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舒建洪 刘津 +2 位作者 胡先春 杨瑞锋 张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9-153,共5页
 针对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生产重组蛋白,具有生产效率高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综述了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时表达载体构建和基因转移两个关键环节的研究现状,并就基因打靶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结合探讨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乳腺生物反应器 表达载体 转基因 基因打靶 体细胞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技术在哺乳动物性别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利兵 潘建刚 +1 位作者 王凤梅 张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3,共2页
在动物性别控制的各种技术中,应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的X、Y精子授精可较准确地控制动物后代的性别。文章简单阐述了流式细胞仪分离x、Y精子的原理及其在动物性别控制中的应用,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探讨了这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 在动物性别控制的各种技术中,应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的X、Y精子授精可较准确地控制动物后代的性别。文章简单阐述了流式细胞仪分离x、Y精子的原理及其在动物性别控制中的应用,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探讨了这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技术 哺乳动物 性别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思怀 乔宪凤 +1 位作者 魏庆信 张涌 《饲料工业》 2005年第24期54-57,共4页
禽流感不但造成养禽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检测禽流感病毒是诊断的关键。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较常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通过对核酸杂交技术、常规RT-PCR技术、实时RT-PCR技术、PCR-ELISA技术、核... 禽流感不但造成养禽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检测禽流感病毒是诊断的关键。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较常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通过对核酸杂交技术、常规RT-PCR技术、实时RT-PCR技术、PCR-ELISA技术、核酸依赖的扩增技术(NASBA)、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LAMP)以及基因芯片等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优点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禽流感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PCR NASBA LAMP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方丽 金伟波 +1 位作者 王保莉 张涌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4-70,共7页
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可生产多种生物制品,为提高细胞活力和细胞生长密度,采用有多种添加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选择既有利于细胞生长又可提高培养细胞密度的微载体和条件温和、易操作、气体交换速度快的生物反应器,在线监... 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可生产多种生物制品,为提高细胞活力和细胞生长密度,采用有多种添加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选择既有利于细胞生长又可提高培养细胞密度的微载体和条件温和、易操作、气体交换速度快的生物反应器,在线监控细胞生存环境和生理活动,减少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抑制因素,从而给细胞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另外通过向细胞中导入抗凋亡基因,可减缓细胞凋亡的发生,提高细胞活性和蛋白产量;此外,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过程中,利用多孔微载体能高效、大量地增殖细胞,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细胞 培养环境 生物反应器 微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中供体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超 安志兴 +2 位作者 李向臣 张涌 马莉萍 《黄牛杂志》 2003年第3期23-25,共3页
本文对哺乳动物核移植供体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细胞类型、细胞年龄和细胞所处的周期时相对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 。
关键词 哺乳动物 体细胞核移植 供体细胞 细胞类型 细胞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温叶飞 侯正录 +1 位作者 蓝贤勇 安志兴 《黄牛杂志》 2003年第4期27-31,共5页
随着多种克隆动物的相继诞生,人们越来越关注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发展。随着核移植技术的逐步成熟,必将给畜牧业和医学等研究领域带来深远影响。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研究现状、相关机理及方法的研究,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应用... 随着多种克隆动物的相继诞生,人们越来越关注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发展。随着核移植技术的逐步成熟,必将给畜牧业和医学等研究领域带来深远影响。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研究现状、相关机理及方法的研究,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核移植技术 机理 现状 “檀香山”技术 应用前景 生产效率 端粒 克隆动物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形态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郑月茂 彭新荣 +2 位作者 徐永平 石玉强 张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1,共5页
 通过有效的细胞培养方法获得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对这些细胞形态进行光镜观察,结果发现,细胞可形成闭合型和开放型细胞群,闭合型细胞群边界清晰,细胞之间结合紧密;开放型细胞群边界不清,细胞相互分散存在于一局限的范围内。乳腺上皮...  通过有效的细胞培养方法获得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对这些细胞形态进行光镜观察,结果发现,细胞可形成闭合型和开放型细胞群,闭合型细胞群边界清晰,细胞之间结合紧密;开放型细胞群边界不清,细胞相互分散存在于一局限的范围内。乳腺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混生时分区生长,界线明显;细胞之间形成许多腔状结构。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单细胞悬浮后传代,部分细胞形成岛屿状聚集,部分细胞以贴壁的自由单个细胞散在形式存在。上皮细胞增殖可形成圆顶型结构,呈乳头状(称之为乳球体);乳腺上皮细胞可产生并分泌乳汁,分泌到细胞外的乳汁流动形成网状结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含不同的细胞类型,大多数上皮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细胞之间紧密相靠,互相衔接,连接成片,呈蜂窝状;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2~4枚;部分细胞呈圆饼状,体积较大;出现部分长形细胞;部分细胞表面出现绒毛状突起;接触抑制的上皮细胞形态不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胎期肺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月茂 徐永平 +2 位作者 卿素珠 蒲鹏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对3~22周龄山羊胎儿肺进行了肉眼、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22周龄山羊胎儿肺的外部形态与胎龄无关,肺的外部形态以左二右四叶者为多见,肺的叶间裂和右肺副裂常不完整,以浆膜、肺组织或混合性组织(肺组织及浆膜)融合;2. 山... 对3~22周龄山羊胎儿肺进行了肉眼、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22周龄山羊胎儿肺的外部形态与胎龄无关,肺的外部形态以左二右四叶者为多见,肺的叶间裂和右肺副裂常不完整,以浆膜、肺组织或混合性组织(肺组织及浆膜)融合;2. 山羊胎儿肺的发育分为5个时期:胚胎期(3~5周) 肺芽分支形成主支气管,主支气管长度不断增长并萌芽出叶支气管,均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腺状期(6~12周) 以支气管树发育为主,小支气管衬以假复层和/或单层柱状上皮;终蕾呈腺状,上皮细胞由假复层柱状逐渐变为单层柱状,胞核向细胞顶端移行;终蕾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短小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随着胎龄增加而逐渐增多,它们均位于细胞顶部.小管期(13~14周) 以呼吸部发育为主,原始肺泡开始形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衬以未分化的立方上皮;终蕾腺状结构逐渐消失,终蕾上皮细胞由高矮不等的单层柱状上皮逐渐演变为立方形的原始肺泡上皮;细胞游离面可见较多的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较发达.囊状期(第15周) 呼吸部发育显著,肺内细支气管及其末端呈现出'充气'状态;部分原始肺泡上皮细胞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Ⅱ型细胞内出现嗜锇小体.肺泡期(16~22周) 以肺泡的形成和分化为主,更多的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此期,毛细血管内皮与部分肺泡上皮贴近,可将肺泡上皮细胞区分为3种:Ⅰ型细胞,呈矮柱状或椭圆形,胞质中有较明显的核糖体、扩张内质网及变性线粒体;形成了由Ⅰ型细胞-基膜-内皮细胞组成的气血屏障.Ⅱ型细胞,胞质内含丰富的嗜锇板层小体和核糖体,内质网扩张呈大小不一的泡状,多泡体出现,线粒体膨大变性,细胞游离面可见少数微绒毛.Ⅲ型细胞,为未分化细胞,呈立方形,胞体较小,胞核相对较大,呈圆或椭圆形,胞质少,呈带状,电子密度低,细胞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胎 上皮细胞 上皮 内质网 线粒体 核糖体 胎儿 胞质 山羊 周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山羊体细胞核移植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凤军 安志兴 +5 位作者 高立功 张玉玲 张晶晶 何小宁 郑月茂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2-976,共5页
以乳腺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了供体细胞类型、细胞冷冻及核移植的重建方法(胞质内注射、电融合)对重构胚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1)乳腺细胞支持重组胚的发育能力(囊胚率7.14%)显著低于成纤维细胞(16... 以乳腺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了供体细胞类型、细胞冷冻及核移植的重建方法(胞质内注射、电融合)对重构胚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1)乳腺细胞支持重组胚的发育能力(囊胚率7.14%)显著低于成纤维细胞(16.19%)和颗粒细胞(19.01%)(P<0.05),卵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2)乳腺上皮细胞构建重组胚时电融合法的效率(69.52%)极显著高于胞质注射法(59.20%)(P<0.01);成纤维细胞的重组成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在两种方法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颗粒细胞,胞质注射法重组成功率(82.17%)显著高于电融合法(50.99%)(P<0.05),其囊胚率也稍高于电融合法,但无显著差异(P>0.05);(3)上述3种供体细胞在冻融后支持重组胚发育力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山羊体细胞核移植中,上述3种细胞支持重组胚的发育力以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较好;细胞冷冻对其无显著影响;在构建重组胚方法上,乳腺细胞以电融合法为宜,颗粒细胞是胞质注射法优于电融合法,而成纤维细胞两种方法均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移植 体细胞 山羊 胞质内注射 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羰秋水仙碱(DM)辅助去牛卵母细胞核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向臣 吴月红 +2 位作者 马毅 山灵 张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7-541,共5页
受体细胞去核是核移植关键步骤之一。利用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M)显示牛卵母细胞染色体的位置进行去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浓度、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时间及卵母细胞成熟时间对显示效果的影响。结果... 受体细胞去核是核移植关键步骤之一。利用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M)显示牛卵母细胞染色体的位置进行去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浓度、卵母细胞在DM中孵育时间及卵母细胞成熟时间对显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成熟牛卵母细胞用离子霉素激活5 min,DM孵育2 h完全诱导去核,结果没有见到完全去核的卵母细胞;(2)挑选有第一极体的成熟牛卵母细胞,在浓度为0.5μg/mL的DM中孵育2 h显示率可达76.54%;(3)牛卵母细胞在成熟18 h可以获得73.86%的显示效果。(4)在没有去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中添加DM取得了更好的显示效果(80.82%),囊胚的发育率也较其它组高,可达18.60%,说明未去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添加DM更有利于显示染色体的位置,而且更有利于囊胚的发育。利用DM显示染色体的位置不仅可以高效快速的去核,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去核时荧光对卵母细胞的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去核 脱羰秋水仙碱(Demecolcine DM) 核移植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华松 武浩 +3 位作者 赵慧英 安志兴 郑月茂 张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山羊胎儿骨髓中的干细胞从骨髓血中分离并培养扩增;分别用含β 巯基乙醇或当归的培养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神经丝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表明,通过贴壁培养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山羊胎儿骨髓中的干细胞从骨髓血中分离并培养扩增;分别用含β 巯基乙醇或当归的培养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神经丝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表明,通过贴壁培养法,可使低丰度的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实现分离扩增;诱导后的细胞强表达神经丝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还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体外分离与培养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同时表明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样具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为今后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生长曲线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核移植法获得转人乳铁蛋白基因克隆山羊妊娠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凤军 张玉玲 +4 位作者 杨自军 陈兴启 孙达权 王国华 张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720-12723,共4页
[目的]探讨供体细胞类型、移植胚胎发育阶段、数量及部位对山羊转基因克隆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转染人乳铁蛋白基因hLF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和乳腺上皮细胞(GMGE)移植到MII期去核卵母细胞内,经电融合、... [目的]探讨供体细胞类型、移植胚胎发育阶段、数量及部位对山羊转基因克隆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转染人乳铁蛋白基因hLF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和乳腺上皮细胞(GMGE)移植到MII期去核卵母细胞内,经电融合、激活、体外培养后,2-8细胞期克隆胚被移植到同期发情山羊的输卵管内,囊胚被移植到子宫角内。[结果]GFF与GMGE的妊娠率相近(输卵管移植妊娠率分别为26.47%及20.00%);在GFF,输卵管移植的妊娠率与子宫角内移植妊娠率接近(分别为26.47%及25.00%),输卵管移植胚胎平均数为21.2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5.93组和9.64组(40.00%及26.67%,21.43%)。[结论]供体细胞类型、移植胚胎的发育阶段及移植部位对山羊转基因克隆效率的影响不大,但对于输卵管移植,受体羊移植胚胎数量对妊娠率有明显的影响。此外,该研究还提示了利用成年羊乳腺上皮细胞制作转基因动物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核移植 转基因 人乳铁蛋白基因 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 乳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强 侯正录 +1 位作者 权富生 安志兴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0-41,共2页
主要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种类、合成与降解,调控机制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作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 GNRH 种类 调控机制 降解 合成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神经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胚胎移植产业化超数排卵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俊平 刘凤军 +4 位作者 安志兴 王勇胜 赵雪 张志平 张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了提高供体牛的利用率,加速胚胎移植技术的产业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超排方案、青年奶牛的月龄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重复超排次数、超排间隔时间、卵巢状态、胎次与产后间隔时间对超排效果的影响,共超排供体奶牛1127头次,回收胚胎共10... 为了提高供体牛的利用率,加速胚胎移植技术的产业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超排方案、青年奶牛的月龄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重复超排次数、超排间隔时间、卵巢状态、胎次与产后间隔时间对超排效果的影响,共超排供体奶牛1127头次,回收胚胎共10900枚,可用胚胎数量为6942枚,平均每头次获得胚胎数量为6.73枚。结果表明:①应用PSO1、PSO2和PSO3三种方案进行超排处理,PSO3方案的超排成功率和平均回收可用胚胎数均高于其他两个方案;②利用发情周期9~11d的自然发情奶牛直接超排效果最好;③对青年奶牛进行超排处理,应限制超排起始时间,15月龄以上的青年奶牛超排效果较好;④供体牛连续重复超排控制在3次以内,连续4次超排处理后极大降低胚胎可用率;⑤超排处理的间隔最短时间应该选择46~60d;⑥经产牛1~3胎次超排效果较好,7胎次以上较差;⑦产后间隔时间选取80~9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超数排卵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移植受体牛同期发情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俊平 刘凤军 +4 位作者 王勇胜 赵雪 张志平 安志兴 张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胚胎移植受体牛 发情控制 同期发情技术 同期发情效果 奶牛繁育 组织管理 工作效率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牛乳腺上皮细胞形态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彭新荣 郑月茂 张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通过有效的细胞培养方法获得了牛乳腺上皮细胞系,并系统观察了乳腺上皮细胞的长出、贴壁、聚集、迁移、分裂、分化、凋亡等一系列形态变化。结果发现,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大多数呈卵圆形,细胞之间连接成片,单层生长,如鹅卵石铺过路...  通过有效的细胞培养方法获得了牛乳腺上皮细胞系,并系统观察了乳腺上皮细胞的长出、贴壁、聚集、迁移、分裂、分化、凋亡等一系列形态变化。结果发现,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大多数呈卵圆形,细胞之间连接成片,单层生长,如鹅卵石铺过路面,乳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混生时分区生长,界线明显。传代的乳腺上皮细胞呈岛屿状聚集生长,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2~4枚;在含雌激素的培养液中,细胞出现双核或多核现象,但仍表现一定的接触抑制现象。多次传代后的乳腺上皮细胞含不同的细胞类型,通过光镜观察,部分细胞仍保持较快的分裂增殖能力;部分细胞渐渐分化,出现长形细胞、三角形细胞。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可形成圆顶型结构,乳腺上皮细胞可产生并分泌乳汁,分泌到细胞外的乳汁流动形成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乳腺上皮细胞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铁蛋白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晶晶 刘凤军 +2 位作者 彭淑英 宋红卫 张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构建了携带人乳铁蛋白(LTF)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EBL),用脂质体法转染泌乳期莎能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转染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用G 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并对转染细胞进... 构建了携带人乳铁蛋白(LTF)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EBL),用脂质体法转染泌乳期莎能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转染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用G 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并对转染细胞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pEBL构建成功,转染6 h后可观察到细胞有GFP表达,PCR检测阳性克隆细胞转有LTF基因。表明pEBL载体已转染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为进一步建立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 人乳铁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特异性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羰秋水仙碱诱导昆明白小鼠卵母细胞去核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强 安志兴 +3 位作者 顾玲 马利兵 郑月茂 张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3-657,共5页
在已有的demecolcine(以下简称Deme)诱导去核技术路线的基础上,以昆明白小鼠卵母细胞为实验材料,对影响去核率的几个因素(包括Deme浓度、Deme处理起始时间和作用时间、卵母细胞的卵龄)逐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激活卵母细胞在浓度为0 ... 在已有的demecolcine(以下简称Deme)诱导去核技术路线的基础上,以昆明白小鼠卵母细胞为实验材料,对影响去核率的几个因素(包括Deme浓度、Deme处理起始时间和作用时间、卵母细胞的卵龄)逐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激活卵母细胞在浓度为0 4μg/mL和0 5μg/mLDeme KSOM液中处理60min均能有效去核,但0 5μg/mL组获得更高的去核率(33 3%)。(2)卵母细胞在激活后0~5min之内迅速放入0 5μg/mLDeme KSOM液中,处理60~180min得到了相对较高的去核率(31 9%~24 5%)。(3)昆明白小鼠hCG注射后17~18h收集的卵母细胞更有利于Deme诱导去核,去核率为27 1%。经比较分析,建立了优化的Deme诱导去核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诱导去核 脱羰秋水仙碱(Demecolcine) 核移植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鉴定奶牛胚胎性别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俊平 刘凤军 +4 位作者 赵雪 王勇胜 张志平 安志兴 张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胚胎性别鉴定 PCR技术 技术鉴定 应用 奶牛 SRY基因 细胞遗传学方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性控胚胎体外生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俊平 张志平 +1 位作者 安志兴 张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1-4,127,共5页
针对奶牛胚胎体外生产环节,对体外受精和培养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奶牛性控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外周卵丘细胞至少保持3层以上,在成熟基础液中添加10ng/ml的EGF,利于核质成熟;在精子获能液中添加咖啡因降低精... 针对奶牛胚胎体外生产环节,对体外受精和培养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奶牛性控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外周卵丘细胞至少保持3层以上,在成熟基础液中添加10ng/ml的EGF,利于核质成熟;在精子获能液中添加咖啡因降低精子的存活时间;牛胚胎前3d用CR1aa+BSA培养,再用SOFaa+5%FBS培养,获得高的囊胚发育率,并且添加50ng/mlIGF-I后胚胎的发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利用性控精液进行体外受精,受精率有轻微下降,但对生产的胚胎发育质量无明显(P>0.05)影响,胚胎移植后受胎率为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性别控制 胚胎 胚胎体外生产 奶牛胚胎 生产技术体系 囊胚发育率 控制 体外受精 核质成熟 精子获能 IG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