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复合材料的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沈人杰 郑茂盛 +3 位作者 王强 朱秀红 李金波 朱杰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51-854,共4页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与聚合物互穿技术相结合,制备了有机蒙脱土改性的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互穿网络复合材料。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物质的量的比(异氰酸酯指数,R值)、有机蒙脱土含量等对PU/EP复合材料粘结性能的影响,用...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与聚合物互穿技术相结合,制备了有机蒙脱土改性的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互穿网络复合材料。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物质的量的比(异氰酸酯指数,R值)、有机蒙脱土含量等对PU/EP复合材料粘结性能的影响,用电化学测试塔菲尔曲线,研究了有机蒙脱土改性PU/EP复合材料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异氰酸酯指数为1.0,蒙脱土含量3%,在80℃下反应2 h,制得的PU/EP复合材料剥离剪切强度达10 MPa,最佳合成工艺制得涂层极化电阻为纯环氧树脂涂层的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复合材料 互穿网络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醚/聚氨酯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和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红祥 郑茂盛 +2 位作者 孙红英 贾庆明 朱杰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研究了聚苯醚(PPE)与聚氨酯(PU)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表明当增加1%的相容剂端羟基聚丁二烯-聚苯乙烯(HTPB-PS)时,聚苯醚与聚氨酯... 研究了聚苯醚(PPE)与聚氨酯(PU)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表明当增加1%的相容剂端羟基聚丁二烯-聚苯乙烯(HTPB-PS)时,聚苯醚与聚氨酯的相容性提高,两相界面模糊,两相间粘合力较强,聚苯醚能有效地改善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一步测试表明,聚苯醚增加至聚氨酯质量的20%时,聚氨酯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73%;当聚苯醚增加至聚氨酯质量的40%时,加入相容剂后断裂伸长率由77%增加至149%,起始分解温度升高了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聚氨酯 共混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断裂韧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金恒 赵新伟 +2 位作者 李新华 郑茂盛 朱杰武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共4页
以高钢级管线钢X80为研究对象,按照GB 2038—91标准,对不同厚度三点弯试样进行了断裂韧性研究。结果表明,X80管线钢断裂韧性阻力曲线和JC值均与试样厚度呈复杂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于高钢级材料的韧性评价,以及结构安全可靠设计具有... 以高钢级管线钢X80为研究对象,按照GB 2038—91标准,对不同厚度三点弯试样进行了断裂韧性研究。结果表明,X80管线钢断裂韧性阻力曲线和JC值均与试样厚度呈复杂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于高钢级材料的韧性评价,以及结构安全可靠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级管线钢 断裂韧性 J积分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铬达克罗防腐材料 被引量:6
4
作者 江曼 毕渭滨 +2 位作者 毛钢红 万丽娟 郑茂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为改善纯环氧树脂涂料存在韧性差、耐磨损性能低等缺点,以及传统达克罗涂层有成本高,含有毒铬离子的不足,并利用两者的优势制成新涂料。方法把环氧树脂与达克罗技术结合起来,并将不同配比的无铬达克罗液涂在A3钢电极上进行对比,对... 目的为改善纯环氧树脂涂料存在韧性差、耐磨损性能低等缺点,以及传统达克罗涂层有成本高,含有毒铬离子的不足,并利用两者的优势制成新涂料。方法把环氧树脂与达克罗技术结合起来,并将不同配比的无铬达克罗液涂在A3钢电极上进行对比,对其开路电压和交流阻抗谱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了具有相对较佳防腐效果的配比:ω(Zn)为5%,ω(Al)为10%,ω(MnO2)为20%,m(环氧树脂)∶m(聚酰胺)=1∶0.8。把环氧树脂与达克罗技术相结合,并首次用MnO2替代铬酸盐氧化剂,取代了有毒的铬离子,制成了高防腐、成本低又环保的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结论实验对传统达克罗原料作了一些调整和替换,充分利用环氧树脂与达克罗技术的优点,改善了其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无铬达克罗 MNO2 开路电压 交流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缺陷油套管的抗弯曲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金波 舒欣欣 郑茂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3-8,共6页
本研究选用J55油套管,用人工缺陷法在外径为73mm的油套管外表面预制了缺陷,通过三点弯曲对称加载试验,研究了缺陷管的抗弯强度,对改进的NSC准则进行实验检验。结果表明,在缺陷角较小时,改进的NSC准则能给出与试验数据接近的预测结果,但... 本研究选用J55油套管,用人工缺陷法在外径为73mm的油套管外表面预制了缺陷,通过三点弯曲对称加载试验,研究了缺陷管的抗弯强度,对改进的NSC准则进行实验检验。结果表明,在缺陷角较小时,改进的NSC准则能给出与试验数据接近的预测结果,但对于在缺陷角较大的情形,预测结果却不理想。根据试验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含有缺陷几何参量的新公式。新公式能很好地预测含缺陷管的抗弯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套管 抗弯能力 缺陷几何 改进的NSC准则 新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80油套管在油田采出液中的腐蚀与磨损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波 舒欣欣 郑茂盛 《石油工程建设》 2007年第2期26-30,共5页
以长庆油田分公司樊家川油田采出液为介质,在自制的腐蚀磨损试验机中对比研究了N80油套管钢在其中的动静态腐蚀、腐蚀磨损以及缓蚀剂对腐蚀磨损(自行研发的NYS-9缓蚀剂)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动态试验中,腐蚀产物膜在流体剪应力的作用... 以长庆油田分公司樊家川油田采出液为介质,在自制的腐蚀磨损试验机中对比研究了N80油套管钢在其中的动静态腐蚀、腐蚀磨损以及缓蚀剂对腐蚀磨损(自行研发的NYS-9缓蚀剂)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动态试验中,腐蚀产物膜在流体剪应力的作用下,使得N80油套管钢的局部腐蚀比静态试验严重得多;腐蚀磨损试验初期腐蚀磨损速率较大,随后逐渐减缓;NYS-9缓蚀剂对N80油套管钢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加入缓蚀剂的质量分数为100×10-6时,缓蚀率可达到8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套管 动静态腐蚀 腐蚀磨损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钢级管线钢失效评估曲线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新华 罗金恒 +2 位作者 赵新伟 郑茂盛 朱杰武 《焊管》 2007年第4期33-35,共3页
X80级管线钢具有优异的韧性,其断裂韧性和失效评估曲线是工程应用中安全评定的重要依据。利用J-R阻力曲线的试验测试数据,建立R6选择曲线3评估曲线(R6-3),并与选择曲线1(R6-1)和2(R6-2)相比较,表明这是一种简便、精确的建立失效评估曲线... X80级管线钢具有优异的韧性,其断裂韧性和失效评估曲线是工程应用中安全评定的重要依据。利用J-R阻力曲线的试验测试数据,建立R6选择曲线3评估曲线(R6-3),并与选择曲线1(R6-1)和2(R6-2)相比较,表明这是一种简便、精确的建立失效评估曲线FAC(Failure Assessment Curve)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J-R阻力曲线 失效评估曲线(F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对岩石及地层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郑茂盛 明方飞 +2 位作者 朱秀红 毕渭滨 马益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5-879,共5页
基于已有的岩心实验数据,构造了振动采油条件下两相介质相对渗透率的变化率函数。利用该函数,分析了振动频率、振幅和时间对渗透率的影响,并将其推广到实际地层。采用向前差分方法,对地层中振动波的传播进行了模拟计算。在简化一维、轴... 基于已有的岩心实验数据,构造了振动采油条件下两相介质相对渗透率的变化率函数。利用该函数,分析了振动频率、振幅和时间对渗透率的影响,并将其推广到实际地层。采用向前差分方法,对地层中振动波的传播进行了模拟计算。在简化一维、轴对称二维和球对称三维模型下,运用弱可压缩液体的动力学方程,对波在两相介质中的传播以及相对渗透率在整个地层介质中的分布特征的结果表明,振动的作用主要集中在近井地带,频率为10Hz的振动对地层渗透率的影响范围大,且可以使井口处渗透率提高2倍;较低频率振动波的传播距离稍远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采油技术 振动频率 渗透率 波传播 两相介质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分布对Cu-Cr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庆娟 徐长征 +1 位作者 黄美权 郑茂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25-1127,1131,共4页
Cu-Cr合金是一种很好的时效强化型合金,其性能主要取决于Cr在Cu基中的分布。对Cu-0.2Cr合金研究发现,当Cr固溶于铜中时硬度和导电性最低,通过时效后的衍射和性能分析,析出相为fcc(face-centered cubic)的Cr且与基体保持着共格关系,其硬... Cu-Cr合金是一种很好的时效强化型合金,其性能主要取决于Cr在Cu基中的分布。对Cu-0.2Cr合金研究发现,当Cr固溶于铜中时硬度和导电性最低,通过时效后的衍射和性能分析,析出相为fcc(face-centered cubic)的Cr且与基体保持着共格关系,其硬度和导电性分别提高了32.8Hv和39.9IACS%。对时效后合金的强度按共格弥散强化造成的切变应力的增量进行估算,其估算值与实测值相差6%。用马提申定则对固溶和时效后合金的导电性进行估算,估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小,因此在低固溶条件下,可以利用马提申定则对固溶和时效后Cu-Cr合金的导电性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合金 Cr分布 共格弥散强化 导电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径弯曲通道制备的超细晶铜的疲劳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庆娟 徐长征 +3 位作者 郑茂盛 朱杰武 M.Buksa L.Kunz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研究了等径弯曲通道(ECAP)变形后的超细晶T3铜在恒应力幅控制条件下的疲劳寿命和循环形变行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疲劳试样表面的滑移带,并利用电子背散射技术观察了疲劳前、后晶粒尺寸的变化.结果表明,超细晶T3铜具有较高的疲劳极限(... 研究了等径弯曲通道(ECAP)变形后的超细晶T3铜在恒应力幅控制条件下的疲劳寿命和循环形变行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疲劳试样表面的滑移带,并利用电子背散射技术观察了疲劳前、后晶粒尺寸的变化.结果表明,超细晶T3铜具有较高的疲劳极限(σ-1=153 MPa),是粗晶铜疲劳极限的2倍.在低周疲劳域内表现出疲劳软化,而在高周疲劳域内表现比较稳定的疲劳行为,甚至出现疲劳硬化.类似驻留滑移带(PSB)的剪切带与最后一次挤压的剪切面一致,剪切带的形成和晶界滑移是疲劳裂纹形核和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径弯曲通道 超细晶铜 疲劳极限 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Cr的添加对铜合金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雅妮 訾进蕾 +1 位作者 郑茂盛 徐长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49-52,共4页
采用间歇式盐雾和二氧化硫试验,研究了微量Cr的添加对铜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r的添加对合金耐蚀性的影响同腐蚀环境关系密切;在二氧化硫腐蚀环境中,微量Cr的加入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蚀性,随着加入量的增加,合金的耐蚀性提高;... 采用间歇式盐雾和二氧化硫试验,研究了微量Cr的添加对铜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r的添加对合金耐蚀性的影响同腐蚀环境关系密切;在二氧化硫腐蚀环境中,微量Cr的加入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蚀性,随着加入量的增加,合金的耐蚀性提高;在盐雾环境中,微量Cr的加入提高了合金初期的耐蚀性,但对合金后期的耐蚀性不利;同时还发现,Cr的分布不均对合金的耐蚀性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铜合金 SO2 盐雾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高性能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庆娟 徐长征 +1 位作者 郑茂盛 朱杰武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94,共4页
在真空感应炉熔炼得到Cu-0.2Cr-0.1Ag合金,研究了该合金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组织、强度和导电性变化。研究表明,通过固溶强化、时效强化和形变强化等手段的配合,可以获得高强度、高导电性的Cu-0.2Cr-0.1Ag合金。固溶、时效处理后的合金... 在真空感应炉熔炼得到Cu-0.2Cr-0.1Ag合金,研究了该合金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组织、强度和导电性变化。研究表明,通过固溶强化、时效强化和形变强化等手段的配合,可以获得高强度、高导电性的Cu-0.2Cr-0.1Ag合金。固溶、时效处理后的合金导电率达91%IACS,伸长率为37.4%。在固溶后加入冷变形,然后再时效,可以使强度提高84MPa,而导电率不发生变化,再继续冷变形可以使强度提高到55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0.2Cr-0.1Ag合金 加工工艺 高强度 高导电性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法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强 郑茂盛 +3 位作者 沈人杰 侯遥 李金波 朱杰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07-809,共3页
为了增强聚丙烯酰胺的增粘性能,提高其抗剪切、抗温和抗盐性,使用实验室自制的疏水单体、丙烯酰胺和离子型单体,通过3种不同的聚合方法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分析了不同聚合途径下,研究组分、剪切、温度和盐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为了增强聚丙烯酰胺的增粘性能,提高其抗剪切、抗温和抗盐性,使用实验室自制的疏水单体、丙烯酰胺和离子型单体,通过3种不同的聚合方法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分析了不同聚合途径下,研究组分、剪切、温度和盐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相乳液聚合法的产物的临界缔合浓度小于0.4 g/L,85℃下粘度保持60%以上,其表观粘度在受剪切后的恢复率达到100%,抗剪切性能明显。利用一种小分子化合物来抑制Fe2+对聚合物的降解作用,达到保持聚合物溶液粘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降解 聚合途径 表观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缝埋弧焊管残余应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罗金恒 郑茂盛 +3 位作者 熊庆人 赵新伟 霍春勇 杨龙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3,共7页
基于弹性力学应力分析和叠加原理,研究了螺旋缝埋弧焊管切环法残余应力测试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建立了能综合考虑管段切口张开量、轴向错位量和径向错位量等因素的新残余应力评价方法,并与应变片法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基于弹性力学应力分析和叠加原理,研究了螺旋缝埋弧焊管切环法残余应力测试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建立了能综合考虑管段切口张开量、轴向错位量和径向错位量等因素的新残余应力评价方法,并与应变片法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变片法测试的最大残余剪切应力平均值和局部最大剪切残余应力值均与新评价方法给出的相应值接近;管段内的宏观(平均)残余应力来自管段切开后的轴向错位和周向张开量,管段内残余应力的不均匀性来自管段切开后的径向错位。存在较大的径向错位情况下,宏观最大剪应力与局部最大剪应力的极大值之间有很大差别。就管线的工程应用而言,可以局部最大剪应力的极大值作为残余应力的控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缝埋弧焊管 残余应力 切环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Cr、Zr对铜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訾进蕾 张雅妮 +1 位作者 郑茂盛 朱杰武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7年第4期1-3,10,共4页
分析了纯铜及合金Cu-Cr、Cu-Zr、Cu-Cr-Zr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蚀性能,研究了微量元素Cr、Zr的添加对纯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r、Zr的添加可显著提高纯铜的强度,强化方式为析出强化;时效过程中析出的弥散相从一定程度上... 分析了纯铜及合金Cu-Cr、Cu-Zr、Cu-Cr-Zr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蚀性能,研究了微量元素Cr、Zr的添加对纯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r、Zr的添加可显著提高纯铜的强度,强化方式为析出强化;时效过程中析出的弥散相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的运动,使合金的导电性能降低;在中性盐雾环境中,纯铜及合金的失重速度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微量Cr的添加可以提高纯铜的耐蚀性能,而微量Zr的添加则使纯铜的耐蚀性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力学性能 导电性能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对碳钢在NaHCO_3/NaCO_3缓冲溶液中所成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金波 朱杰武 郑茂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铬对碳钢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溶液中碳钢形成的钝化膜具n型半导体特性,而含有3%铬的碳钢钝化膜则呈n-p型半导体特性,随着成膜电位的增加,以上两种钝化膜之Mott-Schottky直...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铬对碳钢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溶液中碳钢形成的钝化膜具n型半导体特性,而含有3%铬的碳钢钝化膜则呈n-p型半导体特性,随着成膜电位的增加,以上两种钝化膜之Mott-Schottky直线部分的斜率均呈增大的趋势,表明成膜电位升高,膜内的杂质密度减小,但铬的加入使得碳钢钝化膜的施主密度增加约一个数量级,从而增加了碳钢点蚀发生的趋势.EIS分析表明:铬的加入降低了钝化膜的传递电阻R1和膜电阻R2,特别是膜电阻R2下降达3个数量级,这就有可能增加碳钢在高pH值环境中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半导体特性 杂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e的CuCrZr合金退火前后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雅妮 朱杰武 +2 位作者 郑茂盛 石凯 王宇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8,45,共4页
退火作为工业上控制和改变金属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在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含稀土Ce的CuCrZr合金退火前后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耐蚀性。对于... 退火作为工业上控制和改变金属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在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含稀土Ce的CuCrZr合金退火前后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耐蚀性。对于未退火的研究试样,Ce的添加降低了合金的腐蚀电流;而对于经过退火处理的试样,退火增加了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电流,但Ce对耐蚀性的提高作用依旧存在,它的存在可减缓退火对合金耐蚀性的降低作用。同时,试样在1mol/LNaCl水溶液中的阻抗谱表明:退火提高了试样表面产物膜的致密度,增加了腐蚀反应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 CUCRZR合金 退火 氯化钠溶液 电化学行为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外载荷对套管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金波 郑茂盛 张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0-102,106,共4页
基于套管的受力分析,提出了在非均匀外载荷作用下套管应力分析的解析方法,以及简化的套管抗非均匀外载荷作用能力估算的新公式.以目前广泛应用的J55油套管(139.7 mm×8 mm)为例,分析了套管抗外载荷挤压能力随外载荷不均匀性的变化.... 基于套管的受力分析,提出了在非均匀外载荷作用下套管应力分析的解析方法,以及简化的套管抗非均匀外载荷作用能力估算的新公式.以目前广泛应用的J55油套管(139.7 mm×8 mm)为例,分析了套管抗外载荷挤压能力随外载荷不均匀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套管抗外载荷挤压能力随外载荷不均匀性的增加迅速降低.按照该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应用有限元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误差在15%以内,满足工程要求.说明本文提出的解析方法不仅简便、直观,而且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非均匀外载荷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Cr的添加对铜在含SO2环境中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雅妮 訾进蕾 +1 位作者 朱杰武 郑茂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3,共5页
采用TEM,SEM和XPS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微量Cr的添加对铜合金在二氧化硫环境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r的加入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多,合金的耐蚀性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合金中低含量的Cr不能在试样表面独立成... 采用TEM,SEM和XPS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微量Cr的添加对铜合金在二氧化硫环境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Cr的加入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多,合金的耐蚀性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合金中低含量的Cr不能在试样表面独立成膜,耐蚀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致密腐蚀产物层对含Cr层的保护作用,所以微量Cr的加入对合金耐蚀性的改善是轻微的。同时,Cr的分布不均对合金的耐蚀性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铜合金 SO2 腐蚀产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铬合金在二氧化硫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雅妮 郑茂盛 +2 位作者 訾进蕾 徐长征 朱杰武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12-514,共3页
采用SEM、XP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铜铬合金在二氧化硫环境中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铜铬合金的耐蚀性较纯铜的耐蚀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XPS分析显示,当合金试样在腐蚀环境中的增重量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时,合金表面的腐蚀产物以铜的硫酸盐为... 采用SEM、XP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铜铬合金在二氧化硫环境中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铜铬合金的耐蚀性较纯铜的耐蚀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XPS分析显示,当合金试样在腐蚀环境中的增重量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时,合金表面的腐蚀产物以铜的硫酸盐为主,腐蚀产物中没有发现含Cr相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合金中低含量的Cr不能在试样表面独立成膜,所以合金耐蚀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致密腐蚀产物层对合金基体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铬合金 SO2 产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