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子碱通过抑制Notch2/Notch3-Hes1信号通路改善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和黏液高分泌
1
作者 唐红梅 王孝芸 +7 位作者 王剑 张沄 王志彬 袁谢芳 王星 徐国锋 覃纲 李月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2,共7页
目的探讨芥子碱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和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8周龄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卵清蛋白(OVA)组、芥子碱(Sinapine)组和Sinapine+OVA组。采用OVA+氢氧化铝[Al(OH)3]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和OVA滴鼻激发制... 目的探讨芥子碱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和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8周龄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卵清蛋白(OVA)组、芥子碱(Sinapine)组和Sinapine+OVA组。采用OVA+氢氧化铝[Al(OH)3]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和OVA滴鼻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滴鼻前1 h对Sinapine+OVA组和Sinapine组小鼠腹腔注射Sinapine溶液,OVA组和Control组小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最后一次OVA滴鼻激发24 h后,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情况;PAS染色评估肺组织黏液分泌情况;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黏蛋白5ac(Muc5ac)以及Notch通路关键基因缺口受体(Notch)1、Notch2、Notch3和hes家族bHLH转录因子1(Hes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Notch2、Notch3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和PAS评分升高(P<0.001),IL-4、IL-5、IL-13、TNF-α和Muc5ac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Notch通路中Notch2、Notch3和He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而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OVA组比较,Sinapine+OVA组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和PAS评分降低(P<0.001),IL-4、IL-5、IL-13、TNF-α和Muc5ac mRNA表达下降(P<0.05),Notch通路中Notch2、Notch3和Hes1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Not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芥子碱可改善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和黏液高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2/Notch3-Hes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碱 哮喘 Notch通路 促炎细胞因子 黏蛋白5AC 气道炎症 黏液高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秦超 戴曦 +3 位作者 杨小琼 王荣丽 王星 李国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阐明其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HNK组,每组5只。采用鸡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Al(OH)3]悬液腹...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阐明其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HNK组,每组5只。采用鸡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Al(OH)3]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和OVA滴鼻激发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在激发前30 min分别对DXM组和HNK组小鼠予以腹腔注射DXM和HNK溶液,模型组小鼠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处死小鼠后取小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评估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快速迪夫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程度;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核因子κB(NF-κB)、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H2AX组蛋白(γH2Ax)表达水平,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γH2Ax免疫荧光强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脱落坏死数量明显增多,气道管壁增厚及气道旁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上述表现减轻,而HNK组和DXM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表现相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L-17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L-17水平降低(P<0.05);而HNK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L-17水平与DX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MDA水平升高(P<0.05),而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MDA水平降低(P<0.05),而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HNK组小鼠MDA水平和SOD及GSH-Px活性与DX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p-JNK、NF-κB、Caspase-3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肺组织中p-JNK、NF-κB、Caspase-3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HNK组小鼠肺组织中p-JNK、NF-κB、Caspase-3、γH2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DX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γH2Ax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肺组织中γH2Ax免疫荧光强度减弱,HNK组小鼠γH2Ax免疫荧光强度与DXM组接近。结论:HNK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哮喘小鼠的肺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DNA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哮喘 氧化应激 DNA损伤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2.5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雷 冉琴 +1 位作者 王星 李国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287-293,共7页
目的探讨空气污染细颗粒物(PM 2.5)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及内质网应激影响。方法采集北京市区PM 2.5,制备PM 2.5干粉;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小鼠建立急性期哮喘模型。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空气污染细颗粒物(PM 2.5)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及内质网应激影响。方法采集北京市区PM 2.5,制备PM 2.5干粉;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小鼠建立急性期哮喘模型。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PBS组)、哮喘模型组(OVA组)、PM 2.5对照组(PM 2.5组)及哮喘小鼠吸入PM 2.5处理组(OVA+PM 2.5组)。实验第0,7及14天致敏OVA组和OVA+PM 2.5组,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第15~21天激发,OVA+PM 2.5组激发前予PM 2.5混悬液滴鼻,PM 2.5组滴入等量PM 2.5混悬液。末次激发24h内各组小鼠雾化吸入浓度梯度乙酰甲胆碱(Mch)进行气道高反应(AHR)检测,24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并行炎性细胞的分类计数,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17的含量。留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PAS染色,PCR检测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磷酸化肌醇必需酶1(p-IRE1)的表达量。结果OVA组炎性细胞较PBS组增多(P<0.05),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OVA+PM 2.5组炎性细胞较OVA组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P<0.05)。H-E染色镜下见OVA组炎性细胞中等量浸润;OVA+PM 2.5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炎症评分较OVA组增高(P<0.05)。PAS染色显示OVA+PM 2.5组气道杯状细胞较OVA组明显增加(P<0.05)。OVA+PM 2.5组AHR较OVA组明显,在吸入Mch=50mg/mL时显著增高(P<0.05)。与OVA组比较,OVA+PM 2.5组IL-17的表达量显著增加;CHOP,GRP78和p-IRE1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PBS组的各检测指标与PM 2.5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PM 2.5加重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的炎症反应,促进炎症因子IL-17的分泌,激发内质网应激,促进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加重AH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小鼠 内质网 应激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气管炎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位蛋白配体XBD173对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小鼠肺炎症反应的减轻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兴洪 唐红梅 +4 位作者 李月蛟 王孝芸 王星 袁谢芳 吴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79,共8页
目的:探讨转位蛋白(TSPO)配体XBD173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小鼠肺炎症反应和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影响,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8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E组和CSE+XBD173组,CSE组小鼠采取20μL CSE滴鼻,CSE+XBD17... 目的:探讨转位蛋白(TSPO)配体XBD173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小鼠肺炎症反应和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影响,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8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E组和CSE+XBD173组,CSE组小鼠采取20μL CSE滴鼻,CSE+XBD173组小鼠给予相同剂量CSE和腹腔注射10 mg·kg^(-1)XBD173。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CSE组和CSE+XBD173组,CSE给药浓度为1%,XBD173给药浓度为4 mg·L^(-1),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二甲基亚砜;刺激1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RAW264.7细胞中CD80、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RAW264.7细胞中核因子κB/p65(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iRNA敲低RAW264.7细胞中TSPO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动物实验,与对照组比较,CSE组小鼠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支气管管壁增厚;与CSE组比较,XBD173+CSE组小鼠肺组织中炎症细胞减少,支气管管壁变薄。细胞实验,与对照组比较,CSE组RAW264.7细胞中CD80、CD86、iNOS和R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E组比较,XBD173+CSE组RAW264.7细胞中CD80、CD86、iNOS和RO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iRNA敲低RAW264.7细胞TSPO蛋白表达后,各组细胞中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BD173可减轻CSE引起的小鼠肺炎症反应,抑制CSE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其机制可能与NF-κB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位蛋白 XBD173 烟草提取物 巨噬细胞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元参汤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红梅 李月蛟 +3 位作者 王星 王志彬 袁谢芳 王孝芸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探讨桔梗元参汤(JGYST)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组织炎症和黏液分泌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JGYST组、卵清蛋白(OVA)组及OVA+JGYST组。OVA组和OVA+JGYST组小鼠用50μg OVA腹腔注射致... 目的:探讨桔梗元参汤(JGYST)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组织炎症和黏液分泌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JGYST组、卵清蛋白(OVA)组及OVA+JGYST组。OVA组和OVA+JGYST组小鼠用50μg OVA腹腔注射致敏,每周2次,致敏后连续7 d用OVA 20μg滴鼻激发哮喘;OVA+JGYST组小鼠每次OVA激发前1 h用JGYST 200μL灌胃,共灌胃7次;对照组用相同剂量的PBS缓冲液腹腔注射、滴鼻和灌胃;JGYST组小鼠用相同剂量PBS缓冲液腹腔注射和滴鼻,用相同剂量JGYST灌胃。采用HE染色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并计算炎症评分和PAS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1 (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 (Th2)和树突状细胞(DCs)数及成熟DCs百分率和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和PAS染色,对照组小鼠气道和肺泡结构完整、无炎症细胞浸润,无黏液分泌;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气道组织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评分和PAS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OVA组比较,JGYST组和OVA+JGYST组小鼠气道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炎症评分和PAS评分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Th2和DCs数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成熟DCs百分率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OVA组比较,JGYST组和OVA+JGYST组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 Th2和DCs数均明显减少(P<0.01),成熟DCs百分率和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中IL-4、IL-10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OVA组比较,JGYST组和OVA+JGYST组小鼠肺组织中IL-4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IL-1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JGYST可以减轻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组织炎症和黏液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Th2细胞和DCs数量,降低ROS水平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升高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元参汤 哮喘 气道炎症 活性氧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并发ARDS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的Meta分析
6
作者 靳亚丽 揭致乾 范贤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8,共11页
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进行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关于脓毒症并发ARDS的相关文献,... 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进行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关于脓毒症并发ARDS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24年8月15日,英文主题检索词为Sepsi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isk factors、Prevalence、Incidence、Mortality、Biomarkers等,采用Stata SE 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到35篇文献,涉及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3715人。结果显示:脓毒症并发ARDS的发病率为28.8%。在危险因素分析中发现,年龄、吸烟史、肺部感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胰腺炎、休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乳酸以及血清HMGB1均与脓毒症并发ARDS的发生显著相关。在预测指标方面,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反应蛋白(CRP)及PaO_(2)/FiO_(2)显示出显著的预测效能。综合表明:脓毒症并发ARDS发病率较高,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增加该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发病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黄止咳胶囊对尘螨诱导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蕾 王君兰 王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尘螨诱导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哮喘组和治疗组小鼠使用尘螨过敏原进行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治疗组小鼠于每次...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尘螨诱导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哮喘组和治疗组小鼠使用尘螨过敏原进行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治疗组小鼠于每次激发前2 h予3.5 g·kg-1苏黄止咳胶囊PBS溶液灌胃,对照组、哮喘组予PBS溶液灌胃,连续灌胃7 d。检测各组气道高反应[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评估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数量,过碘酸雪夫染色(PAS)评估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别评估小鼠气道MUC5AC蛋白和mRNA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水平以及血清中尘螨特异性IgE抗体(HDM-sIgE)含量。结果与哮喘组相比,治疗组Penh值、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细胞、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HDM-sIgE含量、IL-5和IL-13水平均显著减少(均P<0.05),肺部炎症浸润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气道杯状细胞增生现象明显减少。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能抑制IL-5、IL-13及sIgE分泌,减轻尘螨诱导哮喘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止咳胶囊 尘螨诱导哮喘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黏液高分泌 动物 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冉琴 张雷 +6 位作者 张沄 邱玉环 袁谢芳 王孝芸 唐红梅 王星 李国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7-902,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芦藜醇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8只C57BL/6J雌性小鼠,采用脂多糖(LPS)+卵白蛋白(OVA)联合致敏方法建立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LPS+OVA组)、白藜芦醇组(... 目的:探讨白芦藜醇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8只C57BL/6J雌性小鼠,采用脂多糖(LPS)+卵白蛋白(OVA)联合致敏方法建立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LPS+OVA组)、白藜芦醇组(Res组,于激发前2h灌胃30mg·kg^(-1)白藜芦醇)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于激发前2h灌胃3mmol·kg^(-1) N-乙酰半胱氨酸);同时选取6只同周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PBS组)。于乙酰甲胆碱雾化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肺功能仪分析小鼠气道高反应(AHR),光学显微镜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炎症细胞,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特异性荧光探针DCF-DA染色分析肺组织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肺组织匀浆中MDA水平。结果:与PBS组比较,LPS+OVA组小鼠Penh值、细胞总数、炎症细胞、气道炎症及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BALF上清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内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肺匀浆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LPS+OVA组比较,Res组和NAC组小鼠Penh值、细胞总数、炎症细胞、气道炎症及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BALF上清中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内ROS荧光强度降低,肺匀浆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抑制体内发生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 白藜芦醇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和IL-3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9
作者 王侨 曾紫菱 +8 位作者 王星 马宁 王志彬 徐国锋 袁谢芳 王孝芸 李月蛟 唐红梅 张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5-1216,共12页
目的:探讨烟曲霉(Af)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和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1、5和10 mg·L^(-1))Af刺激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筛选合适的刺激浓度。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Af刺激... 目的:探讨烟曲霉(Af)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和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1、5和10 mg·L^(-1))Af刺激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筛选合适的刺激浓度。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Af刺激BEAS-2B细胞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f组、NAC组和Af+NAC组。采用DNA双链断裂修复抑制剂NU7441和Af刺激BEAS-2B细胞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f组、NU7441组和Af+NU7441组。采用彗星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彗星尾部DNA百分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DNA损伤相关蛋白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水平,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白细胞介素25(IL-25)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磷酸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p-ATM)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 mg·L^(-1) Af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和γH2AX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g·L^(-1) Af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和γH2A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5 mg·L^(-1) Af组比较,10 mg·L^(-1) Af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和γH2AX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1 mg·L^(-1) Af组支气管上皮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1 mg·L^(-1) Af组比较,5 mg·L^(-1) Af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5 mg·L^(-1) Af组比较,10 mg·L^(-1) Af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NAC处理后,与Af组比较,Af+NAC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P<0.01)、γH2AX表达水平(P<0.05)和ROS水平(P<0.01)明显降低;NU7441处理后,与Af组比较,Af+NU7441组细胞中彗星尾部DNA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γH2A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RT-qPCR检测,NAC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Af组细胞中IL-3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f组比较,Af+NAC组细胞中IL-3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U7441处理后,与Af组比较,Af+NU7441组细胞中IL-3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Westernblotting法检测,NAC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Af组细胞中p-NF-κB、p-ATM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f组比较,Af+NAC组细胞中p-NF-κB、p-ATM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U7441处理后,与Af组比较,Af+NU7441组细胞中p-NF-κB、p-ATM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f通过引起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促进细胞中IL-33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TM/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DNA损伤 白细胞介素33 支气管上皮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SV、IHHNV、EHP和NHPB四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安微 林华 +3 位作者 郑晶 李丹丹 张婧 徐国锋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2期99-101,106,共4页
本研究以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VP664基因、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Subcutaneous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的NSP2基因、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 本研究以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VP664基因、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Subcutaneous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的NSP2基因、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的ssr RNA基因以及坏死性肝胰腺炎细菌(Necrotizing Hepatopancreatitis Bacteria,NHPB)的16Sr RNA基因为检测对象,建立了WSSV、IHHNV、EHP和NHPB的四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四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良好,对WSSV、IHHNV、EHP和NHPB的最低检测限为4.05 copies·μL^(-1)、6.53 copies·μL^(-1)、5.85 copies·μL^(-1)和6.18 copies·μL^(-1),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虾肝肠胞虫(EHP) 坏死性肝胰腺炎细菌(NH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和致病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文星 安微 +8 位作者 王乃福 王绥家 王建华 刘忠梅 晁哲 王昱 高慎阳 李丹丹 徐国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3,共5页
为了查明引起海口市某进境实验动物隔离场3例恒河猴死亡的原因,本试验分别采集3只恒河猴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淋巴结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通过细菌形态特征、显微镜镜检、生化鉴定、16S核糖体RNA(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进行病... 为了查明引起海口市某进境实验动物隔离场3例恒河猴死亡的原因,本试验分别采集3只恒河猴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淋巴结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通过细菌形态特征、显微镜镜检、生化鉴定、16S核糖体RNA(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进行病原学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分离菌的耐药表型;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分离菌的血清型;采用动物回归试验分析分离菌的致病性。结果显示,从3只恒河猴上各分离鉴定出1株大肠杆菌,命名为H01株(分离自脾脏)、H02株(分离自淋巴结)和H03株(分离自肝脏);3株大肠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耐药,并且都呈现多重耐药,其中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表现为耐药,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表现敏感;玻片凝集试验显示,H01株的血清型为O8,H02株的血清型为O3,H03株的血清型为O9;动物回归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都是强毒株。本试验为实验动物恒河猴源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血清型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n激酶对肺腺癌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曦 李国平 +3 位作者 杨小琼 王孝芸 伍娟 梁丽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49,共7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应用于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患者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大约70%的患者仍难以避免地出现TKI耐药,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背景与目的: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应用于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患者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大约70%的患者仍难以避免地出现TKI耐药,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本研究通过研究Lyn激酶对EGFR突变肺腺癌细胞株的调节作用,探讨Lyn激酶对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寻找新的分子靶点,提高肺癌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方法构建Lyn激酶高表达的EGFR突变细胞株Hcc827(Hcc827-Lyn+/+),通过裸鼠荷瘤实验、MTT实验、克隆实验、侵袭实验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高表达Lyn激酶的Hcc827细胞株移植于裸鼠皮下后的生长状况,以及Lyn激酶高表达Hcc827细胞株在体外培养时增殖、克隆、侵袭能力及EGFR下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cc827细胞株比较,Hcc827-Lyn+/+细胞株在裸鼠荷瘤实验中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但各组荷瘤裸鼠均未见明显远处转移。体外培养时,Hcc827-Lyn+/+细胞株增殖、克隆及侵袭能力强于Hcc827细胞株。Hcc827-Lyn+/+细胞株EGFR及其下游PI3K/AKT、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结论:Lyn激酶高表达能通过EGFR下游信号通路上调EGFR突变肺腺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n激酶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裸鼠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腺嘌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和黏液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冉琴 张雷 +2 位作者 邱玉环 王星 李国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5-192,共8页
目的探讨3-甲基腺嘌呤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和黏液分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PBS组)、哮喘组(OVA组)、哮喘+3-甲基腺嘌呤组(OVA+3-MA组)、哮喘+4-... 目的探讨3-甲基腺嘌呤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和黏液分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PBS组)、哮喘组(OVA组)、哮喘+3-甲基腺嘌呤组(OVA+3-MA组)、哮喘+4-苯基丁酸钠组(OVA+4-PBA组),每组6只。OVA组、OVA+3-MA组和OVA+4-PBA组均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构建哮喘模型,PBS组则用PBS溶液致敏并激发作为对照处理;在激发前2 h,OVA+3-MA组给予3-甲基腺嘌呤腹腔注射,OVA+4-PBA组给予4-苯基丁酸钠腹腔注射。通过气道高反应性Penh值、BALF嗜酸粒细胞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确定哮喘模型的建立,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胶原沉积情况和黏液分泌水平,检测肺组织中LC3B、Beclin1、Muc5ac、Atf6、Chop和Bip等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OVA组Penh值和BALF中嗜酸粒细胞明显高于PBS组(均P<0.05);OVA+3-MA组和OVA+4-PBA组在乙酰甲胆碱浓度为6.25、12.50、25.00和50.00 g/L激发时,其Penh值显著低于OVA组(均P<0.05),BALF中嗜酸粒细胞也明显低于OVA组(P<0.05)。肺组织病理检查可见OVA组小鼠气管和肺血管周围表现出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结构破坏,平滑肌层增厚,胶原沉积和杯状细胞增生;OVA+3-MA组和OVA+4-PBA组小鼠气管和肺血管周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结构破坏,胶原沉积和杯状细胞增生均较OVA组明显减少;PBS组未见明显病理损害、胶原沉积和杯状细胞增生。Western blot检测可见OVA组LC3Ⅱ/Ⅰ、Beclin1、Muc5ac、Atf6、Chop和Bip等蛋白表达量(1.09±0.04 vs 0.34±0.09,0.18±0.01 vs 0.06±0.01,1.90±0.38 vs 0.46±0.11,1.67±0.18 vs 0.41±0.08,2.96±0.45 vs 1.11±0.10,2.07±0.34 vs 0.49±0.17)较PBS组均明显高(P<0.05);OVA+3-MA组和OVA+4-PBA组LC3Ⅱ/Ⅰ、Beclin1、Muc5ac、Atf6、Chop、Bip等蛋白表达量(0.46±0.07 vs 1.09±0.04,0.63±0.03 vs 1.09±0.04;0.11±0.02 vs 0.18±0.01,0.12±0.02 vs 0.18±0.01;0.72±0.22 vs 1.90±0.38,0.57±0.13 vs 1.90±0.38;1.06±0.12 vs 1.67±0.18,1.02±0.12 vs 1.67±0.18;1.67±0.21 vs 2.96±0.45,1.10±0.15 vs 2.96±0.45;1.03±0.11 vs 2.07±0.34,0.97±0.10 vs 2.07±0.34)较OVA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3-MA可以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高反应和黏液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从而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自噬 内质网 3-甲基腺嘌呤
原文传递
25羟维生素D3与抗菌肽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罗光燕 杨小琼 +4 位作者 张芸 王孝芸 袁谢芳 王星 李国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4053-4055,4058,共4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与抗菌肽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连续3年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1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平均(32.35±9.10)岁;选择15例人作为对照组,平均(31.35±10....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与抗菌肽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连续3年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1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平均(32.35±9.10)岁;选择15例人作为对照组,平均(31.35±10.20)岁,对照组在年龄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诱导痰上清液抗菌肽LL-37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用人气道上皮细胞株分析25羟维生素D3对抗菌肽LL-37水平影响。结果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人抗菌肽LL-3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上呼吸道感染平均次数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呈负相关(r=-0.54,P<0.05),上呼吸道感染平均次数与诱导痰上清液抗菌肽LL-37水平呈负相关(r=-0.65,P<0.05),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和诱导谈上清液抗菌肽LL-37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5)。体外细胞实验显示1,25羟维生素D3能上调上皮细胞抗菌肽LL-37表达。结论 25羟维生素D3的缺乏可能是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患抗菌肽LL-37的表达下调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25羟维生素D3 抗菌肽LL-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滴注烟草提取物和脂多糖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小波 吴德洪 +3 位作者 王星 张沄 王孝芸 李国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4-1458,I0022,共6页
目的:建立鼻内滴注烟草提取物(CSE)和脂多糖(LPS)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24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鼻内滴注CSE和LPS建立COPD小鼠模型,测定2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 目的:建立鼻内滴注烟草提取物(CSE)和脂多糖(LPS)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24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鼻内滴注CSE和LPS建立COPD小鼠模型,测定2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巨噬细胞数,观察2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表现并测定PAS阳性细胞数、肺泡平均内衬间隔(MLI)和肺泡破坏指数(DI),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小鼠肺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4和6周时模型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巨噬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出现典型粘液高分泌和肺气肿改变;实验4和6周时模型组小鼠PAS阳性细胞数、肺泡MLI(P<0.01)和DI(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4和6周时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采用鼻内滴注CSE和LPS的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建立COPD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模型 动物 烟草提取物 脂多糖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向小琴 张婷婷 +2 位作者 钟江姗 尹国芳 范贤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1-568,共8页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SCFAs组与高剂量SCFAs组,每组5只,对照组及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低、高剂...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SCFAs组与高剂量SCFAs组,每组5只,对照组及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低、高剂量SCFAs组分别予以低剂量SCFAs(乙酸钠300 mg/kg,丙酸钠100 mg/kg,丁酸钠100 mg/kg)和高剂量SCFAs(乙酸钠600 mg/kg,丙酸钠200 mg/kg,丁酸钠200 mg/kg),提前灌胃7 d。随后对照组大鼠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其他三组通过气管内灌注LPS(5 mg/kg)构建大鼠ARDS模型。造模12 h后处死大鼠,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湿/干重比(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aO_(2)降低,肺W/D、肺损伤病理评分升高,血清及BALF中TNF-α、IL-6、IL-10浓度明显增高,肺组织中p-JNK/JNK、p-ERK/ERK、p-p38 MAPK/p38 MAPK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明显升高,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SCFAs组PaO_(2)升高,肺W/D、肺损伤病理评分降低,血清及BALF中TNF-α、IL-6浓度下降,IL-10浓度进一步升高,肺组织中p-JNK/JNK、p-ERK/ERK、p-p38 MAPK/p38 MAPK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降低,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P<0.05)。与低剂量SCFAs组比较,高剂量SCFAs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SCFAs具有调节免疫与炎症的作用,能有效减轻LPS诱导的大鼠ARDS,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抑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从而减少致炎因子释放、增加抗炎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脂多糖 短链脂肪酸 MAPK/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Z1基因稳定表达SCC15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对舌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化的影响
17
作者 王星 姜立 +1 位作者 张沄 陈肖燕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065-2071,共7页
目的探索鸟氨酸脱羧酶抗酶(OAZ1)对舌鳞癌细胞株SCC15上皮间质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框移位点突变的OAZ1过表达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X-Neo-OAZ1-IRES-Zs Green,包装病毒并感染SCC15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挑取荧光强度较高的单克隆细... 目的探索鸟氨酸脱羧酶抗酶(OAZ1)对舌鳞癌细胞株SCC15上皮间质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框移位点突变的OAZ1过表达慢病毒表达载体p LVX-Neo-OAZ1-IRES-Zs Green,包装病毒并感染SCC15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挑取荧光强度较高的单克隆细胞株;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AZ1以及上皮间质化相关基因(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Zeb1、Snail、Twist1、TGF-β1、Smad1)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OAZ1基因稳定表达的SCC15细胞株,且OAZ1的过表达可以抑制Vimentin、N-cadherin、TGF-β1的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此外,OAZ1可以促进Smad1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论 OAZ1可以抑制舌鳞癌细胞的上皮间质化,其机制可能涉及TGF-β1信号通路和Smad1信号通路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脱羧酶抗酶 舌磷状细胞癌 慢病毒 上皮间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通过调节人气道上皮细胞自噬促进MUC5AC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孝芸 唐红梅 +5 位作者 王星 马宁 李月蛟 袁谢芳 徐国锋 张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硅(SiO_(2))对人气道上皮细胞株(Beas-2b)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在37℃和5%CO_(2)的培养箱培养Beas-2b。使用NC-siRNA、ATG5-siRNA、BECN1-siRNA及mCherry-EGF...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硅(SiO_(2))对人气道上皮细胞株(Beas-2b)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在37℃和5%CO_(2)的培养箱培养Beas-2b。使用NC-siRNA、ATG5-siRNA、BECN1-siRNA及mCherry-EGFP-LC3等慢病毒转染Beas-2b。各转染组细胞用相应慢病毒(MOI=20)转染12 h后换新鲜培养基,并用嘌呤霉素(1μg/mL)进行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用SiO_(2)(100μg/mL)刺激前述稳定转染细胞株24 h,并设PBS对照组。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MUC5AC、自噬相关蛋白5(ATG5)、BEC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蛋白水平;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气道上皮细胞自噬情况。结果 SiO_(2)组的MUC5AC、ATG5、BECN1和LC3Ⅱ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 <0.05);ATG5和BECN1敲减细胞株中,SiO_(2)刺激后MUC5AC和LC3Ⅱ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SiO_(2)可通过调节人气道上皮细胞自噬促进MUC5AC表达,其作用机制与ATG5和BECN1信号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自噬 黏蛋白5AC ATG5 BEC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UC5AC启动子荧光报告基因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孝芸 蓝楠 +2 位作者 张沄 王星 李国平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409-2412,共4页
目的构建人MUC5AC启动子荧光报告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 PCR技术克隆人MUC5AC启动子[(-1 300)^(+48)bp]长度片段的基因,将纯化的PCR产物与T载体连接,然后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并利用酶切和测序进行重组质粒鉴定;将该... 目的构建人MUC5AC启动子荧光报告基因并进行分析。方法 PCR技术克隆人MUC5AC启动子[(-1 300)^(+48)bp]长度片段的基因,将纯化的PCR产物与T载体连接,然后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并利用酶切和测序进行重组质粒鉴定;将该重组质粒克隆至p GL3-ehancer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上,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荧光报告基因转染至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分别用1 ng/m L的重组细胞因子IL-4和IL-13刺激细胞24 h,并设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用Promeg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lus1/Rlus2)。结果人MUC5AC启动子荧光报告基因构建成功,IL-4和IL-13刺激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IL-4(21.666 7±2.081 67),IL-13(26.567 8±1.527 53),对照组(8.33±1.527 53);F=89.815,P=0.000]。结论 MUC5AC启动子核心区域为(-1 300)^(+48)bp范围,IL-4和IL-13可作用于该区域并促进MUC5AC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5AC 启动子 荧光报告基因 IL-4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苷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20
作者 许弄玉 钟江姗 李多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探讨肌苷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NC)组、模型(LPS)组、肌苷低剂量干预(IN-L)组、肌苷高剂量干预(IN-H)组,每组5只。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完成建模的大鼠在1、6、12 h后... 目的探讨肌苷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NC)组、模型(LPS)组、肌苷低剂量干预(IN-L)组、肌苷高剂量干预(IN-H)组,每组5只。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完成建模的大鼠在1、6、12 h后采用腹腔注射法给予100 mg/kg肌苷(IN-L组),200 mg/kg肌苷(IN-H组)和生理盐水(LPS组)。NC组在建模和干预阶段均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在诱导ALI 24 h后采集动脉血测定氧分压(PaO2);取肺组织,计算湿/干质量比(W/D)并进行病理检查;取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制备肺组织匀浆,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LPS诱导大鼠肺组织损伤,造成严重的低氧血症,PARP-1、iNOS水平升高,促进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分泌,肺组织中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P<0.05)。肌苷干预后可使肺组织TLR4、MYD88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下降,PARP-1、iNOS、TNF-α和IL-1β的产生减少,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大鼠低氧血症得到改善(P<0.05)。IN-H组上述改变较IN-L组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肌苷可减轻LPS诱导的肺部炎症,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肌苷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PARP-1活性,减少NF-κB核易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类 肌苷 多(ADP核糖)聚合酶1 NF-κB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