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茶酚胺的临床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雷迁 杨建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7-902,共6页
儿茶酚胺与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儿茶酚胺的临床检测对上述疾病的早期预测及后期监测具有重要价值。现有多种检测儿茶酚胺的方法,但因生物样品中儿茶酚胺含量极微、易氧化且存在内源性干扰物,临床上尚缺乏标准化的检... 儿茶酚胺与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儿茶酚胺的临床检测对上述疾病的早期预测及后期监测具有重要价值。现有多种检测儿茶酚胺的方法,但因生物样品中儿茶酚胺含量极微、易氧化且存在内源性干扰物,临床上尚缺乏标准化的检测方法。该文简要概述目前儿茶酚胺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为儿茶酚胺的临床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 致病机制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研究宫颈癌患者^(18)F-FDGPET/CT显像发现甲状腺偶发瘤的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舒巧巧 邓茂雪 +1 位作者 陈跃 蔡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18)F-FDGPET/CT用于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疗效评估时检测到甲状腺偶发瘤的特点。方法我们回顾性的统计了从2015年至2021年在我院接受^(18)F-FDGPET/CT检查进行宫颈癌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疗效评估患者的电子病历... 目的回顾性研究^(18)F-FDGPET/CT用于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疗效评估时检测到甲状腺偶发瘤的特点。方法我们回顾性的统计了从2015年至2021年在我院接受^(18)F-FDGPET/CT检查进行宫颈癌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疗效评估患者的电子病历。其中甲状腺有显像剂摄取增高征象且以前未诊断过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报告纳入研究。最后统计纳入研究者的甲状腺穿刺活检、手术及超声结果。结果在接受^(18)F-FDGPET/CT检查的1283例宫颈癌患者中,共有152例患者出现甲状腺显像剂摄取增高征象,其中90例患者甲状腺糖代谢呈弥漫性增高,62例患者呈局灶性增高。甲状腺FDG弥漫性及局灶性摄取的SUVmax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最后发现在局灶性增高的患者中有10例被证实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且病理类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这10例患者中有8例为宫颈鳞状细胞癌,2例患者未查到相应资料。结论宫颈癌患者在进行^(18)F-FDGPET/CT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疗效评估时,可发现甲状腺糖代谢增高征象,其中某些局灶性病灶具有很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风险,以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见,尤其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因此需要完善甲状腺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甲状腺偶发瘤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FAP-2286 RLT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
3
作者 张晋滔 裴文婕 +2 位作者 赵玥琪 李腾飞 陈跃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目的:放射配体治疗(radioligand therapy,RLT)是一种结合靶向治疗和辐射细胞杀伤能力的新兴疗法。本文探讨了^(177)Lu-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2286 RLT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临床试验和... 目的:放射配体治疗(radioligand therapy,RLT)是一种结合靶向治疗和辐射细胞杀伤能力的新兴疗法。本文探讨了^(177)Lu-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2286 RLT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临床试验和患者结果分析,全面评估该疗法的治疗潜力,旨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2年9月—2024年4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177)Lu-FAP-2286 RLT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68Ga-FAP-2286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并显示病灶内FAP高表达。每个治疗周期的^(177)Lu-FAP-2286剂量约为200 mCi(7.4 GBq),通过静脉输注于4 h内完成,治疗间隔为8~12周,总治疗次数为4~6周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记录、与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1.1和基于PET/CT的实体瘤PET疗效评价标准(PET response criteria in solid tumor,PERCIST)1.0标准评估。数据分析使用SPSS 26.0进行,正态性检验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纳入的10例患者中(8例男性和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53~73岁),治疗周期分布为1例接受6个周期,3例接受4个周期,1例接受3个周期,4例接受2个周期,1例仅接受1个周期。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治疗显示,^(177)Lu-FAP-2286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主要不良反应为疲劳和腹胀,无严重血液系统毒性和肝肾功能损伤。疗效评估显示,PR率为30.0%,SD率为50.0%,进展性疾病(progressive disease,PD)率为20.0%。总体缓解率为30.0%,疾病控制率为80.0%。根据改良的PERCIST 1.0标准,PR率为30.0%,SD率为50.0%,PD率为20.0%。结论:^(177)Lu-FAP-2286 RLT在晚期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和总体缓解率。虽然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但结果支持了^(177)Lu-FAP-2286 RLT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晚期肺癌的新策略。未来需要更大规模和长期随访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FAP-2286 放射配体治疗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citrate对软组织感染PET-CT显像基因表达分子机制与验证
4
作者 徐婷婷 江飞 +1 位作者 傅文会 陈跃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研究^(68)Ga-citrate对软组织感染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显像分子机制相关基因Tfrc、Trf、和Ttf对感染应答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小鼠多药及毒性外排转运子1(multidrug and toxin extrusion1,mMATE1)在小鼠软组织感染的^(68)Ga... 目的研究^(68)Ga-citrate对软组织感染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显像分子机制相关基因Tfrc、Trf、和Ttf对感染应答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小鼠多药及毒性外排转运子1(multidrug and toxin extrusion1,mMATE1)在小鼠软组织感染的^(68)Ga-citrate PET-CT显像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形成脓肿,取不同时间点的脓肿组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鉴定Tfrc、Trf、Ttf基因和mMATE1基因Slc47a1的相对表达量。用^(68)Ga标记柠檬酸(citrate),阻断实验使用PET-CT技术研究mMATE1转运子在小鼠软组织感染^(68)Ga-citrate显像中的相关性。结果real-time PCR显示转铁蛋白TF基因Trf和乳铁蛋白TLF基因Ttf在4 d时间点表达量最高,mMATE1转运子基因Slc47a1的表达类型与转铁蛋白受体TFRC基因Tfrc类似,在1 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而Na+偶联的柠檬酸转运子NaCT的基因SLC13A5表达量在所有时间点未有明显变化。Trf、Ttf、Slc47a1和Tfrc基因表达最高值与0 h时间点的表达量相比均有显著差异(57.21±11.62和7.53±1.74,t=35.38;43.03±6.8和6.26±1.32,t=12.05;28.79±2.16和8.21±1.23,t=8.22;1091.36±30.76和290.84±10.62,t=52.08;P<0.01),且Slc47a1基因表达最高值显著高于SLC13A5基因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量(28.79±2.16和1.67±0.51,t=79.81,P<0.01)。PET-CT显示^(68)Ga-citrate或^(68)GaCl3尾静脉注射不同处理对小鼠左后腿相应部位^(68)Ga聚集有显著影响(F=13.77,P<0.01),其中炎症小鼠感染部位有明显^(68)Ga聚集(SUVmax=3.87±0.32),而对照未感染部位未见明显^(68)Ga聚集(SUVmax=0.3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1),mMATE1阻断的感染小鼠感染部位对^(68)Ga的摄取明显减少(SUVmax=1.62±1.03),与未阻断感染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结论从分子水平上证实Tfrc、Trf和Ttf在感染处高表达,多药及毒素外排转运子mMATE1可能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小鼠软组织感染的^(68)Ga-citrate PET-CT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68)Ga-citrate感染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DOTA-TATE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晚期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5
作者 张晋滔 丁泓尹 +2 位作者 李腾飞 闫远卓 陈跃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评价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在晚期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4月至2023年12月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评价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在晚期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4月至2023年12月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177Lu-DOTA-TATE治疗的16例转移性PPGL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44.5(26.5,51.0)岁。基于血儿茶酚胺水平变化和68Ga-DOTA-TATE PET/CT结果进行治疗反应评估,评估标准为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和改良PET/C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PERCIST)1.0。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根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5.0进行分级。治疗后患者均接受长期随访,终点是疾病进展或死亡。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16例患者177Lu-DOTA-TATE治疗周期数为3(3,4),每周期给药剂量为(7.51±0.67)GBq。1级血液毒性发生率为4/16,2级血液毒性发生率为2/16,主要表现为WBC减少和贫血。治疗后PLT(t=4.06,P=0.001)、Hb水平(t=2.85,P=0.012)轻微下降,WBC计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37)。未观察到3、4级血液学、肾脏和肝脏毒性。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t=-0.29,P=0.778)、肌酐水平(t=0.04,P=0.69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t=0.08,P=0.938)、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0.08,P=0.463)和总胆红素(t=-0.37,P=0.7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于RECIST 1.1,13例患者疾病稳定,2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进展。基于改良PERCIST 1.0,疾病稳定11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进展2例。8/9的分泌型PPGL患者血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中位随访时间为21.5(21.1,42.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6(6.0,14.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报告。结论对于生长抑素受体表达升高的晚期PPGL患者,177Lu-DOTA-TATE是一种安全而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受体 生长抑素 同位素标记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PET/CT显像指南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跃 邱琳 +10 位作者 石洪成 程登峰 孙龙 霍力 兰晓莉 徐浩 赵军 宋少莉 庞华 朱华 李亚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1-806,共6页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CT用于各种肿瘤性疾病、感染、炎症性疾病诊治中,均涉及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制备、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报告、质量控...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CT用于各种肿瘤性疾病、感染、炎症性疾病诊治中,均涉及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制备、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报告、质量控制和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本指南旨在为临床顺利开展^(68)Ga-FAPI PET/CT检查,并在诊断报告中合理解释及标准化描述^(68)Ga-FAPI PET/CT所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广谱显像剂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操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欧洲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看核医学在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嘉 杨健 陈跃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49-553,共5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循证证据的更新,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于2022年再次更新了前列腺癌指南。核医学在前列腺癌分期、分级、局部治疗后转移复发中的应用及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价值越...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循证证据的更新,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于2022年再次更新了前列腺癌指南。核医学在前列腺癌分期、分级、局部治疗后转移复发中的应用及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价值越来越大。该文旨在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证据,浅谈核医学在EAU 2022版前列腺癌指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核医学 准则 欧洲
原文传递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林蔚 杨健 陈跃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2期114-121,共8页
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出现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精准地评价治疗效果能指导临床决策,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 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出现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精准地评价治疗效果能指导临床决策,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高安全性的全身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提供肿瘤原发灶的代谢情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信息,已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与疗效评价。与此同时,新型靶向显像剂正逐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将有利于对免疫治疗效果的精准评估。本文将对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以ICI为主)效果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影像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Pentixafor PET/C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张娜 谢阳 陈跃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随高血压级别升高而增加。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PA分型是其诊断过程的重点、难点,与后续治疗决策紧密相关。肾上腺静脉采血(AVS)虽...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随高血压级别升高而增加。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PA分型是其诊断过程的重点、难点,与后续治疗决策紧密相关。肾上腺静脉采血(AVS)虽是PA分型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为昂贵、操作难度大的侵入性检查,在临床上难以推广。68Ga-Pentixafor PET/CT属无创影像学检查,能可视化病灶并对病灶进行定位与定性,有助于PA的分型诊断。该文就68Ga-Pentixafor PET/CT在PA分型诊断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肽类 受体 CXCR4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药物68Ga-SC691两种前列腺癌小鼠模型micro-PET/CT比较研究
10
作者 蔡萍 陈环宇 +3 位作者 王胤文 刘楠 陈跃 周志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 比较分析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新型特异性分子探针在不同放射生物模型中的特性,以寻求评估此类放射性药物的合理生物模型。方法 采用人源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22RV1对靶向PSMA诊断的药物68Ga-SC691进行体外细胞摄取内... 目的 比较分析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新型特异性分子探针在不同放射生物模型中的特性,以寻求评估此类放射性药物的合理生物模型。方法 采用人源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22RV1对靶向PSMA诊断的药物68Ga-SC691进行体外细胞摄取内化实验,测定及比较分析2种细胞对68Ga-SC691的结合能力。采用SPF级别NOD/SCID鼠建立LNCaP、22RV1荷瘤鼠模型,经尾静脉注射68Ga-SC691后进行生物分布和小动物PET/CT成像研究,计算并比较肿瘤、肾脏、血液和各主要脏器的摄取值。结果 体外结合实验显示,LNCaP细胞对68Ga-SC691的摄取高于22RV1细胞,在孵育2 h后,(46.01±2.43)%细胞摄取,22RV1细胞摄取为(2.20±0.58)%,t=22.62,P=0.000 1。小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标记物主要经肾脏代谢,2种生物模型药代动力学特点类似,但在LNCAP荷瘤鼠肿瘤部位有更高的放射性摄取,在药物注射30 min时,其放射性摄取值在LNCaP模型中为(43.41±8.39)%ID/g,在22RV1模型中为(1.71±0.51)%ID/g,且显像效果优于使用22RV1模型。结论68Ga-SC691在生物模型LNCaP和22RV1中有不同程度的摄取,LNCaP模型对靶向PSMA前列腺癌显像评价效果优于22RV1模型,有利于PSMA靶向药物的开发与评价,利于后续临床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前列腺癌细胞 生物模型
原文传递
18^(F)-NaF PET/CT显像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利明 刘亚玲 +4 位作者 李雪 刘亚 郭春梅 欧三桃 黄占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30-1837,共8页
目的应用18^(F)-NaF PET/CT显像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与18^(F)-NaF摄取值之间的相关性,探讨18^(F)-NaF PET/CT成像对于MHD患者血管钙化的诊断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因骨科疾病行18^(F)-NaF PET/CT检查的MHD患者,通过视觉评... 目的应用18^(F)-NaF PET/CT显像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与18^(F)-NaF摄取值之间的相关性,探讨18^(F)-NaF PET/CT成像对于MHD患者血管钙化的诊断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因骨科疾病行18^(F)-NaF PET/CT检查的MHD患者,通过视觉评估各段血管壁是否出现异常显像剂摄取,利用目标/背景比进行测量,计算PET评分,同时对CT图像进行视觉分析,评估血管壁是否发生钙化,计算相应的钙化积分,同时采集患者年龄、性别、血钙、血磷等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PET评分、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了解血管18^(F)-NaF摄取与血管钙化之间的相关性,评估18^(F)-NaF PET/CT显像对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应用价值。结果对20例患者的71个血管节段(颈动脉、冠状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髂动脉)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203处病灶,其中有153处PET、CT均为阳性,41处PET为阳性,而CT为阴性;9处PET为阴性,而CT为阳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管钙化灶的18^(F)-NaF摄取值与钙化体积分数以及Agatston评分成正相关(P<0.0001)。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以及腹主动脉钙化评分与腹主动脉的PET评分成正相关(P<0.0001)。代表患者全身血管钙化水平的全身PET评分与透析时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血管钙化灶的18^(F)-NaF摄取值与钙化积分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能够发现CT显像上不可见的微钙化斑块以及评估较大钙化斑块的活动度以及稳定性。同时,基于18^(F)-NaF PET/CT显像的全身PET评分与评估血管钙化的临床、生化指标之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18^(F)-NaF PET/CT显像有望成为早期、全面评估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钙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氟化钠F18
原文传递
双时相^(18)F-FCH PET/CT显像在尿毒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茂雪 舒巧巧 +1 位作者 陈跃 蔡亮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氟胆碱(FCH)PET/CT显像在尿毒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uHP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uHPT并完成颈部超声及双时相(5、45 min)^(18)F-FCH PET/CT检查的20...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氟胆碱(FCH)PET/CT显像在尿毒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uHP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uHPT并完成颈部超声及双时相(5、45 min)^(18)F-FCH PET/CT检查的20例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46.8±12.3)岁]。患者于^(18)F-FCH PET/CT检查后1个月内完成甲状旁腺切除术。根据患者的手术结果,对比颈部超声及双时相^(18)F-FCH PET/CT显像对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的诊断灵敏度。对早期及晚期PET/CT图像进行视觉及定量比较,并对比甲状旁腺增生及甲状旁腺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差异。同时对SUVmax与重要实验室参数以及病灶大小进行相关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结果20例uHPT患者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病灶69个,其中55个为增生病变,10个为甲状旁腺瘤。双时相^(18)F-FCH PET/CT显像诊断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的灵敏度高于颈部超声[87.69%(57/65)与56.92%(37/65);P=0.001];早期显像发现57枚病灶,晚期显像发现49枚,前者的灵敏度更高[87.69%(57/65)和75.38%(49/65);P<0.001]。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的SUVmax(5.75±2.21与4.08±1.51)及相应的甲状旁腺/甲状腺比值(2.99±0.99与3.57±1.30)在早期及晚期显像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8.28、4.33,均P<0.001)。而甲状旁腺增生及甲状旁腺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早期:5.08±2.27和6.58±2.24;t=-1.90,P=0.063;晚期:3.89±1.54和4.93±1.04;t=-1.94,P=0.059)。早期显像各患者全部病灶SUVmax之和与患者术前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Ca、P以及CT所示病灶大小均无相关性(rs值:-0.22~0.06,均P>0.05)。结论双时相^(18)F-FCH PET/CT显像诊断uHPT的灵敏度高于颈部超声,且早期及晚期显像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优势,具有良好的术前定位能力。对于uHPT患者,建议在术前完善双时相^(18)F-FCH PET/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尿毒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胆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