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蚌埠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情绪耗竭现状及其与情绪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芳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蚌埠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情绪耗竭现状及其与情绪管理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对蚌埠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手术室护士,2020年6—12月期间对其采用一般调查问卷、护理人员情绪耗竭测评量表和情绪管理测评问卷(护士版... 目的探讨并分析蚌埠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情绪耗竭现状及其与情绪管理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对蚌埠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手术室护士,2020年6—12月期间对其采用一般调查问卷、护理人员情绪耗竭测评量表和情绪管理测评问卷(护士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并分析手术室护士的情绪耗竭和情绪管理水平。结果286名手术室护士情绪耗竭总得分为(39.15±9.64)分,情绪智力得分为(51.22±10.09)分,二者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护理职称的手术室护士情绪耗竭得分不同(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管理可解释情绪耗竭得分37.5%的变异(P<0.05)。结论情绪耗竭对手术室护士情绪管理能力有一定影响,可考虑通过制定有助于提升手术室护士情绪管理水平的策略间接降低其出现情绪耗竭的风险。护理管理者可从多方面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手术室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情绪耗竭 情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室抢救的配合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彩侠 韩中国 刘军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88-989,共2页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抢救配合能力。方法:对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抢救进行配合并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包括手术前手术室的准备,手术用物及用药准备;术中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严密观...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抢救配合能力。方法:对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抢救进行配合并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包括手术前手术室的准备,手术用物及用药准备;术中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情以及正确应用脱水剂。结果:31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29例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90.32%;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手术室护士在手术急救配合中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能较好地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救治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救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杀菌机对手术室空气动静态消毒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莉 朱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观察多功能杀菌机对无层流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与静态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多功能杀菌机分别采用动态、静态两种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并进行动态监测与效果比较。结果:动态消毒法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在手术过程中一直控制在国家... 目的:观察多功能杀菌机对无层流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与静态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多功能杀菌机分别采用动态、静态两种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并进行动态监测与效果比较。结果:动态消毒法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在手术过程中一直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静态法在术前无人员的情况下菌落数控制在低水平,但随着手术的进行及人员的流动而迅速持续增加,术中空气污染严重。动态消毒法效果明显优于静态法(P<0.01)。结论:持续动态空气消毒可保证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消毒 杀菌机 手术室 空气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对手术室护士共情疲劳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曹贤花 赵云 +1 位作者 李梅春 葛婧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对手术室护士共情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6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分别应用专业生活质量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MSS)评价手术室护士的共情疲劳状况及护士...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对手术室护士共情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6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分别应用专业生活质量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MSS)评价手术室护士的共情疲劳状况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手术室护士共情满意、职业倦怠、继发创伤应激及共情疲劳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手术室护士MMS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手术室护士共情疲劳状况,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共情疲劳 团体心理辅导 萨提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手术室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吴秀 张静 +2 位作者 王远航 李莉 张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在肿瘤手术室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核心能力培养带教模式。通过理论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对2组护... 目的:探讨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在肿瘤手术室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核心能力培养带教模式。通过理论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对2组护生的业务能力进行客观评价;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和医生、护士对护生核心能力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扩展和运用方面的理论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科研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能力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有计划、分步骤的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带教,能够使护生更迅速和全面地掌握护理要点,胜任相关工作。带教效果提升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手术室护理 护生 临床实习 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余琛 蒋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目的:评价手术室空气消毒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个手术间分为实验组(30个)与对照组(30个),实验组采用KDSJ-B60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进行手术室空气终末消毒,对照组采用甲醛溶液熏蒸法进行手术室空气终末消毒,比较两组消毒效果。结果:K... 目的:评价手术室空气消毒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个手术间分为实验组(30个)与对照组(30个),实验组采用KDSJ-B60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进行手术室空气终末消毒,对照组采用甲醛溶液熏蒸法进行手术室空气终末消毒,比较两组消毒效果。结果:KDSJ-B60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空气消毒与甲醛溶液熏蒸空气消毒都是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两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SJ-B60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肯定,无残留,且其体积小,操作简便,安全无害,可广泛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病房及手术室空气的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消毒 杀菌机 甲醛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高亚男 张弘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6期117-118,共2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该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8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78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9例)... 目的研究与分析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该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8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78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9例)与围手术期护理组(39例)。其中该院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而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护理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均较佳,但是围手术期护理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在降低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感染率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春晓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5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在颅脑外伤术后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以常规制度要求为主实施干预,观察组选择细化手术室... 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在颅脑外伤术后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以常规制度要求为主实施干预,观察组选择细化手术室感染控制方式进行干预,从不同维度出发实施感染控制,对比手术室内细菌数以及手术室感染率,评估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细菌数(7.05±1.26)cfu/cm^(3),术中(27.92±6.62)cfu/cm^(3),术后(52.56±7.13)cfu/cm^(3),对照组分别为(12.71±2.48)cfu/cm^(3)、(43.56±8.89)cfu/cm^(3)、(131.67±20.29)cfu/cm^(3),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细菌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控制可提升手术室干预效果,可减少手术室内细菌,防止因细菌过多给患者造成威胁,维护手术室内环境的卫生性,落实无菌技术要点,有利于降低颅脑外伤术后感染率,保证患者个人手术安全,减少感染问题给术后恢复带来的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感染控制 颅脑外伤手术 感染率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访视联合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应激反应及SAS、SDS评分的影响
9
作者 王孜恒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8期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访视与手术室心理护理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按照红蓝双色球法进行对照探讨,常规组57例... 目的观察并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访视与手术室心理护理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按照红蓝双色球法进行对照探讨,常规组57例(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辅以术前访视与手术室心理护理)。比较遵医行为优良率、应激反应[血清P物质(SP)、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理状态[Zung氏抑郁量表(SDS)评分、Zung氏焦虑量表(SAS)评分]、术后恢复时间[初次离床时间、初次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优良率、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SP、Cor、TNF-α及SDS评分、S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初次离床时间、初次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尿潴留、出血等并发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贯彻落实术前访视与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遵医行为,减轻生理及心理应激状态,加快术后恢复进程,预防并发症发生,促使满意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术前访视 心理护理 遵医行为 应激反应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风险管理模式对下肢关节置换手术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王利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3374-3376,共3页
目的:分析在下肢关节置换患者中智能型风险管理模式对手术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初次接受单侧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分析在下肢关节置换患者中智能型风险管理模式对手术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初次接受单侧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予以智能型风险管理模式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医师护理满意度及手术护理管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医师对护理工作的设备器械使用能力、术中配合熟练性及应急处理能力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型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下肢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管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型风险管理模式 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1
作者 葛婧 梁彩侠 王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胃癌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术前准备、宣教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与... 目的:探讨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胃癌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术前准备、宣教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与心理疏导、术中心理护理及术后回访。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P<0.01)。结论: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胃癌手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心理护理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管理提高腔镜手术护理配合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18
12
作者 梁彩侠 李佳佳 刘军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88-1589,共2页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提高腔镜手术配合质量的效果。方法:成立腔镜专科管理小组,强化科学细节管理意识,提高手术配合的操作技能,规范和建立腔镜一系列管理流程。观察细节管理实施前后腔镜准备准确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腔镜器械细...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提高腔镜手术配合质量的效果。方法:成立腔镜专科管理小组,强化科学细节管理意识,提高手术配合的操作技能,规范和建立腔镜一系列管理流程。观察细节管理实施前后腔镜准备准确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腔镜器械细节管理后,腔镜器械使用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综合细节管理,能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研究 腔镜手术 护理配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扬 张长春 +2 位作者 蒋晨晨 陈笑天 官建中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盘摘除手术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间孔入路组(21例)和椎板间入路组(22例)。按照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盘摘除手术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间孔入路组(21例)和椎板间入路组(22例)。按照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改良MacNab评分判断临床效果,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3例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椎间孔入路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均低于椎板间入路组(P<0.01)。2组病人术后1、3、6个月腰背部、腿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2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腿部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评分椎间孔入路组优14例,良4例,可3例,差0例,椎板间入路组优13例、良5例、可4例、差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相比之下,椎间孔入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手术禁忌更少,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椎间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手术患儿父母焦虑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雪梅 梁彩侠 郑巧云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11期1166-1167,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接受手术的患儿父母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儿父母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测定两组父母术前循环系统的变化,应用ZUNG氏焦虑状态自测量表(SAS)测定焦虑值[1]。结果术前没有进行心理干预的父母的循环...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接受手术的患儿父母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儿父母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测定两组父母术前循环系统的变化,应用ZUNG氏焦虑状态自测量表(SAS)测定焦虑值[1]。结果术前没有进行心理干预的父母的循环系统和焦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父母的循环系统和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患儿父母的焦虑。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还应重视对接受手术患儿的父母进行心理护理,为其父母进行人性化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心理干预 患儿父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干预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适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新 李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适的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体位。观察组采取术前体位训练,术中体位改良的干预方法,并随手术进程调整体位。观察两组术中对体位的耐受情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适的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体位。观察组采取术前体位训练,术中体位改良的干预方法,并随手术进程调整体位。观察两组术中对体位的耐受情况;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体位耐受差分别为17.5%和42.5%,术后头痛发生率分别为27.5%和62.5%,术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2.5%和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体位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体位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头痛、呕吐的发生,预防或减轻甲状腺手术体位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外科手术 体位干预 头痛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与寒战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2
16
作者 袁培培 魏晓宇 王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12月入住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日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热静脉输液液体和腹腔冲洗液...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12月入住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日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热静脉输液液体和腹腔冲洗液、保温毯等保温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寒战发生情况以及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中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温护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有效减少术后低体温、寒战的发生,缩短复苏时间,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麻醉恢复期 保温毯 妇科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手术体位安置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莉 徐凌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在手术体位安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病人526例,其中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256例为对照组,2016年4-11月27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FMEA法识别手术体位安置过程中...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在手术体位安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病人526例,其中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256例为对照组,2016年4-11月27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FMEA法识别手术体位安置过程中易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观察组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和2组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人满意度,评价管理效果。结果:应用FMEA法后,观察组影响手术体位安置安全的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较实施前均明显下降;观察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手术体位安置安全管理中应用FMEA法,能前瞻性、系统性地识别和消除潜在的风险,减少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有效地保障病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位安置 安全管理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彩侠 李红侠 +2 位作者 李士平 吴文利 马楠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总结了临床路径应用于骨科俯卧位手术的护理。护理要点有:静脉通路的建立,眼睛的保护,预防压疮、脊髓损伤、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避免器官受损、神经麻痹或牵拉伤及血液淤滞。认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保证手术俯卧... 总结了临床路径应用于骨科俯卧位手术的护理。护理要点有:静脉通路的建立,眼睛的保护,预防压疮、脊髓损伤、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避免器官受损、神经麻痹或牵拉伤及血液淤滞。认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保证手术俯卧位的正确、有效与安全,显著提高了患者舒适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俯卧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彩侠 李红侠 +2 位作者 李梅春 赵梅君 李佳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85-787,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7例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护理及严格无菌操作是保障手术成功...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7例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护理及严格无菌操作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经肛门根治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保温护理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培培 朱静 潘成艳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1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收治的10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4)以及对照组(n=5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收治的10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4)以及对照组(n=5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中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并发症以及术后麻醉清醒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低体温发生率(5.56%)较对照组(20.37%)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2,P=0.022);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6%)较对照组(29.63%)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5,P=0.034)。研究组术后麻醉清醒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9,P=0.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通过实施术中保温护理能够降低低体温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可缩短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时间,为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护理 低体温 妇科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