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铍及含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
作者 许德美 秦高梧 +4 位作者 李峰 王战宏 钟景明 何季麟 何力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2-1223,共12页
综述近20年来国外铍及含铍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铍的冶金制备、铍合金、铍和氧化镀金属基复合材料、铍金属间化合物等。概括我国在铍材料方面取得的研究与生产技术进展,以及与国外研发水平的差距。并展望未来10年我国铍及含铍材料需... 综述近20年来国外铍及含铍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铍的冶金制备、铍合金、铍和氧化镀金属基复合材料、铍金属间化合物等。概括我国在铍材料方面取得的研究与生产技术进展,以及与国外研发水平的差距。并展望未来10年我国铍及含铍材料需要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以及突破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雾化粉 铍铝合金 氧化铍金属基复合材料 近净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电极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减反层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国龙 钟景明 +2 位作者 王立惠 李进 何力军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石墨烯薄膜具有低阻且在可见光谱区具有高透过率,可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分析方法(FDTD),研究了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耗及光吸收特性,并通过在玻璃基板与石墨烯间添加氧化镍层(Ni O)进行光学减反... 石墨烯薄膜具有低阻且在可见光谱区具有高透过率,可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分析方法(FDTD),研究了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耗及光吸收特性,并通过在玻璃基板与石墨烯间添加氧化镍层(Ni O)进行光学减反射。理论分析表明:优化的Ni O/石墨烯透明电极结构,能够成为氧化铟锡(ITO)的良好替代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石墨烯 时域有限差分 光学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多晶态铍室温断裂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康慧灵 何力军 +4 位作者 许德美 钟景明 王战宏 孙本双 刘霄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4-97,共4页
介绍了粉末冶金法生产的多晶态铍的性能、生产工艺。综述了多晶态铍室温断裂行为的研究状况,包括铍的室温断裂特征,以及诸如铍粉粒度和形态、粉末压制过程、表面残余应力,机械加工损伤、多种杂质(BeO,Fe,Al,Cr,Ag,Si,C等)对铍室温断裂... 介绍了粉末冶金法生产的多晶态铍的性能、生产工艺。综述了多晶态铍室温断裂行为的研究状况,包括铍的室温断裂特征,以及诸如铍粉粒度和形态、粉末压制过程、表面残余应力,机械加工损伤、多种杂质(BeO,Fe,Al,Cr,Ag,Si,C等)对铍室温断裂性能的影响。预测了未来关于铍在工程领域可能开展的基础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态 断裂 室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铍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钟景明 许德美 +4 位作者 李春光 王战宏 李峰 王莉 李志年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9期568-575,594,共9页
综述了近20年来金属Be在核能、惯性导航系统、红外光学系统、热学、结构件、高能物理学和商业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及金属Be优异的性能在促进其应用领域技术进步和改进产品性能和质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金属Be的应用范围和效果,说... 综述了近20年来金属Be在核能、惯性导航系统、红外光学系统、热学、结构件、高能物理学和商业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及金属Be优异的性能在促进其应用领域技术进步和改进产品性能和质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金属Be的应用范围和效果,说明金属Be作为"战略性、关键性"工程材料,对一个国家国防、航空航天和战略核能发展所起的关键支撑作用。并简要介绍了我国金属Be的应用现状,指出我国必须大幅度提高Be在惯性导航系统和红外光学系统的应用水平,以增强我国空间争夺和对抗能力。最后,总结了世界范围内金属Be的应用市场格局,预计未来金属Be市场仍以国防、航空航天和战略核能为主,且在民用工业中也将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Be 惯性导航系统 红外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导电胶拉伸剪切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5
作者 刘芳 胡娟 刘玲 《粘接》 CAS 2015年第9期48-51,共4页
从环氧树脂、增韧剂、导电填料、活性稀释剂、偶联剂五个方面进行了拉伸剪切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酚A环氧树脂与酸酐固化剂交联体系的LED导电胶拉伸剪切强度最高;添加适量的增韧剂和偶联剂能提高导电胶的拉伸剪切强度;... 从环氧树脂、增韧剂、导电填料、活性稀释剂、偶联剂五个方面进行了拉伸剪切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酚A环氧树脂与酸酐固化剂交联体系的LED导电胶拉伸剪切强度最高;添加适量的增韧剂和偶联剂能提高导电胶的拉伸剪切强度;使用小片径银粉和稀释剂也能提高导电胶的拉伸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胶 拉伸剪切强度 固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铝合金显微组织的评定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健康 浮国运 +6 位作者 栾新刚 王战宏 王东新 赵志灵 李美岁 吕一格 李志年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5年第5期320-322,共3页
对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铍铝合金显微组织的评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对该合金显微组织评定的4个定量参数:铍聚集区的最大尺寸、铝相区的最大尺寸、铍相和铝相的面积分布、铍相和铝相的综合颗粒大小。建议在金相检验中对这四方面的特征进... 对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铍铝合金显微组织的评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对该合金显微组织评定的4个定量参数:铍聚集区的最大尺寸、铝相区的最大尺寸、铍相和铝相的面积分布、铍相和铝相的综合颗粒大小。建议在金相检验中对这四方面的特征进行测量,以提高对材料组织的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铝合金 粉末冶金 金相检验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靶材在磁控溅射过程中的毒化现象 被引量:19
7
作者 孔伟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83-1088,共6页
研究直流磁控反应溅射ITO膜过程中ITO靶材的毒化现象,用XRD、EPMA、LECO测氧仪等手段对毒化发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对若干诱导因素进行讨论,研究表明ITO靶材毒化是由于In2O3。主相分解为In2O造成的,靶材性能及溅射工艺缺陷都可能诱导毒... 研究直流磁控反应溅射ITO膜过程中ITO靶材的毒化现象,用XRD、EPMA、LECO测氧仪等手段对毒化发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对若干诱导因素进行讨论,研究表明ITO靶材毒化是由于In2O3。主相分解为In2O造成的,靶材性能及溅射工艺缺陷都可能诱导毒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靶材 直流磁控反应溅射 毒化现象 三氧化二铟 二氧化锡 导电氧化物半导体 薄膜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浆浇注制备大尺寸ITO靶材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钟景明 岳坤 +1 位作者 孙本双 王东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33-2338,共6页
研究分散剂、pH值和固相含量对铟锡氧化物(ITO)浆料稳定性、流变性的影响,以及粉浆浇注压力对坯体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丙烯酸(PAA)质量分数为0.5%、聚乙二醇(PEG)质量分数为1.5%、pH值为9、ITO固相含量为70%(质量分数)时,调制的... 研究分散剂、pH值和固相含量对铟锡氧化物(ITO)浆料稳定性、流变性的影响,以及粉浆浇注压力对坯体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丙烯酸(PAA)质量分数为0.5%、聚乙二醇(PEG)质量分数为1.5%、pH值为9、ITO固相含量为70%(质量分数)时,调制的浆料的流变性和稳定性最佳,并在注浆压力为1.5 MPa的条件下制备出相对密度为68%的高密度粉浆浇注坯体;对该素坯进行常压烧结制备了相对密度高于99.5%的ITO靶材。对靶材的组织与成分分析发现,粉浆浇注ITO靶材的结构为氧化锡完全固溶于氧化铟的单一立方In2O3结构,同时In、Sn和O元素分布均匀,无元素富集现象,晶粒尺寸均匀,完全满足八代以上镀膜线的应用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靶材 粉浆浇注 浆料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化银浆固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玲 王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8期173-173,175,共2页
从银浆的组分及使用工艺两方面对低温固化银浆固化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测试各条件下银浆的电阻、硬度、附着力,探索各因素对银浆固化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低温固化银浆 固化效果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工艺对银微粉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军 刘玲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9期138-138,140,共2页
以比表面积0.4-0.6㎡/g的银微粉作为分散原粉,以醇类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进行分散,且固定其加入量,对不同的分散时间以及分散频率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银微粉的分散状态,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银粉的粒度分布情况,探... 以比表面积0.4-0.6㎡/g的银微粉作为分散原粉,以醇类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进行分散,且固定其加入量,对不同的分散时间以及分散频率进行取样分析,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银微粉的分散状态,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银粉的粒度分布情况,探索银微粉在不同的分散工艺下的分散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微粉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ITO靶材微观组织的电镜观察
11
作者 王东新 钟景明 朱学信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观察比较了两种热压工艺制造的ITO靶材的微观组织.观察结果显示:两种工艺制造的ITO靶材的微组织大不相同.符合技术要求的靶材(试样Hy—1,Hy—2,Hy—3)微观组织致密且晶界平直,无任何析出物;而材在造成其有缺陷的温度条件下(试样Hy—5,Hy... 观察比较了两种热压工艺制造的ITO靶材的微观组织.观察结果显示:两种工艺制造的ITO靶材的微组织大不相同.符合技术要求的靶材(试样Hy—1,Hy—2,Hy—3)微观组织致密且晶界平直,无任何析出物;而材在造成其有缺陷的温度条件下(试样Hy—5,Hy—7,Hy—9)均可观察到有液相形成,并因液相润湿晶界后退湿不完全而在晶界上形成In,Sn和SnO2析出物,同时在靶材中还存在大量晶界反应不完全.两种靶材微观组的不同还导致其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变化,前者的抗弯强度可达到227~244MPa,而后者的抗弯强度却只有628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观察 ITO靶材 热压工艺 微观组织 金属氧化物陶瓷 抗弯强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锈钢堆焊层晶间腐蚀原因浅析
12
作者 余艳妮 张健康 李美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4期151-151,共1页
晶间腐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腐蚀,其存在对不锈钢使用寿命带来严重威胁。目前较为常用的晶间腐蚀检测方法包括热酸浸泡法和电化学法。较为公认的导致晶间腐蚀的机理包括贫铬、第二相析出和晶界吸附。从这三方面出发,加强不锈钢生产过程中... 晶间腐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腐蚀,其存在对不锈钢使用寿命带来严重威胁。目前较为常用的晶间腐蚀检测方法包括热酸浸泡法和电化学法。较为公认的导致晶间腐蚀的机理包括贫铬、第二相析出和晶界吸附。从这三方面出发,加强不锈钢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防范晶间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实验方法 腐蚀机理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飞灰中痕量铍
13
作者 孙洪涛 侯学娟 +2 位作者 白英丽 尹成梅 冯丽萍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飞灰中痕量铍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石墨管、基体改进剂的选择等进行了试验和讨论。优化了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等工作条件。方法的精密度(RSD,n=13)为5.1%;回收率为98%~108%。适用于煤飞灰中... 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飞灰中痕量铍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石墨管、基体改进剂的选择等进行了试验和讨论。优化了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等工作条件。方法的精密度(RSD,n=13)为5.1%;回收率为98%~108%。适用于煤飞灰中铍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 煤飞灰 痕量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ITiO(铟钛靶材)中铁钙镁锡
14
作者 李晖 王世军 孙洪涛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期81-82,140,共3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ITi O(铟钛靶材)粉末中Fe、Ca、Mg和Sn等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对溶液酸度、基体干扰、共存元素干扰等进行了试验和讨论,优化了仪器工作参数,方法的精密度(RSD,n=9)为0.41%~2.51%;回收率为99%...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ITi O(铟钛靶材)粉末中Fe、Ca、Mg和Sn等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对溶液酸度、基体干扰、共存元素干扰等进行了试验和讨论,优化了仪器工作参数,方法的精密度(RSD,n=9)为0.41%~2.51%;回收率为99%~103%。适用于ITiO(铟钛靶材)粉末中杂质元素铁、钙、镁和锡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法 ITiO 杂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ITO靶材的市场前景的思考
15
作者 颜广昱 《时代金融》 2015年第3X期233-,共1页
现在我国的ITO靶材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快,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ITO靶材的应用范围进行了介绍,同时概括了其越来越大的市场应用前景,最后对ITO靶材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ITO 靶材 市场前景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光谱拟合法确定聚合物半导体薄膜光学常数和厚度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国龙 钟景明 +4 位作者 王立惠 李进 何力军 李海波 高忙忙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7-252,共6页
光学常数(折射率和消光系数)是聚合物半导体薄膜器件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的重要参数。借助于ForouhiBloomer(F-B)色散模型,通过拟合P3HT:PCBM、MEH-PPV:PCBM体异质结薄膜以及聚合物导电薄膜PEDOT:PSS的反射率,计算得到其光学常数... 光学常数(折射率和消光系数)是聚合物半导体薄膜器件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的重要参数。借助于ForouhiBloomer(F-B)色散模型,通过拟合P3HT:PCBM、MEH-PPV:PCBM体异质结薄膜以及聚合物导电薄膜PEDOT:PSS的反射率,计算得到其光学常数和厚度,拟合得到的反射率曲线和实验曲线符合良好。厚度拟合结果与表面轮廓仪测量结果误差小于3%。基于该方法,进一步分析了热退火对P3HT:PCBM薄膜表面形貌和光学常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3HT:PCBM薄膜在110℃退火后,折射率在550~700 nm波长范围内的峰值由1.95上升到2.16,同时,消光系数的峰值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光学常数 聚合物半导体薄膜 反射光谱 Forouhi-Bloomer色散模型
原文传递
多晶Be室温拉伸变形和断裂行为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德美 秦高梧 +4 位作者 李峰 王战宏 钟景明 李志年 何力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8-1086,共9页
通过SEM原位拉伸实验观察室温下多晶Be的变形、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标定断裂解理面,结合OM分析孪晶变形,研究多晶Be室温拉伸变形和断裂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室温拉伸应力条件下,多晶Be的滑移和孪晶变形均难... 通过SEM原位拉伸实验观察室温下多晶Be的变形、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标定断裂解理面,结合OM分析孪晶变形,研究多晶Be室温拉伸变形和断裂行为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室温拉伸应力条件下,多晶Be的滑移和孪晶变形均难以发生.滑移带仅在少数取向有利的晶粒中出现,最终孪晶变形晶粒约占晶粒总数的5%.变形过程中存在(0001)基面和{1010}柱面之间的交滑移.多晶Be的微裂纹起源于晶界一侧,发生穿晶扩展后,在另一侧晶界终止,裂纹萌生符合Stroh位错塞积生裂纹理论.因晶界对裂纹强烈的阻碍作用,多晶Be的裂纹长大依靠不同微裂纹之间的汇合,汇合路径有解理台阶和撕裂2种.多晶Be断裂基本解理面为(0001)基面和{1010}柱面,两者均是多晶Be解理萌生和扩展的主要路径.未观察到因孪晶变形诱发的微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Be 断裂机理 解理面 孪晶变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