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时代的企业社会工作:实践困境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钱宁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协助员工及其家庭应对工作与生活的风险、提升员工职业生涯质量、增进员工的工作福利和职业福祉、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正义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使命。但当前企业社会工作发展面临实践困境。面向新时代的企业社会工作,应通过提供专业服务... 协助员工及其家庭应对工作与生活的风险、提升员工职业生涯质量、增进员工的工作福利和职业福祉、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正义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使命。但当前企业社会工作发展面临实践困境。面向新时代的企业社会工作,应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参与解决广大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认真思考新时代中国工业化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带来的工作世界中劳动关系、职业福利内涵和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对企业社会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在不断探索发展工作世界人们社会福利的实务中,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发展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的企业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企业社会工作 发展困境 中国化 理论体系 知识体系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发展降低了中国刑事犯罪率吗?
2
作者 张冲 万新月 陈玉秀 《中国西部》 2019年第6期95-101,共7页
社会失序理论认为社会组织与违法犯罪活动相联系,社会组织的发展能提高非正式社会控制水平,对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能够采取非正式、非官方行动。基于2008~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 社会失序理论认为社会组织与违法犯罪活动相联系,社会组织的发展能提高非正式社会控制水平,对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能够采取非正式、非官方行动。基于2008~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社会组织对中国刑事犯罪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组织数量对中国刑事犯罪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每万人社会组织数每增加1个,每万人被批捕的刑事犯罪嫌疑人数量下降0.27人。因此,为降低中国刑事犯罪率,维护社会稳定,可以通过助力空间均衡发展、提升认知性社会资本、推进中国政社精细化合作等措施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刑事犯罪率 社会失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向资助与重构使命:一项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策略的研究——基于成都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现状调查
3
作者 谢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0年第6期00207-00209,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而要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政府和社会要跳出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治理理念进而转向“多元共治”的新思路,构建社会治理的新生态。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治理体系中重要环节和载体,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而要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政府和社会要跳出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治理理念进而转向“多元共治”的新思路,构建社会治理的新生态。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治理体系中重要环节和载体,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是复杂的,通常人们会将其面临的主要困境归因于其资源来源单一所形成的路径依赖,进而导致组织内卷化严重。本文基于成都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调查,从优势视角出发,提出政府购买服务的“正向资助”理念,探讨如何调整政府购买的理念和逻辑及组织采取“重构使命”的发展策略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 枢纽型社会组织 正向资助 重构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力扶贫:精准扶贫的发展型视角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磊 张冲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7-161,共5页
精准扶贫时代,多元化贫困治理主体和多样性扶贫措施日见成效。然而,政府绩效评价目标的"短期性"与能力扶贫效果的"长期性"形成矛盾,其中数据造假和"强行脱帽"层出不穷,返贫现象突出。究其根源在于能力扶... 精准扶贫时代,多元化贫困治理主体和多样性扶贫措施日见成效。然而,政府绩效评价目标的"短期性"与能力扶贫效果的"长期性"形成矛盾,其中数据造假和"强行脱帽"层出不穷,返贫现象突出。究其根源在于能力扶贫未能实现目标、手段、对象和标准的系统化,"显性能力扶贫"到"隐性能力扶贫"的阶梯未打通,容易跌入"贫困黑洞",造成代际贫困。因此,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必须对贫困人群进行能力塑造,需要通过全方位和系统化的赋权激发其内驱力,将能力提升内化为其自我认知。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对能力扶贫进行理论介绍和实践经验总结,将有助于精准扶贫效能的提升和改革成果的保障,使精准扶贫更具有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扶贫 能力贫困 精准扶贫 发展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程静 冯永泰 《理论视野》 CSSCI 2021年第4期47-52,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它包含着细碎化耕作与规模化经营、自给自足与市场化生产、低投入与机械化生产、低附加值与产业化运作等诸多...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它包含着细碎化耕作与规模化经营、自给自足与市场化生产、低投入与机械化生产、低附加值与产业化运作等诸多矛盾。当前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生产质量不高、产业化协作难、产业融合深度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以经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农业机械化发展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现代农业体系为骨架,以乡村产业融合为拓展,以农业安全为保障,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小农户 绿色农业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预防校园欺凌的介入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琳 齐华栋 梅芸芸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7年第7期1-5,共5页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导致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社会生态系统情境因素包括:学生个体特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禀赋,直接影响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潜移默化对校园欺凌产生影响的文化环境,对校园...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导致校园欺凌行为产生的社会生态系统情境因素包括:学生个体特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禀赋,直接影响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潜移默化对校园欺凌产生影响的文化环境,对校园欺凌直接造成影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性要素。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应尊重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特点,构筑"三位联动"的健康成长环境;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提升校园欺凌解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净化宏观文化环境,预防欺凌文化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校园欺凌 预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秋洁 周志兰 何南君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7-21,共5页
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可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还可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四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基础,探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新体系的构建,并提出推进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探索多样化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加强... 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可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还可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四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基础,探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新体系的构建,并提出推进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探索多样化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军民融合创新合作交流,完善军民融合创新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法规制度和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创新体系 资源配置 体制机制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性: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磊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从社会治理形态演变历程来看,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嵌入性"特征。社会政策嵌入社会治理从"单一性嵌入"到"整体性嵌入",实现了嵌入的工具理性选择。社会治理嵌入社会政策从"双向性... 从社会治理形态演变历程来看,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嵌入性"特征。社会政策嵌入社会治理从"单一性嵌入"到"整体性嵌入",实现了嵌入的工具理性选择。社会治理嵌入社会政策从"双向性嵌入"到"多重性嵌入",体现了嵌入的价值理性判断。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实现了政治嵌入,但社会嵌入和经济嵌入尚不充分,社会政策的工具理性滞后制约了社会治理的可操作性。因此,要实现"整体性嵌入"和"多重性嵌入"就必须遵循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的"嵌入性"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 社会政策 社会治理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俊杰 祝文涛 何南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82,共3页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农业科技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决定性作用,也为破解乡村振兴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指明了方向。但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农业科技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决定性作用,也为破解乡村振兴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指明了方向。但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后,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五大路径,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乡村振兴 战略路径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格局:逻辑理路、时代意蕴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缘 黄皓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4,共9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格局既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与具体运用,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应然状态。唯物史观与传统民本思想双向互动的理论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格局既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与具体运用,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应然状态。唯物史观与传统民本思想双向互动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经验凝练的历史逻辑和新时代社会治理问题导向的实践逻辑构成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理路。基于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观照,其时代意蕴指向治理角色应人人有责、治理实践需人人尽责、治理成果归人人享有的三重内涵。在治理主体、治理制度和治理策略渐次递进的实践探索中,有必要在构建互嵌结构的共生逻辑、突出顶层设计的前瞻创新和彰显基层执行的精准有效三个方面体现其使命担当和应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治理格局 共建共治共享 治理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整合社会服务:逻辑、趋势与路径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磊 王青芸 《社会建设》 CSSCI 2020年第4期56-67,共12页
社会治理具有“统治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三种模式,其福利工具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在社会福利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相互匹配的内在逻辑。主要OECD福利国家的经验表明,福利工具的发展趋势是从“现金”到“服务... 社会治理具有“统治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三种模式,其福利工具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在社会福利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相互匹配的内在逻辑。主要OECD福利国家的经验表明,福利工具的发展趋势是从“现金”到“服务”,“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逐渐成为共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且表现出从“碎片”到“整合”的趋势。目前,我国的社会治理呈现出“服务型”的特征,社会服务需求日益急迫。而且,在政府的政策制定中,整合社会服务的理念已经初见端倪,这与福利国家的经验是一致的。在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中,我国整合社会服务路径从“管理服务”到“合作服务”需要对主体、客体、功能、工具和机构进行系统性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社会治理 社会服务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服务:逻辑、优势及路径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磊 王青芸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114,共7页
社会服务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由“碎片化”向“整合化”的转变,且存在“同源-异轨-互构”的逻辑关系。在风险社会和现代性特征突出的时代,整合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服务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运用“纵向”与“横向”整合的结构思路,建构“... 社会服务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由“碎片化”向“整合化”的转变,且存在“同源-异轨-互构”的逻辑关系。在风险社会和现代性特征突出的时代,整合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服务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运用“纵向”与“横向”整合的结构思路,建构“五种整合工具”和“五个阶段”兼容的“纵横交替”工作模式,将为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服务提供可操作化的路径探索框架,亦为二者互构的设想提供了本土化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服务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和个体特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比较分析--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鑫雨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60-70,共11页
文章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武侯、青羊、成华、金牛5个行政区抽取了15个社区中的300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重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社会资本和个体特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中的互惠性规则、非正式参与、正... 文章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武侯、青羊、成华、金牛5个行政区抽取了15个社区中的300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重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社会资本和个体特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中的互惠性规则、非正式参与、正式社会网络、正式参与、人际信任和个体特征因素中的健康状况、收入阶层、是否与子女同住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影响。综合考虑社会资本和个体特征因素时,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更大且社会资本的5个因素依然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影响,但个体特征因素中的是否与子女同住以及收入阶层的影响消失。因此,比起个体特征,社会资本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更大,更具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生活满意度 社会资本 个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老龄化对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冲 万新月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9年第5期37-42,65,共7页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城镇化、老龄化对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人身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合理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除外)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进行实证...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城镇化、老龄化对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人身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合理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除外)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城镇化对人身保险市场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人身保险密度和市场份额,但是不利于人身保险深度。老龄化对人身保险密度、深度和市场份额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当前的老龄化过程不仅有利于人均保费的增长和人身保险在整个保险市场占比的增加,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人身保险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老龄化 人身保险 动态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充分与社会保障的创新
15
作者 理查德·蒂特马斯 韦丽明(译) +1 位作者 刘继同(校) 萧琮琦(校)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18-26,共9页
该文是英国社会政策鼻祖和社会福利理论奠基人蒂特马斯的一篇经典文献。该文以社会保障和收入维持项目为案例,从社会公平和充分两个角度,全面、系统、深入分析了社会保障和收入维持项目存在的诸多两难困境,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和... 该文是英国社会政策鼻祖和社会福利理论奠基人蒂特马斯的一篇经典文献。该文以社会保障和收入维持项目为案例,从社会公平和充分两个角度,全面、系统、深入分析了社会保障和收入维持项目存在的诸多两难困境,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哲学 福利政治学 公平 充分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递送研究:历史、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磊 张雅茹 何显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59-66,共8页
残疾人社会服务递送承接着福利资源分配和服务供给,是残疾人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核心环节。在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发展历史中,服务递送呈现出从管制到治理的范式转换。目前,在多元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递送衍生出四种类型... 残疾人社会服务递送承接着福利资源分配和服务供给,是残疾人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核心环节。在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发展历史中,服务递送呈现出从管制到治理的范式转换。目前,在多元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递送衍生出四种类型,服务递送体系初步形成。然而,递送系统的官方主导造成社会组织发育迟缓和服务递送乏力等发展困境。为了打破服务递送瓶颈,文章提出"递送主体优化整合"和"递送流程优质再造"的路径选择,以实现我国残疾人社会服务递送的效能提升,进而达到实现残疾人福祉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社会服务 服务递送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区发展治理新载体共创共享现代宜居都市——以“可食地景”项目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皓 《管理观察》 2019年第18期35-36,共2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郫都区积存了大量已拆未征、已征未供、已供未用地块,每年政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这些暂时闲置的土地进行监管,但仍存在倾倒建渣、垃圾,焚烧杂物,扬尘污染等社会治理问题,既损城市形象又...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郫都区积存了大量已拆未征、已征未供、已供未用地块,每年政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这些暂时闲置的土地进行监管,但仍存在倾倒建渣、垃圾,焚烧杂物,扬尘污染等社会治理问题,既损城市形象又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如何处理因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诸多治理问题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发展治理 可食地景 宜居都市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困境探讨——以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为例
18
作者 钟敏 魏文景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第9期164-165,共2页
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大范围的讨论,司机与打人乘客的行为,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这当中折射出的伦理道德困境也是当代社会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当代中国需要精神文明的革命。
关键词 重庆公交 坠江事件 伦理道德 困境 精神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戏剧与PBL教学法在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19
作者 谢缘 黄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0年第8期00333-00335,共3页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实践性的教学对学生专业认知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脱离了实务情境的实验教学常常难以有效促进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传统社会工作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尝试将教育戏剧的研究方...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实践性的教学对学生专业认知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脱离了实务情境的实验教学常常难以有效促进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传统社会工作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尝试将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和PBL教学法相结合中,在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加以运用和实践,以深化学生对专业工作对象生活世界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内化,提高其对专业价值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戏剧 PBL教学法 社会工作 实验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社区福利制度框架与幸福和谐社区建设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继同 韦丽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9,共9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最大的理论创新是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成为实现两个目标的核心。现代社...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最大的理论创新是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成为实现两个目标的核心。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国家福利、市场福利和社会福利三部分组成,社区福利体系是狭义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0月28日,民政部等16个部委首次发布国家级《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标志2016年成为中国社区社会工作与社区福利体系建设元年,中国城乡社区福利和追求生活质量时代来临,反映中国社会正在由1980年代的"社区服务",经由1990年代的"社区建设",进入2010年代的"社区福利体系建设时代"。如何统筹规划、科学设计中国现代社区福利制度框架,如何推进社区福利与幸福和谐社区建设运动成为国家社会政策议程的优先议题。社区福利体系与美好和谐社区既是和谐美好社会与美好生活的基础部分,又是构建美好和谐社会与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还是观察美好和谐社会和幸福美好生活的最佳视角。构建美好和谐社会、幸福和谐社区和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活动"不约而同"聚焦社会福利与社区福利制度建设。中国现代社区福利制度框架决定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服务中心性质、定位、地位、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服务 社区建设 社区福利 社区社会工作 美好和谐社区 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