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全程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衢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明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第10期73-75,共3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全程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地方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衢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实施以及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实现校企全程交...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全程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地方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衢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实施以及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实现校企全程交互,为地方企业培养了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研究——以衢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程旭惠 杜光强 《黑河学刊》 2012年第2期116-117,共2页
高校救助工作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救助,而在于育人,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高校在对贫困生的教育中应更注重感恩教育,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应相互支持,形成三位一... 高校救助工作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救助,而在于育人,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高校在对贫困生的教育中应更注重感恩教育,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应相互支持,形成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实施感恩教育,最终实现助困向自我解困、育人向自育的良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救助 感恩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地方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衢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小雷 林晓亮 +2 位作者 谢长雄 王建臣 丁小康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3期212-214,共3页
导师制对于应用型地方院校来说,能够充分完善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调动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切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该文结合衢州学院实施本科生“新生导师制”和... 导师制对于应用型地方院校来说,能够充分完善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调动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切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该文结合衢州学院实施本科生“新生导师制”和“学院导师制”方面的工作经验,开展了导师制在应用型地方院校教育过程中的探索,通过对“教师为主型”“学生为主型”“师生互促型”和“学长制型”四种导师制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有效地应对了四种不同的育人阶段,提升了教师的育人质量,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他同类院校的导师制育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地方院校 本科生导师制 人才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毕业成果统计的机械类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4
作者 张玉良 曹磊 +1 位作者 蒋施诗 李寅鹏 《模具制造》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为了探究国内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选取了近3年8个机械类专业毕业的、一定数量的博士毕业和硕士毕业学位论文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成果瞄准研究生阶段的主要成果:论文和专利。样本高校即包括重点高校,也包括一般性... 为了探究国内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选取了近3年8个机械类专业毕业的、一定数量的博士毕业和硕士毕业学位论文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成果瞄准研究生阶段的主要成果:论文和专利。样本高校即包括重点高校,也包括一般性高校。成果中既有第一作者/发明人的成果,也包括非第一作者/发明人的成果;既包含高水平成果,也包含一般性成果。整体而言,博士研究生能力明显高于硕士研究生;重点高校整体上表现优秀,一般高校局部上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 硕士 论文 专利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果的机械损伤试验和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19
5
作者 马晓丽 陈晓英 +1 位作者 闫语丝 蒋晓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82-287,共6页
为探讨在机械采摘条件下杨梅果的损伤机理与规律,该文依据机械手采摘果实的压缩、夹持、坠落等机械损伤形式,设计了杨梅果的力学特性试验方案,分析了杨梅果实的表型和成熟度等生物特性,应用圆球与平面接触的弹性力学模型理论以及试验数... 为探讨在机械采摘条件下杨梅果的损伤机理与规律,该文依据机械手采摘果实的压缩、夹持、坠落等机械损伤形式,设计了杨梅果的力学特性试验方案,分析了杨梅果实的表型和成熟度等生物特性,应用圆球与平面接触的弹性力学模型理论以及试验数据,推导杨梅果的生物力学参数。分析得出了杨梅果的压缩弹性系数C、最大接触应力q和几种机械损伤杨梅果的力学特性方程和关系曲线。研究结果可为杨梅采摘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设计与采摘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弹性力学 机械化 损伤 杨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流变工艺对轴承滚道表面质量与精度的影响
6
作者 郭路广 戴卓豪 +3 位作者 王东峰 王旭 吕冰海 袁巨龙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9,共9页
为获得高质量的套圈滚动面形貌,改善形状精度,提高轴承服役性能,采用力流变抛光技术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确认了试验参数范围,研究了力流变加工过程中抛光速度、磨粒粒径和磨粒浓度对材料去除率(MRR)和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对数据进... 为获得高质量的套圈滚动面形貌,改善形状精度,提高轴承服役性能,采用力流变抛光技术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确认了试验参数范围,研究了力流变加工过程中抛光速度、磨粒粒径和磨粒浓度对材料去除率(MRR)和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对数据进行信噪比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得到工艺参数对加工结果的影响权重和最优工艺参数。对比了最优参数加工前后套圈的形状精度,建立了力流变加工模型来分析精度改善机理。结果表明,抛光速度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都最为显著,磨粒粒径和浓度的影响相对较低。在最优工艺参数(抛光盘转速90 r/min,磨粒粒径2.5μm,质量分数6%)下抛光90 min,Ra从初始的322 nm下降到12.982 nm,且方差不超过2.158 nm^(2),平均圆度从抛光前的约3.05μm下降到约1.67μm。仿真模型揭示了形状精度改善的原因是凸出部位易形成更高的材料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力流变抛光工艺可有效提高轴承套圈滚道的表面质量和形状精度。在提高轴承服役性能的高质量加工方面,力流变抛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流变抛光 轴承 套圈 超精密加工 剪切增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增强改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振宇 蔡建臣 +4 位作者 蒋金云 陈轲 薛平 朱浩宇 吴珈辛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48,共8页
近年,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因对环境友好这一显著特点而被国家大力推广,但其模量、韧性与工程塑料仍然有一定差距,严重限制了其推广与应用。目前,有多种增强改性方法可以强化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综述了当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增... 近年,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因对环境友好这一显著特点而被国家大力推广,但其模量、韧性与工程塑料仍然有一定差距,严重限制了其推广与应用。目前,有多种增强改性方法可以强化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综述了当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增强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通过复合、填充材料的方式以及通过引入剪切力场、拉伸力场等外加力场对其进行增强。其中力场强化方法可大幅提高可降解生物质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保留其可降解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填充改性 力场强化 增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专题案例”课堂教学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邸海燕 王建臣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7期165-166,共2页
本文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特点,对其课堂教学法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基于"专题案例"的课堂教学法,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建立系统、科学的"专题化"知识系统,并以案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 本文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特点,对其课堂教学法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基于"专题案例"的课堂教学法,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建立系统、科学的"专题化"知识系统,并以案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推动该课程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 案例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2
9
作者 江海兵 王涛 吴明明 《科教导刊》 2011年第18期99-99,121,共2页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改革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探索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并重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
关键词 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机械产品设计师培养的三维实体建模与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小雷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5期53-54,共2页
为了满足企业用人单位对三维数字化机械产品建模与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以三维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员(师)就业为导向,对《三维实体建模与设计》这门专业课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建立三维数... 为了满足企业用人单位对三维数字化机械产品建模与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以三维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员(师)就业为导向,对《三维实体建模与设计》这门专业课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建立三维数字化机械产品设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研究和改革。大力培养有三维数字化机械产品师工作意向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适应我们国家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创新与动手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产品设计师 《三维实体建模与设计》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教深度融合的机械类学科竞赛运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应振根 冯凯萍 倪成员 《科教导刊》 2016年第5X期33-34,共2页
为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探索研究赛教深度融合的机械类学科竞赛运行模式。通过将学科竞赛融入理论课程、开展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分解到日常教学等内容和措施,实现竞赛与教学深度融合,并使学科竞赛常态化。激发学生对... 为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探索研究赛教深度融合的机械类学科竞赛运行模式。通过将学科竞赛融入理论课程、开展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分解到日常教学等内容和措施,实现竞赛与教学深度融合,并使学科竞赛常态化。激发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教深度融合 学科竞赛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量工况下转速对自吸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崔民明 沈继伟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6期37-42,共6页
为了研究转速对小流量工况下自吸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自吸泵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小流量工况下自吸泵蜗壳和叶轮流域内在不同转速下的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在三种转速工况下,自吸泵蜗壳流场的时域、频域都具有... 为了研究转速对小流量工况下自吸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自吸泵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小流量工况下自吸泵蜗壳和叶轮流域内在不同转速下的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在三种转速工况下,自吸泵蜗壳流场的时域、频域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最大峰值均出现在叶频的倍频段;随着转速的增加,蜗壳内各监测点的主峰峰值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三种转速下的叶轮流道监测点的压力系数变化情况相同,按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进行变化,越靠近叶轮出口区域处的监测点,其压力脉动幅值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泵 小流量 压力脉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枝采果机械手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亮 马晓丽 +2 位作者 闫智勇 吕雪松 王浙 《轻工机械》 CAS 2013年第4期15-17,21,共4页
为了适宜采摘浙江本土水果桔子、杨梅和枇杷等长在较高树枝上的果实,设计一种由剪刀机构、接果网和伸缩杆组成的新型高枝采果机械手。设计和分析了机械手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对剪刀机构作了运动学、力学分析和数字化三维建模。... 为了适宜采摘浙江本土水果桔子、杨梅和枇杷等长在较高树枝上的果实,设计一种由剪刀机构、接果网和伸缩杆组成的新型高枝采果机械手。设计和分析了机械手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重点对剪刀机构作了运动学、力学分析和数字化三维建模。该设计为制作机械手样机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械手 剪刀机构 接果网 伸缩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14
作者 肖俊建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6期225-226,共2页
实践教学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应紧密围绕地方院校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工程教育的理念,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型和工程型。实践教学形式应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选择实验、实习和设计,在实践教学内容中... 实践教学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应紧密围绕地方院校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工程教育的理念,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型和工程型。实践教学形式应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选择实验、实习和设计,在实践教学内容中引入实际工程项目,采用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将课外实践教学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证明,该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工程综合素质高,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机械非稳态过程的计算方法探索
15
作者 赵燕娟 张玉良 《机械工程师》 2014年第12期182-183,共2页
动力机械在非稳定工况下的参数变化异常剧烈,因此该情形下的计算方法有别于在常规稳定工况下的计算方法。文中以一台低比转速离心泵为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在假定已知流量变化关系的前提下,对该模型泵的启动过程进... 动力机械在非稳定工况下的参数变化异常剧烈,因此该情形下的计算方法有别于在常规稳定工况下的计算方法。文中以一台低比转速离心泵为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在假定已知流量变化关系的前提下,对该模型泵的启动过程进行了尝试性计算。数值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该方法对于预测动力机械在非稳定工况下的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 瞬态过程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机械传动无碳小车创新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亮 吴军 郑小军 《科技信息》 2013年第2期204-204,共1页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提升学生工程实训综合能力,教育部特开展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本文针对大赛题目要求,经过任务分解,进行了创新性小车设计。探讨了提高小车运行平稳的方法与措施,解决了影响小车运行的平稳、运动...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提升学生工程实训综合能力,教育部特开展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本文针对大赛题目要求,经过任务分解,进行了创新性小车设计。探讨了提高小车运行平稳的方法与措施,解决了影响小车运行的平稳、运动换向机构、驱动及周期性转向等关键性问题,提高了小车的运行精度,确定了小车的结构参数及总体方案。大赛实践表明,该小车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运行轨迹符合大赛要求,小车运行平稳,行程远,避障多,设计方案正确,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碳 齿轮 换向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闭式单点压力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研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志正 江海兵 金汉清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7期165-166,共2页
文章针对墩锻轴承毛坯用闭式单点压力机结构特点和毛坯外形特点,进行了上下料机械手工作原理研究和方案设计,该上下料机械手主要由机械、气动和电气控制三个子系统组成;在考虑毛坯夹紧力、安装空间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对央紧... 文章针对墩锻轴承毛坯用闭式单点压力机结构特点和毛坯外形特点,进行了上下料机械手工作原理研究和方案设计,该上下料机械手主要由机械、气动和电气控制三个子系统组成;在考虑毛坯夹紧力、安装空间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对央紧气缸、送料气缸和推料气缸等进行了参数设计和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墩锻 上下料机械手 气缸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开式单点压力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汉清 江海兵 汤佳珂 《科教文汇》 2012年第25期103-103,共1页
根据轴承内外圈毛坯的镦锻用开式单点压力机结构特点和轴承毛坯外形特点,设计了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机械手主要由机械、气动和电气控制三个子系统组成,该上下料机械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灵活,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 根据轴承内外圈毛坯的镦锻用开式单点压力机结构特点和轴承毛坯外形特点,设计了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机械手主要由机械、气动和电气控制三个子系统组成,该上下料机械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灵活,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适用价值、广阔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上下料机械手 气动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军 周兆忠 +1 位作者 张元祥 宋晓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8-171,共4页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省级学科和创新服务平台,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实践为基、创新为魂"的教育理念,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围绕核心课程群,构建产学研结合、符合专业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教学方...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省级学科和创新服务平台,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实践为基、创新为魂"的教育理念,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围绕核心课程群,构建产学研结合、符合专业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了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实验对象和实验项目。同时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资源,构筑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最后,中心进一步深化中心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产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方法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应用项目的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惠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第23期60-62,共3页
针对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具有工程应用性特点,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工程应用项目化教学。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重组课堂教学内容,开设讨论课,开发应用型实验,构建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和网络教学平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 针对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具有工程应用性特点,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工程应用项目化教学。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重组课堂教学内容,开设讨论课,开发应用型实验,构建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和网络教学平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课堂教学改革 工程应用 项目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