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2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课程设置及教学优化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城市与地下空间工程方向为例
1
作者 赵东平 汪波 和琦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2期17-20,共4页
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地下方向为例,统计分析了本科生课程体系中各种类型课程学分在四个学年中每个学年总学分占比及分布情况。针对专业方向特色提出了均衡各个学年总学分设置,前置专业基础课内容或在第一、二学年中... 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地下方向为例,统计分析了本科生课程体系中各种类型课程学分在四个学年中每个学年总学分占比及分布情况。针对专业方向特色提出了均衡各个学年总学分设置,前置专业基础课内容或在第一、二学年中的通识课中增加不需要基础课支撑的专业课内容,从而达到为学生打开一扇“专业之窗”的效果。在专业基础课教学方面,提出专业基础课理论联系应用及实践课校外教学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提出的提升策略对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供全国其他开设城市与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院校及相关教职人员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 课程设置 教学方案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车道大交通流公路隧道火灾人员安全疏散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安民 彭维圆 +2 位作者 何佳银 郭佳城 严涛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5,共9页
为深入研究隧道横通道间距和车流量大小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依托云南省昆明市三车道大交通流杨林公路隧道,建立了三车道隧道火灾燃烧及大交通流人员疏散模型,运用FDS计算人员疏散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模拟火灾烟雾在三车道隧道中... 为深入研究隧道横通道间距和车流量大小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依托云南省昆明市三车道大交通流杨林公路隧道,建立了三车道隧道火灾燃烧及大交通流人员疏散模型,运用FDS计算人员疏散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模拟火灾烟雾在三车道隧道中的纵横向蔓延规律,运用Pathfinder计算人员疏散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并对比分析了两个时间,给出了人员在火灾到达危险状态前全部疏散到安全区域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人员距火源点的距离是影响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重要因素,距离火源点50 m范围人员疏散可用时间在470 s以内,该区域相对较为危险;距火源点100 m处人员疏散必需时间为230 s;距离火源点50~300 m这个区间,可用安全时间较大,在470~600 s范围内;距离火源点超过300 m后,疏散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趋于无穷大,表明该区域人员逃生较为安全;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随着距离火源点距离增大逐渐增加;距离最远处,即从着火点横通道到下一个疏散横通道处,所需时间为627 s;各测点人员疏散可用时间均大于必需时间,表明杨林隧道横通道设计参数满足火灾最不利工况下人员安全逃生,可认为杨林隧道火灾工况下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合理,为类似交通隧道的火灾安全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人员安全疏散设计 数值计算 三车道大交通流隧道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 必需安全疏散时间
原文传递
城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及周边隧道防灾救援管理体系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伟庚 周平 +2 位作者 吴仲伦 张晨妍 郭晓晗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70,共9页
城市铁路隧道多以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为中心,包含多条放射状铁路线路,因周围地面建筑物复杂、紧急出口设置困难、多交通方式汇集等特点,防灾疏散救援难度极大。因此,为满足复杂城市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救援需求,基于城市铁路隧道结构、... 城市铁路隧道多以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为中心,包含多条放射状铁路线路,因周围地面建筑物复杂、紧急出口设置困难、多交通方式汇集等特点,防灾疏散救援难度极大。因此,为满足复杂城市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救援需求,基于城市铁路隧道结构、灾害类型等特点,结合资料调研及理论分析,对城市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区段、事故等级、分区分级运营管理机制等内容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结构型式、隧道连接的目标城市的方向及防灾疏散救援功能和特点等因素,建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及隧道区段划分方法;2)依据处置措施类型,可将城市铁路隧道事故划分为日常事故及紧急事故2类,紧急事故又可依据预计影响程度和实时灾情信息进一步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及一般事故,并进行分级管理;3)建立城市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分级分区运营管理机制,在综合交通枢纽站内特设综合交通枢纽站专职应急组织机构,以实现多交通方式联动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站 城市铁路隧道 灾害事故 防灾疏散救援 运营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工程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文昊 郭亚林 +3 位作者 曾弘锐 何应道 何卫 郭春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5期227-232,237,共7页
考虑到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运营过程具有高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的特点,本文通过统计调研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铁路隧道节能减排技术。从施工、运营两个方面介绍了铁路隧道所采用的节能技术:包括增大施工废渣回收利... 考虑到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运营过程具有高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的特点,本文通过统计调研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铁路隧道节能减排技术。从施工、运营两个方面介绍了铁路隧道所采用的节能技术:包括增大施工废渣回收利用率、利用可再生环保建材等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和变频调速等方式降低风机能耗的节能通风技术;通过智能化控制灯具实现隧道按需照明的节能照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隧道工程 施工阶段 运营阶段 节能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双护盾TBM施工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罗勇 吴圣智 +1 位作者 王明年 黄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532,共8页
双护盾TBM施工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山岭隧道建设的重要选择。通过对已建的双护盾TBM隧道调研得到了双护盾TBM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青岛地铁2号线提出了基于地质适应性、线路适应性、周边环境适应性的双护盾TBM城市轨... 双护盾TBM施工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山岭隧道建设的重要选择。通过对已建的双护盾TBM隧道调研得到了双护盾TBM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青岛地铁2号线提出了基于地质适应性、线路适应性、周边环境适应性的双护盾TBM城市轨道交通隧道适应性分析方法。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采用双护盾TBM施工的隧道多为特长、深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受高地应力和地下水影响,经常发生卡机、涌水、渗水等灾害;和山岭隧道相比,城市轨道交通隧道采用双护盾TBM施工时灾害发生率更低且处治措施更为灵活;双护盾TBM施工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建设中具有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的优点;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回填层质量较差和TBM过站与车站施工协调难度大的新问题提出了设置止浆环和曲线过站的处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护盾TBM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 岩质地层 地质适应性 线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力对合肥市轨道交通浅埋暗挖隧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明年 舒东利 +1 位作者 于丽 晁峰 《路基工程》 2017年第1期204-207,共4页
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为工程依托,采用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方式,以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膨胀土地层对浅埋暗挖台阶法施工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膨胀土 浅埋暗挖隧道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课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俊儒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7期39-42,46,共5页
在“一带一路”和“高原铁路”建设背景下,为培养具有创新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的隧道工程人才,高等院校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隧道工程课程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大德、功德创新科学精神,培养社会主义... 在“一带一路”和“高原铁路”建设背景下,为培养具有创新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的隧道工程人才,高等院校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隧道工程课程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大德、功德创新科学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隧道工程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工科学科,思政教育一直是薄弱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满足发展要求。结合作者近年来在教学一线积累的经验,从隧道工程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出发,详细阐述隧道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并给出课程思政的详细教学案例,以期为隧道工程和类似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融合式教学 高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导洞法连拱隧道先行洞结构安全与支护参数
8
作者 王峰 方亚彪 +2 位作者 熊藤根 张洋语 袁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54-2563,共10页
针对目前无导洞法双连拱隧道普遍存在先行洞二次衬砌开裂问题,如何改善其受力特征以保证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宜金高速黄角坪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重点对先行洞初支厚度、钢拱架间距和二衬厚度... 针对目前无导洞法双连拱隧道普遍存在先行洞二次衬砌开裂问题,如何改善其受力特征以保证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宜金高速黄角坪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重点对先行洞初支厚度、钢拱架间距和二衬厚度等支护参数对先行洞围岩位移、初支和二衬受力特征的影响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合理优化的支护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支厚度增大或钢拱架间距减小,先行洞围岩位移、二衬主应力不断减小,初支主应力不断增大,其中二衬最大拉应力显著减小,初支厚度为0.28 m或钢拱架间距为0.5 m时较最不利情况减小了15%左右。随着二衬厚度增大,先行洞围岩位移、初支和二衬主应力均显著减小,其中二衬最大拉应力减小尤为显著,二衬厚度为0.7 m时较二衬厚度为0.5 m时减少了23.8%。因此适度增大初支厚度或减小钢拱架间距,同时增大二衬厚度可有效改善二衬受力,建议V级围岩浅埋状态下先行洞初支厚度取0.28 m,对应钢拱架型号I22b,钢拱架间距取0.5 m,二衬厚度取0.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洞法 连拱隧道 结构安全 支护参数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型曲线公路隧道火灾烟气控制风速与回流长度研究
9
作者 王峰 戴开来 +2 位作者 袁松 刘吉鑫 张洋语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8-366,共9页
为探明火源位置对蛇型曲线隧道火灾临界风速及烟气回流长度的影响,确定蛇型曲线隧道最不利火源位置,依托跑马山1号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横断面火源位置、不同纵向火源位置下,蛇型曲线隧道火灾烟气回流长度及临界风速的... 为探明火源位置对蛇型曲线隧道火灾临界风速及烟气回流长度的影响,确定蛇型曲线隧道最不利火源位置,依托跑马山1号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横断面火源位置、不同纵向火源位置下,蛇型曲线隧道火灾烟气回流长度及临界风速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蛇型曲线隧道一次曲线稳定段、反向曲线稳定段,火源位于断面内侧的临界风速最大;对于蛇型曲线隧道过渡段,火源位于断面外侧的临界风速最大。蛇型曲线隧道最不利火源位置位于曲线稳定段断面内侧;火灾规模为30 MW时,半径为1000 m的蛇型曲线隧道最不利火灾临界风速为4.3 m/s,相比直线隧道增大了8%;随着通风风速的减小,蛇型曲线隧道不同火源位置的烟气回流长度近似线性增长;断面内侧、断面外侧火源的烟气回流长度增长速率基本一致,断面中间火源的烟气回流长度增长速率显著大于断面侧壁火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临界风速 蛇型曲线隧道 烟气回流长度 火源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轮轨垂向力测量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鹏涛 漆泰岳 +2 位作者 梁孝 雷波 覃少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通常会出现大量的隧道病害,列车轮轨力是各种病害的主要成因,因此,需在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对列车轮轨垂向力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成都地铁7号线茶店子站—一品天下站下行区间道...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通常会出现大量的隧道病害,列车轮轨力是各种病害的主要成因,因此,需在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对列车轮轨垂向力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成都地铁7号线茶店子站—一品天下站下行区间道床剥离病害为研究对象,基于弯矩差法理论,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静荷载及动荷载作用下的钢轨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室内对1根长2 m、3跨布置的钢轨进行了标定试验。[结果及结论]静荷载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钢轨测点可选择在钢轨跨中轨底上表面边缘两侧位置;当钢轨跨中位置受到垂向力作用时,该点沿钢轨方向的应变最大,且应变随垂向力线性增加。通过标定试验测得的标定系数为0.6260×10^(6)kN,而数值模拟测得的标定系数为0.6441×10^(6)kN,两者偏差仅2.8%,可通过静荷载标定试验确定标定系数。轮轨垂向力的测量方法可以更好地评估轨道结构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 轮轨垂向力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下城市隧道、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共用结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自海 金威 +2 位作者 王明年 田源 于丽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734-739,共6页
为了探明火灾下城市隧道、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共用结构的抗火性能,文章以义乌市商城大道隧道工程合建段为工程依托,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方法对隧道工程共用结构在最不利火灾场景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火灾情况下隧道结构的局部损伤情况... 为了探明火灾下城市隧道、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共用结构的抗火性能,文章以义乌市商城大道隧道工程合建段为工程依托,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方法对隧道工程共用结构在最不利火灾场景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火灾情况下隧道结构的局部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灾局部高温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热惰性,隧道结构径向高温区范围较小。在短期火灾作用下,防火涂料可使隧道结构的损伤范围、深度及其力学性能所受的火灾高温影响较小。同时由于结构内力重分布会对其共用结构造成一定影响,其结构共墙、共板处为火灾时的薄弱位置,在抗火设计中应予以加强。该研究对类似隧道工程合建段共用结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共用结构 火灾场景 结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大直径盾构始发下穿管线群施工技术——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温明区间盾构工程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德勇 赵东平 +1 位作者 艾小杨 王卢伟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56-263,共8页
为解决砂卵石地层大直径盾构始发下穿高压燃气管线群的沉降控制技术难题,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TJ06标温泉大道站—明光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方案论证及现场实测等手段,对地铁大直径盾构始发下穿管线群加固方案、施工... 为解决砂卵石地层大直径盾构始发下穿高压燃气管线群的沉降控制技术难题,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TJ06标温泉大道站—明光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方案论证及现场实测等手段,对地铁大直径盾构始发下穿管线群加固方案、施工工艺及控制参数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双层大管棚、袖阀管注浆及井点降水组合方案可有效控制砂卵石地层盾构始发地表沉降;2)采用条形基础加固+钢丝悬吊固定的保护措施可有效控制砂卵地层管线沉降;3)在相同地质条件及埋深地段盾构掘进试验基础上,提出砂卵石地层始发穿越管线时盾构掘进两阶段控制参数建议值;4)管线沉降监测数据表明,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线累计沉降小于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盾构隧道 始发下穿管线群 掘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火灾下大客车人员疏散下车时间研究
13
作者 倪杨钦 王明年 +2 位作者 李强 严涛 韩常领 《公路交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目标】针对隧道发生火灾时大客车人员下车时间开展研究,以解决公路隧道火灾下的人员安全疏散的问题。【方法】结合大客车人员疏散特性,明确了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由报警时间、响应时间、下车时间及疏散时间组成。采用现场试验研究紧... 【目标】针对隧道发生火灾时大客车人员下车时间开展研究,以解决公路隧道火灾下的人员安全疏散的问题。【方法】结合大客车人员疏散特性,明确了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由报警时间、响应时间、下车时间及疏散时间组成。采用现场试验研究紧急与非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特性;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大客车不同类型人员,尤其是老年人在大客车中的不同乘车位置对下车时间的影响。【结果】人员在非紧急和紧急情况下疏散速度差距较大,人员平均下车所需时间分别为72.86 s和41.75 s;在体型和疏散速度的综合影响下,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下车时间相当,约为49 s,老年人下车时间为104.8 s;下车时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老年人处在最后一排和中间排时,下车时间最长。【结论】非紧急情况下的人员下车时间明显长于紧急情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下车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在大客车中的特定乘车位置对下车时间影响较大,但老年人人数超过一定数量后下车时间受老年人位置的影响较小,建议将大客车人员下车时间设定为75 s。【应用】研究成果可为公路隧道火灾下的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计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客车下车时间 数值模拟 必需安全疏散时间 人员构成比例
原文传递
高压富水硬岩地层中隧道结构断面参数优化研究
14
作者 朱鹏霖 孙意 +3 位作者 申玉生 张昕阳 谢俊 曹珂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5,共8页
在富水地区修建隧道工程时,高水压力对衬砌结构安全有极大的影响。目前,隧道断面设计仍停留在对隧道的单一指标进行设计比选的阶段,然而事实上隧道断面的最优选择必须考虑包括围岩形态响应应力、位移、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 在富水地区修建隧道工程时,高水压力对衬砌结构安全有极大的影响。目前,隧道断面设计仍停留在对隧道的单一指标进行设计比选的阶段,然而事实上隧道断面的最优选择必须考虑包括围岩形态响应应力、位移、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利用有限元差分软件建立南大梁高速工程某隧道断面在不同扁平率下的数值模型,研究8种扁平率下隧道衬砌内力和围岩位移、塑性区等情况;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隧道关键部位的围岩位移、衬砌弯矩、衬砌轴力、孔隙水压力和围岩塑性区的目标值加以调整,从而获得隧道在地层条件为高压富水硬岩时的扁平率最优值。研究表明,当隧道处于高压富水硬岩地层中时,不同扁平率下隧道衬砌弯矩分布基本一致,弯矩反弯点均出现在拱腰、拱脚附近,隧道扁平率的改变对拱腰处弯矩值影响最大,最大变化幅值可达到70.8 kN·m;仰拱隆起值随着扁平率的增大逐渐减小,隧道两侧水平收敛、最大轴力值、最大孔隙水压力值以及塑性区面积均随着扁平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拱顶下沉值受扁平率变化的影响较小;从施工成本、隧道抗压承载能力、结构安全性3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隧道尺寸、洞周衬砌应力分布、洞周变形位移、初期支护安全性和衬砌结构安全性等因素,结合组合权重分析,依托工程隧道断面的最优扁平率为0.82。本研究技术和结论将为高压富水硬岩地层中隧道结构断面施工的参数优化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富水地层 有限元 层次分析法 扁平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及道床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星宇 张志强 《路基工程》 2021年第4期178-181,共4页
依托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针对近断层修建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时地震作用引起道床结构动力响应问题,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分析明挖法双线箱形曲拱形地铁隧道道床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及速度响应,并探讨了地震作用对隧道下部结构... 依托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针对近断层修建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时地震作用引起道床结构动力响应问题,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分析明挖法双线箱形曲拱形地铁隧道道床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及速度响应,并探讨了地震作用对隧道下部结构及道床的作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各部位位移及速度响应时程曲线高度重合,力学响应规律一致,但响应幅值略有差异,道床的响应幅值最小,拱顶响应幅值最大,为重点设防部位。地震发生后,隧道结构未发生严重的扭转变形,道床结构也未发生明显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 地震作用 城市轨道 道床 有限差分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活动断裂带长大深埋高铁隧道地应力特征分析
16
作者 姜浩 严健 +3 位作者 韦远圳 金文睿 李增 曹嘉心 《铁道勘察》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渝昆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重要铁路干线,铁路沿线地质环境复杂,特别是深埋长大隧道地应力复杂,隧道施工中围岩结构安全挑战严峻。采用文献调研、三维地应力反演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彝良—鲁甸地区2座长大深埋高铁隧道地应力分布特... 渝昆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重要铁路干线,铁路沿线地质环境复杂,特别是深埋长大隧道地应力复杂,隧道施工中围岩结构安全挑战严峻。采用文献调研、三维地应力反演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彝良—鲁甸地区2座长大深埋高铁隧道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彝良、鲁甸隧道最大水平主应力呈现“北强南弱”的规律,推测为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构造应力由高原中部向南逐渐减弱导致;(2)彝良、鲁甸隧道地应力分布表现为:彝良隧道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5.6~26.8 MPa,竖向主应力为9.5~26.8 MPa;鲁甸隧道最大水平主应力10.9~15.6 MPa,竖向主应力为1.8~11.7 MPa;(3)彝良隧道侧压力系数在0.97~2.1之间,在地层浅部地应力由构造应力主导,地层深部由自重应力主导;鲁甸隧道侧压力系数在1.1~6.9之间,地应力由构造应力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工程 地应力 反演 断裂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滑-强震叠加作用下跨断层隧道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17
作者 陈峻博 王天强 +3 位作者 耿萍 孟庆余 霍飞 王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跨断层隧道在遭受断层蠕滑作用威胁的同时,强地震动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为研究蠕滑-地震作用对跨断层隧道的影响,以汕头湾海底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场地特征及地震动参数,... 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跨断层隧道在遭受断层蠕滑作用威胁的同时,强地震动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为研究蠕滑-地震作用对跨断层隧道的影响,以汕头湾海底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为背景,结合实际工程场地特征及地震动参数,确定了隧址区断层百年蠕滑错动量。考虑衬砌结构的非线性塑性损伤特性,建立蠕滑-强震叠加作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开展隧道在断层蠕滑导致的初始损伤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仅受断层蠕滑作用时,隧道的显著相对变形发生在断层破碎带附近;隧道拱顶及拱底位置的拉压效应较为显著,且表现出明显的受剪切状态。(2)叠加地震作用后,断层带附近隧道的加速度放大现象较为显著,最大放大系数为3.0。(3)叠加地震动作用后,隧道的横向变形和拱腰应变较断层蠕滑单独作用时的隧道响应显著增大。最大水平相对位移增加至2.90 cm,等效塑性应变放大5倍。(4)断层蠕滑作用下隧道的损伤集中在断层面处,而地震动作用将加剧这种破坏,并导致隧道拱肩和拱脚的累积损伤。(5)蠕滑错动后的地震动作用放大了隧道的损伤响应,更大的初始蠕滑错动量导致更严重的损伤量级,更大的PGA则导致更广范围的损伤。相较于无蠕滑损伤的隧道,蠕滑-地震作用下隧道的拉伸损伤衬砌体积可增加224.8%。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隧道 断层蠕滑 地震动作用 数值模拟 结构响应分析 初始损伤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隧道衬砌裂缝快速修补组合结构的应力状态分析
18
作者 俞景文 龚伦 +3 位作者 徐子超 万世付 李星星 陈徐豪 《路基工程》 2017年第4期123-127,共5页
针对一种能快速修补隧道衬砌裂缝的组合结构,运用ABAQUS模拟完好衬砌、带裂缝衬砌和组合结构修补后衬砌这3个工况。经分析表明:衬砌产生裂缝后,局部会产生较大的拉压应力,使衬砌裂损进一步加剧;组合结构快速修补后,较大压应力和拉应力... 针对一种能快速修补隧道衬砌裂缝的组合结构,运用ABAQUS模拟完好衬砌、带裂缝衬砌和组合结构修补后衬砌这3个工况。经分析表明:衬砌产生裂缝后,局部会产生较大的拉压应力,使衬砌裂损进一步加剧;组合结构快速修补后,较大压应力和拉应力经重分布而减小,衬砌基本恢复到完好衬砌状态;组合构件边缘处衬砌产生了应力集中,需通过渐变顺接等措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隧道 衬砌裂缝 快速修补 组合结构 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双洞隧道洞口段施工现场监测研究
19
作者 杨希斌 陆明奎 +2 位作者 邵世友 郑余朝 卢锋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研究以雅安大石板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其进出口段位于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段的地质条件,决定采用Z5 a型衬砌为隧道支护结构。通过现场监测,对支护结构的应力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应力最大值均位于靠近边坡的左... 本研究以雅安大石板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其进出口段位于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段的地质条件,决定采用Z5 a型衬砌为隧道支护结构。通过现场监测,对支护结构的应力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应力最大值均位于靠近边坡的左线断面拱顶处,压应力最大为15.11 MPa和10.15 MPa,分别要比右线断面多15.17%和94.81%。应力曲线随时间推移趋于稳定,衬砌应力均未超出材料的极限强度,隧道结构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隧道 现场监测 支护结构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车行横通道喷锚支护施工力学研究
20
作者 崔凯琪 陈华 +4 位作者 张毅杰 张学宇 周佳媚 张生 袁文强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5年第1期251-256,263,共7页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并结合现场实测,开展了对施工过程中横通道围岩的演化规律的探究和对喷锚支护的受力分析,验证了喷锚衬砌支护方式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1)主洞开挖至距横通道约1洞径时,横通道围岩位移发生明显变化,拱腰处围岩...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并结合现场实测,开展了对施工过程中横通道围岩的演化规律的探究和对喷锚支护的受力分析,验证了喷锚衬砌支护方式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1)主洞开挖至距横通道约1洞径时,横通道围岩位移发生明显变化,拱腰处围岩位移最大达到9.79 mm;(2)横通道围岩竖向应力在施工中出现两次应力释放过程,第一次和第二次应力释放系数分别为20%和80%,而水平应力则基本在横通道开挖时才发生释放;(3)喷锚支护结构在拱顶、拱腰和仰拱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衬砌最大应力仅达到5.39 MPa,喷锚支护的支护体系发生破坏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数值模拟 车行横通道 位移应力演化 喷锚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