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BDNF、GDNF、DCN、NRG-1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进展、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杜颖 李旭丹 +1 位作者 张士巧 马占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核心蛋白多糖(DCN)、神经调节蛋白-l(NRG-l)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进展、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3年5月精神分...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核心蛋白多糖(DCN)、神经调节蛋白-l(NRG-l)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进展、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3年5月精神分裂症患者282例,所选患者均接受奥氮平片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均治疗2个月。依据治疗效果和病情将患者再进行亚组分析。另外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29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不同病情及不同临床疗效精神分裂症血清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认知功能,并分析血清指标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进展、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BDNF、GDNF、DCN、NRG-1水平[(2.53±0.79)μg∕L、(411.22±40.90)ng∕L、(2.15±0.64)ng∕ml、(9.76±2.65)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10.16±2.75)μg∕L、(581.33±112.43)ng∕L、(6.32±1.75)ng∕mL、(34.87±9.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28、67.688、37.641、44.000,P<0.05)。观察组患者语义流畅性、言语记忆、视觉记忆、符合编码评分[(15.32±4.41)分、(41.04±9.21)分、(15.32±4.10)分、(40.34±8.87)分]低于健康对照组[(23.69±6.71)分、(63.83±11.32)分、(29.54±8.43)分、(65.21±10.04)分],连线测验评分(53.78±10.46)分高于健康对照组(32.17±5.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78、26.370、25.541、31.364、30.932,P<0.0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高分组血清BDNF、GDNF、DCN、NRG-1水平[(1.97±0.56)μg∕L、(310.34±27.56)ng∕L、(1.22±0.40)ng∕ml、(6.03±1.20)pg∕ml]低于PANSS低分组[(3.08±1.02)μg∕L、(512.09±54.23)ng∕L、(3.08±0.88)ng∕mL、(13.49±4.0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62、38.383、22.122、20.066,P<0.05)。血清BDNF、GDNF、DCN、NRG-1水平在痊愈组、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之间呈递减趋势(F=203.490、20.376、73.517、106.249,P<0.05)。血清BDNF、GDNF、NRG-l、DCN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连线测验评分呈负相关(r=-0.513、-0.497、-0.523、-0.509;-0.501、-0.499、-0.520、-0.497,P<0.05);与语义流畅性、言语记忆、视觉记忆、符合编码评分呈正相关(r=0.488、0.492、0.510、0.517;0.502、0.496、0.491、0.529;0.513、0.489、0.493、0.505;0.486、0.490、0.511、0.487,P<0.05)。结论血清BDNF、GDNF、DCN、NRG-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呈低表达,四者水平变化可能参与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且可能与患者认知功能有关,检测4项指标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核心蛋白多糖 神经调节蛋白-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医农 谢春平 焦英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 探讨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5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 目的 探讨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5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片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精神症状、认知功能、脂代谢指标、血清学指标水平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78.67%)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更高(P <0.05)。治疗8周后,2组神志呆钝、胸闷肋痛、喜静恶动、忧虑多疑、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2组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评分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促甲状腺激素(TSH)、褪黑素(M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00%)比较,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33%)更低(P <0.05)。结论 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可明显调节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及血清学指标水平,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进而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涤痰汤 电针 脂代谢 血清学 中医症候 认知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FBG、HbA1c、LDL-C、HDL-C水平及脑电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史翠路 孙继北 张春友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1639-1642,1647,共5页
目的研究托吡酯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SCH)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在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SCH患者(11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喹硫平治疗的A组(59例)和托吡酯联合喹硫平治疗的B组(59例),均治疗6个月。比较疗效... 目的研究托吡酯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SCH)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在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SCH患者(11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喹硫平治疗的A组(59例)和托吡酯联合喹硫平治疗的B组(59例),均治疗6个月。比较疗效、糖脂代谢指标、脑电波指标、认知功能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6.186,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θ波频率及临床疗效总体评价量表(CGI)、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与A组比较,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95、25.232、19.514、6.670、7.069、18.165、15.578、14.538、6.900,P<0.05);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感觉运动节律(SMR)波、β波频率及即刻记忆、延迟记忆、视觉记忆、延迟视觉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升高,与A组比较,B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7、4.737、6.080、3.345、5.660、5.934、5.676、8.589、7.353,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喹硫平可调节SCH患者糖脂代谢,调节患者脑电波,改善其认知功能、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托吡酯 喹硫平 疗效 糖脂代谢 脑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结合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紫玉 张素允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结合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对其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20年1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结合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对其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20年1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9例,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B组(39例,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并接受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分及神经递质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MCCB评分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对比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6%对比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合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 认知功能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痰气郁结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5
作者 刘医农 谢春平 焦英霞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目的分析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痰气郁结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氯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 目的分析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痰气郁结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氯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精神症状、记忆、认知功能、睡眠质量和神经因子;治疗8周后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8.67%),P<0.05。2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2组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echsler adult memory scale,WMS-RC)、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分、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2组睡眠总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延长,且试验组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痰气郁结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好,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记忆及认知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可能与其调节血清神经因子的表达有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痰汤加减 氯氮平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电针 神经因子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记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6
作者 焦英霞 刘医农 谢春平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与安全性。方法: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予氯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两...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与安全性。方法: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予氯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精神症状、社会功能、记忆、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P300、血清指标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70/75),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均降低(P<0.05),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量表评分、韦氏成人记忆量表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血清褪黑素、5-羟色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均升高(P<0.05),试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4/75),低于对照组的16.00%(12/75)(P<0.034)。结论:涤痰汤加减联合电针可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社会功能、记忆、认知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难治性 精神症状 不良反应 涤痰汤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联合富马酸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史翠路 孙继北 张春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托吡酯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河北省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 目的探讨托吡酯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河北省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托吡酯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病情严重程度、激越行为及糖脂代谢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临床疗效总体评价量表、兴奋、紧张、敌意、不合作、冲动控制障碍评分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富马酸喹硫平可明显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水平,进而可改善患者激越行为,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托吡酯 富马酸喹硫平 糖脂代谢 激越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联合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春友 孙继北 史翠路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 分析托吡酯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托吡酯片治疗,2组均... 目的 分析托吡酯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托吡酯片治疗,2组均治疗半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代谢、临床症状、血清指标、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半年后,试验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及阳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assessing positive symptoms,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得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半年后,试验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临床疗效总体评价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及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托吡酯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调节糖脂代谢,且并未影响机体炎症反应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糖脂代谢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继北 张春友 史翠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代谢综合征将其分为并发组(49例)、未并发组(102例),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现状,采用单因...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代谢综合征将其分为并发组(49例)、未并发组(102例),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中,并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49例,并发率32.45%。并发组年龄>45岁、病程>10年、使用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并发组(P<0.05),并发组用药时长长于非并发组(P<0.05),血清三酰甘油(TG)、白介素-6(IL-6)、食欲素A、瘦素(LEP)水平高于非并发组(P<0.05),血清脂联素(ADP)水平低于非并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10年、使用氯氮平、奥氮平、血清LEP水平高、血清ADP水平低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80、2.119、2.217、2.125、2.363,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并发率较高,病程>10年、使用氯氮平、奥氮平、血清LEP水平高、血清ADP水平低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并发率 危险因素 瘦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螺环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荣荣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7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其认知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仅接受利培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其认知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仅接受利培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75例)患者联合使用丁螺环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各项PAN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MoCA、MMSE、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更高;相比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5-羟色胺(5-HT)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更高,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可缓解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还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丁螺环酮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抑郁情绪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策略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旭 赵杨 +2 位作者 谭淑平 刘佳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某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应答情况将其分...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某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应答情况将其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与治疗前心理状态,统计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S、SDS评分及二者联合预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应答失败的临床价值。结果200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学失败率为21.00%(42/200)。失败组性别、年龄、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服药依从性及是否合并焦虑、抑郁与成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年龄(≥60岁)、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Ⅲ/Ⅳ期)、服药依从性(不依从)、焦虑和抑郁状态是影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应答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0.05)。失败组SAS、SDS评分高于成功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AS、SDS评分及二者联合预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应答失败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724、0.768。结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免疫学失败,原因多与性别、年龄、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服药依从性、焦虑与抑郁情绪相关,且SAS评分联合SDS评分可有效预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应答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免疫学失败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配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方案对精神分裂症并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张春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42-45,共4页
观察氯氮平配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方案在精神分裂症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70例精神分裂症并抑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予以35例对照组单一氯氮平;余下35例观察组用氯氮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观察两组精神症状、抑郁... 观察氯氮平配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方案在精神分裂症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70例精神分裂症并抑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予以35例对照组单一氯氮平;余下35例观察组用氯氮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观察两组精神症状、抑郁状况、氧化应激、糖脂代谢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PANS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抑郁症状、氧化应激以及糖脂代谢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方案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 氯氮平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疗效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配合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张春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59-61,共3页
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样本,实施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配合阿立哌唑治疗,分析其影响。方法:在我院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若干例,基于特殊时间段内(2020.1-2022.1)对其进行选取(84例),将其信息输入Excel系统,按照系统编号的奇偶性分为2组(... 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样本,实施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配合阿立哌唑治疗,分析其影响。方法:在我院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若干例,基于特殊时间段内(2020.1-2022.1)对其进行选取(84例),将其信息输入Excel系统,按照系统编号的奇偶性分为2组(各42例),其中42例奇数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将其设为Ⅱ组,另42例偶数者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将其设为Ⅰ组,以SPSS20.0为统计工具,就Ⅰ组、Ⅱ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神经营养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Ⅰ组临床疗效(95.24%)显著高于Ⅱ组(80.95%)(P<0.05);治疗后,Ⅰ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显著低于Ⅱ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治疗后,Ⅰ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7.14%)显著低于Ⅱ组(23.81%)(P<0.05)。结论: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配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阿立哌唑 认知功能 神经营养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配合团体归因疗法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张春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60-62,共3页
观察阿立哌唑联合团体归因疗法(AGRT)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予以39例对照组单一阿立哌唑;余下39例观察组用阿立哌唑+AGRT。以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认知功能、血清学指... 观察阿立哌唑联合团体归因疗法(AGRT)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予以39例对照组单一阿立哌唑;余下39例观察组用阿立哌唑+AGRT。以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为对比项目。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AGRT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团体归因疗法 疗效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15
作者 史翠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270-273,共4页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对其病情康复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共有80例病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20年1月-2021年1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均干预8周,...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对其病情康复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共有80例病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20年1月-2021年1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均干预8周,观察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幸福度、Mo-CA、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DSS、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幸福度,同时可减轻负面情绪,改善认知功能与精神状况,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积极心理学理论 康复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风险评估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价值
16
作者 史翠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40-143,共4页
探讨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分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暴力风险评估护理),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暴力风险评分、预后情况、暴力... 探讨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分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暴力风险评估护理),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暴力风险评分、预后情况、暴力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暴力风险评分、暴力事件发生率对比对照组,处于较低状态;观察组生活质量提升高于对照组,统一为存在差异(P<0.05)。结论:暴力风险评估干预方法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实施价值,可降低暴力风险程度与事件发生率,同时提升生活质量,还可有效缩短保护约束时间以及其恢复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风风险 生活质量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荫荫 李倩 +2 位作者 王磊 孟祥生 徐从恩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63-466,471,共5页
目的 探究氟西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108例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治疗,54例)与氟西汀联合... 目的 探究氟西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108例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治疗,54例)与氟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氟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54例),同期招募108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差异,比较氟西汀治疗组与氟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的两组SCL-90、SSS、HAMA评分均下降,且氟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SCL-90、SSS、HAMA评分低于氟西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1、3.859、12.329,P<0.05)。氟西汀治疗组及氟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HF、LF、LF/HF均低于对照组,HF%、L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31.611、757.501、80.773、33.151、410.655,P<0.05)。治疗8周后,两组HF、LF、HF%、LF%水平均升高,LF/HF降低,且氟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HF、LF、LF/HF水平高于氟西汀治疗组,HF%、LF%低于氟西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7、6.075、3.917、5.738、2.206,P<0.05)。结论 与单用氟西汀治疗相比,采用氟西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心理状态,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生物反馈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水平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乔云栓 刘海燕 +6 位作者 李丽 牛杏珍 许艳艳 宗兴燕 李佩佩 高兴 卢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3288-3291,3295,共5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度抑郁过程中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其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重症抑郁症患者100例,于MECT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测定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2、IL-6、IL-8、肿...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度抑郁过程中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其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重症抑郁症患者100例,于MECT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测定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2、IL-6、IL-8、肿瘤坏死Cn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根据HAMD减分率分为有效组(n=68)和无效组(n=22)。结果有效组血清IL-1β在治疗1、2、4周后明显降低(P<0.05),血清IL-2水平在治疗1、2周后无明显下降,而在4周后明显降低(P<0.05);无效组IL-1β、IL-2水平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下降(P>0.05)。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在治疗1、2周后均上升,且有效组上升幅度均大于无效组(P<0.05),而在4周后2组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有效组下降的幅度大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在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血清IL-8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无效组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血清IL-8水平均上升,且上升幅度均小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4周后较2周后血清IL-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ECT治疗早期血清IL-1β水平明显下降,随着MECT治疗增加,血清IL-2、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因此可通过早期测定血清IL-1β水平来预测MECT的疗效;血清IL-8水平上升的幅度越快,其MECT的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重症抑郁症 白介素-1Β 白介素-2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在治疗老年痴呆中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旭丹 杜颖 +1 位作者 张士巧 马占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BDNF)、铜蓝蛋白(CER)、微小核糖核酸-132(miRNA-132)水平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痴...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BDNF)、铜蓝蛋白(CER)、微小核糖核酸-132(miRNA-132)水平等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镁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炎性因子、神经功能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简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DNF、CER、miRNA-132水平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22、9.215、20.914、18.728、11.72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2、6.995、14.639、6.516,P<0.05)。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后其血清BDNF、CER、miRNA-132水平升高,神经功能改善,机体炎症减轻,认知功能及神经行为症状进一步改善,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丙戊酸镁 多奈哌齐 认知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铜蓝蛋白 微小核糖核酸-1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戈美拉汀分别联合文拉法辛、安慰剂对老年抑郁症患者BDNF、5-HT、FGF-22、ACTH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杜颖 李旭丹 +1 位作者 张士巧 马占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 分析阿戈美拉汀分别联合文拉法辛、安慰剂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5-羟色胺(5-H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 目的 分析阿戈美拉汀分别联合文拉法辛、安慰剂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5-羟色胺(5-H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阿戈美拉汀联合安慰剂,n=55)以及B组(阿戈美拉汀联合文拉法辛,n=55),均连续进行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血清BDNF、5-HT、FGF-22、ACTH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评分,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ACTH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血清BDNF、5-HT、FGF-22水平、频域总值(TP)、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高频(HF)、低频(LF)、WMS-RC各个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12周后两组HAMD、PSQI评分均逐渐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戈美拉汀联合文拉法辛能够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调节患者神经系统相关因子水平提高患者认知功能的同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阿戈美拉汀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5-羟色胺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