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符号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
张首先
马丽
|
《天府新论》
|
2007 |
17
|
|
2
|
增强高校哲学教育的人文精神——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思考 |
李素萍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3
|
20世纪日本、韩国高教改革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回眸 |
褚长玲
阮航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4
|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
张首先
|
《青年探索》
|
2007 |
2
|
|
5
|
技术管理的新方向:政府、产业和大学的合作变化——第十三届技术管理国际会议综述 |
陈光
|
《学术动态(成都)》
|
2004 |
0 |
|
6
|
面向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
柯尊平
宁维卫
朱健梅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0
|
|
7
|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线性实证分析 |
邵云飞
唐小我
陈光
|
《管理评论》
|
2006 |
19
|
|
8
|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框架、指标与评价 |
唐福国
陈光
|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
2001 |
13
|
|
9
|
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
郭成
阴山燕
赵慧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0
|
发达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马跃
陈光
曾东红
|
《技术与创新管理》
|
2006 |
9
|
|
11
|
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定方式及其评价 |
陈光
黄涛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12
|
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章尺木
骆玲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3
|
近代四川城乡关系析论 |
隗瀛涛
田永秀
|
《中华文化论坛》
|
2003 |
6
|
|
14
|
旅法华工与留法勤工俭学生 |
田雪梅
鲜于浩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5
|
成都市社区参与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
陈桂香
杨进军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16
|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生与旅欧党团组织 |
田雪梅
鲜于浩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7
|
留守生的教育现状调研及其对策初探——以四川荣县为例 |
李春梅
杨熙纯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8
|
邓小平区域协调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
魏人民
戴宾
|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9
|
入世贸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
魏人民
|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20
|
联合贷款担保: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以意大利小企业联合担保贷款的形成和发展为例 |
谭文柱
陈光
|
《天府新论》
|
200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