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手术室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秀 张静 +2 位作者 王远航 李莉 张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在肿瘤手术室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核心能力培养带教模式。通过理论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对2组护... 目的:探讨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在肿瘤手术室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核心能力培养带教模式。通过理论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对2组护生的业务能力进行客观评价;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和医生、护士对护生核心能力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扩展和运用方面的理论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科研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能力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有计划、分步骤的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带教,能够使护生更迅速和全面地掌握护理要点,胜任相关工作。带教效果提升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手术室护理 护生 临床实习 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杀菌机对手术室空气动静态消毒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莉 朱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观察多功能杀菌机对无层流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与静态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多功能杀菌机分别采用动态、静态两种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并进行动态监测与效果比较。结果:动态消毒法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在手术过程中一直控制在国家... 目的:观察多功能杀菌机对无层流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与静态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多功能杀菌机分别采用动态、静态两种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并进行动态监测与效果比较。结果:动态消毒法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在手术过程中一直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静态法在术前无人员的情况下菌落数控制在低水平,但随着手术的进行及人员的流动而迅速持续增加,术中空气污染严重。动态消毒法效果明显优于静态法(P<0.01)。结论:持续动态空气消毒可保证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消毒 杀菌机 手术室 空气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瘤技术在胃肠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宁 《临床护理杂志》 2012年第3期58-60,共3页
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除遵循一般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外,另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无瘤技术”。这一概念早于1954年Cole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提出肿瘤不接触技术,即最初的无瘤技术.无瘤技术广泛适用于所有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在恶性肿... 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除遵循一般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外,另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无瘤技术”。这一概念早于1954年Cole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提出肿瘤不接触技术,即最初的无瘤技术.无瘤技术广泛适用于所有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手术操作中为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脱落、种植和播散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目的一是防止癌细胞沿血道、淋巴道扩散,二是防止癌细胞种植。大量的研究证实严格的无瘤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无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余琛 蒋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目的:评价手术室空气消毒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个手术间分为实验组(30个)与对照组(30个),实验组采用KDSJ-B60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进行手术室空气终末消毒,对照组采用甲醛溶液熏蒸法进行手术室空气终末消毒,比较两组消毒效果。结果:K... 目的:评价手术室空气消毒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个手术间分为实验组(30个)与对照组(30个),实验组采用KDSJ-B60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进行手术室空气终末消毒,对照组采用甲醛溶液熏蒸法进行手术室空气终末消毒,比较两组消毒效果。结果:KDSJ-B60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空气消毒与甲醛溶液熏蒸空气消毒都是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两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SJ-B60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肯定,无残留,且其体积小,操作简便,安全无害,可广泛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病房及手术室空气的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消毒 杀菌机 甲醛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扬 张长春 +2 位作者 蒋晨晨 陈笑天 官建中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盘摘除手术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间孔入路组(21例)和椎板间入路组(22例)。按照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盘摘除手术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间孔入路组(21例)和椎板间入路组(22例)。按照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改良MacNab评分判断临床效果,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3例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椎间孔入路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均低于椎板间入路组(P<0.01)。2组病人术后1、3、6个月腰背部、腿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2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腿部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评分椎间孔入路组优14例,良4例,可3例,差0例,椎板间入路组优13例、良5例、可4例、差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相比之下,椎间孔入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手术禁忌更少,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椎间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干预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适效果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蒋新 李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适的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体位。观察组采取术前体位训练,术中体位改良的干预方法,并随手术进程调整体位。观察两组术中对体位的耐受情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适的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体位。观察组采取术前体位训练,术中体位改良的干预方法,并随手术进程调整体位。观察两组术中对体位的耐受情况;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体位耐受差分别为17.5%和42.5%,术后头痛发生率分别为27.5%和62.5%,术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2.5%和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体位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体位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头痛、呕吐的发生,预防或减轻甲状腺手术体位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外科手术 体位干预 头痛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手术体位安置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莉 徐凌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在手术体位安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病人526例,其中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256例为对照组,2016年4-11月27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FMEA法识别手术体位安置过程中...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在手术体位安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病人526例,其中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256例为对照组,2016年4-11月27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FMEA法识别手术体位安置过程中易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观察组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和2组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人满意度,评价管理效果。结果:应用FMEA法后,观察组影响手术体位安置安全的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较实施前均明显下降;观察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手术体位安置安全管理中应用FMEA法,能前瞻性、系统性地识别和消除潜在的风险,减少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有效地保障病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位安置 安全管理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支持疗法对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顾雯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02-203,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心理支持疗法对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筛选出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根治术治疗,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为2组,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心理支持疗法对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筛选出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根治术治疗,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为2组,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支持疗法的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支持疗法对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良好,可显著缓解手术对患者的疼痛刺激,提高护理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胸腔镜 心理支持疗法 围手术期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支持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蒋新 朱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743-744,共2页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在接受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一般健康指导的基础上,于访视时及麻醉诱导前还接受手术室护士提供的与留置尿管相关的信...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在接受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一般健康指导的基础上,于访视时及麻醉诱导前还接受手术室护士提供的与留置尿管相关的信息支持,对照组(n=30)只接受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一般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术前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可明显减轻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尿导管插入术 信息支持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患者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静泉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因素调查,了解其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降低患者术前心理压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对150例曾于我院接受术前心理护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目的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因素调查,了解其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降低患者术前心理压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对150例曾于我院接受术前心理护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普遍存在心理问题(96.6%),经有效的术前护理后,明显有效108例(72%),有效32例(21.3%),无效10例(6.7%)。结论术前心理护理通过影响、改变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心理护理,使其达到接受治疗和恢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其效果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患者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前后路联合松解复位固定术的配合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晨晨 刘扬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前后联合入路松解复位固定术手术前及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前术中全程整体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及术后危险期痊愈出院,治... 目的:探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前后联合入路松解复位固定术手术前及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前术中全程整体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及术后危险期痊愈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加强针对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有利于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心理负担,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及意外发生率,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经口松解 复位 内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孔德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要点。结果2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4~5 d。术中巡回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要点。结果2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4~5 d。术中巡回和器械护士配合良好,有力保障了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康复。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配合的关键是充分术前准备和对患者病情全面细致的了解,巡回和器械护士术中熟练配合和物品准备充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时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宁 蒋新 郭情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3期394-395,共2页
目的探讨男性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男性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麻醉前10min留置导尿管)和对照组(麻醉后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留置导尿管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在麻醉苏醒期患者对导尿管的适应程度。... 目的探讨男性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男性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麻醉前10min留置导尿管)和对照组(麻醉后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留置导尿管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在麻醉苏醒期患者对导尿管的适应程度。结果麻醉前10min留置导尿管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有波动,术后苏醒期对尿管的适应性较好;而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平稳,术后苏醒期对尿管的适应性较差。结论男性全麻患者留置导尿管宜在麻醉前10min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留置导尿 苏醒期 躁动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秀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2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实施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32例)进行术前和术中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接受术前、术中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实施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2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32例)进行术前和术中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接受术前、术中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至手术结束不同时段的收缩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对疼痛的耐受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和术中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甲状腺切除术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乳房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鲍艳 贾建光 朱静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10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乳房区段切除手术即保乳保腋术相比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创伤的区别及优势。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乳房区段切除手术即保乳保腋术相比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创伤的区别及优势。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为接受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为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并在术中冰冻提示阴性而免除腋窝淋巴结活检的前提下联合乳房区段切除术(保乳保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2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仅观察组)及免疫组化的结果均接受对应的化疗、内分泌治疗或放疗等辅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必行辅助放疗。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的康复时间,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3年存活率、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康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时2组患者术后3年存活率、复发率及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乳房区段切除术相比传统改良根治术而言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同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未降低患者术后存活率,且没有增加复发、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 区段切除 乳腺癌
原文传递
直肠癌根治术2种截石位摆放方法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情 徐静泉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3期388-38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位摆放方法,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方法将116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方法,B组采用改进方法(改进搁脚架的高度与角度及托腿板的角度与方向)。观察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术后... 目的探讨改进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位摆放方法,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方法将116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方法,B组采用改进方法(改进搁脚架的高度与角度及托腿板的角度与方向)。观察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术后舒适度、手术野暴露情况。结果B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舒适度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野暴露情况均满意。结论改进后的手术体位护理人员易掌握,且省时、省力,患者术后舒适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手术体位 舒适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