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倒虹段凹型管廊电缆舱火灾温度场及CO分布规律研究
1
作者 耿加良 米红甫 +2 位作者 邹碧海 罗珩博 贺静 《火灾科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为给火灾情况下地下综合管廊电缆舱的结构设计及廊内消防逃生提供指导,利用FDS软件研究了不同纵向坡度(0%~15%)、火源位置、风速下倒虹段凹型电缆廊道发生火灾时的温度场变化及CO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顶棚温度与坡度呈非线性关系,坡度为9... 为给火灾情况下地下综合管廊电缆舱的结构设计及廊内消防逃生提供指导,利用FDS软件研究了不同纵向坡度(0%~15%)、火源位置、风速下倒虹段凹型电缆廊道发生火灾时的温度场变化及CO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顶棚温度与坡度呈非线性关系,坡度为9%时顶棚温度最高,拐点处易受坡度角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蓄温;倾斜段管廊起火时更容易诱发管廊高温塌陷,产生的CO浓度更高,拐点处发生火灾时对管廊结构造成热损伤的威胁性最大;凹型管廊CO浓度及分布受通风影响较大;开启通风有利于廊内人员消防逃生,缩小结构热损伤范围。研究结果可为管廊消防设计及人员逃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型管廊 电缆火灾 FDS 温度场 CO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储层水平井双感应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与认识
2
作者 魏康健 秦臻 +4 位作者 苏可嘉 王港 黄易聪 张昕熠 孟令义 《江西科学》 2024年第2期271-276,共6页
裂缝是油气的重要储存空间,电缆测井在直井中研究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等裂缝性储层较多。然而,关于水平井裂缝储层双感应测井响应研究较少,影响了水平井在裂缝储层的评价。由于水平井与直井工程环境不同,测井响应结果存在差异。为此,利... 裂缝是油气的重要储存空间,电缆测井在直井中研究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等裂缝性储层较多。然而,关于水平井裂缝储层双感应测井响应研究较少,影响了水平井在裂缝储层的评价。由于水平井与直井工程环境不同,测井响应结果存在差异。为此,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水平井裂缝储层模型,对裂缝储层中的水平井双感应测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分析裂缝电导率与裂缝宽度、裂缝长度和裂缝弯曲度同时作用时的双感应测井响应特征,总结出不同因素对水平井双感应测井响应影响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可为水平井裂缝储层识别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感应测井 水平井 裂缝储层 响应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中卡塔克隆起加里东构造运动的古地震证据 被引量:18
3
作者 乔秀夫 郭宪璞 +2 位作者 叶留生 何碧竹 周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从塔中顺2井、中12井、顺8井岩心中识别出奥陶系及志留系古地震记录。其中志留系中地震触发沉积物变形记录最强烈,并且出现的变形层也较密集。志留系的软沉积物变形类型有:负载构造、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碟状构造、液化底劈及混滑... 从塔中顺2井、中12井、顺8井岩心中识别出奥陶系及志留系古地震记录。其中志留系中地震触发沉积物变形记录最强烈,并且出现的变形层也较密集。志留系的软沉积物变形类型有:负载构造、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碟状构造、液化底劈及混滑层。卡塔克隆起演化受断裂控制,北缘为塔中1号断裂,中部为塔中10号、2号断裂,塔中2号断裂位于隆起的顶部。顺2井位于塔中1号断裂末端、中12井位于塔中10号断裂旁。断裂活动诱发地震,志留系频繁的古地震记录表明塔中地区是一个加里东期断裂与构造隆起地带。塔里木板块内部加里东运动特点是:断裂活动、强地震、隆起与坳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软沉积物液化变形 加里东运动 卡塔克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新近纪地层及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16
4
作者 郝诒纯 关绍曾 +3 位作者 叶留生 黄有元 周永昌 关世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渐新世末,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碰撞的“远程效应”结束了塔里木盆地与古地中海连通的历史,进入了陆盆发展阶段。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接受了新近纪(晚第三纪)以河流—湖泊相为主的巨厚陆相沉积。上第三系可划分为一群四组,由下而上... 渐新世末,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碰撞的“远程效应”结束了塔里木盆地与古地中海连通的历史,进入了陆盆发展阶段。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接受了新近纪(晚第三纪)以河流—湖泊相为主的巨厚陆相沉积。上第三系可划分为一群四组,由下而上为中新统乌恰群(N_1wq),包括克孜洛依组(N_1k)、安居安组(N_1a)和帕卡布拉克组(N_1p),以及上新统阿图什组(N_2a)。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夹蒸发岩,变化大,最大厚度达6050m。文中特别对克孜洛依组的时代归属进行论述,根据其所含生物群的面貌,确定其时代为中新世早期。依据野外观察和沉积物特征的分析,在盆地中对比了乌恰群各组的地层,并对中新世各组沉积时期和上新世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绘制出中新世不同沉积时期的古地理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新近纪 晚第三纪 地层 沉积环境 生物群 时代归属 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三维地震联片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实例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邬达理 郑伟建 +2 位作者 金晓雷 赵改善 边高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1期9-19,共11页
本文所论述的复杂三维地震联片处理技术能在整个联片处理的范围内 ,消除各块三维数椐之间的多种不一致性 ,以获得有利于全区统一解释的完整的数据体。文中对可能影响拼接处理质量的因素和进行处理的指导思想作了清楚的阐述。应用实例表... 本文所论述的复杂三维地震联片处理技术能在整个联片处理的范围内 ,消除各块三维数椐之间的多种不一致性 ,以获得有利于全区统一解释的完整的数据体。文中对可能影响拼接处理质量的因素和进行处理的指导思想作了清楚的阐述。应用实例表明 ,本技术是获得统一完整数据体的有效方法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三维地震联片处理 不一致性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大尺度可视化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及机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小敏 孙雷 +3 位作者 王雷 易敏 杨大千 董国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1,共5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其缝洞组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储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有别于常规油藏。根据某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并按照现场实际设计了二注三采的实验井网及注采方案,以应用物理模...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其缝洞组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储层流体的渗流规律有别于常规油藏。根据某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并按照现场实际设计了二注三采的实验井网及注采方案,以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特征及油井生产规律。结合实验结果,利用J.Cruz-Hernández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生产数据进行拟合,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流体的渗流机理,J.Cruz-Hernández数学模型中的空间系数和流动速度对采收率影响较大,提出模型的改进应考虑重力分异作用、溶洞比例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 大尺度可视化物理模型 水驱油机理 模拟实验 油水两相流动系统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碎屑岩储层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强 赵兴华 +2 位作者 谢传礼 于浩洋 张慧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8-42,共5页
介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优选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评价指标,对研究区目的层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定量评价,最后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系数,并依据综合评价因子对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储层进行分类。实践应用结果... 介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优选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评价指标,对研究区目的层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定量评价,最后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系数,并依据综合评价因子对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储层进行分类。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分类结果与油田实际勘探开发效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 储层分类 权重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粗粒度层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孟伟 杨耀忠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7-89,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油藏模拟模型大、求解精度高的特点 ,在迭代解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对预处理方法、节点排序方法等进行了优化 ,优化出适于并行的最佳解法。以优化后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法为基础 ,对多层二维二相模拟模型进行按层粗粒度并... 本文针对目前油藏模拟模型大、求解精度高的特点 ,在迭代解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对预处理方法、节点排序方法等进行了优化 ,优化出适于并行的最佳解法。以优化后的预处理共轭梯度法为基础 ,对多层二维二相模拟模型进行按层粗粒度并行。为解决存储及通讯问题 ,采用了压缩存储及压缩通讯技术 ,有效地提高了软件的并行效率。模型及实例计算表明并行化的多层二维二相模型具有较高的并行效率。通过对通讯量、层数、共享与分布等实用性影响因素分析 ,为大规模油藏模拟的并行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 数学模型 状态方程 粗粒度层 并行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分层酸压、采油管柱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子甲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7-29,共3页
本文所涉及的两种管柱结构方案 ,是根据塔河油田的油藏特性和施工需要而提出的。这两项技术均在新疆油田公司油田的压裂、酸化作业中进行了多年的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信这项技术也能在塔河油田深井酸... 本文所涉及的两种管柱结构方案 ,是根据塔河油田的油藏特性和施工需要而提出的。这两项技术均在新疆油田公司油田的压裂、酸化作业中进行了多年的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信这项技术也能在塔河油田深井酸压作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 管柱 酸化 压裂 深井 塔河油田 分层酸压 采油管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碎屑岩储集层泥浆侵入带的测井响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艳华 邹长春 +2 位作者 刘春芳 柳建华 马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2-716,共5页
新疆塔河地区西南部东河塘组为碎屑岩储集层,油层和水层的深、中电阻率均呈负差异,利用典型井的双感应和阵列感应测井资料进行了实例分析。根据泥浆侵入理论,将泥浆侵入因素归纳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分析了泥浆侵入机理。对典型井在不... 新疆塔河地区西南部东河塘组为碎屑岩储集层,油层和水层的深、中电阻率均呈负差异,利用典型井的双感应和阵列感应测井资料进行了实例分析。根据泥浆侵入理论,将泥浆侵入因素归纳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分析了泥浆侵入机理。对典型井在不同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混合水电阻率情况下的地层电阻率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泥浆高侵特征是由于泥浆电阻率高、物性差等引起地层电阻率的增加量大于含水饱和度高或含油性差引起地层电阻率的减小量。因此,不能简单根据电阻率的差异性或是否存在低阻环带直接判断油水层,而需要结合泥浆滤液矿化度和地层水矿化度差异、物性、原油流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泥浆滤液 侵入带 感应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楚地区上寒武—下奥陶统丘里塔格群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新海 王晓东 +2 位作者 阳国进 周新桂 毛晓长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巴楚地区上寒武—下奥陶统丘里塔格群碳酸盐岩储层是区内主要储层段 ,为一套局限台地沉积 ,其中“云岩、灰岩互层段”、“白云岩段”为有利储层层位。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影响 ,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是次生孔隙、溶洞和裂缝 ,尤其... 巴楚地区上寒武—下奥陶统丘里塔格群碳酸盐岩储层是区内主要储层段 ,为一套局限台地沉积 ,其中“云岩、灰岩互层段”、“白云岩段”为有利储层层位。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影响 ,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是次生孔隙、溶洞和裂缝 ,尤其是溶蚀作用与断裂改造作用 ,使丘里塔格群碳酸盐岩形成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地区 上寒武-下奥陶统 丘里塔格群 碳酸盐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地质结构及油气带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康志宏 梁慧社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9-57,共9页
利用油气地震勘探成果和露头的岩性资料 ,对库车坳陷地震层序进行划分 ,初步认为第三系膏盐层和三叠 -侏罗系煤层及泥岩是分布比较稳定的区域性软弱层 ,构成了区域内的主要滑脱面。将库车坳陷划分 6个构造带 ,对库车坳陷的构造样式进行... 利用油气地震勘探成果和露头的岩性资料 ,对库车坳陷地震层序进行划分 ,初步认为第三系膏盐层和三叠 -侏罗系煤层及泥岩是分布比较稳定的区域性软弱层 ,构成了区域内的主要滑脱面。将库车坳陷划分 6个构造带 ,对库车坳陷的构造样式进行归纳总结 ,并结合典型实例 ,采用平衡地质剖面技术对重要剖面进行地质平衡解译 ,使库车坳陷地质结构更加清晰。结合该区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划分出若干油气聚集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前陆盆地 平衡地质剖面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黏结性可控的PE/POE/CaCO3体系颗粒流道调整剂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子甲 甄恩龙 +3 位作者 焦保雷 钱真 甄卫军 赵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9,共6页
采用聚乙烯(PE)、聚烯烃弹性体(POE)和碳酸钙(CaCO3)共混制备了聚合物类颗粒流道调整剂,考察了不同Ca-CO3含量和PE与POE比例条件下的PE/CaCO3、POE/CaCO3、PE/POE/CaCO3三类颗粒流道调整剂的密度、熔点熔程、黏结性能、力学性能差异。... 采用聚乙烯(PE)、聚烯烃弹性体(POE)和碳酸钙(CaCO3)共混制备了聚合物类颗粒流道调整剂,考察了不同Ca-CO3含量和PE与POE比例条件下的PE/CaCO3、POE/CaCO3、PE/POE/CaCO3三类颗粒流道调整剂的密度、熔点熔程、黏结性能、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颗粒流道调整剂的密度随CaCO3含量增加而增大,实现了1.05~1.20 g/cm3范围内可调;结合PE的熔融特性和POE的黏结性能,实现了黏结性能由PE/CaCO3共混物熔融黏结转为POE/CaCO3、PE/POE/CaCO3体系软化黏结的可控调节;通过调节CaCO3含量、PE与POE比例可以改变流道调整剂颗粒的熔点熔程和拉伸强度,相同CaCO3含量时PE/POE/CaCO3体系颗粒的拉伸强度随PE含量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道调整剂 聚乙烯 聚烯烃弹性体 碳酸钙 密度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增产措施经济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詹麒 段庆荣 杨子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9-632,共4页
油井增产措施有多种类型 ,不同措施会带来不同的增产效果 ,但又都有不同的成本组合 .提出了一种对油井增产措施的经济评价的改进方法 .该方法第一步是措施后累积增产量的预测 ,第二步是投资估算和成本估算 ,最后是对方案进行净收益分析... 油井增产措施有多种类型 ,不同措施会带来不同的增产效果 ,但又都有不同的成本组合 .提出了一种对油井增产措施的经济评价的改进方法 .该方法第一步是措施后累积增产量的预测 ,第二步是投资估算和成本估算 ,最后是对方案进行净收益分析、经济极限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给出了某油井的实际评价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增产措施 经济评价 累积增产量 投资估算 成本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雅克拉断凸储层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梅岭 赵敖山 吕媛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1-315,共5页
雅克拉断凸储层主要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下古生界以碳酸盐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孔洞型,为好- 很好的储集岩。下石炭统、中新生界以碎屑岩为主,下石炭统以东河砂岩中等偏好的储层为主,自西向东储集性能明显变差... 雅克拉断凸储层主要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下古生界以碳酸盐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孔洞型,为好- 很好的储集岩。下石炭统、中新生界以碎屑岩为主,下石炭统以东河砂岩中等偏好的储层为主,自西向东储集性能明显变差;中新生界储层则为中等- 较好的储层,储集性能的好与差受沉积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克拉断凸 特征 塔里木盆地 储集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多相流体渗流流-固耦合数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向荣 范学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7,共5页
实践表明,油藏开发将引起应力场的变化、导致岩石发生变形、改变储层的渗储特性,进而影响产量。为反应这一问题,建立了油藏流-固耦合渗流模型,并考虑了以下因素:多相流体,油藏岩石变形,地应力、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流体渗流与岩石应变... 实践表明,油藏开发将引起应力场的变化、导致岩石发生变形、改变储层的渗储特性,进而影响产量。为反应这一问题,建立了油藏流-固耦合渗流模型,并考虑了以下因素:多相流体,油藏岩石变形,地应力、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流体渗流与岩石应变耦合等。导出的控制方程是基于流体孔隙压力、饱和度以及岩石质点位移的非线性方程。由于互含参变量,不能直接求解,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将流体渗流和岩石应变方程离散成主对角占优的7对角矩阵,采用隐式迭代方法求解。示例分析说明,本模型可用于研究应力、应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可能对生产造成的影响。与其他模型对比结果显示,本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多相流体 渗流 流-固耦合 数学模拟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波反褶积在塔河油田联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剑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
在塔河油田联片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 ,地震子波非零相位化造成的“伴随相位”假象很容易被当成有效反射加以解释。在对测井声波、密度资料进行环境校正的基础上 ,提取了较准确的波阻抗反射系数。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对比 ,从... 在塔河油田联片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 ,地震子波非零相位化造成的“伴随相位”假象很容易被当成有效反射加以解释。在对测井声波、密度资料进行环境校正的基础上 ,提取了较准确的波阻抗反射系数。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对比 ,从地震道中提取了非零相位的实际地震子波 ,并据此对原地震数据体进行子波反褶积处理。修饰性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体基本上消除了地震子波非零相位化引起的假象 ,地质反射特征清晰 ,分辨率明显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系数 零相位子波 子波反褶积 伴随相位 合成地震记录 塔河油田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静校正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卫红 郑伟建 +1 位作者 金晓雷 边高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4,共6页
介绍了三维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实现步骤,并通过实例证实三维折射静校正方法能替代野外小折射测量,更好地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野外近地表风化层引起的静校正问题。
关键词 折射静校正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地区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希明 刘青芳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9-354,共6页
塔北地区的三叠系、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发育较为典型的辩状三角洲沉积。依其沉积特征可划分为:平原亚相、前缘亚相、边缘席状砂亚相。该类砂体与扇三角洲及其它类型的三角洲砂体相比,具有分布稳定(可达千余平方千米)、展布广、储层物... 塔北地区的三叠系、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发育较为典型的辩状三角洲沉积。依其沉积特征可划分为:平原亚相、前缘亚相、边缘席状砂亚相。该类砂体与扇三角洲及其它类型的三角洲砂体相比,具有分布稳定(可达千余平方千米)、展布广、储层物性好的特点,是本区潜在大油气田的良好储层。正确地区分和识别该类沉积,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地区 辫状三角洲 储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气地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康玉柱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89-304,共16页
新疆油气勘探开发已有40多年历史,特别是近10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运用新理论和成果进一步研究总结了区内主要含油气盆地两类基底性质,不同原型盆地的沉积特征,盆地演化阶段及构造特征,油气资源及含油系统,多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 新疆油气勘探开发已有40多年历史,特别是近10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运用新理论和成果进一步研究总结了区内主要含油气盆地两类基底性质,不同原型盆地的沉积特征,盆地演化阶段及构造特征,油气资源及含油系统,多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油气田 隆起 坳陷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