拟的地理学人才教育培养变革亟待开展.本研究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实践教学中的引领作用,突破理工科在新时... 地理分析与模拟是新时代地理学发展的国际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国内自然地理学科快速发展的前景和要求下,面向地理分析与模拟的地理学人才教育培养变革亟待开展.本研究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实践教学中的引领作用,突破理工科在新时代地理学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难题,以国产地理分析与模拟平台为核心,以“开放学习—系统培训—主题竞赛”为手段,设计“一个核心三个抓手”人才培养建设框架,形成有标准可依的“认知—理解—创新”一体化地理学人才教育体系,以中国特色自主品牌系统构建推动国际地理学研究前沿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国内外高校构建多样化、特色化的地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地理分析与模拟 人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ZONATION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重点监控区确定 被引量:45
2
作者 李丽鹤 刘会玉 +2 位作者 林振山 贾俊鹤 刘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24-3132,共9页
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的威胁,要有效地控制外来植物入侵,首先应该明确植物入侵的高度风险区.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对象,以其广泛发生的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华东3省1市为研究区域,综... 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的威胁,要有效地控制外来植物入侵,首先应该明确植物入侵的高度风险区.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对象,以其广泛发生的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华东3省1市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干扰、土壤性质、气候和地形等影响因子,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其潜在分布及其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并结合空间优化软件ZONATION识别出需要重点布控的入侵风险区。结果表明:1)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百分比贡献率分别为:距主要道路距离(29.4%)、土地利用变化(16.9%)、降水的季节性变异(15.9%)、人口密度(9.5%)与最干季均温(6.2%)。2)从影响因子的响应曲线分析得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概率随着距主要道路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在耕地转化成的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转化成的草地、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转化成的林地、草地与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互转换频繁的区域和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保持不变的区域,其发生概率明显较高;其发生概率随着降水季节性变异的增大而快速减小至0.4,之后缓慢减小;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其发生概率起初急剧升高,人口密度超过4千人/km^2后又缓慢地小幅下降;随着最干季均温的增大,其发生概率逐渐减小,在2.4℃附近达最小,之后逐渐增大。3)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风险区面积为130433 km^2。其中,一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沿杭州湾地区、浙江沿海以及内陆地势较低的耕地及居民点区域;二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一级风险区的外缘,尤其是江苏南部的长江沿岸地区。三级风险区则广泛分布在江苏的南部和东部,安徽的中东部,浙江的北部和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MAXENT 风险预测 响应 ZO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视角下测绘地理信息再透视 被引量:53
3
作者 闾国年 袁林旺 俞肇元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49-1556,共8页
系统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以来地理信息内涵发展与拓展的主要历程,指出地理信息的定义一直是在"空间+属性"的地图信息基本框架下逐步扩展,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地图GIS、语义GIS、时空GIS和大数据GIS 4个不同的阶段,但仍无法满... 系统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以来地理信息内涵发展与拓展的主要历程,指出地理信息的定义一直是在"空间+属性"的地图信息基本框架下逐步扩展,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地图GIS、语义GIS、时空GIS和大数据GIS 4个不同的阶段,但仍无法满足时空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需求。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出发,对地理学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出了涵盖"空间定位""语义描述""属性特征""几何形态""演化过程""要素相互关系"的地理信息六要素表达模型。在地理定律和地理规律的指导下,面向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时空格局、演化过程、相互作用机理的集成表达、系统分析和高效管理,设计了六要素集成表达的几何代数统一GIS数据模型、地理规律与相互作用驱动的新型GIS数据结构、非结构化时空数据组织与存储等关键技术,为测绘地理信息走向地理科学信息提供了另一个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支撑,有助于提升GIS对地理格局、演化过程和要素相互作用等地理规律的组织、管理、表达和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六要素表达模型 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军长征GIS课程思政实验案例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4
4
作者 熊礼阳 赵飞 +3 位作者 程瑶 杨昕 李发源 汤国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8,共9页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关注、了解红军长征,弘扬长征精神,对于高校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具有特殊意义和...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关注、了解红军长征,弘扬长征精神,对于高校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GIS教学中特有的地图化表达方式与时空化思维模式,可直观展现红军长征的历史过程,并从地理学的视角重新认知长征的相关史实和理念,可成为GIS教学中"思政进课堂"的经典案例.据此,本文以红军长征为案例,采用现代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力图重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通过红军长征路线信息符号化表达、红军长征路线地形特征分析、红军长征路线信息空间量算分析、红军长征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实验案例的探索与实践,将思政教育与GIS课程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红军前辈的长征革命精神的同时,也掌握GIS专业中点、线、面等数据在GIS系统中的有机集成、多途径可视化展示及空间分析等基本方法.最终使得红军长征GIS成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及地理学相关专业开展"思政进课堂"的经典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地理信息科学 思政教育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逐点交叉验证的RBF形态参数优化方法及其空间插值实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佳 段平 +2 位作者 吕海洋 张思阳 盛业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2,48,共5页
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是一种确定性的多维空间插值模型,可以有效逼近任意维度的空间数据。RBF插值模型中,基函数形态参数直接影响插值精度。为了快速求解最佳形态参数,获取准确的插值结果,该文采用改进的逐点交叉验证(... 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是一种确定性的多维空间插值模型,可以有效逼近任意维度的空间数据。RBF插值模型中,基函数形态参数直接影响插值精度。为了快速求解最佳形态参数,获取准确的插值结果,该文采用改进的逐点交叉验证(Improved Leave One Out Cross Validation,ILOOCV)方法求取最优形态参数,首先从形态参数取值区间内选定初始形态参数α,然后从n个已知点中顺序选出一个点,使用剩下的n-1个已知点构建RBF插值模型,计算被取出点处真实值与插值结果的误差,循环n次,累计交叉验证误差,再依次从形态参数取值区间选取下一个值,重复操作,建立形态参数α与累计交叉验证误差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最后通过最小化交叉验证误差来获取最佳形态参数。以我国东北地区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实验,对ILOOCV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ILOOCV方法选取最佳形态参数使其插值结果比较精确,是一种可行的RBF形态参数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 径向基函数 形态参数 逐点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4
6
作者 朱长青 任娜 徐鼎捷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7-1028,共12页
随着地理信息应用的深入,精度高、涉密广的地理信息安全保护要求与现阶段经济发展对地理信息共享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地理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亟须可靠的技术保护地理信息安全... 随着地理信息应用的深入,精度高、涉密广的地理信息安全保护要求与现阶段经济发展对地理信息共享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地理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亟须可靠的技术保护地理信息安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的进展,包括将数据转变为密文的加密技术、具有版权保护和溯源追踪作用的数字水印技术、能够控制时间和权限的安全控制技术、可以降低数据精度和删除涉密属性的保密处理技术以及防止篡改和可认证的区块链技术。然后,论述了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在地理信息安全防护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进一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安全 技术 进展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与数字水印相结合的地理数据交易存证及版权保护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长青 徐鼎捷 +2 位作者 任娜 崔瀚川 赵亚宙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94-1704,共11页
为有效解决地理数据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互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零水印、IPFS和智能合约技术的地理数据交易存证与版权保护模型。该模型利用区块链结合IPFS网络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零水印注册机制,消除了对第三方IPR机构的依赖,还通过... 为有效解决地理数据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互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零水印、IPFS和智能合约技术的地理数据交易存证与版权保护模型。该模型利用区块链结合IPFS网络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零水印注册机制,消除了对第三方IPR机构的依赖,还通过智能合约的设计在零水印注册的同时将交易信息上链永久存证,实现零水印注册的时间戳认证。模型中区块链存证的不可篡改性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运行机制使交易双方能够在无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达成共识、实现互信。在模型基础上,以开放联盟链作为智能合约开发平台,实现了地理数据交易存证与版权保护系统。利用本系统,交易双方可调用智能合约获取链上交易凭证,再通过从IPFS网络下载的零水印提取数据的水印信息,最终结合交易凭证与水印信息进行数据版权确认与来源追溯,进而有效地维权或解决纠纷。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同时保障交易双方权益并保护交易数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数据 区块链 零水印 交易存证 版权保护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大类平台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以“水文与水资源学”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涛 戴强 +1 位作者 黄昌春 张志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4-58,共5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本科大类平台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亟待探索.水文与水资源学是地理学大类平台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诸多问题仍不太清楚,亟需研究.本文认为思政建设可从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形式选...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本科大类平台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亟待探索.水文与水资源学是地理学大类平台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诸多问题仍不太清楚,亟需研究.本文认为思政建设可从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形式选择、教学手段安排等多方面进行多层次的统筹规划,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求真务实、科学探索、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生态文明、和谐共生、责任担当、精益求精等多角度开展,从而达到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和思想政治理念培育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地理学 水文学 水资源学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地理场景的日照分析算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驰 周良辰 +1 位作者 闾国年 周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68,共4页
在现实世界的复杂地理场景中进行日照分析模拟,必须考虑众多真三维地形/地物的遮挡因素,传统的日照分析方法难以得出高效、准确的结果。该文面向复杂地理场景的真三维地形/地物要素,设计了相应的日照遮挡分析算法,并以太阳光线的空间局... 在现实世界的复杂地理场景中进行日照分析模拟,必须考虑众多真三维地形/地物的遮挡因素,传统的日照分析方法难以得出高效、准确的结果。该文面向复杂地理场景的真三维地形/地物要素,设计了相应的日照遮挡分析算法,并以太阳光线的空间局限性为基础,构建了均匀格网-AABB-kd-树的场景组织方式,可以准确、快速地计算出日照时数,有效地实现了算法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理场景 日照分析 空间局限性 空间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蔬菜中滴滴涕和六六六的残留及摄食暴露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倩倩 夏忠欢 +4 位作者 吴敏敏 周彦池 殷婧 刘津 杨浩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2-500,共9页
为研究有机氯农药在食物中的残留及人群的摄食暴露,在2015年5月采集了南京市居民普遍食用的10种蔬菜,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研究表明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在蔬菜中均有检出,∑DDTs的残留量为1.78~5.29 ng·... 为研究有机氯农药在食物中的残留及人群的摄食暴露,在2015年5月采集了南京市居民普遍食用的10种蔬菜,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研究表明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在蔬菜中均有检出,∑DDTs的残留量为1.78~5.29 ng·g^(-1),∑HCHs的残留量为0.21~4.77 ng·g^(-1),其中∑10OCPs(有机氯农药)含量最高的蔬菜是藕(10.07 ng·g^(-1)),含量最低的是青菜(2.32 ng·g^(-1))。通过来源分析发现,蔬菜中DDTs可能有新的输入,而HCHs则主要源于历史残留。通过对不同人群的每日摄取量(EDI)进行摄食暴露分析发现,儿童的摄食暴露量要高于同性别其他年龄段人群,在儿童和未成年阶段,男性的暴露量普遍高于女性,而在成年和老年阶段,男性的暴露量低于女性。平均而言,各年龄段人群对γ-HCH和DDTs的日均口摄暴露量(EDI)值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所规定的ADI值,表明在目前蔬菜消费量下,南京市居民通过摄入蔬菜引起的健康风险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滴涕 六六六 蔬菜 残留量 摄食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实体分类与编码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9
11
作者 闾国年 俞肇元 +1 位作者 周良辰 兰馨 《现代测绘》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地理实体是政府管理的基础单元,是各类信息聚合的凝聚核。地理实体的构建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地理实体分类体系的多样性、粒度划分的层次性、描述表达的完备性,以及实体编码的唯一性... 地理实体是政府管理的基础单元,是各类信息聚合的凝聚核。地理实体的构建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地理实体分类体系的多样性、粒度划分的层次性、描述表达的完备性,以及实体编码的唯一性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实体科学分类体系,应用需求驱动的地理实体颗粒度分割体系,地理视角的地理实体描述体系,以及顾及地理实体空间分布、时间过程的唯一身份编码体系构建的设想与思路,为地理实体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体 分类体系 编码体系 颗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拟地理环境构建的地理分析模型集成应用方法进展
12
作者 乐松山 闾国年 +1 位作者 温永宁 陈旻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2-1280,共19页
地理分析模型作为求解地理问题、模拟地理环境、支撑决策分析的重要资源,在虚拟地理环境(或数字孪生地理环境)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成多领域具备不同模拟能力的地理分析模型,能够更加全面的表达现实地理环境,支撑构建可视、可用... 地理分析模型作为求解地理问题、模拟地理环境、支撑决策分析的重要资源,在虚拟地理环境(或数字孪生地理环境)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成多领域具备不同模拟能力的地理分析模型,能够更加全面的表达现实地理环境,支撑构建可视、可用、可分析、可交互的虚拟地理环境。针对地理分析模型的集成应用方法,本文系统性梳理了当前的研究进展,从地理分析模型的演进特征、支撑虚拟地理环境构建的途径、多模型的集成方法和地理信息服务的相关支撑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发现,通过多模型集成来解决复杂地理问题已经成为广泛认可的研究途径,自然—人文相结合、融合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的集成建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现有模型集成方法仍然面临个案化的局限,在处理异构模型的兼容性方面难以形成持续可复用的集成成果,导致模型集成容易陷入到重复的技术改造工作中。借鉴信息服务领域的容器化理念,本文提出了“地理分析模型容器”的思路并进行了方法实现。通过设计柔性装配结构的信息交互通道和事件响应机制的功能计算通道,构建了能够持续积累和提升模型集成复用能力的容器,并基于此种模型容器来进行配置式的模型集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分析模型 虚拟地理环境 数字孪生地理环境 模型集成 地理分析模型容器
原文传递
地理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长青 任娜 +2 位作者 周子宸 孙小惠 杨昊宁 《现代测绘》 2020年第6期9-13,共5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的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地理大数据相较于其他大数据特有的性质是具有时空属性,而带有时空信息的数据泄露所造成的影响更加恶劣且损失也更加严重,因此地理大数据的安全保护尤为重要。目前,...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的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地理大数据相较于其他大数据特有的性质是具有时空属性,而带有时空信息的数据泄露所造成的影响更加恶劣且损失也更加严重,因此地理大数据的安全保护尤为重要。目前,针对地理大数据的安全保护技术按照保护原理可分为事先防范和事后追究两类,主要包括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本文首先对这三种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然后通过分析多种数据保护技术融合的研究前景,对地理大数据的安全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大数据 加密技术 数字水印 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世界遗产GIS思政实验案例的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昕 李晨瑞 刘海龙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4-18,共5页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实验教学作为GIS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在锻炼学生GIS应用操作技能的同时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中国世界遗产GIS实验案例中,通过数据信息采集与...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实验教学作为GIS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在锻炼学生GIS应用操作技能的同时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中国世界遗产GIS实验案例中,通过数据信息采集与整理、数据转换、空间统计分析以及专题制图,使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及分布状况有了深入的认识.不仅在专业技能上使学生掌握了文本信息空间化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专题地图制图的方法,而且在思想品德方面,培养了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事原则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相统一,达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目标,为GIS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世界遗产 专题制图 思政元素 GIS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关系下的地图放大裁剪方法
15
作者 李佳 段平 +1 位作者 梁明 吕海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4-88,共5页
针对以欧氏距离作为放大因子对电子地图进行放大裁剪引起的信息失衡问题,提出了采用地理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关系的地图放大裁剪方法,可有效避免以欧氏距离作为地图放大因子的地图信息失衡问题。将电子地图中的地理要素分为点、线、面,... 针对以欧氏距离作为放大因子对电子地图进行放大裁剪引起的信息失衡问题,提出了采用地理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关系的地图放大裁剪方法,可有效避免以欧氏距离作为地图放大因子的地图信息失衡问题。将电子地图中的地理要素分为点、线、面,对于点要素,构建它的Voronoi图;对于非点要素,即线和面要素,构建它们的近似Voronoi图,当用户对电子地图中感兴趣地理要素目标放大时,只需要提取该目标的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要素的近似Voronoi图,并计算它们的最小外包矩形,将最小外包矩形区域用于最终的地图放大裁剪区域,则可较好地顾及用户感兴趣地理要素目标周围的地理要素信息,可提高地图的易读性。采用本文方法对某区域电子地图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地理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关系的地图放大裁剪方法能够较好地顾及目标周边地理要素信息,避免了以欧氏距离为放大因子的地图信息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地图 VORONOI 相邻关系 地图放大 地图裁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县域高龄人口地域分异特征及环境成因 被引量:11
16
作者 许昕 赵媛 +2 位作者 张新林 曾通刚 夏四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49-1457,共9页
以全国分县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依据高龄化系数将中国不同区域划分为未高龄化、浅度高龄化、中度高龄化和深度高龄化4个类型区,并探讨其空间上的地域分异规律。并选取5个自然环境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 以全国分县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依据高龄化系数将中国不同区域划分为未高龄化、浅度高龄化、中度高龄化和深度高龄化4个类型区,并探讨其空间上的地域分异规律。并选取5个自然环境指标,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高龄化水平区域差异的环境成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县域高龄化水平呈现"西疏东密"分布格局;高龄化系数三级阶梯状分布明显,平原、丘陵、盆地普遍高于山地及高原地区;由"凹"字型向"东西隆升、北端塌缩"格局演变。(2)高龄人口空间集聚不断增强,区域间差异逐渐增大。(3)水文指数、气候指数是影响全国县域高龄人口集聚的主要因素;地形起伏度、空气质量指数对高龄人口分布影响不显著,对不同类型区影响差异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植被指数对高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趋强;社会经济因素对高龄人口分布具有扰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人口 县域尺度 地域分异 环境成因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的水文效应分析——以江西兴国潋水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雪 李硕 陈伊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6-142,共7页
为探讨植被恢复的水文响应程度,选择江西兴国县潋水河流域为典型区,利用多年径流和泥沙观测数据,通过统计趋势分析和模型模拟手段,对潋水流域长期的水沙变化特征以及植被恢复前后的产水和产沙特征进行了分析。借助SWAT水文模型设置3种... 为探讨植被恢复的水文响应程度,选择江西兴国县潋水河流域为典型区,利用多年径流和泥沙观测数据,通过统计趋势分析和模型模拟手段,对潋水流域长期的水沙变化特征以及植被恢复前后的产水和产沙特征进行了分析。借助SWAT水文模型设置3种土地利用情景,分析径流量和产沙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975—2015年来,土地利用的总体变化趋势是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明显减少;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趋势不明显,但植被恢复后产沙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植被恢复前后两个时段最大月径流量和产沙量均明显减少。3种情景年模拟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率不超过1%,但对产沙量影响较大,尤其是情景年2015年比2002年的平均泥沙总量减少了57.6%,最大月产沙量比2002年情景年模拟值减少50%。潋水流域案例表明,以植被恢复为主要手段的小流域治理,在流域水土保持效用上成效显著,产沙量在2008年发生突变说明剧烈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工程真正发挥水土保持作用至少需要20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SWAT模型 径流 产沙量 潋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门水印和感兴趣区加密的遥感目标检测数据集版权保护算法
18
作者 陈玮彤 许鑫 +1 位作者 朱长青 任娜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86-2098,共13页
遥感目标检测数据集的样本收集、清洗及标注过程通常需投入巨大成本,可被视为高价值的知识产权,而未授权使用或数据泄露会造成数据集拥有者的版权被侵权。为保护数据集版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后门水印和感兴趣区加密的遥感目标检测数... 遥感目标检测数据集的样本收集、清洗及标注过程通常需投入巨大成本,可被视为高价值的知识产权,而未授权使用或数据泄露会造成数据集拥有者的版权被侵权。为保护数据集版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后门水印和感兴趣区加密的遥感目标检测数据集版权保护算法。该算法通过将目标生成水印触发器嵌入原始数据集,并利用感兴趣区范围的置乱和添加扰动对数据集进行加密。在水印嵌入阶段,从原始数据集中随机选择任意样本,并将触发器嵌入样本的随机位置。数据集加密阶段分为3步,对标注文件中的感兴趣区范围进行初次加密,在加密的感兴趣区范围内添加扰动,以及基于用户独立密钥对感兴趣区进行二次加密。通过对关键信息感兴趣区进行加密而非全文加密提高算法效率,使用独立密钥降低密钥泄露风险提高安全性。在数据集分发使用阶段,授权用户可以将密文恢复为正确的感兴趣区;未授权用户若直接使用密文数据集则无法训练一个有效的模型。若发生数据泄密,恶意用户使用该数据集在训练模型时,后门水印信息会被植入模型。因此,在版权验证阶段,通过调用该模型的接口进行后门水印的验证,实现版权申明。大量试验证明,本文算法在不影响数据集质量的情况下,有效地保护了数据集版权,水印算法对微调攻击和剪枝攻击均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目标检测数据集 数据集保护 版权保护 感兴趣区加密 目标生成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界性乘积函数的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地物高度几何精度降低算法
19
作者 金鑫 朱长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4,共7页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的几何精度降低技术对高精数据安全至关重要,但现有研究主要针对二维数据,难以满足三维模型的精度降低需求。该文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几何精度降低特征,提出一种有界性乘积函数地物高度几何精度降低算法。该算法利用...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的几何精度降低技术对高精数据安全至关重要,但现有研究主要针对二维数据,难以满足三维模型的精度降低需求。该文基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几何精度降低特征,提出一种有界性乘积函数地物高度几何精度降低算法。该算法利用有界函数的连续性和任意阶可导性特征,确保数据变形保持平滑、连续和渐变,可有效避免大规模数据突变,维持空间形态的一致性;同时,通过引入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特性,进一步增强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控制数据精度降低,确保精度可控性,并能维持数据的空间形态,满足数据可用性要求,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数据安全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 几何精度降低 地物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
20
作者 张燕平 张卡 +5 位作者 赵立科 陶厦 张帮 王玉军 顾桢 刘浩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0,126,共7页
为了提高传统基于像元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算法。首先,对双时相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构成多尺度影像数据集;然后,对多尺度影像数据集进行... 为了提高传统基于像元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多尺度融合的高分卫星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算法。首先,对双时相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构成多尺度影像数据集;然后,对多尺度影像数据集进行迭代慢特征变换,得到不同尺度的变化强度图,再利用量子理论对多尺度变化强度图进行融合,以得到融合后的变化强度图;最后,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完成变化强度图的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化变化检测结果。利用两组不同时相的实际高分卫星影像,对本文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尺度面向对象变化检测方法和熵权法多尺度融合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建筑物变化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影像 建筑物变化检测 量子理论 迭代慢特征分析 多尺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