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堆肥替代化肥还田配施菌悬液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静文 刘秋蒙 +6 位作者 张满 闵宏志 黄星晨 任永淇 吴文革 郝冰 任兰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6-264,共9页
堆肥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是对化肥减量施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同时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秸秆堆肥替代化肥配施微生物菌悬液的方法,以秸秆堆肥替代化肥为主区(A),微生物菌悬液(固氮螺菌、复合菌悬液)为裂区(W)设计试验,... 堆肥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是对化肥减量施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同时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秸秆堆肥替代化肥配施微生物菌悬液的方法,以秸秆堆肥替代化肥为主区(A),微生物菌悬液(固氮螺菌、复合菌悬液)为裂区(W)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比例堆肥还田配施菌剂后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秸秆有效还田及土壤酶活性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CKW0(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相比,A1W0处理(607.5 kg/hm^(2)复合肥+405 kg/hm^(2)尿素+75 t/hm^(2)堆肥)、A2W0处理(540 kg/hm^(2)复合肥+360 kg/hm^(2)尿素+10 t/hm^(2)堆肥)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5.32%、13.62%;在CK(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处理中,W1(喷施固氮螺菌悬液)、W2处理(喷施复合菌悬液)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W0处理(不喷施菌悬液)增长了4.28%、3.25%;在脲酶活性方面,在A1(堆肥替代化肥10%)处理下,W1、W2处理的脲酶活性分别比W0处理提高了36.65%、7.56%;在CK(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处理中,W1、W2处理的Shannon指数分别比W0处理提高了10.39%、3.34%,经过微生物菌剂和堆肥替代化肥还田配合施用,固氮螺菌的效果好于复合菌剂,在不同堆肥还田比例上喷施菌剂,与对照相比,2种菌悬液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堆肥替代10%化肥配施固氮螺菌处理对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促进水稻生长、在化肥减量的同时实现水稻增产,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还田 微生物菌悬液 水稻 产量 品质 微生物 群落结构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基水稻育苗基质最佳配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郝冰 郭哈伦 +3 位作者 任兰天 张祥 邵庆勤 张从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33-37,共5页
[目的]为研究腐熟小麦秸秆制作水稻育苗基质的可行性,促进秸秆基质化应用。[方法]通过5种不同配比的腐熟小麦秸秆复合基质用于水稻育秧,研究了其对水稻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的影响,选出适宜于水稻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结果]腐熟小麦... [目的]为研究腐熟小麦秸秆制作水稻育苗基质的可行性,促进秸秆基质化应用。[方法]通过5种不同配比的腐熟小麦秸秆复合基质用于水稻育秧,研究了其对水稻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的影响,选出适宜于水稻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结果]腐熟小麦秸秆70%+蛭石15%+珍珠岩15%基质所培育的水稻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根系活力等,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最高株高为14.3 cm、最粗茎粗2.580 mm、最重地上部干重为0.0174 g/株、根干重0.0158 g/株。腐熟小麦秸秆70%+蛭石15%+珍珠岩15%基质处理的小麦秸秆基质的容重为0.226 g/cm 3,总孔隙度为92.7%,持水孔隙为76.7%,通气孔隙为18.4%。物理性状良好,各项指标均在理想基质的指标范围内。腐熟小麦秸秆70%+蛭石15%+珍珠岩15%基质处理的小麦秸秆基质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也较大,与其他处理间形成差异。[结论]腐熟小麦秸秆70%+蛭石15%+珍珠岩15%基质最好,该体积配比的复合育苗基质更适合于水稻幼苗生长发育,可以在实践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基质化 水稻幼苗 最佳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对冬小麦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承杰 任兰天 +6 位作者 郝冰 邵庆勤 王泓 陈峰 代高峰 梅世远 张从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33-1240,共8页
针对沿淮地区冬小麦生产中化肥投入过量、利用率低、温室气体排放高的现状,采用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施硝化抑制剂的方法,以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为主区(T)、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使用量为裂区(D)设计试验,研究其对麦田N 2O、CO ... 针对沿淮地区冬小麦生产中化肥投入过量、利用率低、温室气体排放高的现状,采用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施硝化抑制剂的方法,以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为主区(T)、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使用量为裂区(D)设计试验,研究其对麦田N 2O、CO 2、CH 4排放通量动态变化,以及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5 t·hm^-2秸秆堆肥替代10%化肥+60 kg·hm^-2 DCD和15 t·hm^-2秸秆堆肥替代20%化肥+60 kg·hm^-2 DCD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传统施肥显著(P<0.05)降低了19.01%和31.76%,小麦支链淀粉含量分别显著(P<0.05)提升10.00%和14.00%,产量较传统施肥并无显著差异。说明秸秆堆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施硝化抑制剂的方法对小麦产量并无显著负面影响,且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堆肥 硝化抑制剂 小麦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麦秸秆基质育苗对水稻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郝冰 郭哈伦 +3 位作者 任兰天 张祥 邵庆勤 张从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6-10,共5页
为研究腐熟小麦秸秆制作水稻育苗基质的可行性和促进秸秆基质化应用,本试验通过应用5种不同配比的腐熟小麦秸秆复合基质进行水稻育秧,研究了其对水稻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于水稻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结果表... 为研究腐熟小麦秸秆制作水稻育苗基质的可行性和促进秸秆基质化应用,本试验通过应用5种不同配比的腐熟小麦秸秆复合基质进行水稻育秧,研究了其对水稻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于水稻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结果表明,腐熟小麦秸秆70%+蛭石15%+珍珠岩15%基质所培育的水稻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根系活力等,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其最高株高为14.3 cm、最粗茎粗2.580 mm、最重地上部干重为0.87 g/50株、根干重0.79 g/50株;腐熟小麦秸秆70%+蛭石15%+珍珠岩15%基质处理的小麦秸秆基质的容重为0.226 g/cm3,总孔隙度为92.7%,持水孔隙为76.7%,通气孔隙为18.4%。其物理性状良好,各项指标均在理想基质的指标范围内;腐熟小麦秸秆70%+蛭石15%+珍珠岩15%基质处理的小麦秸秆基质的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也较大,与其他处理间形成差异。由此说明,腐熟小麦秸秆70%+蛭石15%+珍珠岩15%基质最好,此体积配比的复合育苗基质更适合于水稻幼苗生长发育,可以在实践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小麦秸秆基质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对无土育秧板水稻机插毯状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郝冰 郭哈伦 +4 位作者 任兰天 高雨颜 张祥 邵庆勤 张从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5期103-104,149,共3页
试验通过4种不同浓度的磷肥应用于无土育秧板水稻育秧,分析比较其对水稻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宜于水稻幼苗生长的最佳磷肥浓度。结果表明,磷肥施用量在225kg/hm2,水稻秧苗的综合素质最佳。
关键词 磷肥 无土育秧板 育苗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