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竭追赶训练对两种鲤科鱼类生长和摄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秀明 于丽娟 +2 位作者 曹振东 付世建 张耀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8,共6页
为了考查力竭训练对养殖鱼类生长能力和摄食代谢影响,在25℃条件下,测定了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幼鱼各自非训练组和训练组(力竭追赶训练1次/d,历时21 d)的生长参数和摄食代谢反应。结果显示:训... 为了考查力竭训练对养殖鱼类生长能力和摄食代谢影响,在25℃条件下,测定了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幼鱼各自非训练组和训练组(力竭追赶训练1次/d,历时21 d)的生长参数和摄食代谢反应。结果显示:训练组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特定体重生长率、特定体长生长率、摄食代谢峰值、峰值比率、SDA总耗能量和SDA系数都显著小于非训练组;静止代谢率、SDA时间及峰值时间与非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训练组岩原鲤幼鱼的饲料转化效率、特定体重生长率、特定体长生长率、静止代谢率和摄食代谢峰值都显著小于非训练组,但摄食率、SDA时间、峰值时间、峰值比率、SDA总耗能量和SDA系数与非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力竭训练导致两种鱼类的生长率都显著下降;在力竭训练条件下两种鱼类采用的摄食代谢适应策略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 力竭训练 摄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干流鱼类食物网动态及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斌 王志坚 +3 位作者 杨洁萍 岳兴建 齐泽民 张耀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5-1022,共8页
为了解三峡大坝蓄水后库区干流鱼类食物网结构及营养关系的构成,应用碳(δ13C)、氮(δ15N)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别于2010年夏季(7月份)和冬季(12月份)对三峡库区巫山至万州段干流鱼类食物网结构及营养关系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探讨,并与2005... 为了解三峡大坝蓄水后库区干流鱼类食物网结构及营养关系的构成,应用碳(δ13C)、氮(δ15N)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别于2010年夏季(7月份)和冬季(12月份)对三峡库区巫山至万州段干流鱼类食物网结构及营养关系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探讨,并与2005年夏季该区域鱼类食物网结构和营养关系组成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本次(2010年)调查颗粒有机物(POM)和固着藻类样品δ13C值分别为-25.62‰~-23.72‰、-19.81‰~-19.47‰,且无显著性季节(夏季和冬季)差异。POM和固着藻类(内源性营养物质)是三峡库区巫山至万州段干流鱼类食物网基础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也是其基础能量来源的重要补充途径。与2005年相比,2010年该区域鱼类食物网中消费者δ13C值富集度和食物网营养级长度均有所增加。该研究结果对三峡库区鱼类资源增殖放流和生态修复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食物网 颗粒有机物 碳氮稳定性同位素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案例与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强 Roβ-Nickoll Martina +1 位作者 王志坚 张耀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生态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短途实习和远程实习3类.在详细介绍远程实习课程"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实习过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野外实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生态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短途实习和远程实习3类.在详细介绍远程实习课程"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实习过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野外实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实习进行教学评估,模型评价表明本次实习整体教学质量较好,属"优"等级.模型评价结果与学生对实习的评价一致.与国内学生生态实习对比分析发现,亚琛工业大学的生态实习具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优点:多种类型实习相结合,以科学问题为主导;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充实实习内容;精选实习地点,实习设备准备充分,突破无实习基地的局限;实习时间充裕、紧凑,实习安排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实习 教学评估 问卷调查 教学反馈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训练对3种鲤科鱼类摄食、生长和白肌纤维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秀明 陈红波 +3 位作者 袁建明 付世建 曹振东 张耀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8,共7页
为了考查有氧运动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和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生长能力和白肌纤维组织学特征的影响,在25℃条件下,测定了3种鲤科鱼类各自非训练组和训练组[1bl/s(体长/秒),历时4... 为了考查有氧运动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和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生长能力和白肌纤维组织学特征的影响,在25℃条件下,测定了3种鲤科鱼类各自非训练组和训练组[1bl/s(体长/秒),历时48d]的摄食率、生长率、白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等参数.结果显示训练组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摄食率、特定体质量生长率和特定体长生长率显著大于其非训练组(p<0.05),但饲料效率、白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与非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训练组岩原鲤和厚颌鲂幼鱼的摄食率、饲料效率、特定体质量生长率、特定体长生长率、白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等参数与各自非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训练对3种鲤科鱼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不尽相同;在有氧运动训练条件下中华倒刺鲃幼鱼生长反应与其白肌纤维组织结构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训练 摄食 生长 白肌纤维 鲤科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洄游中的能量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毅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5-381,共7页
1鱼类洄游的定义和分类洄游是部分鱼类生活史中的重要行为之一,通常指鱼类在育幼场、觅食场和产卵场之间主动、定向和周期性的迁移[1]。按已有的定义,洄游应当是持续的定向运动[2],因此McCormick等[3]提出,多数鱼类的洄游实际应为"移... 1鱼类洄游的定义和分类洄游是部分鱼类生活史中的重要行为之一,通常指鱼类在育幼场、觅食场和产卵场之间主动、定向和周期性的迁移[1]。按已有的定义,洄游应当是持续的定向运动[2],因此McCormick等[3]提出,多数鱼类的洄游实际应为"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洄游 洄游准备 生理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对翘嘴鳜脾、肾、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周达 陈琪琪 +11 位作者 徐杭忠 李勇 翟旭亮 薛洋 罗金强 滕树君 罗强 李纪中 于俊琦 马俊康 赵敏 罗莉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提取物(MLE)对翘嘴鳜(Sinipeca cuatsi)脾、肾、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5.0、7.5和10.0 g/kg的MLE,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初始质量为(47.82±0.19)g的翘嘴鳜,分别记为D1、D2、D...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提取物(MLE)对翘嘴鳜(Sinipeca cuatsi)脾、肾、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5.0、7.5和10.0 g/kg的MLE,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初始质量为(47.82±0.19)g的翘嘴鳜,分别记为D1、D2、D3、D4和D5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8周饲养实验结束后测定脾脏、头肾、鳃组织的抗氧化、免疫指标、组织结构及血液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添加MLE后,翘嘴鳜脾脏、头肾、鳃和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M(IgM)、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D4组达到最高值,同时,丙二醛(MDA)均呈下降趋势;(2)添加MLE后,翘嘴鳜脾脏白髓细胞数量、头肾淋巴细胞数量和鳃丝末端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同时使鳃丝排列更为紧密,鳃小叶长度更长;(3)随着MLE水平的升高,翘嘴鳜全血白细胞数(WBC)先升后降,在D3组达到最高,较对照组增高121.40%,总蛋白(TP)、溶菌酶(LZM)与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先升后降,在D4组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升高33.76%、8.57%、40.38%。综上可知,MLE可改善翘嘴鳜脾脏、头肾、鳃组织发育,提高机体的抗氧化与免疫能力,添加量为7.5 g/kg时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ca cuatsi) 桑叶提取物 免疫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追赶训练对两种鲤科鱼类呼吸循环系统参数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秀明 张耀光 +2 位作者 何春梅 郭海燕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5,共8页
为了考察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幼鱼呼吸循环系统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2种实验鱼各60尾[体重分别为(28.36±0.08) g和(19.53±0.13) g... 为了考察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幼鱼呼吸循环系统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2种实验鱼各60尾[体重分别为(28.36±0.08) g和(19.53±0.13) g]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训练组进行1次/d共21d的力竭追赶训练。随后测定各组实验鱼的心脏和鳃指数、血液指标以及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EPOC)。结果发现:2种鱼心脏指数、鳃指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目在各自对照组和训练组之间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岩原鲤对照组的鳃指数显著低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P<0.05),但心脏指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目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华倒刺鲃训练组的运动前代谢率、运动代谢峰值、峰值比率、代谢恢复速率与其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运动后恢复时间和过量耗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岩原鲤训练组的运动前代谢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5),但运动代谢峰值、峰值比率、运动后恢复时间、过量耗氧、代谢恢复速率与其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岩原鲤对照组的运动前代谢率、运动代谢峰值、过量耗氧和代谢恢复速率分别显著低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P<0.05),但峰值比率和运动后恢复时间与中华倒刺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1)力竭追赶训练对中华倒刺鲃和岩原鲤幼鱼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参数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2)力竭追赶训练显著提高了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无氧代谢能力;(3)中华倒刺鲃幼鱼力竭运动前后代谢率显著高于岩原鲤幼鱼,这可能与其较为活跃的习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追赶训练 运动后过量耗氧 代谢率 中华倒刺鲃 岩原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铅对长江上游6种鱼类的急性中毒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潘天扬 房树林 +1 位作者 闫玉莲 谢小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了检验不同鱼类对水体中铅(Pb)的耐受能力的差异,在控制实验室水体的温度(27.5±0.2)℃、硬度(10.0±0.5)Ca CO3mg/L、p H值(7.0±0.1)等条件下,测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2.13±0.31)g、鲫(Carassius a... 为了检验不同鱼类对水体中铅(Pb)的耐受能力的差异,在控制实验室水体的温度(27.5±0.2)℃、硬度(10.0±0.5)Ca CO3mg/L、p H值(7.0±0.1)等条件下,测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2.13±0.31)g、鲫(Carassius auratus)(25.36±0.36)g、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21.28±0.20)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21.39±0.20)g、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22.34±0.32)g和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21.36±0.21)g这6种鱼经水体Pb 96 h急性暴露后的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以及Pb在鱼体内的累积量。结果发现,水体中的Pb对草鱼、鲫、南方鲇、团头鲂、胭脂鱼和中华倒刺鲃的96 h LC50值分别为3.73、11.59、6.59、3.27、0.33和3.00 mg/L;6种鱼对Pb的耐受能力依次为:鲫>南方鲇>草鱼>团头鲂>中华倒刺鲃>胭脂鱼。同种鱼中Pb暴露致死鱼体和未死亡鱼体内的Pb累积量均分别随着暴露的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Pb浓度处理条件下,同种鱼中死亡鱼体的Pb累积量高于未死亡鱼体。水体硬度和鱼体重会影响重金属Pb对鱼类的96 h LC50。较高硬度水体暴露的Pb对鱼体的毒性较小,同种鱼体重较大的个体对重金属Pb的耐受能力较强。同种鱼不同时间段死亡鱼体中的Pb累积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每种实验鱼因Pb暴露致死群体的平均Pb累积量均分别高于其未死亡鱼群体,除南方鲇外,其余5种鱼二者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铅 鱼类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生物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鲤科鱼类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随体质量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定聪 刘书婷 +2 位作者 李格 谢航 罗毅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3-58,共6页
研究以不同体质量的草鱼、鲤鱼、鲢和鳙为对象,测定了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发现鲢和鳙的脂肪百分比极低,扩展了鱼类的脂肪百分比的下限.随体质量增加,草鱼的脂肪百分比增高,鲤鱼和鲢的脂肪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而鳙的脂肪百分比降低,表明脂... 研究以不同体质量的草鱼、鲤鱼、鲢和鳙为对象,测定了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发现鲢和鳙的脂肪百分比极低,扩展了鱼类的脂肪百分比的下限.随体质量增加,草鱼的脂肪百分比增高,鲤鱼和鲢的脂肪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而鳙的脂肪百分比降低,表明脂肪百分比随生长的变化规律存在种间差异.这4种鱼水分百分比与能量密度关系的r2均较高(0.755-0.905),而与脂肪百分比关系的r2仅在草鱼中较高(0.857),与蛋白质百分比关系的r2仅在鳙中较高(0.870),提示采用水分百分比预测脂肪百分比和蛋白质百分比仅在一些鱼类中有较高的可靠性.体质量与化学组成各参数的相关性均较低(r2≤0.350),表明采用体质量预测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比采用水分预测的可靠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鲤鱼 化学组成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泄殖腔发育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谢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414-3414,3477,共2页
近年来,肛门缺陷相关的遗传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斑马鱼泄殖腔包含肛门,研究泄殖腔的发育机制有助于增强对这类遗传病的了解。综述了斑马鱼泄殖腔的发育过程、相关信号通路以及一些标记基因等,以期为相关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斑马鱼 肛门 泄殖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对四川华鳊能量代谢与低氧耐受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蒲德永 刘小红 +2 位作者 李孟来 沈静 庞旭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为了研究饥饿对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us)能量代谢和低氧耐受特征的影响,在25℃条件下分别测定经不同饥饿时间(0,3,7,14和28 d)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R_(MR))、运动后过量耗氧(E_(POC))和低氧耐受参数.结果表明: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四... 为了研究饥饿对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us)能量代谢和低氧耐受特征的影响,在25℃条件下分别测定经不同饥饿时间(0,3,7,14和28 d)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R_(MR))、运动后过量耗氧(E_(POC))和低氧耐受参数.结果表明: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四川华鳊R_(MR)和最大代谢率(M_(MR))均下降,E_(POC)增加(p<0.05);在各饥饿处理组,R_(MR)与M_(MR)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84,n=5,p=0.002),R_(MR)与E_(POC)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906,n=5,p=0.034),表明四川华鳊经饥饿后,由于维持能量下降,会伴随有氧代谢能力减弱.四川华鳊临界氧压(P_(crit))下降(p<0.05),失去平衡点(L_(OE))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饥饿处理组中,R_(MR)与P_(crit)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50,n=5,p=0.013),R_(MR)与L_(OE)之间具有正的趋势,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经饥饿后,四川华鳊低氧耐受能力有所增加.研究提示,饥饿后四川华鳊最大功率遭致削弱,将影响其他生理功能,但在低氧耐受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这可能是其应对资源匮乏的适应,是经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华鳊 饥饿 能量代谢 低氧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谷氨酸、谷氨酰胺和谷氨酸钠对鳜摄食、生长、胃肠及肝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方揽月 许耀升 +8 位作者 刘天骥 李洪琴 刘匆 李虹 翟旭亮 薛洋 沈子伟 陈拥军 罗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2-599,共8页
为研究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和谷氨酸钠(MS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生长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以鳜基础饲料为对照组(CON),分别添加0.2%和0.4%的Glu、Gln和MSG,命名为Glu-0.2、Glu-0.4、Gln-0.2、Gln-0.4、MSG-0.2和MSG-0.4... 为研究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和谷氨酸钠(MS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生长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以鳜基础饲料为对照组(CON),分别添加0.2%和0.4%的Glu、Gln和MSG,命名为Glu-0.2、Glu-0.4、Gln-0.2、Gln-0.4、MSG-0.2和MSG-0.4六个处理组,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7.60±0.53)g的鳜56d。同CON相比,结果显示:(1)三种添加剂均显著提高摄食量,其中MSG组最明显;(2)Glu-0.2和Gln-0.2的增重率、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3)各添加组的胃蛋白酶活力和Glu-0.2、Glu-0.4、Gln-0.2的胃H+-K+-ATPase活力显著增强;(4)肠道中的胰蛋白酶活力在Glu-0.2显著提高,Na+-K+-ATPase活力在Gln-0.4无促进作用,其他组均显著增强;(5)Glu组、MSG组血浆中D-乳酸、内毒素含量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6)Gln组血浆AST和ALT显著升高,且肝细胞肿胀、空泡化明显增多;(7)Glu组和MSG组血浆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Gln组显著降低;(8)肠道微生物组成Glu-0.2的门水平软壁菌门(Tenericutes)、属水平索氏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丰度显著高于CON组。综上,Glu具有促进鳜胃酸分泌和胃肠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肠道物理屏障,改善肠道菌群,促进生长;Gln能提升鳜胃肠功能,而机体抗氧化力、肝功能下降;MSG促进摄食和生长效果最佳,但对饲料转化无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谷氨酰胺 谷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41
13
作者 林鑫 毛述宏 +2 位作者 杨阳 林仕梅 罗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60-1865,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75、150和225 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成4种等氮(粗蛋白质32%)等能(总能14.8 MJ/kg)的试验饲料,并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10.3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75、150和225 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配制成4种等氮(粗蛋白质32%)等能(总能14.8 MJ/kg)的试验饲料,并分别饲喂平均体重为(10.30±0.01)g的锦鲤8周。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结果表明:150 mg/kg组锦鲤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25 mg/kg组(P<0.05),而与75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锦鲤的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和摄食量(F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25 mg/kg组锦鲤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5 mg/kg组(P<0.05),与150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锦鲤的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用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后,各抗菌肽添加组锦鲤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以增强锦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进而促进其生长;锦鲤饲料中天蚕素抗菌肽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锦鲤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力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桑叶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脂质代谢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徐韬 彭祥和 +3 位作者 陈拥军 林仕梅 黄先智 李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08-1415,共8页
在基础饲料中用发酵桑叶分别替代0、15%、30%鱼粉,再对30%鱼粉替代水平饲料补充晶体赖氨酸和蛋氨酸,配制成4种等能等氮(CP 42%,GE 18 MJ/Kg)的实验饲料,分别表示为D_1、D2、D_3和D4,饲喂大口黑鲈(初始体质量10 g)8周,研究发酵桑叶替代... 在基础饲料中用发酵桑叶分别替代0、15%、30%鱼粉,再对30%鱼粉替代水平饲料补充晶体赖氨酸和蛋氨酸,配制成4种等能等氮(CP 42%,GE 18 MJ/Kg)的实验饲料,分别表示为D_1、D2、D_3和D4,饲喂大口黑鲈(初始体质量10 g)8周,研究发酵桑叶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桑叶替代30%鱼粉会显著降低大口黑鲈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补充晶体氨基酸(CAA)后会明显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各实验组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摄食率、肥满度以及全鱼常规组成均无显著差异。发酵桑叶替代30%鱼粉会显著降低大口黑鲈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提高HDL-C/CHO和HDL-C/LDL-C比值。随发酵桑叶替代水平的增加,大口黑鲈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研究表明,发酵桑叶替代适宜水平鱼粉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而替代鱼粉水平过高会显著抑制大口黑鲈的生长,但可以改善大口黑鲈的脂质代谢和机体抗氧化能力。饲料中补充晶体氨基酸可以提高桑叶的利用率,促进大口黑鲈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发酵桑叶 生长 代谢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鲤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潘瑜 毛述宏 +4 位作者 关勇 林鑫 林仕梅 高启平 罗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8-1375,共8页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5%的鱼油、豆油、菜籽油、亚麻籽油和猪油作为单一脂肪源,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35%,总能15MJ/kg)的试验饲料,通过8周的饲养试验,以研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鲤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肝胰...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5%的鱼油、豆油、菜籽油、亚麻籽油和猪油作为单一脂肪源,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35%,总能15MJ/kg)的试验饲料,通过8周的饲养试验,以研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鲤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肝胰脏脂质代谢相关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初重为(5.83±0.01)g的鲤鱼75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饲料系数(FCR)以鱼油组最好,猪油组最差,且2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GR、PER和FCR在豆油组、菜籽油组、亚麻籽油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脂肪源对全鱼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全鱼干物质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鱼油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而粗脂肪含量最低。肝胰脏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以鱼油组最高,其次是豆油组、菜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以猪油组最低。肝胰脏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表现为:亚麻籽油组>豆油组>鱼油组>菜籽油组>猪油组。猪油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脂肪源对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有显著影响(P<0.05),以鱼油组最高,猪油组最低。由此可见,鱼油是鲤鱼较适宜的脂肪源,而猪油不适宜作为鲤鱼的单一脂肪源,会损害肝胰脏健康,进而影响鱼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脂肪源 生长性能 脂质代谢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低鱼粉饲料中桑叶发酵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文燕 陈拥军 +3 位作者 彭祥和 林仕梅 黄先智 李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968-3974,共7页
在实用饲料(含5%鱼粉)的基础上,用桑叶发酵蛋白分别替代0(对照)、40%和80%的鱼粉,相应的桑叶发酵蛋白添加水平为0、4%和8%,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32%)等能(总能15 MJ/kg)的试验饲料,饲喂初重约为40 g的吉富罗非鱼8周,以研究罗非鱼... 在实用饲料(含5%鱼粉)的基础上,用桑叶发酵蛋白分别替代0(对照)、40%和80%的鱼粉,相应的桑叶发酵蛋白添加水平为0、4%和8%,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32%)等能(总能15 MJ/kg)的试验饲料,饲喂初重约为40 g的吉富罗非鱼8周,以研究罗非鱼低鱼粉饲料中桑叶发酵蛋白替代鱼粉的可行性。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30尾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替代水平不影响罗非鱼的生长(P>0.05),而80%替代水平显著降低罗非鱼的末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各组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80%替代水平组罗非鱼的脏体比、肝体比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全血中葡萄糖(血糖)含量最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且与40%替代水平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罗非鱼肥满度以及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低鱼粉饲料(含5%鱼粉)中,桑叶发酵蛋白替代40%的鱼粉不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替代80%鱼粉会抑制罗非鱼的生长,但可以降低罗非鱼的血脂和血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发酵蛋白 鱼粉 罗非鱼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油替代鱼油对鲤鱼生长性能、肝胰脏脂质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潘瑜 陈文燕 +2 位作者 林仕梅 高启平 罗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0-426,共7页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分别替代0(对照组)、25%、50%、75%、100%)的鱼油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为35%,总能为15 MJ/kg)的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饲喂5组鲤鱼[初重(5.81±0.23)g]8周,以研究亚麻油替代...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分别替代0(对照组)、25%、50%、75%、100%)的鱼油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为35%,总能为15 MJ/kg)的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饲喂5组鲤鱼[初重(5.81±0.23)g]8周,以研究亚麻油替代不同水平鱼油对鲤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肝胰脏脂质代谢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麻油替代鱼油水平的升高,鲤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25%组最高,显著高于75%和100%组(P<0.05);而饲料系数(FCR)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以25%组最低,显著低于100%组(P<0.05)。蛋白质效率(PER)和成活率(SR)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粗脂肪含量则显著低于除25%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亚麻油替代不同水平鱼油对全鱼干物质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亚麻油替代鱼油水平的升高,肝胰脏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逐渐降低,而肝胰脏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则逐渐升高,但对照组与25%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亚麻油替代不同水平鱼油对鲤鱼的生长性能、肝胰脏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产生的影响不同。以亚麻油替代25%鱼油时鲤鱼的生长效果最好,而完全替代鱼油会阻碍鲤鱼的生长,并危及肝胰脏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亚麻油 鱼油 生长性能 脂质代谢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倒刺鲃幼鱼饲料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林小植 谢小军 罗毅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4-681,共8页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含量(20.49%、26.48%、34.20%、41.02%、49.94%和55.86%,分别表示为D1、D2、D3、D4、D5和D6)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温为(27.5±0.5)℃的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进行10周的养...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含量(20.49%、26.48%、34.20%、41.02%、49.94%和55.86%,分别表示为D1、D2、D3、D4、D5和D6)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温为(27.5±0.5)℃的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幼鱼进行10周的养殖实验,探讨中华倒刺鲃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结果显示:干物质摄食率(FRdm)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呈先降低然后稳定的趋势;蛋白质摄食率(FRp)与饲料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982,p<0.01)。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增加而降低,蛋白质消化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由D1逐渐增加至D4,体重特定生长率(SGRw)、能量特定生长率(SGRe)和饲料效率(FE)均显著增高(p<0.05),而D4、D5和D6组间无显著差异,其中D4组的三个指标值均最高,分别为(0.97±0.04)%/d、(0.87±0.04)%/d、(68.96±3.00)%。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累积率(PPV)和能量累积率(EPV)在各饲料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SGRw、SGRe和FE为指标,采用折线模型分析表明,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最适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9.6%—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需求量 生长 饲料效率 蛋白质效率 中华倒刺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和温度驯化对中华倒刺鲃静止代谢和游泳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庞旭 付世建 +1 位作者 曹振东 张耀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54-1860,共7页
为了探讨饥饿和温度驯化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维持代谢和游泳运动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温度(15、25℃)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经0(对照)、1、2、4周饥饿后中华倒刺钯的静止代谢率(M_(O_2_(rest))和匀加速最大游泳速度(U_(CAT)... 为了探讨饥饿和温度驯化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维持代谢和游泳运动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温度(15、25℃)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经0(对照)、1、2、4周饥饿后中华倒刺钯的静止代谢率(M_(O_2_(rest))和匀加速最大游泳速度(U_(CAT))。饥饿和低温对M_(o_2_(rest))和U_(CAT)均有负效应。在高温条件下,实验鱼经1周饥饿后其M_(o_2_(rest))和U_(CAT)均显著下降(P<0.05);但在低温条件下,仅4周饥饿组的M_(o_2_(rest))和U_(CAT)显著下降(P<0.05)。U_(CAT)与M_(o_2_(rest))在不同的饥饿周期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低温条件下,前期饥饿阶段M_(o_2_(rest))和U_(CAT)变化较小,后期饥饿阶段变化较大;但在高温条件下则相反。无论是在低温还是在高温条件下,U_(CAT)与M_(o_2_(rest))之间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但低温组回归方程斜率显著高于高温组回归方程斜率(F_(1,4)=11.416,P=0.028)。在不同温度下,中华倒刺钯游泳运动能力对饥饿的反应不尽相同可能与维持代谢、生化反应速率、机体能量储存、代谢酶活性及底物利用类型等的差异相关,这种对策的差异可能是其对栖息地环境温度和食物资源季节性变化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温度 静止代谢 匀加速游泳能力 中华倒刺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胜男 马卉佳 +3 位作者 徐韬 陈拥军 林仕梅 黄先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22-342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壮、平均体重为10g的杂交鳢360尾,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投喂在高脂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7.5%和15.0...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对杂交鳢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健壮、平均体重为10g的杂交鳢360尾,随机分成3个组,每个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投喂在高脂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7.5%和15.0%发酵桑叶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增加(P<0.05);7.5%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SGR、PER和FCR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杂交鳢的摄食率(FR)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7.5%和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全鱼粗脂肪含量以及肝体比、脏体比和肠脂比显著降低(P<0.05),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杂交鳢的全鱼粗灰分、粗蛋白质以及肌肉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7.5%和15.0%发酵桑叶组杂交鳢的血液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杂交鳢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高脂饲料中添加7.5%发酵桑叶不会影响杂交鳢的生长性能,而添加15.0%发酵桑叶会抑制杂交鳢的生长,但有利于肝脏健康,改善机体的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桑叶 高脂饲料 杂交鳢 生长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