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开勤 杨学知 +3 位作者 江美芳 杨蕾 梁妮 杨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探究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14例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经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药物联合BiPAP无创机械通气,57... 目的探究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于我院就诊的114例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经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药物联合BiPAP无创机械通气,57例)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57例)。于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其心功能、肺通气[呼吸道总阻力(R_(5))、中心呼吸道阻力(R_(20))、周边呼吸道阻力(R_(5)-R_(20))]、血气水平、血流动力学[血流量(BF)、血流速度(BV)]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CO(58.38±5.34)mL、SpO_(2)(95.69±0.41)%、PaO_(2)(66.27±3.41)mmHg、BF(44.65±7.11)mL/min、BV(24.47±4.41)c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CO(54.87±4.59)mL、SpO_(2)(92.76±0.35)%、PaO_(2)(62.42±3.07)mmHg、BF(40.76±6.78)mL/min、BV(22.62±4.07)cm/s](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LVESD(39.53±2.06)mm、LVEDD(50.22±2.13)mm、R_(5)(0.77±0.14)[kpa/(L·s)]、R_(20)(0.48±0.09)[kpa/(L·s)]、R_(5)-R_(20)(0.28±0.06)[kpa/(L·s)]、PaCO_(2)(47.32±3.28)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LVESD(43.48±2.23)mm、LVEDD(53.60±2.36)mm、R_(5)(0.92±0.18)[kpa/(L·s)]、R_(20)(0.52±0.11)[kpa/(L·s)]、R_(5)-R_(20)(0.34±0.09)[kpa/(L·s)]、PaCO_(2)(50.22±3.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47.37%vs.28.08%,P<0.05)。结论采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于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心、肺通气功能,缓解其缺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螺内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左心衰竭 心功能 肺通气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马解毒颗粒调控急性肺损伤小鼠肺部炎症的效果
2
作者 宫帅 赵爽 +1 位作者 张翔鹏 刘守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目的分析银马解毒颗粒调控白化家鼠亚系(laboratory-bred strain,BALB/c)急性肺损伤小鼠肺部炎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周龄C57BL/6J小鼠,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成功构建70只BALB/c急性肺损伤小鼠肺部炎症模型,并选取1... 目的分析银马解毒颗粒调控白化家鼠亚系(laboratory-bred strain,BALB/c)急性肺损伤小鼠肺部炎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周龄C57BL/6J小鼠,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成功构建70只BALB/c急性肺损伤小鼠肺部炎症模型,并选取10只6~8周龄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组A。将70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B、银马解毒颗粒低剂量预防给药组C1、银马解毒颗粒高剂量预防给药组C2、银马解毒颗粒低剂量治疗组D1、银马解毒颗粒高剂量治疗组D2、银马解毒颗粒低剂量持续给药组E1和银马解毒颗粒高剂量持续给药组E2),每组10只。比较各组小鼠的药物毒性情况、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炎症因子和肺组织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情况。结果造模过程中共6只小鼠死亡,造模成功率为92.1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数、炎症因子和HE染色炎症细胞浸润率均升高(P<0.05)。与正常肺组织比较,急性肺损伤模型鼠的肺组织HE染色可见肺泡间隔充血、水肿以及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成功造模的小鼠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和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的状态较差,表现为毛发耸立、抱团,进食量与饮水量明显减少,体质量减轻,大便干燥。各组急性肺损伤模型小鼠给予银马解毒颗粒灌胃1 d后,C2组、D2组和E2组小鼠的状态均较佳。造模8 d,模型组(B组)小鼠的死亡率达3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病理学上,与正常肺组织比较,急性肺损伤模型鼠的肺组织HE染色可见肺泡间隔充血、水肿以及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给予银马解毒颗粒后,肺泡间隔充血、水肿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明显减少,且上述效果与银马解毒颗粒的剂量呈正比。在肺泡灌洗液细胞数方面,与A组比较,B组小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增加。与E组和B组小鼠比较,给药组C组和D组3类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C2组、D2组和E2组小鼠的3类细胞计数分别低于C1组、D1组和E1组(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与A组比较,B组IL-6、TNF-α和IL-1β的质量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与B组比较,C1、D1、E1组小鼠的IL-1β的质量浓度均降低,而C2组、D2组和E2组小鼠的TNF-α和IL-1β的质量浓度均降低(P<0.05);且C2组、D2组和E2组小鼠的IL-6、TNF-α和IL-1β的质量浓度分别低于C1组、D1组和E1组(P<0.05)。结论银马解毒颗粒对于BALB/c急性肺损伤有显著保护性作用,能够改善其肺部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的激活情况,从而缓解急性肺损伤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马解毒颗粒 BALB/c急性肺损伤 炎症细胞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