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岭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大陆造山带构造动力学背景 |
王靖华
张复新
于在平
于岚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2 |
58
|
|
2
|
盆地构造动力学研究的弱点、难点及重点 |
刘池洋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2
|
|
3
|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程顺有
张国伟
李立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0
|
|
4
|
一种古特提斯演化的动力学模型——来自中国古特提斯蛇绿岩的证据 |
孙勇
陈亮
冯涛
高明
何艳红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5
|
吐哈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盆地动力学演化 |
吴伯林
徐高中
李卫红
龚斌利
张复新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4 |
34
|
|
6
|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动力学模型——来自大地电磁测深的证据 |
程顺有
张国伟
刁博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7
|
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兼论中国大陆主体的拼合 |
张国伟
程顺有
郭安林
董云鹏
赖绍聪
姚安平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32
|
|
8
|
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 |
张国伟
郭安林
姚安平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4 |
383
|
|
9
|
西北地区干枯湖床沉积粒度组成与东亚沙尘天气 |
岳乐平
杨利荣
李智佩
王珉
张维吉
聂浩刚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5
|
|
10
|
滇东师宗-弥勒带北段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对华南大陆构造格局的制约 |
张国伟
朱炳泉
常向阳
董云鹏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3
|
|
11
|
扬子陆块西北缘碧口块体印支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和Pb-Sr-Nd同位素组成:限制岩石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 |
张宏飞
肖龙
张利
袁洪林
靳兰兰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2
|
|
12
|
低频波在油层中衰减系数预测模型的实验研究 |
王瑞飞
孙卫
岳湘安
张荣军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3
|
鄂尔多斯盆地柴窑区延长组油气二次运移动力 |
王乃军
赵靖舟
罗静兰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4
|
石西油田石炭系水动力特征及其与含油性关系 |
朱玉双
王震亮
林艳萍
高红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5
|
古特提斯蛇绿岩的综合对比及其动力学意义——以德尔尼蛇绿岩为例 |
陈亮
孙勇
裴先治
冯涛
张国伟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4
|
|
16
|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程度异常分布区及形成时期探讨 |
任战利
张盛
高胜利
崔军平
刘新社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9
|
|
17
|
成岩作用与油气侵位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 |
罗静兰
刘小洪
林潼
张三
李博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67
|
|
18
|
DEM提取黄土高原地面坡度的不确定性 |
汤国安
赵牡丹
李天文
刘咏梅
谢元礼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80
|
|
19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 |
刘池洋
赵红格
王锋
陈洪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37
|
|
20
|
193nmLA-ICPMS对国际地质标准参考物质中42种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 |
柳小明
高山
袁洪林
Bodo HATTENDORF
DetlefG■NTHER
陈亮
胡圣红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