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扫描电镜技术的天葵属(毛茛科)花器官发生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敏蓉 张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74-1880,共7页
毛茛科天葵属为东亚特有类群,但其花器官的发生过程仍不清晰。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天葵[S.adoxoides(DC.)Makino]花器官的发生过程,以揭示毛茛科花形态的多样性和演化规律,为进一步探讨天葵属与近缘类群的亲缘关系提供发育... 毛茛科天葵属为东亚特有类群,但其花器官的发生过程仍不清晰。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天葵[S.adoxoides(DC.)Makino]花器官的发生过程,以揭示毛茛科花形态的多样性和演化规律,为进一步探讨天葵属与近缘类群的亲缘关系提供发育形态学证据。结果表明:(1)天葵萼片、花瓣和雄蕊均为螺旋状发生,轮状排列;不育雄蕊的数目和位置不定,心皮轮状发生。(2)天葵萼片原基为宽阔的新月形,其他花器官为窄的半球形。(3)天葵花发育后期,花瓣有延迟发育现象,花瓣原基基部发育为浅囊状,心皮原基马蹄形对折,胚珠倒生、双珠被、具胎座附属物。(4)天葵属与耧斗菜属、尾囊草属的花发育性状存在相似性,支持分子系统学证据的三者近缘的观点;天葵属的花性状的特殊表现为:花直径较小,雄蕊、不育雄蕊和心皮数目较少,花器官没有形成明显的直列线,内珠被较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葵属 毛茛科 形态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钠浸提-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园艺植物堆肥中的有效磷 被引量:5
2
作者 卢丽娟 张静 +1 位作者 刘长海 李翠英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为了解堆肥中有效磷供应状况,采用碳酸氢钠浸提-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园艺植物堆肥中有效磷的含量。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条件、仪器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60,吸样时间35 s,清洗时间60 s,去离子水作为基线液。标准曲线... 为了解堆肥中有效磷供应状况,采用碳酸氢钠浸提-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园艺植物堆肥中有效磷的含量。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条件、仪器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60,吸样时间35 s,清洗时间60 s,去离子水作为基线液。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精密度好;检出限为0.008 mg/L;与手动法相比,连续流动分析法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对环境和人均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有效磷 连续流动分析法 园艺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方法的毛茛族(毛茛科)导管穿孔板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敏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导管分子的演化与植物的进化相关联。毛茛科是联系基部被子植物和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关键类群,对其导管穿孔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为研究毛茛科毛茛族不同属植物导管穿孔板类型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该文利用新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导管分子的演化与植物的进化相关联。毛茛科是联系基部被子植物和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关键类群,对其导管穿孔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为研究毛茛科毛茛族不同属植物导管穿孔板类型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该文利用新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半薄切片技术,对该族7属8种植物次生木质部导管状分子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木质部管状分子以单穿孔板为主,除了茴茴蒜、鸦跖花和角果毛茛外,其他类群均具有梯状穿孔板;侧金盏花属的蜀侧金盏花导管分子穿孔板的类型多样,有单穿孔板、梯形穿孔板、买麻藤式穿孔板、网状穿孔板和梯-网混合型穿孔板;碱毛茛属的圆叶碱毛茛具单穿孔板、梯形穿孔板和网状穿孔板;在水毛茛属水毛茛的根和茎中未离析出导管,半薄切片显示其具原始的环纹导管。对不同类型导管纹孔膜进行了观察,发现有对列纹孔、互列纹孔,纹孔膜完整或有残余。毛茛族植物导管长度的多样性较高。该文还对不同导管类型的适应性意义和毛茛族的系统位置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导管分子微形态结构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太白美花草、蜀侧金盏花、鸦跖花的导管类型与高寒环境相关,角果毛茛、水毛茛的导管类型分别与其旱生、水生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族 毛茛科 导管 穿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堇草属(毛茛科)花形态发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敏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5-1652,共8页
花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研究可以发现早期进化的轨迹,为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蓝堇草属(Leptopyrum)为毛茛科唐松草亚科一单种属,仅包含蓝堇草一种,其花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仍为空白。为了深入理解唐松草亚科乃至毛茛科花发育多样性和... 花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研究可以发现早期进化的轨迹,为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蓝堇草属(Leptopyrum)为毛茛科唐松草亚科一单种属,仅包含蓝堇草一种,其花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仍为空白。为了深入理解唐松草亚科乃至毛茛科花发育多样性和演化规律,该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蓝堇草各轮花器官的形态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该属植物所有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均为螺旋状发生,花器官排列式样也为螺旋状;5枚萼片原基宽阔,5枚花瓣原基圆球形、位于萼片原基的间隔,且在后期表现为延迟发育现象,雄蕊原基较小、为圆球形;花瓣原基和雄蕊原基连续发生,无明显的时空间隔,但与萼片原基有时空间隔;心皮原基为马蹄形对折,柱头组织由单细胞乳突组成;胚珠倒生、具单珠被。该属花器官螺旋状排列、胚珠具单珠被在唐松草亚科中是独有的性状,花发育形态学证据支持了该属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堇草属 毛茛科 形态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太行花的组织培养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敏蓉 卢显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69,共5页
以濒危植物太行花顶芽为试材,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太行花无菌苗丛生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以期为太行花快速繁殖、资源保护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MS+6-BA 0.6 mg·L^(-1)+IBA 0.15 mg·L^(... 以濒危植物太行花顶芽为试材,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太行花无菌苗丛生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以期为太行花快速繁殖、资源保护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MS+6-BA 0.6 mg·L^(-1)+IBA 0.15 mg·L^(-1)培养基中,太行花丛生芽增殖系数较高且无玻璃化现象,为优化的增殖培养基;在MS+IBA 1.5 mg·L^(-1)培养基中太行花无菌苗生根率为100%,生根系数也最高,可达4.96,为优化的生根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花 濒危植物 组织培养
原文传递
喷施GA_3和6-BA对“富士”苹果顶芽内源激素及成花成枝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马玲 张鑫 +2 位作者 孟莹 赵静 张满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3-884,共12页
为探讨外源GA_3、6-BA对"富士"苹果大小年现象调控机理及其在成花成枝中的作用,试验以4年生"富士"苹果树为材料,分别在不同生长时期、相同浓度GA_3、6-BA喷施处理树体和以不同喷施次数、不同浓度的GA_3、6-BA处理树... 为探讨外源GA_3、6-BA对"富士"苹果大小年现象调控机理及其在成花成枝中的作用,试验以4年生"富士"苹果树为材料,分别在不同生长时期、相同浓度GA_3、6-BA喷施处理树体和以不同喷施次数、不同浓度的GA_3、6-BA处理树体,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枝条顶芽中内源激素(GA_3、IAA、ABA、ZT)含量,同时考察不同类型枝条成花率、成枝率和枝条长度。结果显示:(1)在不同生长时期喷施GA_3促进了顶芽中内源GA_3和ABA含量的积累,抑制了ZT和短枝IAA的合成,同时降低了不同类型枝条的成花率、促进了生理分化前期短枝的成枝率;6-BA处理增加了所有枝条顶芽中GA_3、ABA以及短枝顶芽中IAA和中长枝顶芽中ZT的合成,从而促进了花芽生理分化前期不同类型枝条的成花率、短枝的成枝率以及中长枝的伸长,但对短枝的伸长有抑制作用。(2)单次喷施GA_3抑制了所有枝条顶芽中IAA的合成,促进了所有枝条顶芽中GA_3、ABA以及短枝顶芽ZT含量的积累,使得成花率降低、成枝率增加、枝条伸长减小,GA_3浓度越大对顶芽中ZT合成的抑制越明显。多次喷施GA_3增加了所有枝条顶芽中GA_3和IAA的积累,短枝中ABA含量减小而中长枝增加,并使得成花率降低,成枝率减小,但对ZT含量和枝条伸长无显著影响。(3)单次喷施6-BA增加了短枝顶芽中GA_3和ABA含量以及所有枝条中ZT的含量,但抑制了中长枝GA_3和ABA的合成以及所有枝条顶芽中IAA的合成;使得成花率降低,成枝率增加,抑制了短枝枝条伸长而促进了中长枝伸长;多次喷施6-BA使得所有枝条顶芽中GA_3和IAA含量增加,短枝ABA含量减小,短枝ZT含量增加而中长枝ZT含量减小,并抑制了所有枝条成花率和短枝的伸长,但对成枝率和中长枝的伸长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生长时期使用外源激素可以促进顶芽中GA_3和ABA的合成,但对IAA、ZT的含量以及成花率、成枝率、枝条长度影响随处理时期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喷施次数和浓度对内源激素的合成、成枝率以及枝条的伸长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但都抑制了花芽的分化,使成花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顶芽 外源激素 内源激素 成花率 成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